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之年是什么意思_而立之年是多少岁(而立之年是多少岁数)
而立之年是什么意思_而立之年是多少岁
我们经常会听到“而立之年”这个词,那么而立之年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而立之年的相关知识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而立之年是什么意思_关于而立之年是多少岁,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而立之年是什么意思
【拼音】:ér lì zhī nián
【解释】: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后为三十岁的代称。
【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示例】:鲁迅《导师》:“凡自以为识路者,总过了而立之年,灰色可拘了。”
【语法】:偏正式;作定语、宾语;指30岁,用于男性
【褒贬】:中性词
【英语】: thirty years of age;the year in life at which a person should be independent ;
▼ 而立之年是多少岁
年满三十,指年至三十,学有成就
▼ 而立之年如何 造句
1.到了而立之年的歌德更加发奋读书,所以他在后来创作了不少作品。
2.到了而立之年的姐姐,更加勤奋好学。
3.他刚到而立之年,就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4.我因家境穷困,所以而立之年仍然中馈犹虚。
5.第三名捐赠者将近而立之年,刚刚找到一份新工作,突然发现自己得了绝症。
6.他们的老师,杜宾斯先生,虽然已到而立之年却心愿未了.
7.他是个小伙子,尚不及而立之年.
8.五年后,我就到了而立之年,到时,我将把自己花四年时间为老妈写的剧本搬上荧屏。
9.步入而立之年时,她确信自己会独身一辈子。
10.他立志要在而立之年以前攒够100万美元。
11.星期五的时候舍瓦正式进入而立之年,周六,他为切尔西所做的表演收到了来自两个电视评论者的不同评价。
12.除了那而立之年的车夫身上似是有一种凌驾于人的气势外,还有那平时高傲的守城士兵点头哈腰的恭送外……一切。
13.对于此位而立之年被辱杀的皇帝,后世汉臣多有哀惜慨叹。
14.天府人,曾自诩风流倜傥,文笔非凡,而立之年却一事无成,唯一的 爱好 就是看书,然后写点自娱自乐的东西。
15.而立之年,其他没有,但韧性倒是比以前多了很多,看书也渐多,自己也在东涂西抹的写过一些东西。
16.他还未进而立之年,却成天暮气沉沉,一副老人的神态。
17. 到了而立之年的歌德更加发奋读书,所以他在后来创作了不少作品。
18.到了而立之年的姐姐,更加勤奋好学。
19. 他刚到而立之年,就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20. 我因家境穷困,所以而立之年仍然中馈犹虚。
而立之年是的相关 文章 :
★ 而立之年是什么意思
★ 什么是而立之年及其造句
★ 古代对人年龄的叫法
★ 男人三十而立励志语录
★ 弱冠之年指的是多少岁有哪些仪式
★ 三十而立的用法
★ 古代年龄的称谓
★ 古人对1到108岁的称呼
★ 而立之年成语难的谜语
★ 致而立之年的90后的祝福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6990a94c9bf3cca817150d7468a26be6";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而立之年是多少岁数
而立之年是30岁。人们熟知的三十而立意思是到了三十岁应该能自立于人世且有所成就。实际上而立之年是古人用来表示年龄的一种称谓,此外还有弱冠之年、不惑之年、知非之年、花甲之年、古稀之年等称谓,分别表示20岁、40岁、50岁、60岁和70岁。
年龄:
指一个人从出生时起到计算时止生存的时间长度,通常用年岁来表示。年龄是一种具有生物学基础的自然标志,一个人出生以后,随着日月流逝,年龄也随之增长,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人在进行自身再生产的同时,也进行着年龄的再生产,它总是由不同年代出生的不同年龄的个人所组成。此外,各种人口现象,如结婚、生育、求学、就业、迁移、死亡等,都与每个人的年龄密切相关。所以,正确计算年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国家从成立时起到计算时止存在的时间长度,也可称为年龄。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而立之年指多大年龄你还知道类似的说法吗?是举两例
而立之年指多大年龄你还知道类似的说法吗?是举两例... 而立之年指多大年龄你还知道类似的说法吗?是举两例而立之年:指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
类似的说法:
1、有生之年:指一生之中最后的年月,多用于晩年人。指人还活在世上的岁月。出自《镜花缘》。2、古稀之年:意思是指人到七十岁。出自《曲江二首》。
3、天夺之年:意思是上天褫夺其年寿。指不能享其天年。出自《栩园词弃稿》。4、桑榆之年:意思是照在桑树、榆树梢上的落日余晖,形容人已到暮年。5、大有之年:意思是丰收的年岁。出自《幼学琼林》。
6、破瓜之年:意思是瓜字可以分割成两个八字,两个八加起来是十六,所以旧诗文称女子十六岁时为“破瓜之年”。出自《无题》。三十是而立之年,请问十岁二十.......到百岁分别叫什么?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当而立感叹弱冠,当不惑感叹而立...”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票?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合?之年,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另外,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
古代年龄称谓小集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志学: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弱冠: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天命:五十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岁。(《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八十、九十岁。(《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
总角 豆蔻年华 弱冠 而立之年 不惑之年 知命之年 花甲 古稀之年 期颐 制多少岁
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豆蒄年华——女子十三四岁时年,弱冠——20岁,而立之年——30岁,不惑之年——40岁,知命之年——50岁,花甲——60岁,古稀之年——70岁,期颐——100岁。年龄称谓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
在阅读古文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表达年龄称谓的词,如:“弱冠”、“耄耋”等。学生往往对此很费解。其实类似这样的词还很多,都是我们在阅读古文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