飓风命名即将用尽后怎么办-怎么看飓风命名即将用尽-
本文共计3211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10分33秒,由作者编辑整理创作于2023年09月01日 15点31分21秒。
飓风命名即将用尽后怎么办?
飓风命名即将用尽后,额外风暴将使用希腊字母命名。
世界气象组织有一份每6年循环使用的命名表,为每个大西洋飓风季分配了21个名称。继“萨莉”之后被命名的“泰迪”和“薇姬”是目前扰动大西洋的第19个和第20个热带风暴。目前,这份名单上仅剩一个名字“威尔弗雷德”可供使用。气象专家说,鉴于今年飓风名称可能用尽,额外的风暴将使用希腊字母命名。飓风“命名荒”也显示出今年热带风暴的异常活跃。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气象专家说,今年飓风季从6月1日开始,将在11月30日结束。仅仅在最近一周就有5个被命名的风暴出现在大西洋,这是自1971年以来的首次。
扩展资料
飓风的命名过程
这种习俗源于20世纪初,与无线电首次实现船舶对岸通讯同期出现。最初,人们仅根据航海传统给飓风起女性名字。将极端天气情况拟人化的想法是为了确保能够通过一个比序号更易记忆的系统来明确区分它们。气象学家、海警和船长可以清晰转发信息,而不必担心误解。于是,每年之一场风暴被赋予一个以“A”开头的名字,第二场风暴则被冠以“B”开头的名字,以此类推。1953年,在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国家飓风研究中心管理下,命名程序变得更加系统化。该中心针对在北大西洋、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形成的风暴拟定名称清单,这些名称每隔几年就可以重复使用。参考资料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太活跃?飓风命名即将用尽,额外风暴将使用希腊字母命名世界气象组织飓风命名规则
台风是十四个国家每国提供十个名,那飓风呢?请帮忙解释一下,谢谢飓风的命名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命名不一样。西太的台风是由日本气象厅负责命名。东北太平洋和大西洋、加勒比海、墨西哥湾的飓风由NHC(国家飓风中心)负责命名,而东北太平洋和大西洋、加勒比海、墨西哥湾的飓风命名表不一样的;中太平洋的飓风命名由CPHC(中太平洋飓风中心)负责命名,也有自己的命名表,这里的CPHC和NHC都是NOAA(美国国家大气与海洋管理局)的下属机构,还有一个机构是JTW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会对全球的热带扰动进行分级。
此外BOM(澳大利亚 *** 气象局)下辖四个为热带气旋发报的机构,分别位于珀斯(PERTH)、达尔文(DARWIN)、布里斯本(BRISBANE)和墨尔本(MELBOURNE)。负责东南印度洋、西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命名。每个机构负责的区域内的热带气旋命名表不一样。
北印度洋由印度气象部门负责命名。
西南印度洋由法国气象局(留尼汪岛)负责命名。
http://www.01hr.com/wenzhang/1538023.htm
和http://club.weather.com.cn/thread-784-1-8.html可供参考具体的命名表和负责区域。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飓风的命名来源简述
1、据专家介绍,西北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台风(热带风暴)活动最频繁的地区,每年登陆我国就有六、七个之多。多年来,有关国家和地区对出没这里的热带风暴叫法不一,同一台风往往有几个称呼。我国按其发生的区域和时间先后进行四码编号,前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顺序号。设在日本东京的世界气象组织属下的亚太区域专业气象台的台风中心,则以进入东经180度、赤道以北的先后顺序编号。美国关岛海军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用英美国家的人名命名,国际传媒在报道中也常用关岛的命名。还有一些国家或地区对影响本区的台风自行取名。为了避免名称混乱,有关国家和地区举行专门会议决定,凡是活跃在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台风(热带风暴),从去年起一律使用亚太14个国家(地区)共同认可、具有亚太区域特色的一套新名称,以便于各国人民防台抗灾、加强国际区域合作。2、这套由14个成员提出的140个台风名称中,除了香港、澳门各有10个外,祖国大陆提出的10个是:龙王、(孙)悟空、玉兔、海燕、风神、海神、杜鹃、电母、海马和海棠。专家们介绍说,第5号台风威马逊,是泰国命名的,含义是“雷神”;第6号台风查特安是美国人给取的名,意思是“雨”;而今天 *** 的第8号热带风暴“娜基莉”,是柬埔寨一种花的名字。据悉,热带风暴加强后就会成为台风。
3、专家们说,早在18世纪,澳大利亚气象学家突发奇想,开始用女性名给台风起名,作为一种荣誉或纪念,赠予自己的女友、爱妻或是受冷遇的政治家。这一做法在欧美各国迅速流行。1949年,大西洋之一个飓风被命名为“哈里”,因为飓风袭击佛罗里达州时,美国总统哈里斯·杜鲁门正在那里视察;不久,又一更疯狂的飓风扫荡了佛罗里达,人们便把她尊称为总统夫人“贝斯”。某年台风季节,墨西哥湾同时跳出两个台风,分别取名为“艾丽丝”和“巴巴拉”。这对小姊妹引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洪水。结果,反对用女性名给台风取名的运动风起云涌,信件和呼声几乎淹没了报界和天气局。尽管如此,但是固执的气象学家们仍坚持这一做法,许多国家一直沿用到70年代末。1979年的赛西尔飓风,则是美国历史上之一次用男姓名字命名的台风。
4、有趣的是,目前所使用的西太平洋台风的名称依然很少有灾难的含义,大多具有文雅、和平之意,如茉莉、玫瑰、珍珠、莲花、彩云等等,似乎与台风灾害不大协调。有关专家认为,台风不仅仅会带来狂风骤雨,有时也会造福人类。高温酷暑季节,台风的光临可解除干旱和酷热,因此起个文雅的名字也无妨。不过,台风委员会另有规定,如果某个台风确实犯下滔天大罪,有关成员可以提出换名申请,从而把这个恶魔永远钉在灾难史的耻辱架上。
大西洋飓风命名表 大西洋飓风命名表列述

1、北太平洋台风和北大西洋的飓风,现在都有一些比较好听的名字,主要目的还是来自于便捷容易记忆,也便于公众和媒体了解、报道和记忆。
2、这种用好听的名字来记载飓风的做法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开始阶段取名字比较随意,后来逐渐形成系统化,以字母顺序排列一个清单,每次有飓风生成的时候,就从清单里面选择一个,最早用的名字都是女性的名字,比如Anna,Katrina等,后来从1979年开始,也许是某个男权组织的反对 *** ,或者仅仅出自于台风委员会大老爷们的一时兴起,总之从这年开始男性的名字也出现在了这个清单里面,并且和女性名字交替出现,比如去年的Gustav等等。
3、2008年有四个飓风加入了这个史册的名人堂,分别是北大西洋生成的Gustav, Ike ,Paloma北太平洋的Alma。
4、目前这份台风/飓风的命名程序还是比较严格,全球总共有5个区域性热带气旋的组织,在每年一次或者每两年一次的例会上,对未来几年的台风清单进行检查,决定那些名字需要剔除,哪些名字需要增加,比如对于北美加勒比海沿岸,飓风的名字每六年循环使用一次,每年例会根据上一年的飓风活动对第六年的名字进行检查,决定是否要剔除去年恶名昭著的台风,增加新的名字,比如08年的Gustav, Ike Paloma,Alma被剔除,在2014年出现的将会是Gonzalo, Isaias, Paulette 和Amanda。
飓风是如何命名的?有何命名标准?一共经历了几个阶段?



飓风顾名思义就是大风,飓风是比台风有更强的破坏力,飓风的中心有一个风眼,这也是产生破坏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人对它闻风丧胆,真正了解的人并不多。那就先来解释一下飓风的命名标准和发展阶段吧!
一、起源飓风是起源于大西洋和北太平洋将强大而深厚的热带旋风,一开始飓风就被称为热带气旋,19世纪以后,因为飓风的来临时间给命名为飓风。简单来说,就是飓风的来临,一般都是下雨天,这也是很多沿海国家躲之不及的自然灾害。不过,飓风的活跃也是跟季节有关系,一般是夏季的时候可能性比较大。当然,特殊情况除外。

二、标准
而飓风的命名标准也是各有说法。中国最初是飓风的进行编号,而有的国家就是使用人名,一开始是女性为主,后来就连男性的名字有添加上。后来在台风委员会的统一制定命名标准,那就是以国家的名字命名,然后辅助热带气旋编号,这样的方式一直沿用至今。

三、阶段
不过,飓风的命名标准确实不是一帆风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对飓风的认知,想要统一认知,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大致分为六个阶段,最开始是试用位置来命名,到了19世纪初,人们为了寻找更简单的 *** ,一些西班牙人根据飓风的来临的圣历时间命名飓风。而到了19世纪末,澳大利亚预报员用讨厌的政客的名字来给飓风命名,后来20世纪70年代末,从一开始只使用女性名字命名,到后来用男性名字命名。最后从2000年开始我国发布飓风警报时,除了使用编号还使用国家命名。

结语
总而言之,飓风作为一个有害的自然现象,希望人们对它的不只是停留在浅层的认知,更希望可以找到将飓风伤害降到更低的办法。你们说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