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遭暴雨袭击,后续救援工作进行的如何?
河南南阳遭暴雨袭击,后续救援工作进行的如何?



目前已经组建各项救援队。对局部地区冲毁的路段进行及时抢修。
此次双台风来临,影响河南全省境内其中南阳遭受暴雨袭击严重多个地区积水坍塌导致路段冲毁,极端的强烈暴雨给当地人们出行带来许多不便。为了更有效的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南阳市启动了防汛应急响应,同时组建各项救援队对积水冲毁路段进行修复,保证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这件是怎么回事?
4月24日,南阳遭受极端暴雨袭击,此次降雨量超过400毫米造成那样有13个乡镇。 其中多个路段出现积水坍塌现象,导致商铺被淹没,居民的家中倒灌洪水。有严重内涝。为了更有效的控制洪水倒灌,南阳市紧急组建救援队伍,及时转移受灾群众搬运淹没物品。同时调用供电公司积极配合抢险救灾,目前已经安全转移近8000人。
二、极端天气如何防范?
在面对极端天气来临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好个人防护工作,千万不要站在电线杆或者树枝危险的地方。远离建筑工地和容易有山体滑坡的地区。如果遇到路面有严重积水。一定要绕开行走。要时刻关注 *** 发布的气象公告和相关防护措施,遇到危险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呼救,寻求他人帮助。

三、我个人看法是什么?
此次降雨主要受到太平洋双台风影响。导致南阳有极端的暴雨天气。为了更有效的保障人民群众的财产和安全。南阳气象局密切的关注着天气变化。南阳市启动了防汛二级响应,并组织救援力量对人民群众的财产进行搬运。在电力方面调用相关力量,保证抢险救灾的稳定进行。在面对台风南阳这次做了充足的准备,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安全。

河南南阳遭遇暴雨袭击,给当地农作物带来了哪些影响?



一、河南南阳遭受了暴雨的袭击,高强度的降雨天气导致了土地的土壤营养出现流失,农作物不能够健康的成长,同时发生的水灾会把农作物冲倒从而会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

二、每年在夏天即将到来的时候都会出现一次非常强的降雨天气,同时这样恶劣的天气对于农作物的影响也是非常剧烈的,长期的降雨天气,导致了大量的水土出现流失,土壤中的营养再不断的进行减少,农作物不能够正常的进行生长,同时在降雨之后空气中的湿度就会非常的高,容易导致很多虫害产生,严重的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

三、在进行了这一次的大降雨以后对于粮油的价格影响还是非常大的,但是随着很多的企业能够正常的进行开工和生产,在一定的程度上也能够起到维持作用,但是河南作为我国的粮食大国,农作物受到影响,也会导致我国的粮食储备出现问题,这个时候还是需要 *** 来进行调控来切实的保护好全国范围的粮食供给情况。每年的这个时间阶段都会有一次恶劣的天气,慢慢了 *** 和人们也就形成了灾后自救的措施,来很大程度减少损失。

四、但是这一次强降雨天气对于农民的影响还是非常巨大的,因为很多的农民都是以这些农作物作为自己唯一的收入,这次收到严重的影响,还是需要有关部门能够及时的进行走访和调查,对于那些受损比较严重的农民要给予一定的基本生活保障,才维持他们的正常生活水平。同时也需要能够加大对于恶劣天气的应对措施,及时的去更好防洪准备,这样在即将到来的大降雨天气能够很好的程度上来减少对于农作物的损害。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河南省南阳市洪灾报道
此次强降雨造成南阳市11个县(市、区)受灾,其中淅川、西峡、南召、内乡、镇平5个县灾情较重。 初步统计,截至7月28日,全市受灾人口243.68万人,因灾死亡27人,失踪13人,紧急转移安置25.2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87.53万亩,倒塌民房4.07万间,损坏河道堤防149处,冲毁塘堰坝、桥涵208座(处),冲毁小水电站1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9.61亿元。 洪水超百年一遇 7月23日8时至25日8时,我市淅川、西峡、南召和内乡等地遭受特大暴雨袭击,这次降雨范围之广、强度之高、危害之大,极度罕见。强降雨区占全市面积一半,造成我市主要河道及其支流全线涨水,丹江出现了超百年一遇的强灾害性洪水,鹳河、淇河、湍河、白河均超历史更高水位,全市17座中型水库超汛限水位。 (李萍)①3 7月23日以来,我市遭受特大暴雨袭击,面对灾情,我市迅速组织抗洪救灾。此次抗洪救灾,是我市历史上行动最快、规模更大、转移人口最多、成效最显著的一次,是投入人力、抢险物资最多的一次,打赢了抗洪救灾阶段性攻坚战。 突出重点部位抢险 我市在抢险救灾中突出了四个重点。一是更加突出重点部位的抢险。二是严防死守重要部位。三是注重城镇防汛。四是注重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李萍)①3 社会各界 捐款230多万元 截至昨日,我市共接收各界捐款230余万元(含西峡近100万元)。 据了解,自抗洪救灾捐赠活动开展以来,市直行政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中央、省驻宛单位,各人民团体、大中小企业等纷纷行动,踊跃捐款捐物、奉献爱心。其中,南阳防爆集团捐10.7万元、市物价管理办公室10万元、市文广新局7万余元、南阳医专6.08万余元、南阳中级法院3.7万余元。 (王秀云 侯云丽)①3 3500余官兵全力抗洪 在这次抗洪斗争中,南阳军分区投入3500余名民兵预备役人员及驻宛部队人员,出动直升机1架,车辆130余辆。 灾情到来时,南阳军分区立刻在我市各个县区,积极行动。宁西铁路出现塌方险情,部队官兵出动500余人,出动推土机、挖掘机等全力抢修,恢复铁路通畅。 (王秀云 侯云丽)①3 本报20多名记者 参与洪灾报道 洪涝灾害发生后,本报在之一时间组成20多人的报道小组,深入受灾严重的淅川、西峡、内乡、南召、新野等地,进行采访。前方记者不分昼夜采写鲜活的新闻,后方编辑通宵达旦等候最新情况的反馈。连日来,本报记者捕捉了无数抗洪抢险的感人瞬间,采写了各级党委、 *** 对灾民的关爱,把各界人士对灾情的关注、对灾民的关心传达给广大读者。截至目前,报社已刊发有关洪灾的报道十几个版面,赢得了广大读者的称赞。 (马聆道 王慧)①3 洪水退去后,各受灾区立即投入到生产自救、重建家园工作中。 目前,淅川县主干道已全部疏通,90%以上受灾村已恢复送电,95%的受灾乡镇通信设施也已恢复正常。 内乡县被水冲毁的大部分基础设施已修复,供电供水和通信恢复正常。 昨日,西峡县城区自来水已于24日基本恢复饮用水供水,28日全部恢复正常供水。(马聆道 王金榜)①3河南南阳有没有发生过地震
在2017年7月10日13时28分,南阳市卧龙区(北纬32.95度,东经112.41度)发生2.5级地震,震源深度6公里。2017年5月19日23时36分河南南阳市唐河县发生3.0级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在河南南阳市唐河县()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千米。中新网南阳7月10日电 (记者 刘鹏)河南省南阳市委宣传部官方 *** “南阳发布”通报,7月10日13时28分,南阳市卧龙区(北纬32.95度,东经112.41度)发生2.5级地震,震源深度6公里。据南阳市地震局地震现场工作队报告,南阳市卧龙区、镇平县震感明显,目前群众情绪较为稳定,生产生活秩序正常,暂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报告。
参考资料
网易新闻:http://news.163.com/17/0520/00/CKRBVT3S00018AOQ.html南阳白河的作用
南阳白河的作用具体如下:
古时白河是南阳重要的水路交通线,一年四季通航,十吨以上的大船可直达南阳港、石桥港,小一点的木船可达南召县的白土岗。据史书记载,白河航运的船只约三千只,每年四月到十月的丰水期,白河船行如梭,桅杆林立,帆船往来络绎不绝。
北方的毛皮山货由此南运,南方的木材、瓷器、茶叶、布匹等杂货经宛北输。从南阳顺河往下水量大增,可直下湖北,顺汉水入长江,到达武汉、南京。
这样重要的水路交通线,使得南阳城高楼林立,经济繁荣。明清两代,沿城南关白河岸上相继辟建四座码头,经营水运的船行多达9家。白河成为一条商业繁盛的水运通道,从南阳府顺流而下直至襄阳注入汉江,又通过汉江和长江相连,舟楫繁忙,兴盛一时。
而至“抗日战争时期,白河水运事业日趋萧条,至解放前夕,水运船只已多数停航”。主要一个是战乱影响了人民的生计,再一个是人民交通出行方式的改变,铁路、公路的兴起,使白河航运受了很大影响。

除此之外,自然方面的水流量减少,河流泥沙沉积,河道淤塞,以及社会方面的山地开垦,社会动荡等因素,这些自然和人类社会活动的综合作用,使得白河水运在历史时期不断持续与发展,而最终又走向衰落。
历史上白河曾发生过两次大的决口,一次是明末新野决口夺潦河形成今天的白河河道;一次是1953年8月一次暴雨致使沿河两岸沟满河溢,不少村镇房倒屋塌,禾田淹没,原白河的重要水陆码头瓦店镇被冲毁迁移。
因此国家为了防洪和灌溉考虑,开始在白河上游修建水库。1959年上游鸭河口水库建成后,水患才得以缓解,洪水得到了控制,但却干涸了下游河谷,断了水运,南阳白河航运遂告终止。南阳白河的作用具体如下:
古时白河是南阳重要的水路交通线,一年四季通航,十吨以上的大船可直达南阳港、石桥港,小一点的木船可达南召县的白土岗。据史书记载,白河航运的船只约三千只,每年四月到十月的丰水期,白河船行如梭,桅杆林立,帆船往来络绎不绝。
北方的毛皮山货由此南运,南方的木材、瓷器、茶叶、布匹等杂货经宛北输。从南阳顺河往下水量大增,可直下湖北,顺汉水入长江,到达武汉、南京。
这样重要的水路交通线,使得南阳城高楼林立,经济繁荣。明清两代,沿城南关白河岸上相继辟建四座码头,经营水运的船行多达9家。白河成为一条商业繁盛的水运通道,从南阳府顺流而下直至襄阳注入汉江,又通过汉江和长江相连,舟楫繁忙,兴盛一时。
而至“抗日战争时期,白河水运事业日趋萧条,至解放前夕,水运船只已多数停航”。主要一个是战乱影响了人民的生计,再一个是人民交通出行方式的改变,铁路、公路的兴起,使白河航运受了很大影响。
除此之外,自然方面的水流量减少,河流泥沙沉积,河道淤塞,以及社会方面的山地开垦,社会动荡等因素,这些自然和人类社会活动的综合作用,使得白河水运在历史时期不断持续与发展,而最终又走向衰落。
历史上白河曾发生过两次大的决口,一次是明末新野决口夺潦河形成今天的白河河道;一次是1953年8月一次暴雨致使沿河两岸沟满河溢,不少村镇房倒屋塌,禾田淹没,原白河的重要水陆码头瓦店镇被冲毁迁移。
因此国家为了防洪和灌溉考虑,开始在白河上游修建水库。1959年上游鸭河口水库建成后,水患才得以缓解,洪水得到了控制,但却干涸了下游河谷,断了水运,南阳白河航运遂告终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