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瑞卿有几个子女(罗瑞卿的女儿叫什么)
罗瑞卿有几个子女
人物简介
罗瑞卿(1906年5月31日—1978年8月3日),四川南充人,中国工农红军、中国人民 *** 、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领导人之一;早年入黄埔军校,后加入中国 *** ,任红四军政治部宣传部长、红一军团保卫局局长,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期间,任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十八集团军野战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中央局、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参与石家庄、太原战役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公安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总参谋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文革”期间遭受残酷迫害,1977年复职,1978年赴联邦德国治疗腿疾时去世。
人物历史
罗瑞卿与郝治平的相遇相爱并不是毫无缘由的,罗瑞卿曾经是抗大和陕北公学的领导人之一,他曾带出不少有才华的将领和干部,后来因为战局逐步扩大化,这两所学校合为一体,罗瑞卿亲自带着全体师生们远渡黄河,到达华北地区,由此可见罗瑞卿是一个脚踏实地、十分肯干的革命工作者,而郝治平也不差。
郝治平出生于1922年,河南人,出生于一个富裕之家。出身优越的郝治平本可以做一个吃喝不愁的大 *** ,她读过书,也有着很好的家庭条件,只要她愿意,完全可以一直过着轻松快乐的生活,可是她没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面对异族的侵略,她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她放弃了一切,成为了一个革命工作者,投入到抗日战争当中。也是因为这样,她才来到陕北公学,才会结识罗瑞卿。
罗瑞卿喜欢和学员们交流,他很平和也没有什么架子,学员们都很喜欢他,而郝治平本人对他的印象也很好,但郝治平只是仰慕他,从未想过和他升华为更高的关系。当时郝治平还以为罗瑞卿对自己并不关心,然而罗瑞卿早就注意到了她,这个活泼机灵长相动人的姑娘,总是安安静静的,做事也一副认真仔细的样子。
罗瑞卿开始追求郝治平,1941年,两个人正式结为革命伴侣,他们互相理解,互相扶持,一起走过了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嫁给罗瑞卿后,郝治平为丈夫生下八个孩子,夫妻两个就这么相敬相爱地过了很多个年头。
虽然已经和罗瑞卿结为夫妇,但郝治平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革命工作,她不仅是罗瑞卿的妻子,也是孩子们的母亲,也是一个革命同志。新中国成立后,罗瑞卿被授予大将军衔,郝治平也被授予大校军衔。罗瑞卿一心扑在工作上,很少能顾及到家里,郝治平却将里里外外都打理得有条不紊,他们的孩子更是被她教育成国家栋梁。
值得一提的是,两人所生育的八个孩子里,长子 *** 与次女罗峪书都成为了核物理专家,长女罗峪田也成为了总参科研所所长。都说父母就是孩子们更好的老师和镜子,从这几个孩子的身上我们足以看出郝治平与罗瑞卿夫妇的为人处世之道,他们不仅在革命事业上齐头并进,在家庭方面也有着足够的默契。
1978年,罗瑞卿因病去世,面对爱人的离别,郝治平并不气馁,一个人撑起了整个家。后来郝治平担任了总参政治部顾问以及老人促进会会长等职务,现如今郝治平已经100岁(虚岁),而她的孩子也都有了各自的天空与各自的精彩。
罗瑞卿的女儿叫什么
罗瑞卿大将共生有子女8个。分别为 *** 、罗峪田、罗峪书、罗宇、峪治、峪平、罗原、罗寰。长女:罗峪田(玉田) ,1942年1月18日生于山西太行山桐峪村。毕业于北京师大女附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总参某研究所所长,大校军衔。
次女:罗峪书,1943年出生于太行山,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核物理专业毕业。
三女:罗峪治(朵朵),1949年出生。
四女:罗峪平,小名罗点点 ,1951年出生在北京。中国作家、医生,“尊严死”提倡者,著有《我的死亡谁做主》《红色家族档案》等书籍。
长子: *** ,少将。1938年在延安出生,取名罗小卿。1958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1961年转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学习,1996年从中国人民 *** 后勤部装备部副政委岗位上退休。
次子:罗宇(猛猛),1944年出生于陕西延安,1988年授大校军衔。
三子:罗寰。
四子:罗原(了了),1953年出生,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MBA学位,北京标准国际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1959年,罗瑞卿出任总参谋长,副总长张爱萍为何迅速递交辞职信?
1954年10月末,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改称为中国人民 *** 总参谋部,由粟裕担任总参谋长,与此同时,中央竟还一口气任命了11位副总参谋长,这个配置也是相当豪华。
不过,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各个方面都缺人,所以这11位副总参谋长实际上有七人是并未到职的。哪怕是到职的四人,大部分也很快就因为调动而离开了这个岗位。相对来说就张爱萍担任副总长的时间要长一点。
张爱萍先后与粟裕、黄克诚、罗瑞卿三任总参谋长密切配合过,他的能力也是非常突出的。但是这里面也有个小插曲,1959年9月罗瑞卿就任总参谋长时,张爱萍却当即写了辞呈,表示想去一线部队工作。
以至于罗瑞卿见信后苦笑: 难道你这么不希望我当总参谋长吗?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莫非是二人有什么恩怨?
其实张爱萍想离开总参谋部,并不是因为与罗瑞卿关系不睦,相反他跟罗瑞卿还是以兄弟相称的好友,两人都是四川人,交流起来很亲切。
据张爱萍之子张胜所说: 早在红军大学时两人感情就很好,彼此都能讲出一些鲜为人知、甚至是个人隐私的笑话来。 抗日战争初期,二人又同样作为八路军代表前去武汉参加国民 *** 召开的政治工作会议,还留下过很多合影。
并且其中一张只有他们两个人的照片,罗瑞卿还在上面写下了“送给爱萍小弟存念”然后送给了张爱萍。
既然不是私交问题,那为什么张爱萍的举动会如此反常呢?其实主要还是跟当时总参谋部的人员调动有关。
最开始在总参,张爱萍是配合粟裕工作的,两人也是老战友了,解放战争初期两人都在华中军区,那段时期来往非常多。
后来张爱萍因为负伤前往苏联治疗,回国后没多久便担任了第三野战军前线委员会委员,继续与粟裕进行配合。他对粟司令过往的战绩以及工作的能力都非常佩服。
晚年张爱萍曾对子女说: 总参工作最顺畅、最有效率的时期,就是粟裕在当总参谋长时。 可见他心里是很想与粟裕共事的,然而这段最让他满意的时期却没持续多久。1958年,粟司令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当时对粟裕态度最强硬的是彭老总,这可就让张爱萍有些尴尬了,因为他是红三军团出来的人,在很多人眼里属于彭老总的嫡系,而且他对彭老总也非常敬重。
两边对张爱萍都可以称得上是好同志、老上级,他夹在中间很难表态,所以公开场合基本上都保持了沉默。不过他还是希望双方能化解矛盾,他多次去拜访了粟裕,建议粟裕能跟彭老总推心置腹地谈一谈,消除工作中的误会。
当时张爱萍能做的都做了,事情最终的走向他也控制不了,而在粟裕退居二线后,黄克诚继任为总参谋长。黄克诚也是红三军团出来的人,在张爱萍担任红3军团第4师政治部主任时,黄克诚就已经是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曾是他的直属上级。
抗日战争时期黄克诚担任过新四军第三师师长,而张爱萍是他的副手副师长,两人配合也非常密切,张爱萍的妻子李又兰回忆过: 他们两人经常为工作上的事情吵架,甚至相互拍桌子,但是在事情过后,他们又亲如兄弟一般!
两人几十年的战友情,推动工作那自然是相当顺畅。但令人唏嘘的是,黄克诚在总参谋长职务上也没有工作多久,1959年的一场会议,彭老总、黄克诚都受到很大的影响,被免掉了军职。
这个结果让张爱萍非常失望,因为他很熟悉彭、黄两位老首长的为人,知道二人不会无的放矢。虽然他没有像邓华、洪学智、万毅等人那样直接在大会上出言为彭老总申辩,但他也用行动表示了对彭老总的支持——
会议结束后,其他人都不敢跟彭老总共搭一驾飞机回京,只有张爱萍登了上去,哪怕彭老总多次劝他走,他依然坚持与彭老总一同回了京。 此事就能看出张爱萍磊落的作风。
总参谋部人员的频繁调动,加上张爱萍很尊敬的三位首长都接连出了事,所以他渐渐不想在这个部门任职,更希望到一线去,那样能远离很多问题,他的这段话就表明了心意:
“凡和我关系不大的、能不参加的活动和会议我都懒得参加。那些驴打死马、马打死驴的事,我一概不听,不问,不参与。”
也就是说,不管是谁接任为总参谋长,张爱萍都会提出辞呈,他并非对罗瑞卿有意见,只是罗瑞卿恰好是那个人。
不过当罗瑞卿说出那句“难道你这么不希望我当总参谋长吗”后,张爱萍就意识到自己的做法太莽撞了。 本来总参谋部就人心不稳,新官上任原副总长却要辞职,这让外人怎么想?是张爱萍要给罗瑞卿来个下马威?以后罗瑞卿的工作还怎么好开展?
所以在一番长谈之后,张爱萍收回了辞呈并表达了歉意,他们二人还是很愉快地共事下去了。
罗瑞卿也没有因为此事而心生不悦,往后的工作中都给到了张爱萍更大的支持,张爱萍对罗瑞卿的评价也非常高,他晚年跟孩子说过: 罗这个人,工作有魄力,有干劲,能决断,雷厉风行。他对我是很信任、很放手的。
张爱萍的性子向来都很直,他认为对的事情会支持,认为错的也会出声,往后那么多年,他没有说过上级一句坏话。哪怕自己也受到不公对待,依然保持了正直的作风。
他建国初长期从事着国防科学技术和国防工业战线的领导工作,“两弹一星”、导弹部队等等国防利器都有张爱萍的贡献。
70年代末,久经考验的张爱萍复出工作,继续狠抓洲际导弹、潜地导弹等尖端武器,后来他还担任过国防部长,在职务上超过了粟裕、黄克诚、罗瑞卿这三位老上级。
罗瑞卿对公安部队的作用和意义做了哪些阐述?
建立这样一支部队,是我国无产阶级掌握政权之后出现的新课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学说在中国条件下的具体运用。
*** 主席在新中国诞生前就指出,只要帝国主义存在,国内反动派存在,国内阶级存在,我们就必须强化人民的国家机器,强化人民的军队、人民的警察和人民的法庭,借以巩固国防和保护人民的利益;并以此为条件,使中国有可能在工人阶级和 *** 的领导下,稳步地由农业国进到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进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毛主席又进一步指出:“帝国主义者和国内反动派决不甘心于他们的失败,他们还要作最后的挣扎。在全国平定以后,他们也还会以各种方式从事破坏和捣乱,他们将每日每时企图在中国复辟。”
正是在这样新的形势下,中央决定人民军队实行必要的分工,国防军集中进行正规化建设,随时对付外部敌人的侵犯;
而由公安部队担负起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维护社会治安的经常性任务。
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安部队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亮剑里要求李云龙守住赵庄的是不是罗瑞卿?
这位长官还说了句:刚好和邱长官打了个对对胡粟裕大将。因为李云龙的二师是隶属于华野司令部的,而罗瑞卿是当时的华北野战军的不可能管到李云龙头上。更何况罗瑞卿就没有到过淮海战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