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老和尚预言_释虚云书法_释虚云为什么闭眼_虚云老和尚怕鬼
虚云老和尚预言_释虚云书法_释虚云为什么闭眼_虚云老和尚怕鬼
中文名:虚云禅师
别 名俗名:萧古巖,法名演彻,字德清,别号幻游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福建泉州府署中
出生日期:1840年9月5日
逝世日期:1959年10月13日
职 业:和尚毕业院校私塾
信 仰:佛教
主要成就:一身兼承禅门5宗
佛教名誉会长
代表作品:《楞严经玄要》《法华经略疏》《遗教经注释》《圆觉经玄义》
祖 籍:湖南省湘乡县
衣钵传人:本焕、佛源、净慧、传印、一诚等
宗 派:曹洞、临济、云门、法眼、沩仰
虚云禅师–世界上寿命最长的和尚
虚云禅师,汉族,1840年出生,籍湖南湘乡人,生于泉州,俗姓萧,名古巖,字德清,六十岁后改字幻游,号虚云,乃近代“一身而系五宗法脉”之禅宗大德。1959年圆寂。
十九岁出家,二十岁依福州鼓山涌泉寺妙莲老和尚受具足戒;四十岁发心朝五台山,以报父母深恩,由普陀山法华寺起香,三步一拜备受饥寒而道心愈朗,三年遂愿;终于到达五台山,亲见文殊菩萨金颜。后在滇中阐教近二十年;九十五岁返曹溪,重建南华,中兴云门。历任福建涌泉、广东南华、云门大觉诸大寺院住持。1953年发起成立中国佛教协会,被选举为名誉会长。时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虚云禅师一生一衲、一杖、一笠、一钟行遍天下。
于一九五九年农历九月十二日病逝,世寿一百一十九岁,戒腊一百年。虚云禅师作为近代禅门泰斗,其主要佛教界所做出的贡献除了上述恢复重兴寺院功德之外,更重要的是为后世禅宗复兴而选择培养储备了大量的护法居士和弘法高僧,其门下嗣祖沙门比丘较为著名的有十余人,其中释一诚 、释传印 。
虚云老和尚是密宗的吗
虚云禅师是禅宗大德。佛教禅宗分为五家七宗,即临济宗、曹洞宗、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五家,加上由临济宗分出的黄龙派和杨岐派。
故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云:““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虚云老和尚一生,志大气刚,悲深行苦,解行并进,严净毗尼,行头陀行,弘法演教,建树卓著。除述及的传承曹洞、临济法脉外,还应湖南宝生等之请,续沩山法第,进承兴阳禅师之法,为沩仰宗第八世祖。应福建八宝山青持之请,衍法眼源流,继良广之后为法眼第八世祖。中兴云门时,遥承已庵深净禅师之法,为云门宗第十二世祖。这样,师以一身而参五宗法脉慧日重光,禅风再振。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虚云老和尚当年随慈禧太后去西安,看到饿死很多人,就在西安祈雪,有资料说真灵了,真的下雪了吗????
据说那是正是夏天,真的祈下雪了吗??假的。。。与清史稿中记载的光绪。、慈禧到西安的时间不符。。。。清史稿、地方县志、当时的报纸、文人实录也没有任何关于此事的记载。。。判断纯为佛教徒的谎言。。。。
虚云老和尚:谈空者,乃破众生之有见;说有者,乃破众生之空见
(一九五一年)复黄元秀居士函
惠函诵悉。仁者对般若、禅定两度所会之理,全是依文解义,未得正解。若就教理而谈,虽三藏十二部经典,汗牛充栋,不出空有性相两宗之学。性宗谈空,相宗说有,岂非矛盾耶?实则谈空者,乃破众生之有见;说有者,乃破众生之空见。空有双离,方会真实。
故龙树菩萨《中论》偈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大般若经》六百卷,无非明缘起性空之理,若不达缘起性空之义,而妄谈空,必落断见,甚为危险。吾人谈经,贵能因指见月,若执指为月,终不得月也。故禅宗贵在明心见性,心性若明,则三藏十二部皆是我心中流出,不假外求也。故昔人有偈云:“达摩东来一字无,全凭心地做功夫。若于纸上求佛法,笔尖蘸涸洞庭湖。”
昔释尊夜睹明星悟后,叹曰:“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以妄想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则一切智、无师智,自然现前。”当知般若智光,众生本自具足,只是无始以来,为妄想之所覆盖,不能显现。若不能离妄想执著,任你谈空说有,无非情计执著,但有言说,都无实义也。盼仁者于此等处,细加体会。并盼多阅《楞严经》、《六祖坛经》,则对禅宗般若两义,当可更进一解。学佛贵在能依教笃实行持,若广求知解,而不实行,不得实益也。勉之勉之。端复,即祝精进。
衲虚云 合十
辛卯正月十日
(一九五五年)
宽元居士慧鉴:
来函诵悉。数度相逢,是征夙缘。承询功夫落堂之事,乃系功夫纯熟之谓,即念佛人之念而无念也。参禅人功夫落堂,则不参而自参。嘱书数语以作纪念。聊书昔日诗偈一首奉赠。此致
法喜
虚云 合十
虚云老和尚,一百二十寿临终遗嘱偈,其中几句:
中流作砥柱,苍生赖片言。末法众生苦,向道有几人?
我负虚名累,子应觉迷津!
心敬 百叩
虽说遗嘱偈是留给佛门子弟的,这何尝不是告诫现在的我们呢?
一个人要有真才学识,逐步建立“中心思想”,才能在复杂多变的世道中特立独行、不偏不倚,成为 社会 人心的中流砥柱!而我们一般普通不论富有、贫穷的人,终日多半在争名夺利。正统的言语不会表达,鬼话废言一大堆,信赖自己的歪理邪说以达到目的为准,太过于注重现实,很多人连闲谈阔论都要争个输赢。
特别是在物欲横流、信息爆炸的现在;在丢失传统文化,不注重传统礼仪习俗的今天,只问利不利己?不问合不合道义正法!随境而转,那是很愚蠢、很危险的——欲壑难填!在如此时代环境中,立志建立“中心思想”,真正想自己或子孙后代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不倚、卓尔不群的人格品格学问修养的又有多少人呢?
我们应该深深地明白,一个人背负有钱有名的虚名那是骗人的,名声越大,烦恼痛苦、忧愁困惑越多,每一步都让自己下不了台——上台容易下台难!古人云,“多少旁人冷眼观”,随时随地都有无数双眼睛看着你、盯着你的小缺点、小毛病,稍有过失会吃不消的。所以我们须要时常有所觉悟,反思反省,随时随地——观自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