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四个现代化是指哪四个?1954年四个现代化是指哪四个?
1978年四个现代化是指哪四个?
工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 国防现代化 科学技术现代化1954年四个现代化是指哪四个?
1954年四个现代化是指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1954年召开的之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一次明确地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四个现代化的任务。1964年12月,周xx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一次会议上提出,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四个阶段分别是什么?
1、起步阶段(1840-1895年)
主要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军工企业。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随着甲午战争的惨败,表明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清 *** 的近代化探索失败。
阶段特征:地主阶级洋务派担负起近代化任务的主角;领域主要在经济领域,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19年)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展开。
阶段特征:本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中坚力量是资产阶级;最突出的领域是在政治领域;经济上民族工业有较大发展;思想文化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曲折前进阶段(1919-1949年)
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近代化艰难地进行,同时增加了新的内涵。
阶段特征: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任务,中国近代化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4、腾飞阶段(1949年至现在)
建国后,中国 *** 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历经曲折,终于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中国的近代化进入腾飞阶段。
阶段特征:中国正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健康迈进。
周恩来在什么大会上重申在本世纪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
1975年1月18日,周恩来在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重申在本世纪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1964年12月,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一次会议上完整地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同时,还提出了两步走的设想。之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宣布四个现代化目标之后,本来打算从1966年起,在建设上用“巨大的而又是稳重的”步伐,开始迈进。但是,“文化大革命”打断了这个进程。
1975年1月18日,在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以顽强的意志,战胜了沉重的癌痛,以激昂有力的全国人民熟悉的声音,作了《 *** 工作报告》,重申四个现代化的目标
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是由谁提出的
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是由周恩来根据 *** 的提议。1954年召开的之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一次明确的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扩展资料
四个现代化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1954年召开的之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一次明确的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1956年又一次把这一任务列入党的八大所通过的 *** 中。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一次会议上宣布,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他代表 *** 中央提出,“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