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的修建和哪位名人有关蚂蚁(大雁塔的修建与哪位历史名人有关)
大雁塔的修建和哪位名人有关蚂蚁
大雁塔的修建和玄奘有关。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叫“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
大雁塔简介
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约六十五米,底层边长约二十六米。
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更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
大雁塔基座皆有石门,门楣门框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及砖雕对联。大雁塔是砖仿木结构的四方形楼阁式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
大雁塔的修建与哪位历史名人有关
大雁塔的修建与玄奘大师有关。大雁塔(又名慈恩寺塔)位于唐代长安金昌坊大雄寺(今陕西省Xi市南)。是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子和梵文经典而建的砖塔。大雁塔是一座楼阁式砖塔,方锥体,中国传统建筑艺术风格。这座塔高64米,总共有7层。塔的桁架、斗拱、柱额都是青砖仿木结构。
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在古印度,僧人埋葬雁群,建有佛塔,雁塔之名由此而来。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太子李治为其母文德皇后追悼,并建立吉昂吉,唐永徽三年(652年),为供奉玄奘大师从印度带回的佛像和舍利。
大雁塔的建筑特色:
大雁塔是一座方亭式塔,砖仿木结构,由塔基础、塔身、塔闸三部分组成。全塔高64.7米,塔基高4.2米,南北长约48.7米,东西长约45.7米。塔底长25.5米,为方锥形;塔刹高4.87米。一、二楼9间,三、四楼7间,五、六、七、八楼5间。每层楼的四面都有门。
王亚蓉认为古塔下有地牢,就像法门寺宝塔下有地牢一样,大雁塔下也一定有地牢,只是还没有发掘出来。据推测,大雁塔下的地宫极有可能藏有玄奘当初带回的佛教珍宝。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大雁塔是在什么时期建造到十层的?
大雁塔建塔时,作为慈恩寺主持,高僧玄奘曾经亲自设计、指导和督导施工,他还亲自担运砖石建塔。
两年后,一座高5层的土心砖塔建成了,这就是最早的大雁塔。
大雁塔底层南门两侧,镶嵌着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的两块石碑,一块是《大唐三藏圣教序》,另一块是唐高宗撰写的《述三藏圣教序记》。石碑侧蔓草花纹,图案优美,造型生动。
大雁塔初建只有5层,当时由于是砖表土心的缘故,质量不好,四五十年后,便逐渐出现坍塌现象。
到了唐代武则天年间,由武则天带头,各王公大臣共同响应,施舍了大量钱财,重新营建了大雁塔。此次修建后,把大雁塔建到了10层。
此后若干年,大雁塔又因经历兵火战乱的破坏,上面3层遭到毁坏。于是,后人在塔的7层收顶攒尖,在塔体外又包砌了一层砖。这就是后人所见大雁塔的形状。
重修后的大雁塔塔身是用青砖砌成,各层壁面作柱枋、栏额等仿木结构;每层4面都砌有拱门。这种楼阁式砖塔,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的杰作。
西安的大雁塔是哪个朝代遗留下来的建筑物?
对历史了解的朋友帮忙解答一下吧。大雁塔始建于唐永徽年间,原名“慈恩寺浮屠”或“慈恩寺塔”。唐高宗时,玄奘(三藏法师)为收藏从西域取回的佛经、佛像及舍利,于永徽三年(652年)春三月主持修建大雁塔,并亲自按印度窣堵波形制进行设计。当时,塔共五级,高约60米(以唐尺并“崇一百九十尺”或“凡高一百八十尺”计),砖表土心。虽不可攀登,但“层层中心皆有舍利,或一千两千,凡一万余粒。”之后50余年间,砖缝中草木丛生,终致塔身损毁。
武周长安年间(701年—704年),在原址上更拆改造为十层砖塔。此塔建成后,频遭战乱破坏。五代后唐长兴二年(931年),对塔再次修葺并降为七层,平面呈正方形,由塔基和塔身两部分组成。其后,今西安周边历经数次大地震,致塔顶震落、塔身震裂。明代万历二十三年(1604年),在修缮时塔外围被完整地砌上了60厘米厚的包层,故唐代塔体基本结构得以保持,而其造型则显得更为宏伟,即现今所见的大雁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64年对大雁塔进行过一次整修,基本维持原有风貌。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中国、哈萨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该塔随之一并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西游记里雁塔寺早有了。现在介绍说大雁塔是唐僧主持修建的。这是怎么回事啊?
大雁塔是唐代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取经归来的玄奘法师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而修建。西游记只是小说而已,是虚构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