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总统的历任副总统(菲律宾的现任总统是谁)
菲律宾总统的历任副总统
埃尔皮迪·奥里诺(Elpidio Quirino)1946年5月28日—1948年4月17日
费尔南多·洛佩斯(Fernando Lopez)1949年12月30日—1953年12月30日
卡洛斯·P·加西亚(Carlos P. Garcia)1953年12月30日—1957年3月18日
迪奥斯达多·马卡帕加尔(Diosdado Macapagal)1957年12月30日—1961年12月30日
伊曼纽尔·佩莱斯(Emmanuel Pelaez)1961年12月30日—1965年12月30日
费尔南多·洛佩斯(Fernando Lopez)1965年12月30日—1973年1月17日 阿图·莫德斯托·托伦蒂诺(Arturo Tolentino)1986年2月16日—1986年2月25日
萨尔瓦多·劳雷尔(Salvador Laurel)1986年2月25日—1992年6月30日
约瑟夫·埃斯特拉达(Joseph Estrada)1992年6月30日—1998年6月30日
格洛丽亚·马卡帕加尔·阿罗约(Gloria Macapagal Arroyo)1998年6月30日—2001年1月20日
小金戈纳(Noli de Castro)2001年2月7日—2001年6月30日
诺利·德卡斯特罗(Jejomar Binay)2004年6月30日—今

菲律宾的现任总统是谁
人名啊 帮帮啊啊格洛丽亚·马卡帕加尔·阿罗约 (Gloria Macapagal Arroyo) 1947年4月5日生于菲律宾邦阿西楠省,是菲律宾前总统迪奥斯达多·马卡帕加尔的女儿。她曾就读于阿桑普申中学。1968年到华盛顿乔治敦大学学习。回国后,阿罗约继续深造,先后获得马尼拉大学协会经济学硕士学位和菲律宾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毕业后,阿罗约曾在大学里任教。 1986年2月,马科斯下台后,阿罗约进入新总统阿基诺夫人的内阁,历任贸工部部长助理、副部长。阿罗约1992年和1995年两度当选参议员。1998年5月当选副总统,兼任社会福利与发展部长,2001年1月就任菲律宾第14任总统。在2004年5月举行的大选中获胜连任总统,6月30日宣誓就职。 阿罗约的丈夫何塞·米格尔·图亚松·阿罗约是一名律师和商人,他们有三个子女。 阿罗约曾于2000年以副总统身份访华,2001年10月以总统身份出席在上海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2004年9月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重磅!马丁·罗慕尔德兹当选菲律宾新任众议长,他会给该国带来什么?



菲律宾第十九届国会召开会议,马丁罗慕尔德兹当选菲律宾新任众议长。在继任众议长之后,马丁罗慕尔德兹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表示,一切都好像意料之中。

事实上菲律宾这几年一直处于转型上升的阶段,虽有美国的帮助与扶持,但是菲律宾仍是处于发展中阶段。不过近年来菲律宾逐渐发力,转型向重机械、高科技等新产业发展,并且其工业也在加快发展。但是不得不说,菲律宾的经济和卫生有很大的问题,其卫生水平依然不符合世界卫生科教组织的要求,还需要改进和提升。而且菲律宾的社会秩序也处于紧张之中,很多人民仍处于贫穷阶层,正在温饱的线上苦苦挣扎。作为曾经的毒品聚集地,菲律宾的社会秩序者需要严格监督。

马德罗莫尔德兹并没有任何的计划和演讲。小编觉得,如果想要菲律宾继续向前发展,马丁罗默尔应该要突破传统,寻找新的路线和 *** 。作为众议长,马丁罗慕尔德兹的权利非常大,他也可能会影响到当今的中非中关系和外交状况。作为众议长,他也代表国会和相关议员,很可能会影响到国会的决定和支持方,对菲律宾总统也有制约作用。

菲律宾宪法并没有对众议长的职权作出明确的决定,但是作为众议院的行政管理总负责人和会议召集人,众议长的权利和职责还是非常重要的。小编希望马丁罗慕尔德兹能是一个很好的领军人物,少像一些国家一样搞一些幺蛾子,遵循联合国 *** 规则,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维护世界利益,争取在外交上发展和平共赢的合作局面,通过自己的权利和努力维护菲律宾的稳定政局和发展。
混血家族在菲律宾的历史遗迹,超出你的想象
文/劳拉申
图文:审稿-孙绿、 *** -琪琪
封面图: Aleksandar Todorovic/Shutterstock
古城 旅游 近来很受欢迎,近至丽江、平遥,远至马丘比丘、耶路撒冷,游客希望体验穿越时空的旅程。
中国周边地区就有许多古城,只是往往离得越近,越疏于了解。比如 菲律宾 ,虽一衣带水,从华南出发的飞机不过2小时,但碍于偏见,国人对其印象恐怕不是菲佣就是台风,是第三世界和文化沙漠。
菲律宾有许多古城与古建筑,未受 旅游 开发冲击,保存完好、原汁原味,若沿吕宋、米沙鄢、棉兰老一路从北到南跳岛旅行,就连成了一条少为人知、遍布小众宝藏的 古城路线图 。
这些古城由16世纪的西班牙人建立,保存了大 量 西班牙式古建筑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文化遗产,在热带阳光与海岛季风下,仿佛来到加勒比群岛。
跳岛游古城
从吕宋岛北部伊罗戈区的 维甘古城 ,进入中吕宋区 马洛洛斯古城 ,经马尼拉向南至内湖省的 皮拉古城 ,再跳入米沙鄢岛的 锡莱古城 、 伊洛伊洛 ,直到棉兰老的 三宝颜 。
相比京都、清迈、马六甲、会安这些开发完善的热门目的地,菲律宾 旅游 宣传较弱,悠久的古城少为人知。 但正因名气不大、游客量少,古城也更加原汁原味。
古城跳岛路线图
制图:琪琪
维甘古城 (Vigan)是菲律宾最有名的古城,位于吕宋岛北部伊罗戈区(Ilocos Region), 是亚洲和菲律宾保存西班牙建筑与文化最完整的城市 ,1999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维甘最早的定居者是中国的闽南人,华人称这里为美岸,是中菲贸易港口。维甘的美学风格深受中国影响,几大华人-伊罗戈混血家族的古宅,是这里更具吸引力的景点之一。
维甘古城主街道Calle Crisologo
中国和欧洲的文化元素相融合的建筑风格
图:Akarat Phasura / Shutterstock
图:Joseph Oropel/ Shutterstock
维甘是西班牙人1572年开始建设的,市区结构使用18世纪西班牙式城镇设计,棋盘式街道,街道中心有广场和中央公园。
街道是鹅卵石路,到处是三轮车和马车,有种来到哈瓦那、墨西哥、马六甲或澳门的感觉。
萨尔塞多广场(Plaza Salcedo)
与古城棋盘式的街道
图:Freedomkim/Shutterstock
图:Tatiana Nurieva / Shutterstock
古城街头
图:Joseph Oropel / Shutterstock
图:Akarat Phasura/Shutterstock
菲律宾古城最美的地方是 对废墟与残破的尊重 。对破碎的 历史 没有企图修复完美,而是发展成新的美学,这是很多 旅游 景点稀缺的品质。
结合菲律宾地震、海啸多发的地理特点而产生的“地震式巴洛克建筑”是 幸存者美学 的代表。
距维甘不远的 帕瓦伊 (Paoay)有座 建于1694年的天主教堂 ,仿若卧在大地上的恐龙,拖着长长的尾巴,全石材构造,有高迪建筑的怪诞,又有吴哥窟和马丘比丘的错觉。
仿佛从外星跌入地球的魔幻奇景,早在17世纪就诞生于吕宋岛,着实惊艳。它经历两次地震而幸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帕瓦伊教堂 Paoay Church
图:Kim David/ Shutterstock
向南进入 中吕宋区 和 马尼拉都市圈 ,就来到了古城聚落,这里保留了西班牙建筑和19世纪美式建筑。
马洛洛斯古城 (Malolos Historic Town Centre)是菲律宾之一共和国诞生地,当时正值西班牙将菲律宾割让美国的交接期,所以这里有美西混合建筑,以及19世纪末菲律宾近代史的痕迹,包含著名家族祖宅,例如前总统阿基诺夫人出身的许寰哥家族。
马洛洛斯古城Barasoain Church
图:Kim David / Shutterstock
皮拉古城 (Pila Historic Town)是为数不多的保存西班牙殖民城市规划的城市,结构与维甘相似。
Pila Church
图:Shubert Ciencia/ Flickr
在大都市马尼拉有座紫禁城般的 城中城 (Intramuros),被旧城墙包围,保留至今。1571年起,这里是西班牙帝国在东印度的统治中心,坐落其中的圣迭戈花园(Baluarte de San Diego)如中世纪迷宫,有古罗马气息。
圣迭戈花园
图:Thequeensescape.com
吕宋岛是菲律宾更大岛屿和大城市所在地, 但菲律宾殖民史发起于中部群岛米沙鄢(Visayas) 。这里是麦哲伦首次发现菲律宾的地方,1521年麦哲伦登陆宿务(Cebu)并葬身于此,是西班牙在菲律宾最早的殖民地。
米沙鄢的内格罗斯岛上有座 锡莱古城 (Silay City),有“内格罗斯的巴黎”之称,这里布满建筑古迹、艺术品和文化活动,曾是西属殖民地布尔乔亚们的聚集地。
内格罗斯岛有蔗糖资源,所以 *** 了不少蔗糖业发家的贵族,糖业大亨加斯东(Gaston)和拉克松(Lacson)家族在此留下了建筑遗迹。拉克松家族1900年建造的废墟(The Ruins)是菲律宾又一废墟美学代表,有“菲律宾的泰姬陵”之称。
这栋意大利式建筑 是栋已有120年 历史 的烂尾楼 ,烂尾到现在成了残破美学代表作,常被 时尚 博主拍照打卡。
废墟
图:Joseph Oropel/ Shutterstock
锡莱古城对岸的 伊洛伊洛城 (Ilo Ilo)创于1522年,是西班牙在菲律宾群岛继宿务之后,创立的第二座殖民城市,也是西班牙殖民者1898年离开亚洲前的最后一座殖民城市,可谓西属殖民史最长的菲律宾城市之一,有许多文化遗产。
1731年建成的 米亚高教堂 (Miagao Church)也是地震巴洛克建筑,与 帕瓦伊教堂 一样历经地震而幸存。
教堂正面有精美繁复的天主教主题浮雕,两侧的塔楼与全石质构造,让人不禁联想到柬埔寨的吴哥窟,尽管两者无论时代还是信仰都相差甚远,却有交错时空的共性之美。
米亚高教堂
图:Michael D Edwards
菲律宾古城跳岛之旅的最后一站回到古代史。 菲律宾主体在吕宋岛,殖民史始于米沙鄢,古代史则在棉兰老。
棉兰老在菲律宾三大群岛的最南端,古城 三宝颜 (Zamboanga)取自郑和名字“三宝”,与印尼三宝垄一样都是郑和下西洋停留的地方,当地的苏禄苏丹曾拜见明成祖朱棣。
三宝颜是14世纪创立的苏禄苏丹国所在地,不断在西班牙人与苏丹间转手,1635年建的碧拉要塞(Fort Pilar)是西班牙针对苏禄 *** 的防御工事,现在是三宝颜国家博物馆。
碧拉要塞
图:Wikimedia Commons
麦士蒂索古宅
菲律宾古城的主体是一种名叫 石房子 (Bahay na bato)的独特建筑,石房子是古城的主要内容,经历上百年 历史 而保留至今,大多由家族世代传承。
1900年代初期,马尼拉街道上的石房子
图:Wikimedia Commons
如今宿务的石房子
图:Wikimedia Commons
石房子是西班牙、菲律宾和中国审美混合的建筑,通常是低矮的两层,一层是西班牙式大门、车库、走廊,二层是菲律宾大屋(bahay kubo),室内的贝壳窗、花雕、古玩等借鉴中国闽南美学。
建筑材料是石头,石材的稳固性可抵抗地震台风,又能适应多雨潮湿气候,室内通风凉爽,非常契合菲律宾的水文环境。
石房子融合西、菲、中的混血风格,也叫 建筑界的麦士蒂索 (Mestizo)。
麦士蒂索 是西班牙人与殖民地当地土著通婚后生育的后代,男性叫麦士蒂索,女性叫麦士蒂扎(Mestiza)。
麦士蒂索混血大量集中在西属殖民地拉丁美洲,在菲律宾的规模也非常庞大。同为前西属殖民地的菲律宾与拉 美文 化非常接近,虽地处东亚,却与太平洋西岸联系紧密。
1846年的菲律宾麦士蒂索人
图:Wikimedia Commons
Justiniano Asuncion绘制的
麦士蒂扎人(Mestiza)
图:Wikimedia Commons
菲律宾石房子与新马地区 峇峇娘惹建筑 相似 ,都是混血建筑。
前者是西班牙、菲律宾、中国混合,后者是葡萄牙、马来、中国混合,也叫折中主义建筑或中式巴洛克。
相似的外观
峇峇娘惹建筑(左)
菲律宾石房子(右)
菲律宾石屋建筑
图:pzAxe / Shutterstock
峇峇娘惹建筑
图:tripadvisor.com
峇峇大屋(左)与石房子(右)
的 室内设计
峇峇大屋的室内设计
图:ben bryant / Shutterstock
石房子的室内设计
图:Wikimedia Commons
菲律宾的华人融合度仅次于泰国,20%人口有华裔血统。华裔经济和政治地位都非常高,经典石房子多是 华裔麦士蒂索家族 祖宅,与新马、印尼的峇峇娘惹祖宅相似。比起娘惹 旅游 的高度开发,菲华麦士蒂索文化较低调,但其精美程度同样令人叹为观止。
身着玛利亚·克拉拉裙的华裔麦士蒂索
图:Wikimedia Commons
克里索罗家族古宅 (Crisologo)是维甘最负盛名的古宅,家族世代作国会议员。古宅以欧洲装饰艺术风格为主,有东南亚家具和中式点缀。
维甘的 西奎亚公馆 (Syquia Mansion)是菲律宾第六任总统基利诺家族的古宅。基利诺与华裔西奎亚家族联姻,西奎亚家族19世纪来自厦门,Syquia是中文Sy Ki Ah的合并,由中文名转化为西语姓氏。
西奎亚公馆摆放了女主人的油画
图:kagandahanngilocosregion.travel.blog
图: *** romance.com
石房子多采用混合风格的室内设计,不仅有马赛克地板,还用中国的外销瓷广彩作装饰。
室内采用当地竹材编制的欧式椅,凉爽防潮,设有天主教神祇,室外庭院富含西班牙摩尔式审美。
菲律宾宿务最古老的石房子是华商Don Juan Yap 的 Yap-San Diego古宅 。马尼拉附近的城市马里基纳(Marikina)有一栋 Kapitan Moy古宅 ,是菲律宾制鞋业之父Moy姓华裔的家宅,他19世纪来菲创业,被封甲必丹,将马里基纳变成菲律宾的鞋都。
石房子室内设计
图:All Posters.com
封闭家族
菲律宾石房子的完整保护,是古城保育的基础。但为何能有这么多流传几个世纪而不败的古宅呢?当然离不开家族世代保护传承,这种世代族系延伸到经济、政治、 社会 各领域,全方位勾勒着菲律宾的脉络。
石房子的主人: 菲华麦士蒂索家族 ,几乎掌握了整个国家动脉。
1880年的菲华麦士蒂索家族
图:genringerart.com
华裔麦士蒂佐:西奎亚-基利诺家族
图:positivelyyfilipino.com
有菲律宾“革命弥赛亚”之称的 何塞·黎刹 、 首任总统 阿奎纳多、 独立运动领袖 旁尼发秀都是华裔麦士蒂索,三位政治伟人的祖宅和纪念馆,已成菲律宾经典古迹。
前总统阿基诺夫人出身于1861年来自漳州的 许寰哥家族 (Cojuanco),家族执掌政商界,位于马洛洛斯古城的祖宅是著名古迹。
马尼拉前市长 林雯洛 是华人,曾竞选总统;前总统 阿罗约 和现任副总统 林丽妮 的配偶也是华裔麦士蒂索;天主教会主教、华裔 辛海绵 是政治势力“人民力量”的精神领袖,也是阿基诺夫人的重要伙伴。
许寰哥-阿基诺家族
图:coryaquino.ph
这些家族世代传承、长期把控国家资源。菲律宾有这么多保存完好的古城、古宅和遗产,侧面说明土地私有化严重,阶级流动停滞,来回都是几个家族把持,缺少外力破坏。
仅菲律宾总统的构成就能看出权力流转的封闭性:历任总统之间是近亲属,母子(阿基诺夫人与儿子)、父女(阿罗约与父亲)、姨表兄(马科斯与拉莫斯)等。臭名昭著的前总统马科斯侵吞的国有资产至今没有被追缴,其遗孀和儿子还在当国会议员。
马科斯遗孀伊梅尔达在布满艺术品的祖宅
恐怕皆为贪污所得
图:纪录片《The Kingmaker》
封闭的家族与停滞的 社会 流动,虽有助古迹保育,让文化得以传承,却极大阻碍了菲律宾 社会 发展,造成贪腐犯罪和国家经济滞后,阻碍了 旅游 业开发,所以菲律宾虽有丰富的文化古迹,却落后于其他东亚国家。也正因为缺乏开发,古迹才免于人工痕迹、原汁原味、愈加稀有。
事物为自我吞噬,也为自我发光。
*
本期背景音乐 《Kahapon At Pag-Ibig 》 是一首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菲律宾民谣,新加坡电影《爸妈不在家》片尾曲,电影名Ilo Ilo是片中菲佣的家乡,也就是文中介绍的伊洛伊洛城。
乐队Asin意为“大地之盐”,代表谦和虔诚的大众,融合民谣、摇滚、部落元素,力求回归音乐本真。Asin成员经历暗杀、移民、解散重组等困难,至今仍是最经典的菲律宾民谣乐队,每首歌都很动听,真诚而有力量。
END
本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环行星球立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请后台联系。
点击查看环行往期
混血家族在菲律宾的历史遗迹,超出你的想象
白人家族在菲律宾的势力,你想象不到
犹太人家族在亚洲的势力,你想象不到
暂停征稿
但是要投也不拦你 嘿嘿
投稿邮箱 o.planet@foxmail.com 。
(附上简单的自我介绍)
菲律宾总统格洛丽亚-马卡帕加尔-阿罗约个人经历
格洛丽亚·马卡帕加尔·阿罗约(Gloria Macapagal Arroyo) 1947年4月5日生于菲律宾班诗兰省,是菲律宾前总统迪奥斯达多·马卡帕加尔的女儿。她曾就读于阿桑普申中学。1968年到华盛顿乔治敦大学学习,与克林顿是同班同学。回国后,阿罗约继续深造,先后获得马尼拉大学协会经济学硕士学位和菲律宾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毕业后,阿罗约曾在大学里任教。1986年2月,马科斯下台后,阿罗约进入新总统阿基诺夫人的内阁,担任贸易和工业部的副部长。从1988年到1990年,她掌管纺织服装出口局。阿罗约1992年和1995年两度当选参议员,曾任贸工部副部长。1998年5月当选为副总统,兼任社会福利与发展部长,她是在2001年1月20日菲律宾叛乱中接替前总统担任总统职务的。更高法院一致认同她的就任。2001年1月就任菲律宾第14任总统。在2004年5月举行的大选中获胜连任总统,6月30日宣誓就职。
阿罗约的丈夫何塞·米格尔·图亚松·阿罗约是一名律师和商人,他们有三个子女。
阿罗约曾多次访华。2001年于10月以总统身份出席在上海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2004年9月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她是菲第二位女总统,也是前总统奥斯达多·马卡帕加尔的女儿。她曾就读于华盛顿乔治敦大学,有金融学学士、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与克林顿是同班同学。
她是在2001年1月20日菲律宾叛乱中接替前总统担任总统职务的。更高法院一致认同她的就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