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这一天 北斗七星斗柄指向哪个方向(冬至那天北斗七星斗柄指向哪个方向)
冬至这一天 北斗七星斗柄指向哪个方向
冬至这一天北斗七星斗柄指向的方向是:北方。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清答祭祖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哪银冬至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太阳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冬至这天,太阳虽低、白昼虽短,但是在气象上,冬至的温度并不是更低。实际上,由于地表尚有“积热”,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严寒在冬至之后。由于中国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这种气候意义的冬季对于中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民谚:“夏至三庚入伏,李正宴冬至逢壬数九)。
冬至那天北斗七星斗柄指向哪个方向
北方。如果我们在冬至日的晚上,面向北方看北斗七星的话,会发现冬至日的北斗七星,在我们人的右手边,也就是在北极星的东偏北的位置上,斗柄指向正北。需要说明的是,北斗七星斗柄上的玉衡、开阳、摇光三颗星,并不是直线排列的,不是一条直线的三颗星所指的方向,也只能是大致估计的意思,所以冬至日的斗柄指向正北,也只是用眼睛来估计估计的。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秋去冬来,北斗七星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你是怎么观察的?你预测从冬天到春天,北斗七星还会发生什么变
这是一个简答题。请给我一个确切的答案。又再有人问这种无聊的问题。再次声明,北斗七星的“勺斗”每天都会旋转360度,也就是说每天在不同的时候都会对准东南西北每个方向各一次。除非你指定一个特定的时间点,否则绝对不存在“北斗七星的勺斗指东天下皆春,指南为夏,西为秋,北为冬”等谬论。
冬天的夜间,北方石家庄地区能看到北斗七星吗?
地点河北省石家庄市区,冬至前,也就是12月底这几天夜间,东北方向,上部天空,看到了北斗七星,北极星.而且斗柄随时间逆时针旋转.(0点到5点间明显变化位置).同事有人说是大熊星座的北斗七星,有人说不是北斗七星,争执不下.望爱好天文的朋友给以解释.
复制出的答案是不会采纳的.希望给与科学的见解和依据.
因经常上夜班,所以常有机会观察星座.
手机拍照不清楚,所以只能大概描述其位置了.
北斗七星位置,后半夜在东北方向上空,位置很高,需仰头看,斗柄指向偏东斜下方,勺头的两颗星连线确实可以找到北极星,随着时间推移,斗柄逆时针旋转,而且位置发生变动,4,5点钟在头顶上方,需要努力仰头观看.
(反方说:在冬天,北方的地理位置根本看不到北斗七星,所以看到的不是北斗七星,像是像,但是就不是).问次观点是否正确?
楼主看到的应当就是北斗七星。石家庄的纬度看北斗是没问题的。现在晚上8-9点的时候勺柄应当向下。楼主可以根据这个判断一下。楼主说0点和5点的位置有明显变化这是正常的。这是地球自转的影响,5个小时要转75度呢,逆时针方向也是正确的。另外楼上画的北斗的方向画反了。
海水变甜水画的还是反的,建议看看wq_19871113给的联接里的方向。
这就是北斗,从你的描述上我可以肯定就是它。至于反方的观点,北斗和北极星是北天星空的象征,越靠近北方高度越高,怎么会看不到呢?何况石家庄的纬度可以保证一年四季都能看到北斗七星。
我国有句俗话“斗柄东指,天下皆春”在春夏秋冬四季中北斗七星的斗柄依次指向什么位置?
据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在北部天空,有七颗明亮的星星,排列成一个勺状,称为“北斗星”。其中4颗星排列成“斗勺”,其余3颗星排列成“斗柄”。在我国北方,这个“大勺”一年四季总是处在地平线以上,围绕北极星转圈。随着地球围绕太阳做公转运动,每晚看到北斗的位置和斗柄的指向总是在变化的。
赵之珩说,3月21日春分,标志着天文春季的开始。当晚23时,斗柄正指向东方。不过,这一“东指”的时间会逐日提前4分钟。如果每天晚上同一时间抬头仰望北斗星,会看到斗柄指向逐渐偏南。夏至23时正指南,标志着天文夏季的开始;秋分晚间23时正指西,标志着天文秋季的开始;冬至晚间23时正指北,标志着天文冬季的开始。
有了这些知识,人们就可以使用北斗星粗略地确定季节和时间。所以4000多年前的《鹖冠子》说:“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据天津、江苏两地的天文专家介绍,北斗星7颗星当中有6颗是2等星,只有第4颗是3等星。2等星是比较明亮的,在大城市里,只要周围没有强烈的灯光干扰,就能够看到它的“斗柄”和“斗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