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zilla什么东西?mozilla怎么读
mozilla什么东西?
mozilla是什么东西?IE浏览器还是什么?我在看电影院的时候,弹出这个东西,安全不安全的?可以下载吗?... mozilla是什么东西?IE浏览器还是什么?我在看电影院的时候,弹出这个东西,安全不安全的?可以下载吗?就是Mozilla Firefox。
Mozilla Firefox是一个自由的,开放源码的浏览器,适用于 Windows, Linux 和 MacOS X平台,它体积小速度快,还有其它一些高级特征,主要特性有:标签式浏览,使上网冲浪更快;可以禁止弹出式窗口;自定制工具栏;扩展管理;更好的搜索特性;快速而方便的侧栏.这个版本做了脱胎换骨的更新,代码更优秀,功能更强大,包括安装程序,界面和下载管理器都作了改进.
下载地址:
http://www.***.net/soft/3600.htm
可以下载。
mozilla怎么读
在介绍Mozilla的读音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Mozilla的基本情况,同时也是对Mozilla的尊重。Mozilla是火狐浏览器的生产厂商,即是一家公司;Mozilla同时也指一个项目,这是一个致力于开源软件开发的项目,其开发的比较著名的开源软件包括MozillaFirefox浏览器,以及MozillaThunderbird邮件客户端。Mozilla的读音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Moz,以及Zilla,注意Mozilla只有一个z的,但是为了更好的让大家明白这个词的读音,所以将它分开Moz和Zilla两部分。
Moz的读音是[mz],和was[wz]的读音很像
Zilla的读音是[zil],和哥斯拉Godzilla中的zilla读音基本一样
所以Mozilla的读音就应该是[mzil],为了方便不懂英文的同学读这个单词,故将其音译为“莫基了”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电脑装了火狐浏览器,桌面经常出现Mozilla文件夹,删了又会新建 在哪设置改变这个文件夹的存放位置?
这个应该是误删除了火狐的临时文件导致的。可以卸载重装,就可以正常了。
或者以下 *** 设置磁盘缓存目录放入其他目录:
地址栏输入 about:config,右键新建两个字符串。一个名为: "browser.cache.disk.parent_directory" (硬盘缓存),然后输入新的缓存文件存储路径;另一个名为:"browser.cache.offline.parent_directory"(脱机缓存),然后输入新的脱机缓存文件的路径,一般情况下,硬盘文件缓存路径和脱机缓存路径可以保持一致。
比如 D:\Temporary Internet Files或F:\Firefox Temporary 等。设置后缓存路径之后,还需要再进行检查 browser.cache.disk.enable和browser.cache.offline.enable两个字符串的值必须为 true 才可以保障设置的缓存路径有效。
开源许可证GPL,BSD,MIT,Mozilla,Apache和LGPL的区别
因CooCox用户数及影响力越来越大,CooCox团队也逐渐提高了对软件及代码协议的重视。在收集整理的过程中,一些归纳好的信息和大家分享一下。首先借用有心人士的一张相当直观清晰的图来划分各种协议:开源许可证GPL、BSD、MIT、Mozilla、Apache和LGPL的区别
license.jpeg
以下是上述协议的简单介绍:
BSD开源协议
BSD开源协议是一个给于使用者很大自由的协议。基本上使用者可以”为所欲为”,可以自由的使用,修改源代码,也可以将修改后的代码作为开源或者专有软件再发布。
但”为所欲为”的前提当你发布使用了BSD协议的代码,或则以BSD协议代码为基础做二次开发自己的产品时,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如果再发布的产品中包含源代码,则在源代码中必须带有原来代码中的BSD协议。
如果再发布的只是二进制类库/软件,则需要在类库/软件的文档和版权声明中包含原来代码中的BSD协议。
不可以用开源代码的作者/机构名字和原来产品的名字做市场推广。
BSD 代码鼓励代码共享,但需要尊重代码作者的著作权。BSD由于允许使用者修改和重新发布代码,也允许使用或在BSD代码上开发商业软件发布和销售,因此是对商业集成很友好的协议。而很多的公司企业在选用开源产品的时候都首选BSD协议,因为可以完全控制这些第三方的代码,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修改或者二次开发。
Apache Licence 2.0
Apache Licence是著名的非盈利开源组织Apache采用的协议。该协议和BSD类似,同样鼓励代码共享和尊重原作者的著作权,同样允许代码修改,再发布(作为开源或商业软件)。需要满足的条件也和BSD类似:
需要给代码的用户一份Apache Licence
如果你修改了代码,需要再被修改的文件中说明。
在延伸的代码中(修改和有源代码衍生的代码中)需要带有原来代码中的协议,商标,专利声明和其他原来作者规定需要包含的说明。
如果再发布的产品中包含一个Notice文件,则在Notice文件中需要带有Apache Licence。你可以在Notice中增加自己的许可,但不可以表现为对Apache Licence构成更改。
Apache Licence也是对商业应用友好的许可。使用者也可以在需要的时候修改代码来满足需要并作为开源或商业产品发布/销售。
GPL
我们很熟悉的Linux就是采用了GPL。GPL协议和BSD, Apache Licence等鼓励代码重用的许可很不一样。GPL的出发点是代码的开源/ *** 和引用/修改/衍生代码的开源/ *** ,但不允许修改后和衍生的代码做为闭源的商业软件发布和销售。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能用免费的各种linux,包括商业公司的linux和linux上各种各样的由个人,组织,以及商业软件公司开发的免费软件了。
GPL协议的主要内容是只要在一个软件中使用(”使用”指类库引用,修改后的代码或者衍生代码)GPL 协议的产品,则该软件产品必须也采用GPL协议,既必须也是开源和免费。这就是所谓的”传染性”。GPL协议的产品作为一个单独的产品使用没有任何问题,还可以享受免费的优势。
由于GPL严格要求使用了GPL类库的软件产品必须使用GPL协议,对于使用GPL协议的开源代码,商业软件或者对代码有保密要求的部门就不适合集成/采用作为类库和二次开发的基础。
其它细节如再发布的时候需要伴随GPL协议等和BSD/Apache等类似。
LGPL
LGPL是GPL的一个为主要为类库使用设计的开源协议。和GPL要求任何使用/修改/衍生之GPL类库的的软件必须采用GPL协议不同。LGPL 允许商业软件通过类库引用(link)方式使用LGPL类库而不需要开源商业软件的代码。这使得采用LGPL协议的开源代码可以被商业软件作为类库引用并发布和销售。
但是如果修改LGPL协议的代码或者衍生,则所有修改的代码,涉及修改部分的额外代码和衍生的代码都必须采用LGPL协议。因此LGPL协议的开源代码很适合作为第三方类库被商业软件引用,但不适合希望以LGPL协议代码为基础,通过修改和衍生的方式做二次开发的商业软件采用。
GPL/LGPL都保障原作者的知识产权,避免有人利用开源代码复制并开发类似的产品
MIT
MIT是和BSD一样宽范的许可协议,作者只想保留版权,而无任何其他了限制.也就是说,你必须在你的发行版里包含原许可协议的声明,无论你是以二进制发布的还是以源代码发布的.
MPL
MPL是The Mozilla Public License的简写,是1998年初Netscape的 Mozilla小组为其开源软件项目设计的软件许可证。MPL许可证出现的最重要原因就是,Netscape公司认为GPL许可证没有很好地平衡开发者对源代码的需求和他们利用源代码获得的利益。同著名的GPL许可证和BSD许可证相比,MPL在许多权利与义务的约定方面与它们相同(因为都是符合OSIA 认定的开源软件许可证)。但是,相比而言MPL还有以下几个显著的不同之处:
◆ MPL虽然要求对于经MPL许可证发布的源代码的修改也要以MPL许可证的方式再许可出来,以保证其他人可以在MPL的条款下共享源代码。但是,在MPL 许可证中对“发布”的定义是“以源代码方式发布的文件”,这就意味着MPL允许一个企业在自己已有的源代码库上加一个接口,除了接口程序的源代码以MPL 许可证的形式对外许可外,源代码库中的源代码就可以不用MPL许可证的方式强制对外许可。这些,就为借鉴别人的源代码用做自己商业软件开发的行为留了一个豁口。
◆ MPL许可证第三条第7款中允许被许可人将经过MPL许可证获得的源代码同自己其他类型的代码混合得到自己的软件程序。
◆ 对软件专利的态度,MPL许可证不像GPL许可证那样明确表示反对软件专利,但是却明确要求源代码的提供者不能提供已经受专利保护的源代码(除非他本人是专利权人,并书面向公众免费许可这些源代码),也不能在将这些源代码以开放源代码许可证形式许可后再去申请与这些源代码有关的专利。
◆ 对源代码的定义
而在MPL(1.1版本)许可证中,对源代码的定义是:“源代码指的是对作品进行修改更优先择取的形式,它包括:所有模块的所有源程序,加上有关的接口的定义,加上控制可执行作品的安装和编译的‘原本’(原文为‘Script’),或者不是与初始源代码显著不同的源代码就是被源代码贡献者选择的从公共领域可以得到的程序代码。”
◆ MPL许可证第3条有专门的一款是关于对源代码修改进行描述的规定,就是要求所有再发布者都得有一个专门的文件就对源代码程序修改的时间和修改的方式有描述。
为什么WEB服务器日志中多数条目中含有Mozilla/4.0
在分析apache的日志时发现几乎每一条记录中都有Mozilla/字符串,在128522条记录中有106557万条有此字符串。通过检索网页信息,得到比较权威的说法:当用户透过网页浏览器等用户 *** 浏览网站的时候,用户 *** 通常会把一条称为「用户 *** 字符串」的字符串传送到网页伺服器用以标识自身。网景浏览器使用「Mozilla/<版本号」作为字符串的开端。由於网景浏览器曾经提供不少其他浏览器没有的功能,有一定数量的网页服务器会检测用户 *** 字符串,以识别网景浏览器并只为其提供功能正常或完整的网站。为了能够浏览这些网站,很多跟网景竞争的浏览器都在它们的用户 *** 字符串上包含「Mozilla」。首先作出这种字符串欺骗的为微软的InternetExplorer。它以「Mozilla/<版本号(compatible; MSIE<版本号...」作为它的用户 *** 字符串,而这种字符串格式更为其他浏览器所使用。即使现时InternetExplorer已成为市场占有率更高的浏览器,它依然用这种格式旳用户 *** 字符串。由此来看,这个标志有必要去掉了,因为它已成为不小的垃圾,对日志存储、分析是一大害!另,对compatible的分析,它在128522条中,有103213条,比mozilla有过之而无不及。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