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拖欠农民工工资最快最直接的解决
跨省拖欠农民工工资最快最直接的解决
异地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可以到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投诉、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到当地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若通过劳动仲裁方式处理的,劳动仲裁机构下达的裁决书后,当事人向单位要求支付工资,单位依旧拒绝支付的,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强制执行可以采取查封、扣押等强制措施。一、办不了银行卡公司不发工资怎么办
1、最简单的 *** 是 *** 投诉到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他们会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责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资。
2、还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3、最有效的是直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不收费,不用律师),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向单位索赔,如果还不赔,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4、如果劳动仲裁不予受理或者仲裁不公,还可以在15天内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直接通过法院判决执行。
5、按上述途径索取工资的同时,还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要求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你加付赔偿金。
二、事业单位拖欠职工工资怎么办?
事业单位拖欠职工工资可以按照如下办法 *** :1、劳动者可以向公司所在地的劳动执法监察大队投诉,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会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责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资,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2、经劳动监察大队不能处理的,劳动者可以直接申请劳动人事仲裁向单位追讨工资和赔偿,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确定单位的义务,如果单位还不履行的,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三、拖欠员工工资没有签合同怎么办
1、 *** 投诉到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2、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3、最有效的是直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不收费,不用律师),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向单位索赔,如果还不赔,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提出劳动仲裁的时效:60日;即劳动者应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但很多劳动者一直疑问,怎么界定“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根据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二规定,拖欠工资的争议,以劳动者收到用人单位的“拒付工资”的书面通知之日起计算,否则以“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作为标准。)4、当地人民法院民事诉讼。如果劳动仲裁不予受理或者仲裁不公,还可以在15天内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直接通过法院判决执行。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更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拖欠农民工工资最快最直接的解决 ***
拖欠农民工工资最快最直接的解决 ***通过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通过 *** 部门力量解决是最快最直接的 *** 。
各地劳动监察大队是隶属于各地人社局的事业单位,经过人社局授权委托,进行开展一些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保障监察相关活动。
劳动监察大队对于各种公司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用人单位都能进行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保障监察相关活动,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纠纷,也属于劳动监察大队的工作范围。劳动监察大队因为是隶属于 *** 部门的事业单位,能快速调动相关 *** 力量进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纠纷,所以是最快最直接的解决 *** 。
当然如果向劳动纠察大队投诉并没有能有效解决纠纷的话,那么农民工可以依据法律规定,可以向各地劳动执法部门举报,劳动部门的执法监察人员会帮助协调解决;也可以到各地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去申请仲裁,如果对仲裁不服,也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强制执行;如果掏不起打官司的钱,也可以申请减免诉讼费。总之要借助 *** 、法律的帮助,获得应得的报酬。如果不服劳动仲裁相关裁决的,还可以向相关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更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
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更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工资拖欠求助热线(劳动局24小时在线咨询)
工资拖欠求助热线
1、老板拖欠工资,可以打12333投诉。
劳动者也可以向各地劳动执法部门举报,劳动部门的执法监察人员会帮助协调解决;
或者到各地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去申请仲裁,如果对仲裁不服,也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强制执行。
2、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八条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
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低于当地更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老板拖欠工资属于什么?
1、属于民事案件,民事纠纷。可以经法院诉讼受理;
2、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以及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赔偿。用人单位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3、用人单位无故拖欠职工工资,劳动者可以举报到劳动行政部门,其会承担相应行政责任,劳动行政部门应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责令按相当于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偿总和的一至五倍支付赔偿金。
劳动局24小时在线咨询
劳动局24小时咨询 *** :12333。12333是免费热线。
12333是人力资源及社保等相关问题的专用号码,自动语音服务时间为7*24小时,人工服务时间为8.00-22.00。
12333主要用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业务咨询、政务公开、投诉举报、社保账户查询等一系列服务。12333可在全国范围内使用。
劳动分局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劳动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组织实施市制定的劳动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综合管理辖区内城乡劳动力就业、流动就业、涉外就业;综合管理辖区内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实施劳动预备制度和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综合管理辖区内各类企业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负责辖区内企业劳动合同鉴证、劳动争议处理、劳动争议仲裁工作;依法行使劳动行政监督检查权,监督检查辖区内企业劳动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组织查处劳动违法案件,处理劳动关系方面的群体性突发事件;负责劳动 *** 工作;负责劳动普法工作。综合管理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承办劳动局交办的其他事项。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主要任务是:负责辖区内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城乡劳动力就业、流动就业的具体服务工作;负责辖区内政策性就业安置、失业职工再就业的服务工作;受委托承办用工申报、招用外省劳工和招工广告。
12309拖欠农民工热线 ***
拖欠农民工工资热线 *** 有12333、12351、12348。
12333、12351和12348。两个 *** 渠道:一是当地劳动局;二是国务院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开通了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可在 *** 当中搜索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来反映欠薪线索。
拖欠农民工工资解决 ***
1、向当地劳动执法部门投诉举报。工资被拖欠时,劳动者可以向各地劳动执法部门举报。
2、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工资被拖欠了,可以到各地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去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
3、去人民法院起诉。很多人都认为去起诉要花很多钱,其实并不然,劳动争议诉讼费每件也只有几元钱。如果请不起律师,还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因此大家不妨放心大胆地运用法律的武器,借助 *** 、法律的帮助,获得应得的报酬。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劳动法
讨要工资最快最狠的 ***
讨要工资最狠最有效 *** 有选择非诉程序,选择劳动仲裁,选择刑诉程序,选择强制执行程序。
1、选择非诉程序
凭和解协议走督促程序。督促程序是法院根据债权人的申请,以支付令方式,督促债务人在法定期间内履行以给付金钱、有价证券为内容的债务的法律程序。督促程序是非诉程序,不开庭,法院凭有关证据就发支付令命令债务人清偿债务,费用极低,审理期间短,举证责任轻,可减轻申请人因诉讼所带来的负担。
2、选择劳动仲裁
没有单位出具的欠条、承诺书或还款计划等上述和解协议的,和解、调解或举报未果的,就只能申请劳动仲裁了,仲裁后不服的才可提起民事诉讼。不过这种程序就较多了。在这些程序中也可申请财产保全。
3、选择刑诉程序
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款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 *** 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 *** 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4、选择强制执行程序
对上述1至3的程序中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劳动仲裁裁决书、劳动仲裁调解书、支付令、法院判决书或调解书,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程序。
扩展资料
1、在许多劳资纠纷中,举证责任谁来承担单位是否支付了工资的责任往往议论颇多。但根据我国相关司法解释,工资是否发放的证明责任应由用人单位承担。
2、我国《工资支付暂行规定》规定:用人单位可委托银行代发工资。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12333和12345哪个效率高
总的来说,12345效率是要更高一些的,12345热线可以提高为民服务水平,推进依法行政,创新社会治理,维护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比较而言,12333的服务功能比较单一,专门是针对向社会公众提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政务服务平台的官方移动端服务渠道。
12345平台携手省检察院推动群众诉求高效解决
12345热线是省 *** 服务广大群众和企业的重要窗口,也是反映问题建议、推动解决政务服务问题的重要渠道。
2021年以来,12345省政务服务平台与省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携手,从群众大量投诉咨询信息中,根据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相关职能,对涉及生态环境、食药安全等相关问题进行标记并推送,有效拓展了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线索来源。
线索中涉及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的,检察机关在调查取证后,或将制发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职。
“将热线诉求作为线索来源,进一步加强了各承办单位对诉求工单的办理,有力促进12345热线诉求办得更实。”省政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12345便民热线省级平台将深度挖掘相关领域问题线索,推动更多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效解决。
个人拖欠工资12333会怎么处理?
1、拖欠工资最快最直接的解决 *** 多少,12333。12333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 *** ,遇到任何劳务问题或者是拖欠工资都可以拨打。如果老板以各种理由拖欠员工工资,劳动者想快点拿到钱就可以拨打12333,保存好相应证据,如果没有签订合同合同的还可以要求支付双倍工资。也可以直接准备好劳动合同、上班记录、同事的证言、工资条等材料到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上门投诉,也可以随时得到处理的进程,这种 *** 比较适合又想拿到工资又不想跟公司撕破脸的劳动者。2、农民工拖欠工资最快最直接的解决 *** ,如果农民工工资被拖欠,当遇上工地老板拖欠工资的时候,拖欠工资最快最直接的解决 *** 有三个,一个是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的热线 *** 12333。第二个是司法部门的热线 *** 12348。第三个是工会组织的热线12351,这三个 *** 能快速得到最快最有效的解决,但是要想投诉成功还需要有相关证据,所以农民工一定要有证据意识,保存好在与老板协商工资支付过程中的相关证据,如果有录音、录像或者支付协议更好;
3、没签合同拖欠工资最快最直接的解决 *** ,12333。如果没有签订合同合同的话可以先拨打12333或者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的劳动监察投诉。如果投诉没有结果搞乱,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劳动争议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然后向法院提起劳动诉讼,申请支付令。通过公安机关采取刑事手段 *** 。如果用人单位因倒闭等原因无力支付员工工资时可申请当地 *** 部门规定的欠薪保障金。未签订合同投诉时也要保存好关于薪资的相关
西安劳动局拖欠工资投诉 *** 是多少
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拨打12333进行 *** 投诉,也可以到劳动局监察大队投诉。劳动者可以搜集证据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对仲裁不服,还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拖欠工资怎么办:
单位拖欠工资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劳动者可以通过下面的 *** 解决:
1、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通常是劳动管理监察大队)。
2、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仲裁费用200-300元,如果你胜了全部由公司负担)。
3、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
4、根据国家规定在仲裁或诉讼的时候,你可以要求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二、拖欠工资法的法律后果:
1.劳动者可以解除合约;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支付赔偿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报酬时,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低于当地更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应当支付期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的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三、拖欠工资的概念:
1、无故拖欠工资,是指用人单位在没有任何合法甚至合理的原因下的拖欠员工的工资的行为,超过《**省工资支付规定》的期限,延期支付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行为。无故拖欠工资是不合法的,如果双方有合同,被拖欠方可以把另一方告上法庭,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采取合法的 *** 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采取绑架或者威胁之类的手段。
2、劳动部《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中对于“无故”作了排除性规定:“‘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超过规定付薪时间未支付劳动者工资。不包括:用人单位遇到非人力所能抗拒的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无法按时支付工资;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 *** 受到影响,在征得本单位工会同意后,可暂时过期支付劳动者工资,延期时间的最长限制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各地情况确定。其他情况下拖欠工资均为无故拖欠。”
四、拖欠工资怎么进行解决:
1、先协商:
先争取协商解决。协商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联合起来,可以选出代表协商;
(2)要主动亮出证据,并注意通过录音等方式保存协商记录;③讲明 *** 和法律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处罚,让老板对我们心生敬畏.
2、拨打12333、12348、12351
当农民工兄弟不知所措时,别怕!这时候,你可以拨打这3个 *** ,咨询并获得 *** 帮助:
(1)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的热线:12333
(2)司法部门的热线:12348
(3)工会组织的热线:12351
3、申请调解:
如所在单位有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可申请调解。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
请注意,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必须由工会代表担任!
4、找工会:
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是工会职责所在。遭遇拖欠工资的农民工,可拨打工会“12351” *** 热线,或前往工会帮扶中心、工会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
工会可以直接出面同用人单位协商解决,或者协调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解决;需要打官司时,工会还会提供专业法律援助。
5、找 *** :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可拨打劳动保障监察部门“12333”热线,登录当地社保部门官网,或直接前往当地劳动监察机构投诉。
(2)投诉时要注意:拖欠工资行为须是2年内发生;查清隶属关系,到单位所在地的监察机构投诉;投诉书面材料要说明姓名、性别、身份证明、年龄、职业、工作单位、住所和联系方式,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说明被拖欠工资的事实和要求足额支付工资等投诉请求事项;如果不会写投诉书面材料,也可以口头投诉,由接待人员记录,经投诉人确认无误后按手印。
6、申请仲裁:
(1)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现在,各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开辟了争议处理“绿色通道”,对欠薪争议案件优先受理、开庭;及时裁决、结案。
7、打官司:
分三种情况:
(1)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2)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农民工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3)属于劳务欠款类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8、申请免费法律援助:
打不起官司的讨薪农民工,可以向欠薪的老板和单位所在地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请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免费帮你打官司。
申请时要提交:
(1)身份证明材料;
(2)经济困难的证明;
(3)与所申请法律援助事项有关的案件材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条 【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九条 【劳动监察】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第十三条 对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监察,由用人单位用工所在地的县级或者设区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
上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调查处理下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的案件。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劳动保障监察管辖发生争议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指定管辖。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 可以对劳动保障监察的管辖制定具体办法。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
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对举报属实,为查处重大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提供主要线索和证据的举报人,给予奖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