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和香烟哪个危害大 为什么禁电子烟不禁香烟
电子烟和香烟哪个危害大 为什么禁电子烟不禁香烟
1电子烟和香烟哪个危害大
香烟危害更大。
普通香烟的烟雾当中至少含有三种危险的化学物质:焦油,尼古丁以及一氧化碳。焦油在肺中会浓缩成一种粘性物质,其由几种物质混合而成。尼古丁具有成瘾性,由肺部吸收,主要是对神经系统发生作用。而一氧化碳能减低红血球将氧输送到全身去能力。
电子烟更大的有害物质就是尼古丁,其并不含有焦油以及一氧化碳成分,所以两者相比之下香烟对健康的危害更大。
2为什么禁电子烟不禁香烟
有安全隐患
电子烟被人们接受之后,市面上出现了许多电子烟产品,但是这些电子烟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大量产品存在不安全成分添加、烟油泄漏、劣质电池等严重质量安全隐患。且电子烟又属于电子产品,使用不当会造成较大的危害,所以为了安全着想就被禁止售卖。
易引诱青少年吸烟
电子烟和香烟不同的一点在于电子烟有不同的口味,例如水果味、巧克力味等,这样很容易引诱青少年等低龄人群吸烟,并且还会增加戒烟难度,所以被很多地方禁止。
电子烟易诱发心血管病
虽然香烟当中有害物质更多,但是电子烟烟雾当中含有气溶胶成分,这种胶传播会引起血小板聚集的增加,也有可能引起血管中的微血栓,从而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几率。
3电子烟不过肺有危害吗
危害会相对减少。
在抽电子烟时不将烟雾过肺直接吐出来也是会对身体造成一定危害的,只是相对于烟雾过肺危害要来的小一点。电子烟中尼古丁等有害成分主要经肺部吸收,但在经过口腔时,这些有害物质也会对口腔粘膜造成 *** ,时间一长危害就会比较明显。所以为了健康着想,要尽量少抽烟。
4抽电子烟会影响怀孕吗
会有一定影响。
无论是主动抽电子烟还是被动吸二手电子烟,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电子烟当中尼古丁含量非常高,怀孕期间抽电子烟或者吸二手烟都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很容易导致胎儿畸形,甚至还可能会导致流产。建议夫妻双方从备孕开始到哺乳期结束都要尽量避免吸烟。
电子烟和真烟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禁电子烟不禁香烟
5危害程度不同
电子烟呼出的烟是经过雾化的汽雾,一个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没有化学物质产生,所以对旁人的身体是不造成影响的。
而真烟的时候喷出来的烟雾里面有几千种气体,大部分物质都有很强的 *** 物,这些粒子可以在空气中停留数小时,和空气中的衰变物结合被其他非吸烟人士吸进人体会造成极大的健康危害。
6为什么禁电子烟不禁香烟
主要有以下说法:
说法一
电子烟和香烟都没有被禁,两者同样的,只是被禁止在线上销售,因此电商平台是搜不到电子烟和香烟类的产品,并不是说禁电子烟。
说法二
电子烟里面也有烟草,电子烟主要是通过加热然后出现的烟雾,其中的烟油比较多,通过加热变成烟雾,形成的有害物质比普通香烟还要高的多;其次就是电子烟在原材料的选择上面也是很随便的,三无产品比较多,没有确定的安全保障。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为什么未成年人不能吸电子烟?
关于电子烟到底有没有危害这种问题,目前国际上也没能给出一个官方的,明确的标准来,反倒是各路媒体捕风捉影,放出了形形 *** 的消息。
目前关于电子烟的危害性,能够确认的信息只有两点:
1,任何含有尼古丁的电子烟产品都有概率使人成瘾,因此不建议未成年人使用;
2,根据英国公共卫生署(PHE)2015年的相关报告,声明电子烟相比传统烟草而言,危害性大约减少了95%。
因此,电子烟确实存在其危害性,但它的危害并没有达到让全世界谈之色变的地步。
先来说说尼古丁,众所周知,尼古丁是烟草中使人成瘾的更大元凶。而烟草却是一种人尽皆知的有危害品。
如果想要脱离烟草的危害,那就必须解决尼古丁成瘾这个问题。通过大量的科学论证获取足够的理论依据,世界卫生组织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力推广“尼古丁替代疗法”,即使用来源安全可靠的尼古丁作为替代,通过逐步减量的方式帮助人们戒除对于尼古丁的心理依赖。
尼古丁本身的戒断并不难,只要受体与尼古丁隔断30天就能够摆脱,但戒烟更多的,戒除的是心理方面的依赖。即便强制性的将人与烟草隔绝一个月,生理上确实起到了戒断的作用,但出于依赖心理,依然会进行复吸。
尼古丁替代疗法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同时被临床研究证明确实有效的戒烟手段。它也是目前能够确实提高戒烟率的一项轻松安全的手段。这才有了电子烟这种替烟产品的出现。
因为电子烟原本就是为“替烟”而生的,它作为替烟的理论根据也是“尼古丁替代疗法”,因此通常来说电子烟产品都是包含尼古丁的。
但它的发展受到了制约,制约来自于它所包含的尼古丁。
传统电子烟所使用的游离碱尼古丁,并没有太强的穿透性,在进入我们身体之后无法有效的穿透血管壁进入血液,就不能为人们带来更好的替烟体验。
再加之大部分商贩将它视为某种商机,标出虚高的价格使得产品的价格不那么友善。
又贵又不好抽的“烟”谁会去抽呢?
直到后来尼古丁盐解决了我们吸收尼古丁的问题,这才使得整个电子烟行业再度红火了起来,同时此前因为电子烟未成体量而被忽视的问题再一次被提上了日程。
尼古丁盐与造就JUUL在美国电子烟市场的红火,但这些产品开始不仅吸引了烟民,也更吸引了很多孩子。
美国FDA发现有很多孩子在抽电子烟,并且逐步有了成瘾的迹象,开始重视起了这个问题。
不仅是包装盒上声明的“产品包含尼古丁,尼古丁是一种使人成瘾的化学制品”,这一企业的发展之路也受到了FDA的制约。
尼古丁盐的应用已经使得电子烟真正成为了一种有效且更容易被烟民接受的尼古丁替代品。它接下来所要面临的,就是如何管制的问题,需要清醒认知的一件事是,任何烟草制品,不论在哪个国家都是受到管控的。
而电子烟作为一种“替烟”产品,自然也该接受相应的管制。这也是这个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结果。
电子烟的危害性比传统烟草低95%左右,这是一则官方背书的数据,我们自然不需要去进行质疑。
而且,2015年,确实是电子烟行业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的2014年,IQOS上市后立刻风靡日本,而2015年,美国电子烟巨头JUUL成立并推出了自家的产品。
在这样一个电子烟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并被广泛关注的时期,PHE做出的这样一则声明也着实是为整个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而随后的几年因为整个市场的火热,电子烟依然是各大卫生机构关注的问题,2016年英格兰公共卫生署也联合十三家公共卫生组织,发表了关于承认电子烟的健康风险较传统香烟小,同时认可它作为替代尼古丁的声明。
这些足以说明电子烟的危害确实相较于传统香烟要小的多。
现在依然有很多人纠结于电子烟危害性的问题,这种纠结的来源就在于很多人更愿意将电子烟的危害独立提出来。
不可否认的是,电子烟确实存在其危害性,目前被广泛认知的就是甲醛的问题,而关于电子烟具体的危害性,现在并没有一方机构给出一个权威的公告说明。
但对于电子烟的危害性,我们不能片面的去看待,依照它作为“替烟”产品的属性,只要能够确认它比传统香烟的危害更小,就不该被过分的妖魔化。
而事实是,它相较于传统香烟的危害性,确实要更小。
澳门修改“控烟法”全面禁止电子烟制造和销售,为何要这样做?



据相关媒体报道,澳门修改控烟法,具体内容包括:澳门特区将禁止制造、分销、销售、进口和出口电子烟,以及供口服或鼻吸的烟草制品,包括禁止携带该类产品出境和入境澳门特区。该法律自公布后满90日起生效。看到这样的消息,很多人感觉到一头雾水,为什么突然间出现这样一条规定?

1、保护未成年人。对于很多烟民来说,其实大部分人就是因为在年轻的时候对于烟的好奇,所以才去吸,然而在这样的好奇过程中,慢慢也就染上了烟瘾。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本身就没有自控能力,同时也没有分辨能力,所以很容易被他人所诱导,受到此原因的影响也是导致澳门修改控烟法的规则。

2、对身体带来的危害。大部分人都知道吸烟对身体的危害是有多么的大,可是想让他们一瞬间将烟戒掉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些人就想通过电子烟的方式来达到戒不了烟的目的,是这样的行为也是错误的。因为电子烟对人体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具体原因如下:
(1)引发心血管疾病。电子烟烟雾气溶胶还会引起血小板聚集增加,此过程中会导致血管出现微血栓,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控制或者是治疗,后期很容易诱发心血管系统风险,并且增加心脏病的概率。

(2)爆炸风险。电子烟本身就属于电子类产品,而电子类产品自然少不了电池一类的物品。如果购买到比较劣质的电子烟,很可能因为加热的过程或者是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从而引起爆炸。
(3)肺部发炎。据相关研究人员表明,吸电子烟5分钟之后,肺部就会出现收缩的迹象。然后再结合其他呼吸测试,发现还具有发炎的症状。
为什么一次性电子烟抽了抽香烟会有种恶心的感觉?
这种产品其实对于老烟枪来说并没有什么多大的效果,反而是种煎熬。因为那些老烟枪吸烟求的是烟吸进肺部的一种 *** ,而电子烟的烟气其性质与香烟不一样吸进去以后没那么过瘾。烟杆内部构造使用相同的基本组成部分:一个灯PCBA板,充电电池,各种电子电路。大多数电子香烟是使用锂离子及二次电池电源元件。电池寿命则取决于电池类型和大小,使用的次数和操作环境。并且许多不同的电池充电器类型可供选择,例如插座直充、车充、USB接口的充电器。电池是电子香烟更大的组成部分。
结构组成:电子烟到底是什么,公开资料显示,电子烟主要由烟油(含尼古丁、香精、溶剂丙二醇等)、加热系统、电源和过滤嘴四部分组成,通过加热雾化产生具有特定气味的气溶胶供烟民使用。从广义来说,电子烟是指电子尼古丁递送系统,包括电子烟、水烟筒、水烟笔等多种形式。从狭义来说,电子烟单指外形与卷烟相似的便携式电子烟。虽然电子烟有款式或者牌子,一般电子烟主要由盛放尼古丁溶液的烟管、蒸发装置和电池3部分组成。雾化器由电池杆供电,能够把烟弹内的液态尼古丁转变成雾气,从而让使用者在吸时有一种类似吸烟的感觉,实现“吞云吐雾”。它甚至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向烟管内添加巧克力、薄荷等各种味道的香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