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女儿墙?什么是女儿墙女儿墙高度规范
女儿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女儿墙?
如下:
女儿墙指的是建筑物屋顶四周外围的矮墙,主要作用除维护安全外,还可以在当做施工的防水压砖作为收头用的,也可以很好的防范雨水漫开,或者是防止出现渗水的问题。女儿墙的作用是保护人员的安全,并对建筑立面起装饰作用。不上人的女儿墙的作用除立面装饰作用外,还固定油毡或固定防水卷材用。
什么是女儿墙女儿墙高度规范
在进行家居装修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听到女儿墙这个词。但是什么是女儿墙呢?女儿墙高度规范是怎样的呢?下面让小编一一给大家讲讲。什么是女儿墙
女儿墙这个词在古代就存在。在古代女儿墙就是城墙边上部升起的部分。
而到了现代指的是建筑物屋顶四周外围的矮墙,主要作用除维护安全外,亦会在底处施作防水压砖收头,以避免防水层渗水、或是屋顶雨水漫流。依建筑技术规则规定,女儿墙被视作栏杆的作用,如建筑物在10层楼以上、高度不得小于1.2公尺,而为避免业主刻意加高女儿墙,方便以后搭盖违建,亦规定高度更高不得超过1.5公尺。
女儿墙的作用是保护人员的安全,并对建筑立面起装饰作用。不上人的女儿墙的作用除立面装饰作用外,还固定油毡或固定防水卷材用。
有混凝土压顶时,按楼板顶面算至压顶底面为准;无混凝土压顶时,按楼板顶面算至女儿墙顶面为准。
如今女儿墙已成为建筑的专用术语,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女儿墙的浪漫和诗情画意也不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内容了,只是国家建筑规范中的90厘米高的砖混结构式的一堵矮墙而已。它回归了建筑的本原,在建筑物上起着它应起的作用。一般在一些单元楼的屋顶上,成为建筑施工工序中一种必不可少的并且具有封闭性的一部分。
女儿墙在建筑上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做好防水收头,也就是常说的女儿墙泛水。一般屋面,找坡、保温、隔热、防水等做完了,约250mm厚,再考虑防水层端部卷起250mm高,女儿墙总共做500mm高就足够了(现在做法一般600、700mm高)。
规范中,对这一高度在不同地方有不同要求,一般都是限制高度;毕竟,这是属于非结构构件,在地震时也是不安全因素。
至于其他的高度说法,比如:不低于1200mm,都是把女儿墙当作安全防护考虑了,是背离本意的做法。要考虑安全,完全可以在600高女儿墙上再做600高栏杆作为防护。
女儿墙可以说是建筑过程中很重要的保护墙,这一点从上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什么是女儿墙这里就可以体现出来。上面还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一下女儿墙高度规范是怎样的,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楼顶女儿墙处漏水是什么原因?怎样处理?
原因:(1)排水不良、泛水太低
有女儿墙的屋面,多采取有组织排水,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雨水口,若雨水口距离太远,直径偏小,在暴雨时就不易很快将水排除。而女儿墙和高低跨的泛水一般又矮,有的不足200mm。下大雨屋面积水容易倒灌漏水到室内。
(2)根部开裂而渗漏水
女儿墙的内侧的积灰和积雪最多的部位,一般又不会及时清扫,沥青基纸胎防水卷材经常在潮湿不透风的恶劣环境中,容易腐烂失效,缩短防水层的耐用年限。
变形裂缝:屋面的结构层和刚性防水层是沿水平方向变形,女儿墙纵向变形的线膨胀系数α=5×10-6,是钢筋混凝土线膨胀系数αc=10×1 0-6的一半,所以二者的温差变形不能同步而裂缝。有的屋面保温层、找平层、刚性防水层施工都紧靠女儿墙,在温差作用下推裂女儿墙,导致女儿墙沿根部裂缝和漏水。
(3)立墙铺毡比较困难
立墙上的胶结料容易流淌,其耐热度一般要比平坡屋面高出5℃,加上立墙铺卷材时不易压实贴紧,卷材的泛水收头不好,往往会张口灌水;有的工程违章作业,不留凹槽,既不埋设腐木砖,泛水处理不当,在根部又不做附加层等,这是女儿墙处屋面渗漏率高的原因。
用SBS卷材施工,找专业防水人员也可以用克漏王自己喷洒施工处理。
斜檐是女儿墙吗,有什么区别?与屋面混凝土结构连接的那部分混凝土结构叫斜檐还是叫女儿墙?
装修师父经常说的“女儿墙”是什么?”脚线”又是什么?“踢脚线”又是什么?“连地”又是什么?
一些专业名词解释:散水、泛水、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施工缝、勒脚、踢脚线、
女儿墙
散水:
指房屋周围保护墙基,分散雨水远离墙脚的保护层,一般宽度在
800mm
左右。有砖铺散水、现浇细
石混凝土和混凝土散水等几种。这样容易使地基更容易沉降,简单来说不做散水那今后房子的墙壁更容易
有裂缝。
从墙根往外一般有半米的水泥地
.
房子周围或看看随便一栋楼周围自墙根向外一米左右是不是一个水泥结构的地面。那就是散水。很
多建筑物都有
顾名思义
“
散水
”
上边向下掉水它可以向外散水
建筑物四周
,
围绕着建筑物的那一圈室外地坪的
,
散水的做法很多
,
不一定是水泥做的
.
“
散水
”
是设在外墙四周的倾斜护坡,坡度一般为
3%-5%
,宽度一般为
0.6
米
-1
米,其目的是迅速将
地表水排离,避免勒脚和下部砌体受水。
散水的构造
:
1
.
60
厚
C15
混凝土撒
1
:
1
水泥砂子,压实赶光
2.150
厚
3
:
7
灰土垫层
,
超出散水外缘
500mm
。
3.
素土夯实向外坡
6%
按从上到下的顺序.
"
踢脚线
"
、
“
踢脚板
”
是墙面贴近地板的部分有一圈大约
5
~
10cm
高的裙板,目的是人走到墙边时防止
鞋子踢脏白墙,另外摆放家具是也可以防止家具贴墙过近毁坏墙面;
“
内墙裙
”
是指室内墙裙,墙裙的作用与护墙板、踢脚板类似,只不过是高度一般是
1
~
2
米左右至地
面的部分。
泛水
泛水
:
fàn
shuǐ
1.
古水名。故道在今河南省中牟县南。久湮。
2.
古水名。故道在今山东省曹县北,从古济水分
出,东北流至定陶县北。注入古菏泽。久湮。
泛水是建筑上的一种防水工艺,通俗的说其实就是在墙与屋面,也就是在所有的需要防水处理
的平立面相交处进行的防水处理,说白了就是用防水材料把墙角包住。
和散水不同
其构造要点及做法为:
(
1
)降屋面的卷材继续铺至垂直墙面上,形成卷材防水,泛水高度不小于
250mm
。
(
2
)在屋面与垂直女儿墙面的交接缝处,砂浆找平层应抹成圆弧形或
45
度斜面,上刷卷材胶
粘剂,使卷材胶粘密实,避免卷材架空或折断,并加铺一层卷材。
(
3
)做好泛水上口的卷材收头固定,防止卷材在垂直墙面上下滑。一般做法是:在垂直墙中凿
出通长的凹槽,降卷材收头压入凹槽内,用防水压条钉压后再用密封材料嵌填封严,外抹水泥砂浆保护。
凹槽上部的墙体亦应做防水处理。
通俗解释:泛水是指屋面女儿墙、挑檐或高低屋面墙体的防水做法,其主要作用就是保证女儿
墙、挑檐、高低屋面墙不受雨水冲刷,以及保护屋面其余地方的防水层(不至于进水)。
泛水一般是在屋顶
,
屋顶和女儿墙的交接处做的
!
防治雨水渗漏,散水是在一层室外
!
也就是室外标高
+
_0.000
的做的一个坡度在
2%
左右的大概一米宽的沿建筑物外围一圈的防治雨水从建筑物与地坪之间的缝
隙渗漏
!
一般散水与勒脚相连
!
伸缩缝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joint
为减轻材料胀缩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而在建筑物中预先设置的间隙
.
沉降缝
settlement
joint
为减轻地基不均匀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而在建筑物中预先设置的间隙
.
防震缝
asei *** ic
joint
为减轻或防止相邻结构单元由地震作用引起的碰撞而预先设置的间隙
.
施工缝
construction
joint
当混凝土施工时
,
由于技术上或施工组织上的原因
,
不能一次连续灌注时
,
而在结构的规定位置留置的
搭接面或后浇带
.
勒脚
抹灰勒脚
建筑物的外墙与室外地面或散水接触部位墙体的加厚部分
勒脚的作用是防止地面水、屋檐滴下的雨水的侵蚀,从而保护墙面,保证室内干燥,提高建筑
物的耐久性。勒脚的高度一般为室内地坪与室外地坪的高差。
石勒脚
踢脚线
装修时用的专用词语
在居室设计中,阴角线、腰线、踢脚线起着视觉的平衡作用,利用它们的线形感觉及材质、色
彩等在室内相互呼应,可以起到较好的美化装饰效果。
踢脚线的另一个作用是它的保护功能。
踢脚线,顾名思义就是脚踢得着的区域,所以较易受到冲击。做踢脚线可以更好地使墙体和地
面之间结合牢固,减少墙体变形,避免外力碰撞造成破坏。另外,踢脚线也比较容易擦洗,如果拖地溅上
脏水,擦洗非常方便。
踢脚线有瓷片的,有木制的,也有大理石的。
踢脚线高度
以前装修,踢脚线的高度一般都在
10
厘米左右,近几年,踢脚线的高度在一点点降低,一般家庭选
用
6.6
厘米或者
7
厘米的高度
,
因为这样能够使室内装修看上去更加秀气
、
美观
。
装饰绘图一般以
150mm
。
女儿墙
女儿墙是建筑墙体中的一种形式,最早叫做女墙,又叫女垣,实际名称为压檐墙,民间称城垛子,
是一种高出屋面和城墙的矮墙。
从建筑形式上讲,女儿墙是处理屋面与外墙形状的一种衔接方式,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专门的防
护用墙。女儿墙的来历非常有趣,据民间传说,在古代时,大户人家由于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为了不让自
己的女儿随便出门,在屋顶和墙垣上特意建造了一堵墙,而女孩子们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却又禁不住外
面世界的精彩和诱惑,于是便悄悄地攀上屋顶或高墙上,隔着那道矮矮的防护墙向外眺望,久而久之,便
被人称作女儿墙了。女儿墙的建筑形式多种多样,一般来说有实心墙和带了望孔的。
女儿墙的名称的由来
一个古代的砌匠,忙于工作,不得不把年幼的女儿带在左右,一日在屋顶砌筑时,小女不慎坠屋身
亡。匠人伤心欲绝,为了悲剧再次发生,之后就在屋顶砌筑一圈矮墙,后来人们就起名
“
女儿墙
”
上面是个笑话。
真正由来:
宋《营造法式》--
“
言其卑小,比之于城若女子之于丈夫
”
,就是城墙边上部升起的部分。
女儿墙是一个建筑用语,是指房屋外墙高出屋面的矮墙,在明清建筑中我们常能看见。
这个是屋顶的有组织排水方案之一。
当由于建筑造型所需不希望出现挑檐时,通常将外墙升起封住屋面,高出屋面的这部分外墙称为女
儿墙。
简单点说就是把屋面的雨水包起来汇集到一处再排到屋外。
如果没有女儿墙,又没有天沟或者檐沟,那雨水就会向四周沿着墙体流下,外墙脚常被飞溅的雨水
浸蚀,降低了外墙的坚固耐久性;从檐口滴落的雨水可能影响人行道,等等。当建筑物较高,降雨量又较
大时,这些缺点就更加突出。
而你说的比如国家大剧院,卢浮宫金字塔之类,它的排水系统都是很有组织的,作用也同女儿墙差
不多,只是做法不同而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