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败的原因,为什么会失败( *** 为什么要叫 *** )
*** 失败的原因,为什么会失败
展开全部 *** 没有一首好听的歌。《旗正飘飘》《睡狮醒》什么的都是好作品,但都是洋味的调调,在百姓中流传不广。而 *** 的歌多是流传广泛的民歌改编,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如《东方红》《沂蒙山小调》等。占有了群众基础。这也是 *** 在台湾内部总结失败教训中重要一条。
但归根结底这是历史发展的事实,只有 *** 才能救中国,只有 *** 才能更好地建设中国,小学课本就学过。
*** 为什么要叫 ***
中国 *** (Kuomintang of China,缩写KMT;亦可直译作“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是孙中山先生所创建的一个中国政党。中国 *** 是中国历史上之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亦是中华民国与亚洲历史最悠久的政党之一。其前身最早为成立于1894年11月24日的兴中会,而后依次被改组为中国同盟会、中国 *** 及中华革命党,1919年10月10日经孙中山改组后改为现名。中国 *** 从1928年北伐成功、国民 *** 统一全国起,至1948年改组中华民国 *** 。于1949年国共内战中失利,从中国大陆撤守至台湾岛。现为中国台湾地区政党。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国共两党之一次合作为什么能够实现
之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原因是:
1、在列强的操纵下,封建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愈演愈烈,“打倒列强,铲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这样的革命形势和历史任务要求国共两党齐心掀起大革命。
2、 *** 认为在中国当时的政党中,只有 *** 还算得上是真的民主派。而且孙中山及其领导的 *** 在当时人们的心中,有崇高的威望。孙中山在多次革命后也认识到依靠军阀搞革命是不行的。所以国共合作也是两党共同的愿望。
3、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推动。
4、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引起了五四运动影响。
*** 正面战场组织了那几次大规模会战?意义各是什么?
1.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八一三”淞沪会战是抗战爆发以来,中日双方规模更大的一次会战。3个月的战役中,双方都投入几十万兵力。由于中国军队战略不当,武器装备落后,在付出33万多人的巨大损失后,最终被迫匆忙撤退,并直接导致了南京会战的失利。此战日军伤亡5万余人。
2.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1日~12月13日
淞沪会战后,日军迅速进攻国民 *** 首都南京。由于 *** 军此时兵力凋零,退守绝地,被迫在12月12日匆忙突围撤退。日军进入南京后开始了长达数月的南京大屠杀,残酷杀害中国军民30余万人。
3.太原会战:1937年9月13日~11月
1937年9月13日,日军占领大同后向太原进攻,中国军队由于指挥混乱,布置不当,被迫从太原突围。此战中国守军英勇抵抗,付出了重大牺牲,消灭敌军2万余人。但从此 *** 军在华北战场的正规战争宣告基本结束。
4.徐州会战:1938年1月~5月21日
日军打通了津浦线,扩大了占领区,但未能消灭中国军队主力。 *** 军的防御作战和主动转移为此后的武汉保卫战赢得了4~5个月的时间。其中台儿庄大捷消灭日军1万多人,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5.兰封会战:1938年5月21日~6月
日军试图在徐州会战后继续扩大战果,板垣征四郎师团孤军深入,被以薛岳为指挥的中国军队包围。最后由于蒋军嫡系将领的无能,中国军队最终功亏一篑。
6.武汉会战:1938年6月~10月
历时4个半月的武汉会战虽然最终以武汉失守为结束,但 *** 军队的正面抵抗取得了毙伤敌军4万人、近10万日军因战斗、气候、疾病等原因暂时丧失作战能力的巨大战果,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抗日战争从此进入相持阶段。
7.随枣会战:1939年5月1日~20日
武汉会战之后,日军为消除鄂北、豫南方面中国军队对武汉的威胁,向湖北随县枣阳地区发动进攻。 *** 军队消灭毙伤敌军1.3万人,第5战区也付出了较大的牺牲。日军未能达到预定战略目标。
8.之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14日~10月
日军动用10万兵力,却在第九战区第十五集团军的抵抗下损失惨重。日军承认“在部分战场上,部分战况之激烈超过了诺门坎”。在中国军队反击下,日军伤亡达2万人,被迫撤退,中国军队伤亡3万多人。
9.桂南会战:1939年11月13日~1940年10月30日
日军占领南宁和昆仑关后,国民 *** 从数百公里外急调10个精锐师,对日军发动立体化进攻,取得昆仑关大捷,迫使日军改变对广东的作战计划,造成日军在战略上的部分被动。
10.枣宜会战:1940年5月1日~6月18日
张自忠上将殉国于南瓜店,宜昌失陷。枣宜会战是武汉会战以来,日军对正面战场更大规模的一次进攻。
11.豫南会战:1941年1月25日~2月7日
豫南会战是武汉周围地区防御作战中的一次战役。日军一度攻占安徽界首和太和,但在伤亡9000人后,日军最终撤退。
12.上高会战:1941年3月15日~4月9日
为保证南昌及附近占领区的安全,日军发动试图消灭赣北中国军队主力的上高会战。日军在三路围攻、其中两路受阻的情况下,形成一路孤军深入,被中国军队包围而仓皇撤退,伤亡高达1.5万人。
13.晋南(中条山)会战:1941年5月
此次战役日军的目的是“在华北要歼灭山西南部的中央军”。中国军队伤亡4.2万余人,被俘3.5万余人,日军伤亡仅为中国军队的1/12,成为“抗战史上更大的耻辱”。
14.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10月1日
中国军队第六战区在正面战场主动发起1941年以来惟一一次主动进攻作战,歼灭日军7000人。最终由于第九战区指挥失误,日军一度攻占长沙,中国军队伤亡失踪7万人,日军伤亡2万人。
15.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23日~1942年1月6日
中国军队第九战区制定了坚壁清野,诱敌深入的战略,取得了长沙会战大捷,共毙伤日军5万余人。成为“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以来,同盟军惟一决定性之胜利”。
16.浙赣会战:1942年4月~7月28日
日军大本营决定摧毁浙赣两省中国军队机场,打通浙赣铁路,最后基本实现预定目标,曾经占领衢州机场,但遭到严重损失,第15师团师团长阵亡,日军战史记载伤亡17148人。
17..鄂西会战:1943年5月~6月
日军沿长江向上游进攻, *** 第18军坚守石牌要塞,第六战区及友邻部队夹击日军,歼灭敌军4000人。
18.常德会战:1943年11月2日~12月
在日军3万优势兵力进攻下,中国57师9000余人孤军誓死抵抗长达16天。最终中国军队收复常德等阵地,毙伤日军2万人。
19.豫中会战:1944年4月~5月25日
日军试图通过豫中会战围歼之一战区主力,并打通平汉线。由于 *** 军指挥失当,洛阳沦陷。日军实现最初的作战计划。
20.长(沙)衡(阳)会战:1944年5月~8月:
豫中会战同时,日军开始进攻湖南,打通粤汉铁路。中国军队在衡阳进行了长达48天的抵抗,最终没有支援而遭到失败。
21.桂(林)柳(州)会战:1944年8月~12月10日;
日军为摧毁大西南的空军基地发动桂柳会战。中国军队在明显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未能取得空地配合,导致桂林和柳州仅数日即遭到沦陷。
22.湘西会战:1945年4月~6月
中国军队在战役中对日军进行了包围,创造了雪峰山大捷,毙伤日军1万多人。最终在中国军队的反攻下,日军伤亡2万余人,被迫撤退。
解放战争后,民主党派为什么会抛弃第三条道路?
简略答即可中国在抗日战争后面临的是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尖锐斗争。客观形势决定了没有走中间路线、走第三条道路的余地。持有中间路线想法的民主党派人士已接触到实际斗争,尤其是内战重起,就使他们只能在靠近 *** 或靠近 *** 中选择道路,而不能有其他道路。在蒋介石的迫害和破坏下,民主党派中的民盟的“在蒋介石的统治下进行任何和平运动、合法运动、改良运动”的最后幻想也破灭,于是民盟于1948年1月在民盟一届三中全会上指出独立的中间路线不符合中国的现实环境,是“行不通”的,宣告站在人民的、民主的、革命的立场,标志着民盟站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上来。随后其他民主党派也明确表示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中国 *** 领导的。所以解放战争后期民主党派丢掉“第三条道路”的幻想,接受中国 *** 的领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