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的组成以及50音图(求日语50音图和其罗马音-)
本文共计1950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分21秒,由作者编辑整理创作于2023年09月26日 18点54分12秒。
日语的组成以及50音图
罗马字和汉字和假名组成日语文字
1.50音:其中蓝色的是5个重复的发音,实际上只有45个+一个波音的发音=46个
2.浊音和半浊音:25个
3.拗音:36个
以下是发音规则:根据前面的假名来发音
4.拨音
组成:
5.长音
组成:
6.促音
组成:
注意:
1.107个基础发音
2.日语都是表音,只有一个发音,不会出现拼音的4个不同的发音
综合日语适合人群:有培训班或者有老师上课,多用于二本院校
1.综合日语:难度较大,不适合自学
以下三本适合自学的,讲解比较简单一些,很多语法简化来方便大家理解
2.新版日语:比较简单,适合自学
3.标准日本语:买新版
4.新日本语
适合人群:兴趣学习,没有考级需要
5.大家的日语:侧重于口语表达,语法讲解不多,词汇量也比较少
以下两本适合人群:速成日语,日本旅游,只要达到简单的会话
趣味性强,学习动力学习兴趣持久
6.零基础用漫画学日语
7.别笑我是日语学习书
求日语50音图和其罗马音?
众所周知,日语有五十音图,其表示,日语有五十个基本音元组成。 如果中国的汉语拼音,日语使用的是罗马音标注。 在这里,我把罗马音的读法写出来。 罗马音 汉语近似音 英语音标 a 啊 / a: /(短音) i 衣 / i / u 乌 / u / e 欸 / e / o 哦 / o / 以上便是日语的五个元音。日语以五个元音为列,分成10行,共50个。 之后的罗马音分别是: ka ki ku ke ko sa si su se so ta ci cu te to na ni nu ne no ha hi hu he ho ma mi mu me mo ya (i) yu (e) yo ra ri ru re ro wa (i) (u) (e) o N 注意看第三行第二个和第三个,不是ti tu 而是ci cu。这是罗马音的正确写法。不过现在在一些日语输入法中, 也承认ti tu的写法。另外,y行第二个和第四个不存在,w行第二个,第三个和第四个都不存在。所以用元音表示。w行第五个存在,但读音和元音o相同,罗马音也相同。但为了在输入时区分二者,日语输入法输入w行o时,必须输入wo。 日语i 的发音比汉语的“衣”向左右展开得要小,并且舌位也低。也就是说,i是短音,不能读长音。类似于英语音标中的/ i /而不是/ i: / 日语u的发音与汉语“乌”的发音口型稍有不同。日语的u发音时,双唇呈扁圆型,嘴唇不向前突出,舌位也低。 再者,罗马音中有几个发音和拼写不同。它们是si su ci cu hu ra ri ru re ro 其中,si发“西”,su发“丝”,ci发“七”,cu发“次”,hu发“夫”,ra发“拉”。“西”“丝”等音都是短音而不是长音。但日语中的hu的发音部位与汉语的fu的发音部位不同。hu是通过双唇缝隙间的呼气发出的无声摩擦音。日语中的r行,用英语音标表示为/ l /,即ru读起来类似于“卢”而不是“如”。r行的音可称为颤音。发音时,首先将舌间弯向硬颚,开始发出声音时舌尖轻弹一下上齿齿龈,发出有声音。 最后一行的N称为拨音。是声音通过鼻腔发出的有声音。但是N的发音部位是根据N的下一个音的发音部位而有所变化的,即N的发音要为发下一个音做准备。汉语的n表示韵尾的闭锁,但是日语的N一定要保持一个拍节。 日语中还有一个音叫做促音。是只占拍节而不发声。属于停顿音。 练习: 把五十音的发音巩固一遍。做到能够很流利的背出来。 [ 本帖最后由 绝影散浪 于 2007-7-25 19:55 编辑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日语五十音符表
如下图:

关于日语五十音图:
五十音图,又称五十音,是将日语的假名(平假名、片假名)以元音、子音为分类依据所排列出来的一个图表。
日语的每个假名代表一个音节(拗音除外),所以属于音节字母。日语的假名共有七十一个,包括清音、浊音、半浊音和拨音。其中表示四十五个清音音节的假名,按照发音规律,可排列成表,这个假名表称为五十音图【五十音図】(ごじゅうおんず)。
表的纵向称为“段”,每段十个假名,共有五段。横向称为“行”,每行五个假名,共有十行。背诵五十音图是学习者学习日语的基础。
日语五十音怎么会有两种写法,为什么都有什么用。
分为平假名和片假名两种。两个的读音相同。平假名最早是为了书写和歌、物语而诞生。主要书写者是女人,所以又称“女文字”。由于宫廷女人长年抄写《万叶集》,而“万叶假名”的汉字,都有固定字音,写着写着,无形中便简略了汉字,变成类似草书的字体,积年累月,就成为“平假名”。现代日语中,平假名常常用来表示日语中的固有词汇及文法助词,为日文汉字注音时一般也使用平假名,称为振假名。
片假名是从中国汉字的楷书取出符合声音的汉字的一部分简化而来,平安时代的初期为了训读汉文而发明。但是,现在的片假名字形确定下来是在明治时,在这之前一个发音往往有多个片假名对应存在。一般用于外来语、外国人的人名、外国的地名等专有名词、拟声语、拟态语、生物和矿物的日文名等。
日语里面的五十音图,我看不止五十个吧...请解释下..
五十音图,其中あ行跟わ行后面4个读音是重复的,但是あ行最后一个是お,わ行是を.や行的第二个跟第四个跟あ行也是重复的.也就是说实际上的50音图其实只有45个,然后是平片假名之分,每个平假名都相应的有个片假名,所以全部加起来实际的数量是90个,や行的第二个跟第四个,わ行后面的三个,是跟あ行重复的,具体因为什么...我也不太清楚,不过貌似是为了充数而已...至于其他的什么浊音半浊音之类的,虽然要学,但是并不在号称的50音图之内...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