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利国家生死以作者是谁(苟利国家生死以的下一句是什么?)
苟利国家生死以作者是谁
苟利国家生死以作者是清代的林则徐,原句出自林则徐所著《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其二》。意思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
苟利国家生死以原诗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其二
清代:林则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释义:
我能力低微而肩负重任,早已感到精疲力尽。一再担当重任,以我衰老之躯,平庸之才,是定然不能支撑了。
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
我被流放伊犁,正是君恩高厚。我还是退隐不仕,当一名成卒适宜。
我开着玩笑,同老妻谈起《东坡志林》所记宋真宗召对杨朴和苏东坡赴诏狱的故事,说你不妨吟诵一下“这回断送老头皮”那首诗来为我送行。
林则徐简介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 *** 、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 *** 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苟利国家生死以的下一句是什么?
苟利国家生死以出自清代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表达了作者愿为国献身,不计个人得失的崇高精神。诗作淳厚雍容、平和大度,颇合大臣之体。那么苟利国家生死以的下一句是什么呢?1、 下一句:岂因祸福避趋之。
2、 原文: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3、 译文:我能力低微而肩负重任,早已感到精疲力尽。一再担当重任,以我衰老之躯,平庸之才,是定然不能支撑了。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我被流放伊犁,正是君恩高厚。我还是退隐不仕,当一名成卒适宜。我开着玩笑,同老妻谈起《东坡志林》所记宋真宗召对杨朴和苏东坡赴诏狱的故事,说你不妨吟诵一下“这回断送老头皮”那首诗来为我送行。
关于苟利国家生死以的下一句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大臣事君之道,苟利社稷,死生以之,既不死,曷不去?的文言翻译
译文:大臣辅佐君主的 *** ,如果有利于国家【如果对国家有好处】,用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它,既然不死【既然不用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它】,为什么不离开?事:从事,做。引申:辅佐。
道:路。引申:途径, *** ,措施。
苟:连词,如果,假设。
利:利益,好处。
社稷:社,古代指土地之神,按方位命名:东方青土,南方红土,西方白土,北方黑土,中央黄土。五种颜色的土覆于坛面,称五色土,实际象征国土。古代又把祭土地的地方、日子和礼 叫社。 稷,指五谷之神中特指原隰之祗,即能生长五谷的土地神祇,这是农业之神。旧时亦 用为国家的代称。
生:活着,生存。引申1:生命。2生存的期间。
“以”:用,把,拿。
“生死以”是介宾结构“以生死(实际是‘以死’)”的倒装,把宾语“生死”提到介词“以”的前面。直译 是“用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换取)”。
生死:在汉语中凡是用两个相反意义的字联合组成的词语,往往其中只有一个字是真正的意义 所在,在这的“生死”一词中重点的、真正的意思是“死”,“生”字只是用来构成偏义复词,只是 陪衬。
既:副词,既然。
曷:疑问代词,何,为什么。
“苟得国家生死以”,其中“以”字按语法如何理解?
虽看过各种解读,个人以为,这两句诗需要对照起来理解。以通“已”,作助词解,后句的“之”为衬字。意思即为:苟利国家生,岂因祸福避。管见,供参考。根据《左传》的记载,"苟利社稷,生死以之"出自于以下哪一位政治家之口
“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出自春秋时的政治家子产之口。子产,是郑国的大夫,他在执政期间,贯彻以宽为主、宽猛相济的治国方针,深得民心,他死时,郑国人民悲痛至极,都说:“子产离开了我们,叫我们去依靠谁呢?”孔子也流着眼泪说:“子产是古之遗爱也。”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子产治郑,民不能欺;子贱治单父,民不忍欺;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他对郑国的子产、鲁国的宓子贱、魏国的西门豹给予了高度赞扬,说他们都是古代的贤大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