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喀琉斯之痛 是什么意思(阿喀琉斯的脚踵)
阿喀琉斯之痛 是什么意思
更改一下4楼的说法,你的说法大部分是对的,但他小时侯并不是泡的圣水,而是冥河之水。所有的古希腊传说都有对这一段的描述。阿喀琉斯之痛 就是指的他的脚踝,因为他的母亲小时侯是提着他的双脚将他浸泡在冥河之中的,所以他除了脚踝,其他地方刀枪不如,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因为他的母亲在生他的时候就得到神谕,阿喀琉斯将会在以后面临一次灾难,他的母亲为了保护他,从他出生开始就将他浸泡在冥河水中,使他能刀枪不如,但唯一的弱点就是他的母亲用来抓住他的脚踝。当阿咯琉斯长大后,宙斯给了他两个选择,一个是平凡的度过一生,不会面临灾难,一个是成为一名战士,但会被杀死,年轻气胜的阿喀琉斯选择了后者,成为了一名英雄,但就像大家所知道的,他在特洛伊之战中被特洛伊的小王子射中了脚踝,流血不止,最后死去。
所以,阿喀琉斯之痛就是指一个人的致命弱点。
阿喀琉斯的脚踵
史诗中的英雄阿喀琉斯,是凡人泊琉斯和美貌仙女忒提斯的宝贝儿子。传说她的母亲忒提斯为了让儿子炼成“金钟罩”,在他刚出生时就将其倒提着浸进冥河,使其能刀枪不入。但遗憾的是,因冥河水流湍急,母亲捏着他的脚后跟不敢松手,乖儿被母亲捏住的脚后跟却不慎露在水外,所以脚踵是最脆弱的地方,全身留下了惟一一处“死穴”,因此埋下祸跟。长大后,阿喀琉斯作战英勇无比,但终于给人发现了弱点,一箭射在脚后跟而身亡。后人常以“阿喀琉斯之踵”譬喻这样一个道理:即使是再强大的英雄,他也有致命的死穴或软肋。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达摩克利斯之剑、潘多拉盒子、阿喀琉斯之踵出自什么典故?确切意思是什么
1、达摩克利斯之剑源自古希腊传说:迪奥尼修斯国王请他的大臣达摩克利斯赴宴,命其坐在用一根马鬃悬挂的一把寒光闪闪的利剑下,由此而产生的这个外国典故,意指令人处于一种危机状态,临绝地而不衰。或者随时有危机意识,心中敲起警钟等。故事本身意味着随时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在和平安宁之后存在着危险与不安,要做到慎独。有哪些类似于“阿喀琉斯之踵”这种适合用于写作的西方神话或传奇典故?
类似于“阿喀琉斯之踵”这种典故如下:1、潘多拉的盒子
潘多拉是希腊神话中之一个尘世女子。普罗米修斯盗天火给人间后,主神宙斯为惩罚人类,命令神用黏土塑成一个年轻美貌、虚伪狡诈的姑娘,取名“潘多拉”,意为“具有一切天赋的女人”。并给了她一个礼盒,然后将她许配给普罗米修斯的弟弟埃庇米修斯(意为“后知”)。埃庇米修斯不顾禁忌地接过礼盒,棚裂潘多拉趁机打开它,于是各种恶习、灾难和疾病立即从里面飞出来。盒子里只剩下唯一美好的东西:希望。但希望还没来得及飞出来,潘多拉就将盒子永远地关上了。“潘多拉的盒子”被用来比喻造成灾害的根源。 2、达摩克利斯剑达摩克利斯是希腊神话中暴君迪奥尼修斯的宠臣,他常说帝王多福,以取悦帝王。有一次,迪奥尼修斯让他坐在帝王的宝座上,头顶上挂着一把仅用一根马鬃系着的利剑,以此告诉他,虽然身在宝座,利剑却随时可能掉下来链芹闭,帝王并不多福,而是时刻存在着忧患。人们常用这一典故来比喻随时可能发生的潜在危机。3、缪斯
缪斯是希腊神话中九位文艺和科学女神的通称。她们均为主神和记忆女神之女。她们以音乐和诗歌之神阿波罗为首领,分别掌管着历史、悲剧、喜剧、抒情诗、舞蹈、史诗、爱情诗、颂歌和天文。古希腊的诗人、歌手都向缪斯呼告,祈求灵感。后来,人们就常用“缪斯”来比喻文学、写作和灵感等。4、斯芬克斯之谜
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以隐谜害人的怪物,埃及更大的胡夫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怪兽就是他。他给俄狄浦斯出的问题是:什么东西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俄狄浦斯回答:是人。在生命的早晨,他是个孩子,用两条腿和两只手爬行;到了生命的中午,他变成壮年,只用两条腿走路;到了生命的首庆傍晚,他年老体衰,必须借助拐杖走路,所以被称为三只脚。俄狄浦斯答对了。斯芬克斯羞愧坠崖而死。“斯芬克斯之谜”常被用来比喻复杂、神秘、难以理解的问题。阿喀琉斯是希腊民族怎样的一位英雄人物?
还有一个细节,我很愿意跟各位来探讨一下,就是阿喀琉斯,他作为希腊民族的一个英雄,有着很健美的身躯,很高强的武艺,但是不晓得怎么回事,他有一个致命伤——就是他的脚后跟。阿喀琉斯的母亲——爱琴海女神忒提斯——得到了先知的警告后,为了让自己的儿子上了战场后也不至于被敌人杀死,就在阿喀琉斯小的时候,把他倒提起来在冥河水里浸泡。按照通常的说法,如果一个人在冥河水里浸过,他可以刀枪不人。但是非常爱自己儿子的母亲也不知道是因为疏忽还是怎么回事,有一个地方没有浸到,就是她双手抓着的阿喀琉斯的脚后跟。结果,阿喀琉斯就是被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用暗箭射中了他的脚后跟而死。这是一个很偶然的不值得讨论的细节呢,还是作者的一个精心的安排呢?一个非常完美的英雄的形象,神话史诗的创造者为什么一定要在他身上放置这样一个致命弱点呢?我们有没有理由来认为,这些史诗的作者意识到了作为希腊文化的一个完美的体现者,他是有一个致命伤的,而这个致命伤也是希腊民族的致命伤。我们这样来推断也不是没有道理,在《伊利亚特》的开篇,诗人就这样唱到:歌唱吧!女神!歌唱佩琉斯之子阿喀琉斯致命的愤怒——他的暴怒招致了这场凶险的灾祸,给阿凯亚人带来无穷痛苦,把许多英雄的强健的运动魂魄抛向衷地斯(又译哈台斯),而把他们的躯体留作狗和飞禽的猎物。
我们前面已经提过,阿喀琉斯在他帐下的女奴被阿伽门农抢走以后,他的愤怒是有理由的,但是他竟然愤怒到那种程度——完全不顾自己本氏族的利益,听凭希腊联军众多将士被特洛伊人杀死而无动于衷。对这一点,荷马史诗的作者感到非常之痛心。我们知道在原始氏族社会,包括奴隶社会的早期,对于战利品或者狩猎物的分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当时财产的分配,也包含着权力的分配。因为分配战利品、狩猎物,经常发生矛盾、冲突,甚至于在一个氏族内引起火并。所以阿喀琉斯的愤怒、阿喀琉斯和阿伽门农的冲突在当时的氏族社会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而这种冲突,世人已经意识到,它给一个氏族带来巨大的损害,特别是在战争中——一个氏族起了内江,不可避免地就会失败,甚至于整个氏族灭亡。所以老将涅斯托尔非常痛心地走到阿喀琉斯帐下劝他说:你无论如何应该出战,你要想一想我们氏族整体的利益。反映在阿喀琉斯性格中的对个人尊严和荣誉的敏感,是历史进步阶梯里不可避免的一种思想、一种观念。
当人把自己从动物当中提升出来以后,人就开始有了个人和群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对于个人的权力、个人的能力、个人的智慧的体悟是推动西方社会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杠杆。但是正像各位在荷马史诗中以及以后的作品中经常会看到的,这种个人本位思想,长期影响着西方的社会,影响着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如果多看一些20世纪西方作家、思想家的作品,就不难理解这个问题。
一个真正的史诗作者,对自己民族负有高度责任感的作家,都应该对自己民族的精神作认真的思考。我十分佩服荷马,当我们瞻仰他的雕像,会觉得这位盲瞽之人,其实有一双锐利的眼睛,他不仅看穿了历史,而且看穿了未来——他在阿喀琉斯的脚后跟这样一个细节上所表现出来的民族自省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我们学习、研究西方文化,也应该具有像荷马这样的自省精神。一个民族,没有这样的自省精神,是迟早要灭亡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