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世纪60年代进行了农业之一次绿色革命是指什么?
我国上世纪60年代进行的农业之一次绿色革命是指什么?
我国上世纪60年代之一次绿色革命,就是指矮化育种。并且在这次绿色革命之后,就让农业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无论是任何产业都需要经过不断的升级与改革,因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够让相关的产业能够拥有更好的状态。其中我国所拥有的农业也在不断的进行改变。知道”绿色革命过程中的几个问题”的帮帮忙
知道的必有重谢!!究竟什么是”绿色革命(电子 *** T的)”我要和电子有关的!!!跪求了!!!!!!另加200悬赏!
绿色革命(green revolution):20世纪60年代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将高产谷物品种和农业技术推广到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部分地区,促使其粮食增产的一项技术改革活动。如“墨西哥小麦”和“菲律宾水稻”等,在某些国家推广后,曾使粮食产量显著增长。此后不久,就逐渐暴露了其局限性,主要是它导致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和土壤退化。90年代初,又发现其高产谷物中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很低,用作粮食常因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不良而削弱了人们抵御传染病和从事体力劳动的能力,最终使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降低,经济的持续发展受阻。由此有人提出了第二次绿色革命的设想,主要目的在于运用国际力量,为发展中国家培育既高产又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作物新品种。迄今已发现一种既高产而又能从贫瘠土地中吸收锌,并将其富集于种子中的小麦种质;一种富含β-胡萝卜素(维生素A的前体)的木薯种质。
非洲绿色革命:
新华网内罗毕1月9日电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千年发展目标特别顾问杰弗里·萨克斯9日在联合国驻内罗毕办事处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目前席卷非洲大陆的饥荒令人震惊,非洲迫切需要一场旨在促进农业发展、消除饥饿与贫穷的“绿色革命”。他同时呼吁发达国家切实兑现援助非洲的承诺。
萨克斯指出,非洲大陆面临的严重饥荒并未引起全世界的足够关注,仅马拉维目前就有500万人需要紧急粮食援助。这场主要由干旱引起的大范围饥荒再次暴露了非洲在农业科技、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资金投入远远不够。
萨克斯说,在援助非洲方面,发达国家历来是雷声大雨点小,所承诺的援助往往并未如实兑现。他呼吁富国拿出切实行动,帮助非洲大陆启动“绿色革命”,使这些国家逐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公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粮农信息及预警报告,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有27个国家目前面临严重饥荒,急需国际社会提供粮食援助。
萨克斯兼任联合国千年项目主任。该项目由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任命的独立顾问委员会负责,主要任务是为促成千年发展目标提供全球性的行动计划。
生物技术和绿色革命
——对诺曼·博洛格的访谈
问:什么是绿色革命?
博洛格:绿色革命始于1940年代,当时我加入了一个新的项目。这个项目是由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它致力于帮助墨西哥贫穷的农民提高他们的小麦产量。我们花了将近20年时间培育高产矮化小麦,这种小麦能抗一系列的植物病虫害,并且产量是传统品种的两到三倍。
最终,在1960年代,我们能把这个项目扩展到巴基斯坦和印度,教授那里当地的农民正确地耕作新的小麦。结果非常出色:
● 巴基斯坦小麦的产量从1965年的460万吨增加到了1970年的840万吨
● 印度的产量从1956年的1230万吨增加到了1970年的2000万吨
1968年,当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的署长撰写他的年度报告的时候,他写道在巴基斯坦和印度有重大的进步,“看上去就像一场绿色革命”。那就是“绿色革命”这个称呼的起因。另外,那些“绿色和平主义者”(greenies)对减轻世界饥荒的绿色革命没有贡献。
1980年代,绿色革命的成功扩展到了中国,现在中国是世界上更大的粮食生产国。
问:如今全球饥荒仍然像1960年代那样是个威胁吗?
博洛格:是的。例如,非洲现在数个国家有食品危机。那就是我们的非洲项目试图解决的——而前总统吉米·卡特也参与到了其中。我们的联合项目叫做Sasakawa-Global 2000。我们正在帮助许多国家的与食品短缺作斗争农民,用最有可能的农业实践 *** 帮助他们,例如选择种子和控制杂草。我们有能让食品产量增加到原来的两倍或者三倍的技术,但是在这些国家没有可行的运输系统——没有公路,也没有铁路。例如,把肥料运动到这些地点的费用将是美国农民目前所花费的3到4倍。即便非洲农民能够生产更多的谷物,他们如何把谷物送往城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饱受土壤贫瘠和降雨量不稳定之苦,他们缺少受过训练的农学家,缺乏技术,等等。但是我们的非洲项目的试验田——种植了玉米、高粱、小麦、木薯、水稻和豆类——的产量是采用传统 *** 的对照试验田的两倍或者三倍。
问:对于那些反对在发展中国家使用农业生物技术的人,你想说点什么?
博洛格:生物技术将帮助这些国家实现一些依靠传统作物育种技术永远无法实现的事情。生物技术更准确,耕作需要的时间更少。应该更好的告知公众关于生物技术在粮食生产中的重要性,这样它就不会饱受批评了。
你必须承认人们的饮食习惯,并且饮食习惯是很难改变的。你不得不从一个国家最基础的粮食作物开始研究,然后把生物技术应用到这种作物上,这样你就能让产量变成原来的2倍或者3倍。你首先在少数试验田中种植这些作物,给农民示范这种新作物的潜力。你给他们带去种子比带去化肥更容易。在能买到化肥的地方,许多农民仍然没钱购买。农民看到了他们试验田里的成功,就能帮助改变 *** 政策以及公众对生物技术的态度。
在非洲,生物技术的潜力巨大。一个例子是抗农达(R)(Roundup Ready(R),孟山都公司的一种技术——译注)作物。抗除草剂的基因被引入了作物中。这些种类的生物技术作物促进有益的耕作技术。例如,传统的非洲农田中锋利的杂草横行,因此农民就用砍烧的 *** 。抗除草剂的作物能够消灭这些杂草。
尽管生物技术在粮食生产上的前景良好,我们不能忽略传统育种 *** ,因为这些 *** 仍然很重要。在上个世纪(20世纪),传统育种 *** 创造了(比原来)更高的产量并且在这个世纪将继续保持高产。
问:研究表明一些转基因(GM)作物携带毒素和过敏原。这些食品不是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吗?
博洛格:还没有良好的证据表明这些食物有毒性,但是我知道导致过敏可能存在。长久以来天然食品中就存在过敏原,因此它们为什么不会发生在GM作物中呢?研究者一直在监测作物中的过敏原,并且能够改良种子以减轻危险。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分析了许多食物,包括在农业创立之初人类摄取的食物。他们的报告显示有些天然的食物含有痕量的天然化学物质,而这些化学物质有毒或者致癌。这些食品似乎并不会危害我们。
如果你是个理论科学家,你可以对这件事进行哲学思考。但是我在这个领域工作了很长时间,我认为转基因粮食作物将会制止世界的饥荒。我承认传统育种技术培育的作物的价值,但是我同样认识到携带抗除草剂基因(或者任何由生物技术引入的基因)作物的生命力。
问:那么[生物技术]对环境的危险呢?
博洛格:生物技术帮助农民在更少的土地上生产更多的粮食。这是一个非常有利于环境的益处。例如,1950年的世界谷物产量是6.92亿吨。大约40年后,全世界农民耕作的土地面积大致相同,但是他们的收成是19亿吨——增加了170%!倘若在1999年使用与1950年相同的传统农耕手段,我们需要额外的18亿公顷土地。
如果我们继续使用传统农耕 *** ,为了增加农田,为不断增长的人口生产出足够的粮食,我们就要砍伐数百万英亩的森林,从而毁掉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并且我们将会在更多的田地里使用更多的除草剂,这将更加危害到环境。[生物技术]让我们减少土壤侵蚀,减少对生物多样性、野生动植物、森林和草原的影响。
问:发展中国家的农民能得到生物技术产品吗?
博洛格:尽管生物技术潜力巨大,如何获得这些技术是一个问题。对农作物的绝大多数研究是由私营企业开展的,而这些团体对它们的发明申请了专利。发展中国家的农民几乎没有什么资源。他们如何能够买得起这些专利产品?各国 *** 需要认真对待这些问题。
*** 还需要致力于其他一些问题,例如试验转基因食品的体制、资助公共部门的研究,以及在农业科学和技术问题上更好地教育公众。“西方”世界的绝大多数人生活在城市里,他们不知道用什么养活这个世界。这些人能够买得起昂贵的“有机”食品,也批评得起转基因食品。他们向 *** 施压,要求禁止转基因食品,这对发展中国家将是灾难性的。
问:你认为在这个世纪绿色革命将发挥什么作用?
博洛格:绿色革命是持续进行的。世界上数以百万计的人们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按照中等出生率,2025年的世界人口预计将达到83亿。我计算出那时候我们需要额外的10亿吨谷物。我们需要增加产量来养活这些人——每英亩更多蒲式耳、每公顷更多吨的粮食。由于城市化的扩展,现在更高的产量是特别重要的。而城市化会夺走农田。我们将同样需要传统育种和生物技术手段,来迎接这个世纪的挑战。
关于作者:诺曼·博洛格(Norman Borlaug)是“绿色革命”之父,他因为终生帮助克服全球饥荒而获得了1970年诺贝尔和平奖。博洛格博士目前用一部分时间担任洛克菲勒基金会的高级科学家,同时担任得克萨斯A&M大学土壤与农作物科学系的国际农业著名教授。他也担任拉美、非洲和亚洲许多国家 *** 关于小麦研究和生产问题的顾问。他获得了许多民间和科学界的荣誉,包括1977年的总统自由奖章和2002年美国科学院颁发的公共服务奖章。美国科学院的院长Bruce Alberts曾经这样评价博洛格:“一些人称赞他所拯救的人类生命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人。” 博洛格博士于1941年在明斯苏达大学获得了他的植物病理学博士学位。
我这就是更好的诠释,你要不再去找找看,跟我这也一样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绿色革命”有哪些巨大成就?
二战以后,各国恢复和平生产。至1948—1952年,各国农业生产基本恢复到战前正常水平,世界总人口达24.98亿,粮食作物中占90%的谷物产量达到6.91亿t。经50年发展后的1996—1999年,世界上连续4年谷物产量获得较好收成,谷物总产四年平均提高到20.78亿t;1999年世界总人口已突破60亿,其人口增长指数为240,而谷物增长指数为301;而同期的谷物收获面积增长指数仅为114,同时单产的增长指数却达263。可以看出谷物总产的增长主要是靠提高单产,而其中优良品种的作用尤为突出。据测算,20世纪50~80年代,世界主要禾谷类作物的新品种选育着重在于高产、优质、抗性强,这一时期实现了3个突破:矮化抗倒伏、主要病害抗性提高、品质改进,从而使单产和经济效益有了显著提高。许多国家因品种改良在这一期间的增产效益都在30%以上,多的高达60%~70%(中国农业科学院,1991),其中优异种质资源的作用大约占50%(许运天,1993)。以勃劳格为代表的各国农业科学家推动的这一场“绿色革命”,为人类的和平稳定带来了巨大作用和明显效益。从表1-1可以看出,世界一些主要农业大国的50年谷物生产的概况。“绿色革命”的整个过程按效果可分为准备、启动、 *** 、完善4个阶段。
表1-11948—1999年世界及一些国家谷物生产情况单位:khm2、kt、kg/hm2
表1-11948—1999年世界及一些国家谷物生产情况单位:khm2、kt、kg/hm2(续)-1
注:①资料来源:国外农业概况,当代世界农业,1998、1999、FAO生产年鉴。
②带*号的中国1960、1986年的资料分别为1958、1984年的数字。
20世纪50年代为“绿色革命”的准备期,此时各国科学家正努力进行小麦、水稻的矮秆育种工作,矮秆品种并未正式推广,或仅限于小面积示范。此时谷物总产的提高,主要是靠谷物收获面积增加和原来已育成品种的推广。因此,这10年的谷物总产的增长指数为139,而谷物收获面积增长指数为109,谷物单产提高指数为128。1960年是世界谷物作物大丰收的一年,标志着“绿色革命”准备期已经结束,从此掀开了“绿色革命”启动的大幕。
袁隆平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为何叫“第二次绿色革命”?那么之一次又是指什么
之一次是指发现矮杆基因并加以利用.杂交稻是水稻(包括其他的农作物)生产中的新革命,开启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阐述“绿色革命”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论述如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
阐述“绿色革命”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论述如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绿色革命
简介
我国的杂交水稻是之一次绿色革命时期的杰出代表。科学技术是之一生产力,农业生产力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加快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发展,确保我们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在提高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产业升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及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此后不久,就逐渐暴露了其局限性,主要是它导致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和土壤退化。90年代初,又发现其高产谷物中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很低,用作粮食常因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不良而削弱了人们抵御传染病和从事体力劳动的能力,最终使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降低,经济的持续发展受阻。由此有人提出了第二次绿色革命的设想,主要目的在于运用国际力量,为发展中国家培育既高产又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作物新品种。
主要问题
(1)收入不平衡 大的农场主是新技术的主要受益者,因为他们有条件得到灌溉水、化肥、种子和贷款;小的种植户没有受益,甚至受到伤害。绿色革命降低了农产品价格,抬高了投入价格,实行了机械化作业,大的农场主就采取增加租金的 *** 迫使承租人离开土地,因此,使农村的就业机会减少和工资水平下降。 (2)导致环境损害 过多的和不适当的使用化肥和杀虫剂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屡屡发生的农民中毒、杀死益虫和其它野生动植物事件,就是更好的证明。过度灌溉导致了土地盐碱化,不得不放弃一些原来肥沃的耕地。在一些大量利用井灌的地区,造成地下水位下降。由于主要种植几种绿色革命推广的农作物品种,导致农业品种多样性的丧失。 (3)推广的品种不适于旱地种植 绿色革命推广的品种存在要求肥水条件高、不适于旱地种植等问题。这些品种仅在灌溉条件好和降雨充沛的地区得以大面积推广,而在降雨稀少的地区则难以种植。 (4)高产作物中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很低 90年代初,又发现绿色革命推广的作物品种中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很低,用作粮食常因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不良而削弱了人们抵御传染病和从事体力劳动的能力,最终使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降低,经济的持续发展受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