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是那个朝代的人(马致远是什么朝代的 马致远是哪个朝代的人)
马致远是那个朝代的人
马致远(约1250-1321至1324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他是一位“姓名香贯满梨园”的著名作家,又是“元贞书会”的重要人物,也是历来所说的“元曲四大家”之一,被尊称为“曲状元”,在元代的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声誉。马致远是什么朝代的 马致远是哪个朝代的人
1、马致远朝代:元代。2、马致远(约1251年-约1321年至1324年间),字千里,晚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著名戏曲家、杂剧家,被后人誉为“马神仙”,还有“曲状元”之称,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作品《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2、他在年轻时写诗曾献上龙楼,热衷过进取功名,但未能实现。马致远与关汉卿、白朴相近而稍晚,青年时期仕途坎坷,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病逝于泰定元年(1321年)以后,死后葬于祖茔。马致远所作杂剧今知有15种,《汉宫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辑本《东篱乐府》。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元曲双璧是马致远和谁?
马致远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元杂剧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以杂剧的成就更大,今知有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为他所作,无定论,最著名的是《窦娥冤》。
白朴,生于汴梁(今河南开封),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等。
辛弃疾,杜甫,柳宗元,马致远,范仲淹,白居易,在同一个朝代的是
杜浦和白居易马致远的《寿阳曲·潇湘八景》,它的由来是什么?
这首诗一共有八首,这只是其中的一首,是作者在,客居他乡之时,所作的一首诗,是为了抒发作者心中的思乡之情。

1、诗词解析
江中的渔火若隐若现,我从梦中突然醒来,原来是下起了小雨,这外面的小雨,一滴一滴的滴入人的心田,是人心肠破碎而难以入眠。在这无尽的深夜中,肚子坐在这孤零零的小船里,突然想起来自己个家,还有千里之遥,突然感觉那窗外的不是雨点,而是远离故乡的人的相似之泪。

2、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
马致远这一生有许多的作品,但是,他的诗词基本维琦晚年或中年所作,因为人生漂泊,最后归隐山林,所以他的诗歌基本上都一悲伤和愁情为主要基调。
这一首小诗是元朝马致远所作的潇湘八景中的一首,萧山八景,因为是宋代的画师,宋迪,在画中以潇湘风景写画了平原山水的八幅画而闻名天下,作者在写诗中景色由明道暗,前几句写的雪白色的落在梅花枝上。

后面突然转折,天色将要昏暗下去,再次将画面转向幽暗的色彩,而前一句中又将雪的两个状态相互结合,前写雪乱舞,大学雪纷飞的意思,后来,有一些雪飘落在柳絮上。作者把诗歌中常用的意境和手法一起引入到曲的写作 *** 中,然后自由地抒发出自己对于景物中的特定氛围所产生的共鸣,借雨点点来形容自己的不禁泪下, 这是世上人易经觉如身临其境,十分自然地抒发,抒发作者的悲伤之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