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苏是什么意思呢?在古代屠苏是什么意思
在古代屠苏是什么意思
一到过年,就有人会吟咏起王安石的一首古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__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古诗非常容易理解,题目当中写的是元日,也就是过年。全文的每一句基本上都是在写过年时的场景。比如爆竹阵阵,比如新桃换旧符,也就是贴对联儿。而此时春天已经来临,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处处是春天的气息,更是洋溢着一派温暖祥和的气氛。
除了第二句当中的“屠苏”。何为“屠苏”?
关于“
春风送暖入屠苏
”,一般常人的解释就是迎着暖和的春风,人们可以开怀畅饮屠苏酒,认为“
屠苏
”是一种酒。甚至据说是用屠苏草浸泡的酒,还能起到驱邪避瘟疫,可以让人们长寿的效果。
根据历史的有关记载,人们认为屠苏酒的产生始于晋朝的时候。每年年初,把药囊丢到井里,然后到过年的时候取出来,煮沸之后全家一起饮用,此所谓屠苏酒。从字面意义上来看,“
屠
”就是割的意思,而“
苏
”就是指的药草,意思就是割了药草来泡酒,泡成的酒自然就是屠苏酒。
还有一种传说,认为屠苏酒是由华佗创制而成的,里面有很多的中药药材。后来经过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发展,更是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孙思邈甚至还把自己的房子命名为“屠苏屋”。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这两个字又有了另外的解释。
根据辞海的有关记载,“
屠苏
”其实有三个意思,之一种是酒,也就是诗歌当中体现出的屠苏酒的名称。第二种指的是一种草,也就是指的屠苏草。而第三种指的是房屋和草庵。
北宋文学家苏轼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云:“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南宋陆游除夜雪:“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这里的“屠苏”、“屠酥”指的才是“屠苏酒”。
前两个解释相差不多,我们来看第三种。相比而言,第三种意思运用得也很广泛。
北宋山东籍文士张因写有咏浙南名胜仙都峰的长诗排律鼎湖,其中诗云:“姓刘天师半山居,修真自给草屠苏。”仙都峰在缙云县境,这里是古代黄老文化的一个中心,居山里草庵中修参者自古不绝。诗中的“草屠苏”显然是“草庵”了。
由此我们再回到王安石的这首古诗当中,可以看得出将其解释为屠苏酒能够说得通。不过结合王安石变法的经历,以及他心中对于变法成功的盼望,仍然归结为一种酒,其实并不完美。
毕竟这首诗写于1070年春节,当时的王安石正担任宰相后不久,积极地推行变法以求富国强兵。所以在这首古诗当中表达出了对新法推行之后所带来的新面貌,“
千门万户__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既然是“
千门万户
”,为何不能借鉴其第三种意思,也就是草庵、房屋?
甚至将其解释为“家园”,是否更为合适?
将此句“
春风送暖入屠苏
”,就可以翻译成:春天的暖风开始吹进了每一家一户的家门。这样和后文中的“
千门万户
”也能够形成对应。
由此解释显然更加符合当时王安石的心境,也使得这首古诗更富有深刻性和层次性。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什么诗
生词求解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这首诗里的“屠苏”“瞳瞳日”什么意思啊?我没搞懂
意思是: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出处:出自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元日》。
赏析:
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末句用一‘换’字,即写出当时的风俗习惯,更为读者开辟了新的诗意。揭示出新的代替旧的,进步的代替落后的,历史发展的这个不可抗拒的规律。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是什么意思?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的意思是在井悬冻酒,晓寒侵人之时,莲花漏滴水送走了旧的一年。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的意思是春节中的人,因为高兴饮了过多的屠苏酒,欢笑的声音响彻了云霄。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出自宋代诗人毛滂所作《元日.玉楼春》,原文如下: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祇与东君偏故旧。
诗文赏析
莲花漏是宋代一种计时器,一年滴尽莲花漏,就是指一年过去了,柏叶耐寒,古人用它来泡酒,在元旦时饮用,以祝长寿,和饮屠苏酒意思差不多。椒花颂,就是节日饮酒前的祝辞。有的酒同时浸泡了柏叶、椒花。总之,柏叶、椒花代表了古人春节时饮春酒的习俗,除了庆祝新年,还有驱除恶秽,以求延年益寿。东君是日神,代表光和热,也预示着春暖花开万物复苏。
诗词没有提到蜜蜂,只是描写了新年贺岁和春寒料峭的初春景象。却表示冬季是蜜蜂短暂休息的季节,冬天过去了,春天已经来了,春暖花开蜜蜂就要出来了。词人为早春的物候所惊,犹如见到了久别重逢的故旧。构思新颖,饶有情致。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出自明代诗人叶颙的《已酉新正》,全文如下: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写喜庆春节的五律。之一、二句,从气候角度写春节期间的祥和:无风无霜,春意盎然。第三、四句,日历上又多了一岁,新春代替了旧年。第五、六句,从树木的角度写春的到来,梅花、柳树展现了新姿,显得冬天不雕的松树有了些老态。最后两句,写春节中的人,因为高兴饮了过多的屠苏酒,欢笑的声音响彻了云霄。表达啦辞旧迎新的欢愉之情。
春风送暖入屠苏指的是什么 怎么理解春风送暖入屠苏的意思
1、风送暖入屠苏的意思是在送暖的春风中,阖家欢饮屠苏美酒,这里的“屠苏”被译作“美酒”,屠苏酒,是用屠苏草浸泡的酒,当时民俗,在正月初一时,家家按照先幼后长的次序饮屠苏酒。2、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的的入,当作饮、喝的意思,而入的本义为有两种,一种是进,由外到内,如进入、入梦。另一种是适合,恰好合适,如入选、入耳。
3、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诗,全诗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意思是说鞭炮响转眼间一年一过,屠苏酒暖心房春风吹拂。旭日升千门万户多明亮,庆新春到处是新鞭炮换旧符。
4、结合诗的意境,这里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可以译为在爆竹声响里面送走过去的一年,春天的暖风开始吹进我们的家园。
屠苏 [tú sū]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英文翻译是什么?
屠苏 [tú sū]
[屠苏]基本解释
1.古代一种酒名,常在农历正月初一饮用 2.房屋;草庵
[屠苏]详细解释
草名。
北周 王褒 《日出东南隅行》:“飞甍雕翡翠,绣桷画屠苏。” 明 杨慎 《艺林伐山·屠苏为草名》:“屠苏本草名,画于屋上,因草名以名屋。”
即罘罳。
《三国志·魏志·曹爽传》“于是收 爽 、 羲 、 训 、 晏 、 飏 、 谧 、 轨 、 胜 、 范 、 当 等”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胜 前后所宰守,未尝不称职,为尹岁余,厅事前屠苏坏,令人更治之。”
平屋;茅庵。
《宋书·索虏传》:“ 焘 所住屠苏为疾雷击,屠苏倒,见压殆死,左右皆号泣。” 唐 杜甫 《槐叶冷淘》诗:“愿随金騕褭,走置锦屠苏。” 仇兆鳌 注引《杜臆》:“锦屠苏,天子之屋。”
帽名。有檐,形状似屋。
《晋书·五行志中》:“时童谣曰:‘屠苏鄣日覆两耳,当见瞎儿作天子。’”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黥》:“忽有一人,白襴屠苏,倾首微笑而去。”
亦作“ 屠酥 ”。药酒名。古代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次第从小起。”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 汉 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 宋 苏辙 《除日》诗:“年年最后饮屠酥,不觉年来七十余。” 清 马之鹏 《除夕得庐字》诗:“添年便惜年华减,饮罢屠苏转叹歔。”
[屠苏]百科解释
上海烛龙研发的单机游戏《古剑奇谭:琴心剑魄今何在》之一男主角,贯穿游戏主题,为故事灵魂“琴心剑魄”之“剑魄”。原名韩云溪,太子长琴半身。幼时经历灭族之灾,本来已死去,但因体内被封进了太子长琴一半魂魄而得以死而复生。身怀凶剑焚寂的煞气,在某次煞气发作中被紫胤真人所救,后拜入昆仑山天墉城,以“屠绝鬼气,苏醒人魂”之意更名为“百里屠苏”。十年后,他为寻找灭族仇人而离开天墉城,踏上了漫漫征途。 更多→ 屠苏
[屠苏]英文翻译
Su Tu
[屠苏]相关词语
肆肆 早安 英隽 怏怏 铁青 缄默 黄晴 榜样 驿馆 薏米 襁褓 风花[屠苏]相关搜寻
屠苏酒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