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跟诸葛亮谁厉害?诸葛亮司马懿谁厉害,司马懿打败诸葛亮了吗
司马懿跟诸葛亮谁厉害?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的一句诗道尽了三国的智慧人物。提起三国,人们能想到很多英雄人物,但说到三国中最聪明的两个人物,人们不约而同的想到司马懿和诸葛亮。的确,这两位堪称是三国智慧的代表人物,那么,司马懿跟诸葛亮谁厉害呢?

1.司马懿给过诸葛亮两个评价
真乃天下奇才也!
这句话,场景是再见了诸葛亮的退兵之后留下的营地,夸的是诸葛亮的治军水平。
但是对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司马懿他在和自己弟弟的谈论就说了——
亮虑多决少。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论高傲,论逼格,正史中的司马懿也并不逊色于诸葛亮自诩管仲。
当然了,打仗毕竟是真刀真枪,这些嘴上功夫,我们听听就好,一切还是要在战场上见真章。
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军事能力,大致可以五五开。如果双方拥有同等的资源和权限,正常也就打个平手。
在论证之前,我们尽量排除一些不必要的干扰。
诸葛有千古圣贤的忠臣之名,而司马懿有篡魏夺权的奸臣之名。
上邽之战(也称上邽-卤城之战),是诸葛亮和司马懿唯一一次真刀真枪的正面交锋。

此役,诸葛亮以缜密的谋划和大胆的行动完全掌握了主动,不仅将上邽之麦尽数收走,并在兵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综合史料,魏军共投入十万,除去张郃部两万,其余均由司马懿指挥;蜀汉方面一共六万,王平部人数没有记载,但应该不会少于一万,诸葛亮部兵力大概在五万上下)重创魏军,其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展露无遗。
在第五次北伐中,也就是大家都耳熟目染的诸葛亮病死五丈原中,司马懿闭门死守,无论诸葛亮怎么侮辱他,他都不出兵,没过多久,诸葛亮积劳成疾病倒,病情日益加重,司马懿偷袭蜀军小胜。诸葛亮病逝后,留下计策,确保了蜀军安然撤退,还吓走了司马懿,在民间至今仍流传的一句话,“死诸葛走生仲达”。司马懿后来查看诸葛亮的营垒时,也不禁感叹道,真是天下奇才也。
诸葛亮和司马懿互有胜负,但我们从国家实力来看,蜀国是三国实力中最为弱小的国家,诸葛亮在这种情况下,仍能保证蜀国安全,创造北伐的条件,而当时的魏国,可以说是三国中最为强盛的国家,而司马懿也仅仅只做到了守有余,并未攻城掠地。尤其在诸葛亮死后,继任者姜维仍能与司马懿斗的互有胜负。由此看来,司马懿跟诸葛亮谁厉害,相信大家已经一目了然了。
可惜的是,今天的我们已经习惯了用成败得失来评价人与事,故而没有能够消灭曹魏的诸葛亮北伐也就难以被人们肯定,对诸葛亮军事才能的质疑也跟着多了起来。
2.陈寿对诸葛亮评价
陈寿的父亲是蜀汉负责修史书的官员,所以陈寿可以通过这层关系了解蜀汉官员的动态,直到后来被司马炎安排编著这段历史。陈寿对诸葛亮这样评价:"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意思就是诸葛亮在治国能力上比得上管仲和萧何,但军事能力并不是他所擅长的。

陈寿为什么会有这种看法呢,这实际上是诸葛亮一生中的战绩确实一般。他之一次领军是在刘备攻略益州的时候,当时因为刘璋想凭借益州的综合实力和刘备打消耗战,刘备远道而来补给压力很大,无奈只能采取步步为营的做法从荆州调遣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领兵攻略益州各个郡城。当时诸葛亮所面对的对手都是益州的三流部队,诸葛亮可以轻易击败他们。

刘备死后益州南部士族和南中的异族联合谋反,诸葛亮准备三年后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写下《出师表》后领兵南下平叛。这一次是他真正以统帅的身份指挥全局,南中叛军更多是一些青壮劳力,不论兵装还是补给都不如诸葛亮所领导的正规军。能算得上真正战力的就是孟获的藤甲兵还有南中精锐,但他们都被诸葛亮智商碾压,诸葛亮大胜而归。

从南中回来之后就是诸葛亮连续五次北伐了,而之一次丢失街亭要塞导致平手,第二次因为缺粮退兵,第三次被司马懿识破计谋撤军,第四次同样平手,而第五次没结束就病逝五丈原。可以说诸葛亮更高光的北伐战役都没有获得实质性的战果,被陈寿评价不擅长军事也是情有可原。
诸葛亮司马懿谁厉害,司马懿打败诸葛亮了吗
历史上司马懿一生唯一一次与诸葛亮的正面交锋,是在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诸葛亮前三次北伐,魏军的主帅是曹真,司马懿并未参与)。诸葛亮派大将魏延、高翔、吴班分三路领兵作战,大败魏军。光斩获魏军低级军官的首级就有三千多人,获得战利品玄铠五千、角弩三千多。司马懿以惨败告终,从此再不敢轻易出战,一直以持久战消耗蜀军粮食。最终诸葛亮因积劳成疾而病倒,不久在军营中与世长辞。可以说司马懿未能打败诸葛亮,而是耗死了诸葛亮。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神司马懿和神诸葛亮谁比较厉害 求多方面比较 好的会追加 (三国杀)
说哪个厉害,那就要看你的价值观是什么了。单枪匹马扫平对手?还是携手队友同享胜利?个人实力:毫无疑问,神司马的强度要高于神诸葛,神诸葛虽然单挑起来也不弱,但是他的技能不是可持续的,时间一长就会越来越白,直至变成白板。
楼下几位一致认为神司马强过神诸葛,原因应该也在此。
当然,我的观点不会只看个人实力这一面,接下来——
团队实力:这下两个人就相反了。神司马不动白比较严重,觉醒前基本无技能,容易被清队友+围观。
反观神诸葛,保核能力超一流,前期保护好自己的队友(尤其是脆皮的强力队友如鲁肃),基本上就奠定胜局了。
打身份局:
主公:都不是上佳选择,非要选还是选神诸葛吧,保忠臣和自保都不错。
忠臣:看主公选将,高嘲主如孙权宜选神诸葛,低嘲主如孙策曹丕宜选神司马。
反贼:神诸葛为宜(主要是在队友强度较高时,而反贼选将一般都会看强度)。
内奸:神司马为宜。
司马懿被称为“冢虎”,诸葛亮号称“卧龙”,孰强孰弱呢?



说起三国时期的智谋之士,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在相互征伐中奇谋尽出,打出了不少流传后世的经典战役,也留下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他们二人可以说是三国时期掌握了天下命运的人。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联孙抗曹,巧夺荆州,打下汉中和巴蜀基业,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经历。在蜀汉朝中,诸葛亮事必躬亲,勤勉谨慎,将大小政事打理的井井有条。对外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让蜀汉对外战略和形象都处于一个较好的水平。对内屯田备战,在蜀汉实行屯田策略,提升国家的战争潜力,为一统天下做足准备,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没有做好准备,还有他的数次北伐么?

司马懿,字仲达,冢虎之号来自民间野史,主要是用来和“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幼麟”姜维并称,冢虎意思是站在山顶的老虎,比喻待时而起的绝世大才,但老虎乃山林之王,素有威严,旁人都是不敢接近的。司马懿乃曹魏更大的权臣,奠定了西晋开国的基础,往远了说,没有司马懿就没有西晋!往近了说,没有司马懿或许诸葛亮北伐大业也就成功了!但同时没有诸葛亮带来的压力,司马懿权势不一定会大到架空曹魏政权的地步。司马懿在拖死诸葛亮之后三年,曹魏辽东太守叛乱,司马懿巧使计谋三战三捷打下叛军主城襄平,屠灭当地15岁以上男丁七千余口!然后乘胜平定辽东,这次行动也为司马懿带来了屠夫的称号!

诸葛亮和司马懿在三国时期是非常重要的人物!一个三分天下帮助刘备建立蜀汉,一个力挺曹丕保住了曹魏政权,即使在三国谋主名士众多的年代里,他们二人也是更优秀的存在!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幻想,如果他们二人能够为一方势力效力,统一天下的速度会不会大大加快?这种只存在于我们脑中幻想,大概也只能在游戏中体验一下了
韩信、司马懿和诸葛亮他们三个在用兵上PK,他们三个谁最强,谁最弱?
司马懿最强,诸葛亮最弱。
就军事才能而言。司马懿收复割据了48年的辽东半岛。司马懿率领4万军队出发,两次以少胜多,击败辽东军队。最后虽然辽东局对固守襄平城,兵力比司马懿还多,但司马懿军队少,粮食多。活活耗死了对方,收复辽东半岛!

很多小伙伴一直认为,诸葛亮以很少的兵力抗衡司马懿的百万大军是诸葛亮厉害,其实不然,司马懿并不是打不下诸葛亮,而是时机不到。
就“空城计”而言,大家应该都知道,诸葛亮几千残兵被司马懿30万大军围困,诸葛亮临危不乱,独坐城楼抚琴,吓退司马懿大军,退兵理由是:恐山附近山中有伏兵。可是真相真的是这样么?从当时魏国的时政来分析,司马懿作为魏国的灵魂人物,只有他才能对付诸葛亮。

此时司马懿若将诸葛亮擒获,那么司马立大功,功高震主,最后的结果是必死无疑。因为飞鸟尽良弓藏,兔死狗烹。
在魏国的统治者眼里始终是巨大的威胁。但是必须用他对付诸葛亮,如果诸葛亮死了,司马懿也就必死无疑了,当时大权还在曹氏手中,司马懿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才毅然退兵
就政治才能而言。在曹操打下北方以后提出,三分天下为大势所趋,如果魏国(晋国)要统一,就必须放眼未来,稳定内部,厚积薄发。在司马懿的打理下,实行屯田令,实行军民一体化,颁布新政改良人才举荐就大势布局上,在当时无人能比。

而诸葛亮属于后勤工作人员,说好听点能把刘备或者老祖宗交代的事情办的妥妥帖帖的,不出差错,说不好听点就是迂腐,400年的大汉统治系统已经腐朽到骨子里面了,可诸葛亮只知道坚持不知道推行新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