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红色预警是什么级别(雾霾橙色预警是什么级别)
雾霾红色预警是什么级别
雾霾红色预警信号 一级
(1)能见度小于1000米且相对湿度小于80%的霾。
(2)能见度小于1000米且相对湿度大于等于80%,PM2。5浓度大于250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500微克/立方米。
(3)能见度小于5000米,PM2。5浓度大于500微克/立方米。

雾霾橙色预警是什么级别
雾霾橙色预警是表示雾霾的强度为中级。标准:预计未来24小时内可能出现下列条件之一并将持续或实况已达到下列条件之一并可能持续:
(1)能见度小于2000米且相对湿度小于80%的霾。
(2)能见度小于2000米且相对湿度大于等于80%,PM2.5浓度大于150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250微克/立方米。
(3)能见度小于5000米,PM2.5浓度大于250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500微克/立方米。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雾霾预警为何“迟到早退”总和公众感知“不合拍”?
对无数百姓而言,近期显然是段“糟糕的日子”:11月下旬以来,严重雾霾天气频繁肆虐,仅京津冀地区就发生3次大范围雾霾天气过程。在多地各色警报相继拉响的同时,...对无数百姓而言,近期显然是段“糟糕的日子”:11月下旬以来,严重雾霾天气频繁肆虐,仅京津冀地区就发生3次大范围雾霾天气过程。在多地各色警报相继拉响的同时,一些不解乃至“吐槽”也随之出现:预警已经取消,空气质量依然很糟糕;为何污染指数明显爆表,发出的却是“蓝色”而非红色预警……
究竟是应急措施的“欠缺”?还是有着不为公众所知的“误解”?
一个最新的消息是:根据有关方案,北京、天津、唐山、廊坊、保定、沧州6市将试点开展空气重污染预报会商和应急联动,逐步扩大到京津冀全境。
疑问:雾霾预警为何“迟到”“早退”?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25日11时将“重污染预警”级别由当前“蓝色”提升至“黄色”,高浓度污染气团将持续滞留,污染要待26日的弱冷空气来缓解。11月下旬以来,华北地区共发生3次大范围雾霾天气过程。对于河北省中南部而言,肇始于18日不利气象条件的这轮雾霾,因先前的弱冷空气影响有限,至今从未散去。国家气候中心的分析显示,平均风速小、相对湿度大、静稳天气多、主导风向的传输作用加重污染程度,是持续大范围雾霾的四大原因。网民“气质869”说:“19日北京能见度还行,就启动红色预警。23日,北京污染挺严重,居然撤销了红色预警。今天(25日),脏空气浓烈得看不见路,为何是蓝色预警?”事实上,这样的质疑并非少数。记者梳理发现,持续的雾霾天气下,不少北京市民提出:为何雾霾预警“迟到早退”?为何感官严重预警级别低?为何停产、停学、停车等应急措施启动霾依旧不散?专家:预警级别与“污染时长”相关
国务院2013年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建立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到2014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要完成区域、省、市级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其他省(区、市)、副省级市、省会城市于2015年底前完成。《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于2013年10月发布试行版,并于2015年3月修订,降低了预警启动的条件,其红色级别预警,涉及停产、停车、停学等措施。北京市将“空气重污染预警”分为4个级别,由轻到重依次为蓝(持续24小时)、黄(持续48小时)、橙(持续72小时)、红(持续超过72小时)。“预警颜色级别,与污染持续时长相关。”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说,AQI超200启动预警,浓度再高持续1天也是“蓝色”,浓度没那么高持续3天以上是“红色”。
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徐文帅说,“空气质量预报”基于污染潜在趋势、数值预报、统计预报,并根据专家会商预测出未来5天的污染物浓度变化,包括全市不同区域空气污染级别,是启动“空气重污染预警”与否、启动何种级别、何时启动和解除的判断基础。
有关专家指出,气象系统的雾预警、霾预警早已有之,而“空气重污染预警”机制的价值在于,不仅有强制性的减排措施,可以减少人类排放,也有了建议性防护措施。这已经是一种进步。同时,雾霾治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不可能指望预警措施“立竿见影”消除雾霾。
未来:京津冀核心区6市将试点重污染应急联动
业内人士指出,厄尔尼诺现象仍在持续,逆温、静稳等不利气象条件多发,采暖期燃煤污染排放成倍增加,极易引发空气重污染,今冬明春多次启动更高级别应急措施的概率极高。
记者获悉,《京津冀核心区域空气重污染预报会商及应急联动工作方案(试行)》第二次征求意见稿发布,旨在统筹协调应对区域空气重污染,按照突出重点、试点先行,将率先在“京津冀核心区域”,即北京、天津、唐山、廊坊、保定、沧州6市,试点开展空气重污染预报会商和应急联动,逐步扩大到京津冀全境。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办公室主任、北京市委常委、秘书长、副市长张工透露,未来,或将率先在“京津冀核心区域”6市,建立应急联动长效机制,空气重污染时,共同启动“更高一级的应急减排措施”,以遏制大范围、长时间的严重污染过程。
记者了解到,该方案仍在征求意见中。“第二次征求意见稿”提出,开展京津冀区域未来3-7天空气质量预报会商,当预测上述6市中至少有4个城市,空气质量未来连续4天及以上、持续达到5级(含)以上重污染水平时,6市将共同提前启动实施各自的“更高一级应急减排措施”,以遏制区域空气中污染物的累积速度。
一个清楚的事实是,我国遭遇的“十面霾伏”,不仅笼罩京津冀,还覆盖华北,蔓延东北甚至江淮,呈区域化、扩散化态势。尽管多省区市已出台“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但业内人士指出,雾霾长远解决之道不在应急,而在持续不懈地减排。
北京市雾霾预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不知道您的具体所指。根据中国气象局07年颁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第2条,雾霾属于气象灾害预警范畴;
第3条规定: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
第4条 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负责全国预警信号发布、解除与传播的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预警信号发布、解除与传播的管理工作。
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配合气象主管机构做好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的有关工作。
因此,北京市雾霾预警当然是依法做出的。
至于该雾霾预警是否能够作为证据使用,以及是否可以触动其他应急预案的启动,则是另外的法律关系。
但是,对于大气污染的应急措施,《大气污染防治法》专门规定了预警等级及相应的措施,二者理论上应该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可参见
第九十三条 国家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等有关部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内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 ,建立重点区域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机制,统一预警分级标准。可能发生区域重污染天气的,应当及时向重点区域内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 通报。
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人民 ***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气象主管机构等有关部门建立本行政区域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机制。
第九十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 *** 应当依据重污染天气的预警等级,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根据应急需要可以采取责令有关企业停产或者限产、限制部分机动车行驶、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停止工地土石方作业和建筑物拆除施工、停止露天烧烤、停止幼儿园和学校组织的户外活动、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等应急措施。
2013年11月5日,环保部发布的《关于做好2013年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雾霾更高级别预警时,
2013年11月5日,环保部发布的《关于做好2013年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雾霾更高级别预警时,要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强制性减排措施,并采取大型户外活动停办、中小学和幼儿园停课、企事业单位实行弹性工作制等措施。上述要求表明 A.没有雾霾不需要采取强制减排措施 B.国家关注和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C.取消大型户外活动能有效防治污染 D.我国坚持先污染后治理的环保政策B
试题分析:雾霾更高级别预警时,国家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强制性减排措施和其他措施,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减少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损失。正确答案是B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