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miya是什么相机?mamiya 645e用什么电池?
mamiya是什么相机?
玛米亚(Mamiya)是中幅照相机中的佼佼者。这个日本公司在Tsunejiro Sugawara的赞助下由相机设计师Seichi Mamiya于1940年5月成立。
2005年,玛米亚发布了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之一款可换镜头式中幅DSLR相机“Mamiya ZD”。
2006年4月21日,日本玛米亚正式对外宣布将旗下光机事业部以及下属子公司全部 *** 给日本co *** os公司。同时被 *** 的还包括玛米亚下属的闪光灯及三脚架等摄影周边设备的生产产业。
mamiya 645e用什么电池?
6V电池(可用4枚LR44碱锰电池,4枚SR44镍铬电池,2枚CR1/3锂电池)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求makina 67的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越详细越好
要求,图文标注各按钮的名称和作用,注意事项和保养,实战技巧请勿摘抄,录用可加分
1、该机不能更换镜头,配的是80MM, 2.8光圈的定焦镜头,相当于135相机的40MM镜头。镜头上虽写的是尼克尔,但镜片是德国制造的。快门属于镜间快门,所以振动非常小,绝对适合手持抓拍。快门速度更高是1/500秒,最小光圈是22,更大光圈是2.8。
2、旁轴取景,黄点对焦。
3、对焦操作在机顶右侧的转盘,这个设计在对焦操作上非常舒服、便利。
4、镜头和机身通过伸缩皮腔相连,皮腔的伸缩是由X型的导轨片控制,并与机顶对焦旋钮联动。
5、机内有五度测光,通过视窗内的红绿灯来显示曝光是否正确。
6、可拍摄的画幅是6x7
Plaubel品牌1920年创立于德国,Plaubel是其创建者的名字,创立的主旨是要设计制造一款旁轴取景式的6X9格式的中型便携相机.随后高质量的精密的中篇幅相机W-I诞生了,相机拥有伸缩的皮腔,以及用来对焦的“V”字型曲臂,镜间快门镜头,采用带纸背的120型胶卷。生产一直延续到60年,WW-II已经演化为折叠型单轨轻便相机。1975年年老的小Plaubel将公司出售给日本人Kimio Doi,Kimio Doi是日本著名照相专营店“Doi”的董事长,同时也是一个狂热的相机收藏家、摄影‘发烧友’和一个理想主义者。
Kimio Doi收购Plaubel后开始着手实现自己的梦想——制造自己理想化的相机。购并前Plaubel已经开发出"Makinette 67" ,但Kimio Doi并不满意。所以我们看到在最终推出的Makina 67上换成了Nikon公司的 Nikkor 80mm F2.8镜头;机身由当时的Konishiroku(今天的Konica-Minolta)进行改造设计并制造。因为照相专营店“Doi”当时的更大专营品牌是Konishiroku,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但Doi并没把镜头的研发交给Konishiroku,而是选择了以光学研究能力强著称的Nikon公司。Doi的哲学是强强连手才是最强。事实证明Doi是正确的,Nikon 公司开发的80mm F2.8镜头的质素很高,改进型高斯结构对六种像差的修正都很有效。而且相机的外型很好的保持了德国稳重的武器般的风格,加之它巧妙的折叠设计使体积细小,而且具备其他便携相机所不具备的优点——Leica M般明亮的取景器、双影重合式对焦,使它大受欢迎。
成品Plaubel Makina 67于1978年正式在Photokina大展上推出,并引起了相机制造业的轰动。因为这是之一台由经销商主导开发的相机,在全日本乃至全世界也是首创。但相机仍然有些小缺陷,Nikon生产的‘康盘0#'镜间快门始终无法达到Kimio Doi的‘严酷’要求。这时Kimio Doi想起了其在Mamiya公司老朋友,Mamiya公司有成熟的中篇幅相机生产经验,同时也生产镜间快门。所以自1981年起Makina 67的所有镜间快门都在Mamiya公司生产。
此后Doi好象上了发条,连续开发了广角型wide-version Makina W67,装配55mm F4.5 Wide-Nikkor 镜头,以及使用220胶卷的Makina 670。并计划开发超广角型Plaubel 69W,计划装配著名的Schneider Supuer-Angulon 47mm镜头。但是非常不幸与Mamiya 的合作在1984年突然破产,Makina 的神话最终停止于1986年。同样Nikon为Makina开发的两款中篇幅镜头也成为了绝响,此后的Nikon再没涉足此产品领域。
菲林片基(Film base)是由什么料做的
分类: 商业/理财 >> 贸易解析:
菲林的基本组成部分别是:(1)用作感光的药膜(又称「乳剂」);以及用作承托药膜的(2)片基(Film base)。
(1)药膜(乳剂)
药膜是由在菲林胶片表层(片基)上的感光化学物质,它们由一些感光的晶体微粒组成,而菲林的片基,则是透明的胶片,用作承托药膜。
菲林药膜内的粒子是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微粒,因此,由菲林拍出的影像,可以作高倍数放大,如在一定的距离外观看,也不一定看到有明显的粒子,这一点正是传统菲林远胜于目前大约2~3百万像素的数码相机。
药膜的特性是它们在曝光后会实时改变其结构,但其具体的化学变化特性,对摄影师来说,特别是初学者来说,其实并不重要,变化的最后结果才是重要的。
但粗略地了解一下其变化原理还是必须的。当我们拍摄照片的时候,影像的光束穿过镜头,进入相机内并投射在菲林平面的药膜上,使药膜上的晶体粒子感光。晶体粒子受光后改变其结构并和其它晶体结合成块状,投射在药膜上的光越多,晶体改变并结成的块状也越多。投射在药膜上的光少,则晶体改变及结成块状的也就少了。因此,不同的光度射在菲林上就会产生不同数目、大小、形状的改变了结构的晶体,形成一个还未看见的影像。
这一个我们看不见的影像叫做「潜在影像」(Latent image)。要把这一个潜在影像转变为稳定的、可见的影像,我们必须将菲林片进行「显影」(Develop),这一过程一般会交由冲晒店去做,流行的彩色负片显影会以C-41程序或相若的程序进行,而幻灯片则用E-6程序冲洗,但传统的黑白菲林则用D76程序或有关菲林指定的程序。
以黑白菲林为例,当菲林以D76显影时,已改变结构的晶体会变为黑色银团,形成「负像」(negative)。没有被光照射的晶体则未改变其结构,其后在定影过程中被定影液(Fixer)冲洗掉,只会留下极淡的甚至透明的部分。
结果是菲林上受光多的地方影像「厚」,受光少的地方影像则显得「薄」,没有受光的部分则是透明的,形成一个「负像」(Negative)。
显影时间及湿度有一定的规定,如时间长了,菲林的药膜亦会「厚」了,反之时间短了,则药膜亦会「薄」了。
(2)片基(Film base)
我们上述谈到的药膜必须附在片基之上,使它能够固定在一个「平面」上,现代菲林的片基是胶片,但药膜实际上可以涂在任何固体物质上,如纸张、玻璃、布料等等。因此,可以把相片做在T恤、水杯及瓷器上。其实,早期的「菲林」,是把药膜涂在玻璃片上,当然,那时的「菲林」绝不是叫作菲林(Film)的。
药膜附在片基的一面,菲林的一面有药膜,另一面则没有药膜,只有胶片。看左右正确的影像,必须看没有药膜的一面,晒相或Scan菲林时,有药膜的一边亦须向下。
(二)菲林的类型和尺寸
菲林的类型可以用形式或大小计算,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a)135mm卷装菲林,(b)IX 240 APS菲林(c)120卷装菲林及(d)单张的片装菲林。
(a)135菲林
135菲林是目前更流行的菲林形式,广泛地用于小型的35mm相机,包括轻便相机以及SLR相机。这种菲林原本是为电影摄影机而发明的,因此,可以说是一种历史十分悠久的菲林形式,1913年Leica相机的发明者Oscar Barnack把这一种电影用的35mm菲林用于他自制的一部雏型Leica相机上,其后大受欢迎,使35mm菲林成为历史上更流行的片幅。由于135菲林的成功,「模仿」135mm菲林的略比135细小的「126」及微型的「110」,但两者均已淘汰,而135菲林却仍是菲林的主流。
(b)IX 240 (APS)菲林
这是由Kodak与Fuji、Nikon、Canon、Minolta等共同开发的一种新的菲林形式,于1997年才推出市场可以说是菲林制成的「新贵」,它的特点是把信息交换功能(IX)加入传统的菲林之上,使一卷菲林同时有三种大小不同的格式,此外,菲林未拍完也可以抽出,稍后才再放入相机再拍摄。优点是比135方便,但片幅较135略细,而且APS冲晒较135贵。是故,APS是否能「成功」,还待时间考验。
(c)120卷装菲林
120菲林是一种卷在胶轴上的卷装菲林,并有一层面纸背保护菲林,可以在装片和卸片时提供防止走光的保护。「120」菲林用于中型片幅的相机,例如Pentax、Rollei、Hasselblad、Fuji、Bronica、Contax 645或Mamiya等中幅相机。
120的片幅大约为6cm(2.25吋)高,但横度的尺寸视乎不同相机而变,流行的有三种基本画幅尺寸是:
(a)6×4.5cm(2.25"×2.25")
(b)6×6cm(2.25"×2.25")
(c)6×7cm(2.25"×3")
最早期流行的120片幅是6×6cm,因为Rolleiflex的双镜反光机相机的受欢迎而流行起来,而6×6现在仍是中型120单镜反光机更流行的片幅。由于画面是正方形的,其优点是不需也不可以转动相机来拍摄直度,对于时装或人像摄影师来说,用6×6拍摄的照片,在摄后的剪裁有甚高的可塑性。但另一方面,如果你想放大成8×10或16×20的照片则必须作裁剪,一卷120菲林可拍12幅6×6的照片。
另一流行120片幅是6×4.5cm,更大的特点是645相机比6×6或6×7相机小巧得多,像Pentax 645N、Mamiya 645和Bronica ETR-Si相机,均比6×6的Bronica SQ-Ai或6×7的Mamiya RZ小得多,645相机把35mm相机的便携性和较大型片幅的优点结合起来,而且,自从有645的AFSLR出现,645的片幅更受欢迎了。
Pentax 67或Mamiya RZ 67的6×7cm的片幅则可提供大幅长方度的片幅,用途亦十分广泛,因为长度始终是主流,故6×7在商品摄影中比645或6×6均优越,但6×6则多用人像及时装摄影。645则是风景摄影的首选。特别是近年面世的645 AFSLR,如Contax 645及Mamiya 645,均十分受摄影师欢迎。
额外一提6cm高的菲林有两种基本长度:「120」和「220」。两者都是6cm宽,但220只在末尾有纸背,120则由头到尾都有纸背。由于取消卷片中间的纸背,故220能在大约同样粗幼的卷轴中卷更长的菲林。这样,120每卷可拍6×6照片12张,而220则每卷可拍24张。除此之外,120和220菲林是完全相同的。
大多数120的SLR相机有可随时拆换的片匣。当你为120相机配多一个片匣时,你便可以在外影时有更大的灵活性。例如,你可以利用一个片匣安装黑白菲林,在另一片匣中装彩色幻灯片,甚至多一个装彩色负片。每个片匣都可以随时由相机上拆下,甚至其内的菲林只有一部分曝了光,拆换片匣也不会使菲林走光。把另一个片匣装上,再拍几张之后又再取下,之后又把之一个片匣装上再拍摄剩下的菲林,方便吧!此点是135相机绝对比不上的,除非用有IX功能的APS相机,则亦可随时换菲林。
随时可装卸片匣的另一个好处,是用在需要快速连续拍摄时可预早在多个片匣装妥菲林,当拍摄完片匣中的一卷时,摄影师可以拆下片匣并立即装上另一片匣,减少在拍摄中错失重要时刻的可能性,如有拍摄助手的话,则可把已曝光的菲林取出再换上一卷新菲林,这样的过程可以反复进行;此外,大部分120单镜反光机也有不同片幅的片匣,如Bronica SQ-A,便有6×6,6×4.5,135「全景」及135标准度的片匣。
(d)单张菲林
单张菲林是指单独一张的菲林,英文叫作Sheet film,用于大片幅的专业景式相机(View camera)。最常用的单张菲林片幅是4×5英吋,这一片幅的相机又称为「45机」。例如SINAR, HORSEMAN, LINHOF及ARCASS均有此类相机,它几乎是专业商品摄影少不了的设备,事实上,对商品摄影来说,前述的35mm及120均「未入流」,并以4×5吋的片幅为标准。
Mamiya ZD 好不好?拜托各位大神
Mamiya ZD 相机好不好?和ZD BACK比较哪个更好呢Mamiya ZD 相机好 ZD BACK只是上面这个牌子里的一个型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