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春分有时在3月21日有时在3月20日
为何春分有时在3月21日有时在3月20日
地理课上说春分是3月21日 而有些年份春分是3月20日 为什么呢春分日并不是具体某个日子,春分通常特指太阳视黄经位于0°的时刻,在每年二月十五日前后(公历约为3月20-21日期间)。
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
春分时,从理论上说,全球昼夜等长(参见晨昏蒙影)。春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各地夜渐长昼渐短。
春分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春分之后,北极附近开始极昼,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结束,极夜开始,范围渐大。

春分代表整个春天已经过了一半了。
春分的特别之处,也并不全是和“雨处行”相关。学过地理,我们都知道,春分更大的特点在于一个“分”字,而且还是平分。
如一句民谚道,“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在每年春分(以及秋分)的这天里,物候阴阳相半,昼夜平均,寒暑相平。然而,按照中国自有的历法,“春分”的“平分”之意,还不只是指昼夜。在中国最早的物候历法《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还提到“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2012年3月20日是什么日子?3月20日是什么节日?
问:2012年3月20日是什么日子?
答:今天是公历2012年3月20日,星期二,农历2012年02月(小)28日,岁次为:壬辰年、生肖属龙、癸卯月、庚辰日。
问:3月20日是什么节日?
答:节日(或节气)为:春分。
春分:春分,昼夜平分之意,排二十四节气之四,此时太阳直射赤道,春暖花开,莺飞草长,宜农作,田间管理;观光出游等,另有《春分》文学作品可欣赏。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复活节是几月几号?
复活节并不是固定的几月几日,而是定在每年春分月圆之后之一个星期日。
由于每年的春分日都不固定,所以每年的复活节也不固定,比如近五年的复活节日期:
2021年的复活节是4月4日
2022年的复活节是4月17日
2023年的复活节是4月9日
2024年的复活节是3月31日
2025年的复活节是4月20日

复活节的活动
1、彩蛋活动:鸡蛋是复活节的象征,因为它预示着新生命的降临,相信新的生命一定会从中冲脱出世,所以复活节即将到来的时候,商场一定会上很多复活蛋,来庆祝这个节日。
2、复活节 *** :在大多数西方国家里,复活节一般要举行盛大的宗教 *** 。 *** 者身穿长袍,手持十字架,赤足前进。他们打扮成基督教历史人物,唱着颂歌欢庆耶稣复活。如今节日 *** 已失去往日浓厚的宗教色彩,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具有浓烈的民间特色和地方特色。
3、复活节圣烛:复活节这一天,人们会在教堂前点烛以示圣化,并将圣烛迎进千家万户。这一天,孩子们最快乐的事是把圣火送到各家。他们在教堂前用圣火点燃树枝,然后奔跑着送到各家各户,其间充满着欢快的节日气氛。
中秋节,赏月的寓意是什么?
中秋节,赏月的寓意是什么?一个物品,一件事情,一个节日通常给它赋予了丰富的寓意以后,会使得更加的圆满有趣,在中秋节,人们夜晚往往喜欢赏月来寄托自己的相思。
一、起源
中秋赏月,是指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观看满月,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盛于唐宋。传说嫦娥为保丹药不落入恶人之手,误食后升天奔月,恰值农历八月十五,其夫后羿和百姓因思念她,而在这一天赏月、吃月饼,盼其归来。

二、寓意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们通过在中秋节赏月来寄托思绪,也是人们渴望团圆的美好心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句贴切地反映了中秋佳节的意义,反映了人们对月圆的祈盼和对相思之人的牵挂。
1、和谐
中秋庆贺着期待着丰收,因此也期待着和谐。“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中秋佳节阖家团圆、邻里和睦、阶层和合、社区安定、民族团圆、家国和谐、世界大同,其乐融融。正如苏东坡说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九龄说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2、团圆
“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团圆”是老子“道法自然”的产物,是“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的高度体现,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价值理念。花好月圆之夜,就是骨肉团圆之时。人世间总是离多聚少,流浪天涯的哀愁与人生的失意总是难以避免,因此,追求团圆就不仅仅是一种现实的需要,还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
3、敬老
《礼记》有言:“凡三王养老皆引年,月令仲秋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三王指夏禹、商汤和周文王。因为仲秋时节“月至四阴,阴已盛矣。时以阳衰阴盛为秋,人以阳衰阴盛为老。”三王顺应时令,于仲秋举行养老仪式,对身疲力衰的老人,赠予手杖行路,赐以糜粥饮食,体现了对老年人的尊重。

总结:月是民族和谐、家庭幸福的象征。中秋节,就是团圆节,就是溯宗追远,就是一家团聚的节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春天从几月开始
在我们所在的北半球春天是3-5月,我国农历1-3月为春季。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相反,春天是9-11月。季节一共有四季,分为:春、夏、秋、冬,夏季为6-8月,秋季为9-11月,冬季为12-次年2月,春天,又称春季,是四季中的之一个季节,植物开始发芽生长,许多鲜花陆续开放。冬眠的动物逐渐苏醒,许多以卵过冬的动物孵化,鸟类开始迁徙,离开越冬地向繁殖地进发。
春季从中国的春分开始,到夏至结束。气象工作者就研究出一种尽量符合自然景象的四季划分标准,以5天平均气温为标准,把冬季以后五天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时开始进入春季,当温度高于22℃时意味着春季的结束夏季的开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