端午节为什么要纪念屈原 端午节纪念屈原的由来
端午节为什么要纪念屈原 端午节纪念屈原的由来
端午节缅怀屈原,妇孺皆知,那么端午节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呢?

端午节纪念屈原是因为屈原的爱国心,他在面对国家、民族的灾难时,仍然能保持一身清白,保持着一种民族高尚气节,可以说屈原是端午节留给每个国人的一份精神文化遗产。

公元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后,屈原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生命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乐章。自此以后,端午节成为纪念和缅怀屈原的节日,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与屈原皆有相关。
端午节的由来真的是为了纪念屈原吗?
当然不是,是屈原在端午节这天跳江了而已。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端午是“飞龙在天”吉祥日。
但是屈原实在太有名了,在这么一天自杀,导致后人顺带着就把他一起纪念上了。
就好像刚过去的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源于08年大地震。但很多人也在同一天赞扬护士,并不是因为汶川地震中医护做的贡献,而是恰好5.12是国际护士节。
毕竟一年就三百多天,但历史上有名的人和事却多的数不过来。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题文】端午节源于纪念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爱国诗人,他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这位诗人是A.李白B.杜甫C.屈原D.陆游
试题难度:一般 试题类型:选择题 试题内容:【题文】端午节源于纪念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爱国诗人,他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这位诗人是A.李白B.杜甫C.屈原D.陆游试题答案:【答案】C 试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端午节源于纪念屈原,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也是屈原的成果,所以,这位诗人是屈原。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文学成就 楚辞
五月初五端午节,屈原投身江中水。是什么意思
五月初五端午节,屈原投身江中水。是纪念屈原的意思。1、传说源流:
据说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被遭谗去职,赶出都城,遭到流放。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初五,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不已,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2、赛龙舟来源: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3、吃棕子来源: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4、喝雄黄酒来源: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和屈原有什么关系30多个字概括全文
端午节和屈原有什么关系30多个字概括全文端午节和屈原的关系: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抱着石头跳汨罗江自尽,所以后来人们把端午节作为了纪念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的习俗是将粽子投入江河中,现在最普遍的说法就是将粽子投入江中让鱼虾去吃粽子,不要吃屈原。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主要有四种,其中以源于纪念屈原的传说流传最广。

扩展资料:
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
屈原墓有两处。一处是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凤凰山屈原故里景区内。屈原墓重建于清道光七年(1827年),1976年兴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时搬迁到秭归老县城向家坪。2006年因三峡工程兴建,湖北省文物部门复建到凤凰山上,以恢复其历史原貌。
另一处位于湖南汨罗市城北玉笥山东5公里处的汨罗山顶。因在2公里范围内有12个高大的墓冢,这些墓冢前立有“故楚三闾大夫墓”或“楚三闾大夫墓”石碑,相传为屈原的“十二疑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