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主成分分析步骤是什么(关于spss的主成分分析)
spss主成分分析步骤是什么
本教程操作环境:windows7系统、SPSS 26.0版、DELL G3电脑SPSS为IBM公司推出的一系列用于统计学分析运算、数据挖掘、预测分析和决策支持任务的软件产品及相关服务的总称,有Windows和Mac OS X等版本。下面介绍一下怎样用SPSS进行主成分分析。
spss主成分分析步骤
1、打开SPSS文件,点击“分析”-“降维”-“因子”。
2、将相关变量选入到变量栏中,点击“得分”,勾选所有选项,
3、点击“描述”,勾选相关选项,
4、点击“选项”,勾选“完成”,点击“确定”。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计算机的知识,可以点击:常见问题
关于spss的主成分分析
1,关于成分矩阵中的成分数值,判断大小是根据绝对值大小来判断,还是只是看它的正负大小?2,找出共同特性,有什么 *** ?我有一列数据
成分
1 2 3
寝る时间 -.151 -.811 -.090
打工时间 -.969 .102 .019
授业时间 .502 .537 -.448
外出时间 .554 -.330 .707
在宅时间 .545 -.205 -.298
移动时间 .002 .713 .474
有没有高手来教我两招??拜托!!!
1.对于主成分分析,判断大小是根据绝对值大小来判断,而不是看它正负大小。
2.主成分分析的目的就是降元,即找到主要的影响因子,排除影响较小的因子。分析因子负荷,看每个因子的负荷值,一般绝对值>0.7的因子,才能称为主要因子。对于你分析出的因子负荷值,可以看出,主成分1中,打工时间是主要影响因子,主成分2为寝る时间和移动时间,主成分3为外出时间,因此,将打工时间、寝る时间、移动时间和外出时间是主要影响因子,而重要程度依次降低。
补充:没分,就只能回答这些,有分可以更加详细。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用spss软件分析下面数据,需要得到这三省的最后综合排名,X1-X6是变量。能不能提供详细步骤,跪求!
本来想给你截图的,可是传不上来,我就简单说一下哈。首先你得进行一次预计算,选择菜单里分析——降维——因子分析,跳出主面板,把想分析的变量选到变量框里,然后点确定。这时候输出窗口里会只有一个或两个图表。其中有一个图表是主成分的方差贡献。这个图表里你要找到两个相邻的列(应该是第三列和第四列),其中前一个列指的是单个因子对方差的贡献率,后一个是因子累计贡献率。也就是说前一个列里边数值相加等于100,后一个列里边数值递增,最后一个等于100。假如前一个列里是60,30,10,那么后一列里就是60,90,100.两个列之间有一个和的关系。找到这两个列以后,你要找使得累计贡献率达到百分之八十的那个数。这个表的之一列是1,2,3,等等,它代表第几个因子,比如3指的那行就包括第三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累积到第三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这两个数据。你要找到累计到达百分之八十的那个因子是第几个因子,然后就按提取几个因子进行计算。
通过预计算知道了提取几个因子之后,就开始正式计算。再次打开因子分析的主面板,在最右边一共有五个选项,分别是描述,抽取,旋转,得分,选项。这五个在预计算里边没有用,但是现在要用了。点继续。
点击描述,在对话框里选上初始变量分析,kmo统计量及bartlett球形检验这两个选项,(注意,kmo和bartlett是一个选项,选项名就是很长)这一步是用来判断变量是否适于进行因子分析的。
点击抽取,对话框里最上边的 *** 就选主成分,分析里选上相关性矩阵,输出选上未旋转的因子解和碎石图两个选项,抽取里选择因子的固定数目,在要提取的因子后边填上你预计算里算出的因子数目。点继续。
旋转里边选更大方差法,输出旋转解。继续。
得分里边选保存为变量, *** 为回归,显示因子得分系数矩阵也要打上勾。继续。
确定。
然后就可以分析结果了。
先看kmo和bartlett的结果,kmo统计量越接近1,变量相关性越强,因子分析效果越好。通常0.7以上为一般,0.5以下不能接受,就是不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检验从检验相关矩阵出发,如果p值,就是sig,比较小的话,一般认为小于0.05,当然越小越好,就适于因子分析。
如果这两个检验都合格的话,才可以去写因子模型。
为了便于描述,假设我们有两个因子f1,f2,
旋转变换后的因子载荷矩阵会告诉你每个变量用因子表示的系数。比如变量x1=系数1*f1+系数2*f2,变量2以此类推。
因子得分系数矩阵会告诉你每个因子里各变量占得权重,比如f1=系数1*x1+系数2*x2+。。。
根据这个我们就能算出因子得分了。
因为之前选择了将因子保存为新变量,所以spss会直接保存两个因子得分为两个新变量,可以对这两个变量采用其他 *** 继续分析。
然后我们不是有一个公式吗
总得分=因子1的方差贡献率*因子1的得分+因子2的方差贡献率*因子2的得分+...
根据这个公式计算一下就可以了。
用spss或者Excel都可以。
不知道你会不会因子分析的步骤,就全都写出来了,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哦。
七个观测点,每个观测点七种重金属,用spss可以做什么分析?
如何检验正态分布?谢谢二位的回答,是7种不同的重金属啊,是49个;呵呵,另外还有同样的几组是冬季测得,可以2次的数据一次用吗?另外,可以做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吗?
针对同一种金属,可以研究不同观测点(地点)的金属观测值是否有差异,可以用方差分析,方差分析要求:各水平观测独立,各平观测均为正态分布,各组方差相等.
针对同一个观测点,可以研究不同金属观测值是否有差异,可以用方差分析
这要求同一观测点对同一种金属观测了多次
通过基本统计量例如均值,中位数等描述数据的特征,可以通过绘制箱图检查异常值
正态检验非参数检验中(Nonparametric Test)--1 sample-KS 这是精确检验
也可以用PP图和 *** 图作粗略检验
想通过SPSS直接求出各个主因子的得分,在spss里按钮步骤应该怎么选
请帮忙者把步骤说得详细一些,因子分析选项里我找不到计算公因子得分的选项,从图书馆找了几本资料书,上面都没有关于spss里计算各个公因子的得分步骤。我曾试着把数据弄到execl里计算,但是那样太麻烦了spssau分析前勾选即可。
如果是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是自己算的,即factor做完之后,因子载荷矩阵下面那个带score的的表格就是计算主成分得分的系数矩阵,将原始数据标准化后的结果带入方程式,得到各个主因子的综合的得分;
若要计算综合得分,则需要在写一个方程式,Y=Y1*a+y2*b……,y1,y2……为各个主成分得分,a,b……为各个主成分的发差贡献率,在特征值那表里头。最后得到Y即为综合得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