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正文内容

传国玉玺的下落在哪儿呀?大秦传国玉玺下落

wang1年前 (2024-02-23)224

传国玉玺的下落在哪儿呀?

“传国玉玺”就材于“和氏璧”。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嗣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由此便促使欲谋大宝之辈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玉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二千余年。
由于历代统治者极力宣扬获得传国玺是“天命所归”、“祥瑞之兆”,自宋代起,真假传国玺屡经发现。如宋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咸阳人段义称修房舍时从地下掘得的“色绿如蓝,温润而泽”、“背螭钮五盘”的玉印,经翰林学士蔡京等13名官员“考证”,认定是“真秦制传国玺”的玉印。然而,据后世人考证,这是蔡京等人为欺骗皇帝而玩的把戏。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户县毛志学在泥河里得玉玺,由陕西巡抚熊羽中呈献孝宗皇帝。相传元末由元顺帝带入沙漠的传国玺,曾被后金太宗皇太极访得,皇太极因而改国号“金”为“清”。但清初故宫藏玉玺39方,其中被称为传国玺者,却被乾隆皇帝看作赝品,可见传国玺的真真假假实难确定。据说真正的传国玺是明灭元时,被元将带到漠北了。真正的传国玺是否和氏璧所为?又流向哪里?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然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辄令人扼腕叹息。

大秦传国玉玺下落

玉石俱焚北宋灭亡时,被张邦昌窃取,后张凭献玉玺之功又重新发达了一阵.后来据说是被南宋最后一个小皇帝和他的一个好象是姓陆的大臣抱着玉玺跳南海而死了 传国玉玺的沉浮

姑且不论传国玉玺是否是用和氏璧琢制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确实曾令玉工雕琢过一枚皇帝玉玺,称之为“天子玺”。据史书记载,此玺用陕西蓝田白玉雕琢而成,螭虎钮,一说龙鱼凤鸟钮玉玺上刻文是丞相李斯以大篆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

传国玺自问世后,就开始了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传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巡行至洞庭湖时,风浪骤起,所乘之舟行将覆没。始皇抛传国玉玺于湖中,祀神镇浪,方得平安过湖。8年后,当他出行至华阴平舒道时,有人持玉玺站在道中,对始皇侍从说:“请将此玺还给祖龙(秦始皇代称)。”言毕不见踪影。传国玉玺复归于秦。

秦末战乱,刘邦率兵先入咸阳。秦亡国之君子婴将“天子玺”献给刘邦。刘邦建汉登基,佩此传国玉玺,号称“汉传国玺”。此后玉玺珍藏在长乐宫,成为皇权象征。西汉末王莽篡权,皇帝刘婴年仅两岁,玉玺由孝元太后掌管。王莽命安阳侯王舜逼太后交出玉玺,遭太后怒斥。太后怒中掷玉玺于地时,玉玺被摔掉一角,后以金补之,从此留下瑕痕。
王莽败后,玉玺几经转手,最终落到汉光武帝刘秀手里,并传于东汉诸帝。东汉末,十常侍作乱,少帝仓皇出逃,来不及带走玉玺,返宫后发现玉玺失踪。旋“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孙坚部下在洛阳城南甄宫井中打捞出一宫女尸体,从她颈下锦囊中发现“传国玉玺”,孙坚视为吉祥之兆,于是做起了当皇帝的美梦。不料孙坚军中有人将此事告知袁绍,袁绍闻之,立即扣押孙坚之妻,逼孙坚交出玉玺。后来袁绍兄弟败死,“传国玉玺”复归汉献帝。
三国鼎立时,玉玺属魏,三国一统,玉玺归晋。西晋末年,北方陷入朝代更迭频繁、动荡不安的时代。“传国玉玺”被不停地争来夺去。晋怀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玉玺归前赵刘聪。东晋咸和四年(公元329年),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玉玺;后赵大将冉闵杀石鉴自立,复夺玉玺。此阶段还出现了几方“私刻”的玉玺,包括东晋朝廷自刻印、西燕慕容永刻玺、姚秦玉玺等。到南朝梁武帝时,降将侯景反叛=,劫得传国玉玺。不久侯景败死,玉玺被投入栖霞寺井中,经寺僧将玺捞出收存,后献给陈武帝。

隋唐时,“传国玉玺”仍为统治者至宝。五代朱温唐后,玉玺又遭厄运,后唐废帝李从珂被契丹击败,持玉玺登楼自,玉玺至此下落不明。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中国未解之谜:玉玺从秦汉一直传到隋唐,为何宋朝时期就消失了去哪里了呢?

传国玉玺伴随着整个封建帝制,很有意思的一点是以始皇帝的神话故事而开始,至末代皇帝的一句话而终结。秦始皇赋予它神的力量,清宣统帝则淡淡的说了句“那只是传说”。随着封建帝制的消亡,传国玉玺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此处的存在价值是指它被赋予的君权神授的象征意义。而根据历史的发展来看,传国玉玺很可能就未经传承,或许就随着秦始皇葬入了地宫。

历史上传国玉玺传到哪个朝代才失踪

更好讲一下拿到玉玺的最后一个皇帝是谁
  玉玺经过魏、西晋、前赵、冉魏、东晋、宋、南齐、梁、北齐、周、隋,传到唐朝,至五代后梁、后唐时失去踪影。有关玉玺的失踪之说,现时有三种说法:
  1.后唐末帝李从珂自焚之时,玉玺便失踪。
  2.公元946年后晋出帝被辽太宗捕获之时丢失。
  3.传国玺是在元顺帝手上再度失踪的,元朝皇室曾有玉玺之记录。明军攻入元大都, 「俘获诸王子6人,玉玺两枚,元成宗玉玺一枚,元朝共11个皇帝,其它皇帝玉玺均没有缴获。」 据《二十五史纲鉴》载:公元1370年5月,明军横扫漠北直捣应昌之时,缴获元顺帝出逃所带到漠北的一批珠宝。其中既没有元朝的诸帝之玉玺,又没有传国玺。由於传国玺的下落不明,明、清两朝均没有传国玺。是故明朝开国时,明太祖朱元璋有三件憾事,其中首件就是「少传国之玺」。
  玉玺 又称“传国玉玺”“传国玺”,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嗣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由此便促使欲谋大宝之辈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玉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二千余年。然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辄令人扼腕叹息。

秦始皇“受命于天”的传国玉玺究竟是后唐灭亡时在洛阳失踪,还是解放时被翡翠大王铁百万不小心扔进了海里?

1.后唐末帝李从珂自 焚之时,玉玺便失踪。
2.公元946年后晋出帝被辽太宗捕获之时丢失。
3.传国玺是在元顺帝手上再度失踪的,元朝皇室曾有玉玺之记录。明军攻入元大都, 「俘获诸王子6人,玉玺两枚,元成宗玉玺一枚,元朝共11个皇帝,其它皇帝玉玺均没有缴获。」 据《二十五史纲鉴》载:公元1370年5月,明军横扫漠北直捣应昌之时,缴获元顺帝出逃所带到漠北的一批珠宝。其中既没有元朝的诸帝之玉玺,又没有传国玺。由於传国玺的下落不明,明、清两朝均没有传国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370seo.com/22456.html

“传国玉玺的下落在哪儿呀?大秦传国玉玺下落” 的相关文章

西溪旅游文化景区属于哪里(西溪旅游文化景区的创新理念)

西溪旅游文化景区属于哪里(西溪旅游文化景区的创新理念)

本文共计4137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13分38秒,由作者编辑整理创作于2023年08月29日 20点20分24秒。西溪旅游文化景区属于哪里西溪旅游文化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东台市西溪旅游文化景区由南向北依次分为三个片区:历史文化休闲片区、现代文化休闲片区和生态文化休闲片区。其中历史文化休...

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是哪里-

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是哪里-

本文共计3577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11分46秒,由作者编辑整理创作于2023年09月03日 15点08分40秒。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是哪里?人口第一大国是中国。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还是人口第一大国。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一直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截至2022年底,我国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

属蛇男最佳婚配对象男属蛇婚配最佳选择

本文共计10775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35分46秒,由作者编辑整理创作于2023年09月03日 16点04分15秒。属蛇男最佳婚配对象男属蛇婚配最佳选择      导读: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因为各种外部因素导致分开的恋人或夫妻,我们在感慨可惜的时候,也在深思自己的配对该如何选择,就拿属相婚...

如何快速学会五笔打字入门-五笔打字法如何快速入门--

如何快速学会五笔打字入门-五笔打字法如何快速入门--

本文共计2116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分54秒,由作者编辑整理创作于2023年09月03日 18点35分31秒。如何快速学会五笔打字入门?工具/原料五笔输入法方法/步骤1、转变思维方式用惯了拼音输入法的人打字时脑海里涌现的是字音,而如果用五笔打字,脑海里必须要显现出这个字的字形,这才是使用五笔输...

本是后山人 这个后山人是什么意思-网名叫后山人是什么意思-

本是后山人 这个后山人是什么意思-网名叫后山人是什么意思-

本文共计2827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9分16秒,由作者编辑整理创作于2023年08月31日 18点23分17秒。本是后山人 这个后山人是什么意思?本是后山人这个后山人是什么意思? 与世无争隐居山野之人自嘲本是世庆尺后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 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论到...

求《萍聚》的歌词,要完整版的-萍聚歌曲原唱完整版带英文歌词-

本文共计2370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7分45秒,由作者编辑整理创作于2023年08月31日 19点37分00秒。求《萍聚》的歌词,要完整版的?别管以后将如何结束至少我们曾经相聚过不必费心地彼此约束更不需要言语的承诺只要我们曾经拥有过对你我来讲已经足够人的一生有许多回忆只愿你的追忆有个我男:别管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