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白帝城托孤后什么时候走的?刘备白帝城托孤有什么寓意?
刘备白帝城托孤后什么时候走的?
公元222年六月,陆逊火烧连营,刘备大败撤兵,退至永安白帝城中。公元223年四月,刘备病逝白帝城,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从时间线上来看,刘备在白帝城中呆了足足十个月,这十个月的时间完全可以让刘备从永安回到成都。
可事实却是刘备直到病死都没有回成都,那么问题来了,刘备为什么不回成都?刘备不回成都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自身原因,一个是国家原因,先来说刘备自身原因。
夷陵之战的导火线是关羽被吴国杀死,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亲自领兵征讨东吴。刘备称帝后,干的之一件大事就是发动夷陵之战,打着为关羽报仇的旗号,兴师讨伐东吴。
可是在刘备发兵之前,诸葛亮等蜀汉群臣都劝诫刘备不要贸然兴兵,此时蜀汉的主要敌人不是东吴,而是曹魏,让刘备分清形势,顾全大局。
此时的刘备已经不是当初三顾茅庐时心平气和的刘玄德,关羽张飞两兄弟之死给他带来了沉痛的 *** ,刘备已经被仇恨蒙蔽了双眼。
桃园三结义时的铮铮誓言在刘备耳边萦绕,刘备流着泪发誓此仇不报,枉为大哥。于是刘备不顾群臣阻拦,御驾亲征,结果却兵败夷陵,全军覆没。
兵败后的刘备终于冷静了下来,眼角的泪水是他的忏悔,他知道自己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方,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刘备如果打了胜仗还好,可是他打了败仗,这让他如何面对蜀汉群臣,这让他如何面对死去将士的家人,刘备没有颜面回成都,没有颜面面对他们。
当初众人都劝诫刘备,可是他不听,如今事实摆在眼前,刘备才知道自己真的错了。当然了,刘备无颜面对成都父老才不愿意回成都,这只是一个基本原因,而根本原因是刘备在永安白帝城中还有事情要做。
关羽被杀之前,蜀汉和东吴之间是稳定的盟友,因此刘备对东吴的战略部署相对较少。刘备的主要敌人是曹魏,因此他把主要兵力都部署在北方,用来抵御曹魏。
可是关羽被杀,直接导致蜀吴之间矛盾的激化,刘备没有加强蜀吴之间的军事防御,而是采用“进攻就是更好的防守”这一战略,直接亲征吴国,打算一举灭了吴国,可是刘备万万没有想到他竟然战败了。
刘备全军覆没,只能采取防守战略,抵御吴国的进犯。此时的蜀军刚刚经历一场大败,士气正低,军心涣散,如果刘备回成都,不呆在前线抵御吴军,那么以蜀军目前的战斗力能抵挡住士气正盛的吴军吗?
吴军一路高歌猛进,攻到成都,导致蜀国灭亡也不是没有可能。所以说刘备不能回成都,永安需要他,将士需要他。刘备来到永安后,加强军事驻防,修建堡垒,建立以永安为核心的军事防线,来抵御吴军的进攻。
刘备的种种举措迅速地稳定了军心,成功的阻挡了吴军的步伐,成功的守护了蜀汉疆土。孙权见吴军一时之间攻不下永安,于是主动向刘备求和,刘备也只能答应和好。
就这样,刘备用生命最后的一段时光守护了永安。公元223年四月,刘备在白帝城托孤后,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刘备白帝城托孤有什么寓意?
标志着刘备死了,蜀国有了昏庸无能的君主刘禅了,诸葛亮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孙刘联盟,联孙抗曹的基本方针又可以实行了,OVER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三国演义中 白帝城托孤片段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就根据这个片段能看出来的主要人物的性格 具体说明首先,刘备不是一个真正的所谓仁义之主。彝林一战,刘备惨败而回,退守白帝城,此时刘备也身染重病,命不久矣,而他十分清楚,刘禅暗弱无能,以后大权必定旁落,他儿子很可能重蹈汉献帝的覆辙,于是刘备想到了托孤! 刘备首先想到的就是诸葛亮。诸葛亮是刘备“反客为主”战略的积极拥护者和继承发扬者,以刘备的识人眼光,很可能已经看出诸葛亮在他死后会走上和曹操一样的道路,于是,刘备决定以退为进,试探诸葛亮,由此便有了“如嗣子可辅则辅之,如不可辅则自为成都之主”的言语,以刘备的枭雄一世,决不会把几十年打下的江山拱手让人的,当时若诸葛亮有一点可疑举动,刘备可能“已在帐中伏下二百刀斧手,只等举杯为号,一拥而上,乱刃分尸”。刘备没想到的是,诸葛亮比他更老奸巨滑,一听这话,立即演了一场涕泪横流的戏,并说“臣敢竭股胘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刘备对诸葛亮的话可能根本就听不进去,这时就想起了李严,当时军权还没有落在诸葛亮手里,诸葛亮是丞相,主理内外政事,而内外军务有李严管理,刘备煞费苦心的使诸葛,李严二人同时受托,实是想这二人相互牵制,都使对方不敢妄动。刘备做完上述布置后还是不放心,诸葛亮属于荆州集团,李严属于益州集团,二人均非刘备原来从徐州开始所带的从属集团,而当时关、张已亡,若论跟随最久的,就只有赵云了。于是,刘备把赵云也叫到身边,对赵云说刘禅是你七进七出从曹军之中救出来的,因此跟你更好,在我死后,希望你继续照顾他。由于诸葛亮和李严在旁的缘故吧,刘备没有直接说出他的真正目的,而言下之意,便是要赵云监视诸葛亮和李严集团并确保刘禅的统治地位。因此,刘备白帝城托孤的真正对象是赵云,而非诸葛亮、李严,刘备亲自导演的白帝城托孤,确保了蜀汉政权在他死后不立即陷入争权夺利的混乱之中,赵云、诸葛、李严之间的相互制肘,在一定时期内稳定了蜀汉国内的个派系斗争,使刘禅可以比较安稳的坐上了皇位。 刘备于乱世之中纵横一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以白帝托孤的手段达到了他一生权谋之术的更高峰,为一代枭雄的落幕画上了比较完美的句号。
真实历史上,白帝城托孤真的给赵云遗书了吗?
真实历史上,白帝城托孤真的给赵云遗书了吗?
白帝城托孤:刘备夷陵兵败后,并没有返回成都,反而是呆在了白帝城,直至过世。而就在去世前,把诸臣集结到白帝城,开始啦托孤部署。刘备的托孤,通常是分成四个步骤。
刘备白帝城托孤的主要内容! 100字内! 急!急!急!
刘备在与东吴的大战失败后,在白帝城病危,将诸葛亮招到白帝城,将儿子也就是后主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并称如果刘禅不行,诸葛可以取而代之。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