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广州人口普查结果公布?2021人口普查结果哪天公布?
2021人口普查结果哪天公布?
估计大概在4月底5月初的样子会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因为往年都是在这个时候公布结果。最新一次人口普查
题主是否想询问“最新一次人口普查是第几次人口普查”?第七次。截止2023年8月1日,根据查询中国人民 *** 得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指中国在2020年开展的全国人口普查。2019年11月,经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国务院决定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标准时点是2020年11月1日零时,彻查人口出生变动情况以及房屋情况。普查对象是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姓名、公民身份证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我国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是什么?
我国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如下:
1、第五次人口普查:于2000年11月1日开始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登记工作。
普查结果:
全国总人口为129533万人。其中: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下同)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26583万人。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678万人。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44万人,台湾省和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人口为2228万人。
2、第六次人口普查:于2010年开始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登记工作。
普查结果:
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发布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已上报户口)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不含港澳台地区)。根据普查公报,2010年11月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包含港澳台地区)。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于2020年11月1日零时开始进行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登记工作。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全国人口中,男性人口为723339956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38768人,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7。
0—14岁人口占17.95%,15—59岁人口占比63.35%,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
人口普查数据出炉,哪些省份的人最愿意生孩子?



前段时间的人口普查数据已经出来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省份的人最愿意生孩子吧!
人口普查数据出炉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人口增长放缓,过去十年年均增长0.53%,比上一个十年低0.04个百分点。这种趋势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是由于育龄妇女数量持续下降,特别是处于繁荣期的育龄妇女数量持续下降,人们生育时间推迟,生育和抚养成本增加,这些都导致出生人口趋紧。

海南、广西、贵州生育率领先全国
中国生育率更高的省份是中国最南端的省份海南省,生育率为14.48%,远高于中国10.48%的平均生育率。第二和第三省是广西和贵州,广西生育率为14.12%。贵州的生育率是13.9%。
那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信息值得我们关注的呢?

一:人口总量破40亿,教育成果显著
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人口大约14.1178亿(接近14.12亿),不仅超过14亿,而且仍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最终结果。细分来看,男性人口72334万,占51.24%;女性人口6.8844亿,占48.76%。
城镇常住人口90199万人,占63.89%;农村常住人口50979万人,占36.11%;大学文化程度人口21836万人,文盲率从4.08%下降到2.67%,教育状况不断改善。
二:人均GDP达7万,已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信息,2021年中国经济实际同比增长2.3%,完成GDP约101.6万亿元。按近14.12亿人口计算,人均GDP约为71964.9元,按2020年人民币与美元的平均汇率计算,相当于10400元。不仅继续超过1万美元,还超过了俄罗斯、马来西亚等主要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水平。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所要分享的内容了。
央行警告人口普查结果衰减速度或超乎想象,央行的预测可能吗?



2021年4月,我国将公布人口普查结果,这也是全国人民、各行各业翘首以盼的结果。央行发布论文称我国人口衰减的速度将超乎想象,建议全面开放和鼓励生育,切实解决妇女在怀孕、生产、入托、入学中的困难。
很多人对这一建议抱有疑虑,毕竟我国人口基数大,少部分人思想的转变应该不至于快速的人口衰减。不过我认为央行的预测是有可能的,现在的年轻人存在着几项问题:不敢生育、不能生育、不愿生育,下面我就从这几个角度来谈谈央行预测的可能性。

不敢生育的经济压力
咱们来算一算结婚、生育的一笔账:以二线城市的普通花销计算,抛开谈恋爱期间的约会、礼物花费不提,房子的首付20万、车子的首付5万、婚宴、婚纱照、婚车等婚礼花费以5万计算、彩礼就以各地区平均的5万元计算。媳妇还没有娶进门,打底的35万就已经花费出去了,试问一个家庭多少年能攒下35万。
再说说生育的花费,备孕期间的营养品3万、以顺产为例子的生育花费2万(有些人可以报销)、产后保养3万,这又是小10万。
整个家庭的积蓄都花费了,年轻的小夫妻还要背负着房贷和车贷。孩子的教育资金只看各种育儿电视剧就知道是一笔多大的开销。
只是算一笔简单的账,多少人就已经退避三舍,如此大的经济压力不仅不会让成为夫妻的两个人依偎取暖,还会让原本就艰难的生活雪上加霜。婚姻对于更多的普通人来说不是两个人共同为一个家庭所努力,而是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去传宗接代。

我国的劳动法确实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可试问有多少人可以切实的享受到劳动法所带来的保护。去掉工作于正规大企业和国企的少部分人不提,绝大部分的人连五险一金都无法落实,更遑论提到所谓的产假。
怀孕即失业——这就是大部分劳动者的真实写照。这段生育的时间加上孩子刚出生的一两年时间里,大部分女性都无法安稳工作,只能在家陪伴孩子,即使出来工作也并非是后顾无忧、而是家庭的经济压力逼得没办法了才只能外出赚钱。
怀孕女性不仅要为生育和孩子花费大量的金钱,还要承担事业的压力,毕竟大多数的女性生育后再回到职场就会备受排挤和质疑。
从中国传统思想出发,绝大部分家庭的育儿责任都放在女人身上,女性一边承担职场压力、担心自己会被社会所抛弃;一边承担育儿压力,这也就是所谓的“丧偶式婚姻”和“丧偶式育儿”。外出工作会被责备不顾家,留在家中为家庭牺牲社会价值又被说成在家享福花老公的钱,这种两面不落好的说辞又有几个女人不委屈。

不愿生育的精神压力
为什么年轻人不愿生育了?因为害怕无法处理婆媳关系,婆家和娘家都把自己当成外人;因为怕育儿观念与长辈出现冲突的时候,老公永远和稀泥的站在婆婆那一方;因为怕自己的生命中把孩子当做最重要的事,一听到“假疫苗”等有关孩子的新闻就胆战心惊;因为怕自己为家庭努力操劳,老公却在外面花天酒地、劈腿劈出个联合国。
我们的父母那一辈就是过得太糊涂,糊涂着一辈子就过了。我们这辈就是太聪明,一切决定都是先权衡利弊,思索清楚了再决定。年轻人愿意被网上的各种毒鸡汤洗脑,也不愿意去婚姻的围城里看看城里面到底是繁花似锦还是烈火油烹。
日日重复同样的事,遵循着与昨日相同的惯例,若能避开猛烈的欢喜,自然也不会有那些悲痛的来袭。
我们在可以选择的时候避开了悲痛的来袭,同时也错过了猛烈的欢喜。我认为年轻人现在的状态更像是一条咸鱼,已经清楚自己逃不过社会的捶打,只想随波逐流、不死不休。

生育究竟是社会责任还是自我选择
之前网上有一句玩笑话,同性才是真爱,异性相爱只为了繁衍后代。想想现在的政策都在推波助澜结婚、生育,让离婚变得越来越难。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结婚好像真的只是为了社会繁衍后代。
我们不过是人类族群里最普通的一员,一个人的决定影响不了整个历史的变迁,可是每个人都抱着不生育的想法就会让一个文明颠覆。转过头想想,人生百年,转眼便尘归尘、土归土,罢了。
生育与否都是个人意愿,每一种选择都应该被尊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