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为什么背叛秦始皇 李斯背叛秦始皇的原因简述
李斯为什么背叛秦始皇 李斯背叛秦始皇的原因简述
1、李斯变节的原因主要是怯懦与无奈。2、李斯当时已经位极丞相之位,与其说是利益,不如说是牵扯到了一些关乎李斯整个家族的生死存亡问题,个中原因很复杂。赵高与李斯的曾经多次过招,不能不承认李斯是屈从赵高的而非迎合,李斯的权宜之计,暂时保住了自己的地位,但是这次背叛带来的后果,不久之后就应验了。不仅是李斯,连同李斯的家人也为他这次的选择付出了惨重代价。
李斯当年为什么要背叛秦始皇
李斯年轻时曾刻苦钻研帝王之术,学成之后以其过人的谋虑和智慧帮助秦始皇统一六国,同时对中国汉字和货币的统一,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李斯又是一位颇具争议性的人物,他妒贤嫉能,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同学韩非;并伙同赵高篡改了始皇的遗嘱,扶二世继位,最终逃不了被腰斩的命运。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字通古,年轻时曾经做过郡小吏,当时的地位是极其卑微的。直到有一天他看见了处于不同环境的两只老鼠命运反差是如此巨大,“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两只老鼠的不同命运给了李斯很大的启发,他感叹道:“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他有了强烈改变自己所处环境的愿望,梦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为“仓中鼠”。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离家跟随当时的名家荀子学习帝王之术。等到学有所成的时候,他认为自己的祖国楚国不足以成就自己平生所学,而当时的秦国有并吞天下的趋势,于是他决定西入秦国。
到了秦国之后,李斯先委曲求全做了丞相吕不韦的舍人,后被任命为郎,也正因如此,他才有了面见秦王的机会。伴随着秦国逐步削弱诸侯国的实力,李斯也逐步赢得了秦王的信任,进入了秦国的决策层,实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愿望。
秦王统一六国后,李斯被任命为丞相。这时候的李斯是真正实现了年轻时期的愿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达到了权力的顶峰。不仅如此,他的儿子全部娶秦国公主为妻,女儿全部嫁给秦国公子。儿子李由告归咸阳的时候,“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庭车骑以千数。”这样无比显赫的荣耀并没有冲昏李斯的头脑,他感叹自己“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

这时候的李斯如果放下权力的话,一切还来得及,但是李斯并没有这样做。公元前209年,始皇在巡游时病死在沙丘,临死前立长子扶苏为太子。公子胡亥与宦官赵高密谋篡改诏书,自立为帝,赵高向胡亥建议此事“不与丞相谋,恐事不能成,臣请为子与丞相谋之。”
刚开始李斯还严词拒绝了赵高的阴谋,但当赵高以权力和相位相威胁的时候,李斯被击中了命门,他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其毕生追求的就是这两样东西,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轻易舍弃的。李斯仰天长叹曰:“嗟乎!独遭乱世,既以不能死,安讬命哉!”参与了矫诏的阴谋,立公子胡亥为二世皇帝,赐死了长子扶苏和将军蒙恬、蒙毅,“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阳市,十公主矺死于柱,相连坐者不可胜数。”至此,李斯走向了自我毁灭的之一步。
二世皇帝性情残暴,即位后实施的严刑峻法与始皇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群臣人人自危。同时生活穷奢极欲,建造阿房宫,修驰道,百姓的负担日益沉重,纷纷揭竿而起。这时候的李斯已经没有了正义感和责任感,为了保住自己的权位,他写了一篇《行督责书》,向二世皇帝表明自己的忠心。他竟然说尧、禹那样的“以身循百姓”是“不自爱,何足贵哉!”同时说明只有用严刑峻法来督责臣下和百姓,明主才能“久处尊位”,“独擅天下之利”。

为了应对各地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李斯主张只要推行严刑峻法,老百姓就不敢公然反对。更为 *** 的是,李斯认为要打击排斥三种人,分别是“俭节仁义之人立于朝,则荒肆之乐辍矣”;“谏说论理之臣间于侧,则流漫之志诎矣”;“烈士死节之行显于世,则淫康之虞废矣”。还说道:“故明主能外此三者,而独操主术以制听从之臣,故能荦然独行恣睢之心,而莫之敢逆。”
这种倒行逆施的话出自李斯之口,简直让人难以相信,这已经不是当初写《谏逐客书》时的那个称赞百里奚、蹇叔、商鞅,并号召不轻人民、不却众庶的那个李斯了。这又能说明李斯是违心的不得已吗?不是,是李斯为了保官而出卖了自己的灵魂。
作为始皇的托孤重臣,为了维护个人的私利竟然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真是让人感叹不已!但是阴险的赵高是不会让李斯获得二世的信任的,在二世面前进谗言道:“沙丘之谋,丞相与焉。此其意望裂地而王矣。”并说丞相子与反贼有往来。李斯听说后,惊恐万分,只能孤注一掷向二世皇帝上书揭发赵高,说他“有邪佚之志,危反之行”。并直言“陛下不图,臣恐其为变也”。

在赵高与李斯面前,二世皇帝毫无疑问地会选择赵高这个与他狼狈为奸的小人。于是李斯被下狱,在狱中,李斯才体会到二世皇帝残暴不仁有如桀纣一般,自己的下场不会比比干、伍子胥好哪儿去。最后为了挽救自己和自己的家族,李斯再一次向二世上书,回顾了自己相秦三十多年来,秦国是怎样一步步走上富强道路的,言辞恳切,把自己的功绩违心说成是罪过,乞活之心令人悲悯。李斯的上书最终被赵高以“囚安得上书”的原因被驳回,没有上呈到二世面前,李斯的下场只有死路一条了。二世二年七月,李斯被腰斩于咸阳。临行前,他向儿子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李斯就这样走完了自己充满悲剧的一生,关于李斯悲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李斯的个人私欲太重。为了自己的权利和地位,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这都是缘于年轻时看到的那两只不同生活环境的老鼠所决定的。有些时候为了个人私欲会不顾国家利益,甚至不顾同门之谊,使他在紧要关头出现重大失误。始皇去世后,假如他能坚守遗嘱立扶苏为帝的话,想必也不会有如此下场。
其二,不懂得及时抽身而退。李斯在权力达到顶峰之后,也发出了“物禁大盛”的感叹,但还是贪恋富贵,不愿急流勇退。
其三,赵高的挑拨和二世的昏庸。始皇时,李斯是之一宠臣。沙丘之变后,赵高望取而代之,故尽一切手段陷害李斯并挑拨李斯与二世的关系,造成君臣关系紧张。二世皇帝在治国理想、抱负和谋虑上远逊于始皇,残暴不仁,只图享乐,不能准确驾驭臣子之间的矛盾。

司马迁说:“斯知《六艺》之归,不务明政以补主上之缺,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听高邪说,废适立庶。诸侯已畔,斯乃欲谏争,不亦末乎!”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李斯忠心耿耿,但为什么却被秦二世满门抄斩,这其中有何隐情?
李斯怎么死的?说李斯这个人忠心耿耿我觉得不尽然,李斯对谁忠诚要看谁对他的仕途有利,李斯曾经为了自己的利益害死了自己的好兄弟韩非,这也让李斯被称为“心机男孩”。在大公子扶苏和胡亥的选择中,李斯最后还是选择了胡亥做继承人,因为李斯认为如果扶苏继位,那么以后仕途得力者必定是大将军蒙恬这样对自己以后的发展很不利,就这样他和奸臣赵高联合起来一起辅佐少子胡亥登上皇位。

李斯这个人可以说是一个有两副人格的人,他在秦始皇统治时期为秦朝的发展做了不少的贡献,一开始在赵高劝说李斯辅佐胡亥的时候,李斯坚决拒绝的,但是奈何在赵高的威逼利诱下还是屈服了,这就说明李斯这个人不是没有良知的,他想要这个国家更好,但是相对于国家的利益来看他更倾向于自己得力,李斯的这个性格也为他以后的命运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李斯在胡亥继位之后一直想要让胡亥成为一个好的君王,想要胡亥多对国事上心,但是奈何胡亥就是个二世主,哪里懂得国事是什么,国政要事渐渐地被胡亥都交给了奸臣赵高手中。

胡亥因为自己是弑兄继位,所以一直担心自己的兄弟姐妹会效仿自己,便下令将他们全部处死。除此之外,胡亥一直和宫女玩乐,奢靡的享受生活。李斯曾多次劝谏胡亥,引来了胡亥的不满。在一次胡亥和宫女做乐的时候,李斯再次劝谏,胡亥十分生气。赵高抓住了机会说李斯一家企图谋反,最后李斯被腰斩,李斯的家人也被连累。
秦相李斯位极人臣,为什么最后身被五刑,还被灭族呢?



李斯是楚国的一个小吏,有一天,他看见厕所的老鼠瘦骨嶙峋,偷吃点粪便还惊慌失措,可是粮仓里的老鼠却肥头大耳,旁若无人地吃粮食。李斯恍然大悟,他觉得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决定他将来能不能发达。
李斯名利心特别重,他觉得男子汉大丈夫要是不争富贵,就和行尸走肉差不多。他决定投奔秦国,去谋求富贵荣华。

到了秦国,因受到丞相吕不韦的赏识,得以接近秦王。从此平步青云,深受器重。到了秦国统一六国时,他做到了丞相。他的几个儿子都娶了秦国的公主,女儿也都嫁给了皇族子弟。一时间,位极人臣,非常显赫。
但是为什么后来画风突变,身被五刑,还被灭族呢?这主要是他过于贪恋权力害的。
一 沙丘阴谋
为了巩固对全国的统治,也为了寻找长生不老的仙药,秦始皇开始了第五次出巡。随行人员大部分都是深受宠爱的。其中就有丞相李斯,中车令赵高以及小儿子胡亥。回程的时候,秦始皇不幸染病,最后死在沙丘宫。临死前,他写了一封诏书给长子扶苏,让他回咸阳登基,主持他的葬礼。

但是居心叵测的赵高却想让胡亥当皇帝,他找到李斯,劝他一起同流合污。李斯一开始不愿意,他觉得不能背叛秦始皇的知遇之恩,再说,废长立幼,国家会出现动乱,历史上这样的事多着呢。
赵高进一步蛊惑说,你有蒙恬的功劳大吗?你和扶苏的交情有蒙恬深吗?再说,扶苏为人刚毅勇武,他要是即位,肯定让蒙恬当丞相。你只能抱着通怀侯的大印灰溜溜地告老还乡,什么也得不到。如今天赐良机,只要我们上下一心肯定不会出乱子。到时侯你肯定能够世世封侯,子子孙孙富贵长久。过了这个村可就没那个店了,搞不好就要大祸临头了。

李斯本来就把名利看得很重,赵高的话一下子就击中了他的软肋。他流着眼泪同意了,说我不管了,你们爱咋地就咋地吧。
二 为求自保
二世登基后,在赵高的纵容下,每天纵情声色不理朝政。还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害得老百姓的兵役和劳役没完没了。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打响了反叛秦王朝的之一枪。从此各地起义风起云涌,秦王朝的统治风雨飘摇。
李斯很不安,向二世进谏,劝他让人民休生养息。没想到二世很不开心,他说,当皇帝本来就是要开开心心,为所欲为。要是像尧舜那样,凡事亲力亲为,和老百姓同甘共苦,那才傻呢!活得还不如一个奴隶,有什么意思?再说,你身为丞相,为什么让盗寇蜂起?

李斯害怕了,就违心地给二世上书,顺着二世的心意说,皇帝应该纵情享乐。不能像尧舜他们一样,把天下当成负担,那多低贱呀!慈母多败子,就应该严厉地督促百官和老百姓,他们才不敢干干坏事。
二世一看,非常开心。从此,秦王朝的法令更加严峻了。路上有一半的人都受过刑,街上每天都有堆积如山的死尸。
三 揭发赵高
赵高为了一手遮天,除掉李斯,就诬陷李斯的长子李由和陈胜吴广暗中勾结。要不,赵义军路过他的辖区,他为啥不出兵攻打?
李斯急了。就上书揭发赵高是一个贪得无厌,卑劣 *** 的人。说赵高正在和皇帝平起平坐,权力比皇帝还大,早晚有一天要谋反。劝二世诛杀赵高。
二世不相信,还偷偷告诉赵高,让他防着丞相。
赵高听了,装着义愤填膺地说,丞相就是因为得不到更大的封赏才想谋反的。他就是怕我赵高,哪天我赵高死了,他马上就会谋反。
二世一听害怕了,就把李斯抓了起来。
四 身披五刑
李斯入狱后,没有像别的官员那样自杀。他很有辩才,他觉得他可以打动二世。就在狱中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封信给二世,为自己辩解。
没想到赵高压根就不让二世看到这封信,他随手就扔了,说一个囚犯有权利给皇帝写信吗?
赵高派他的爪牙假扮成御史,侍中等官员,分成十多批,轮流审讯李斯。李斯要是实话实说,就严刑拷打。李斯只好违心地承认对自己的指控。

后来,二世派人来核验口供,李斯这时被打怕了,他以为这又是赵高的人,就不敢翻供。
二世看了李斯的口供,心有余悸地对赵高说,多亏了赵君你啊,我差一点被丞相卖了。
李斯后来被腰斩,灭族。
临刑前,他对儿子感叹:如今我想和你一起牵着黄狗出东门打猎也不可能了。
物极必反,登高必跌重。以李斯之聪明,不可能不明白这些规律。但是他过于贪恋权力,不知急流勇退。《红楼梦》有副对联写得好: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司马迁批评他,位极三公,却不知弥补皇帝的过失,还一味奉承,推行严刑峻法,和赵高一起废嫡立庶。到了诸侯并起,才开始进谏。要不然,李斯肯定可以和周公齐名。
李斯明明是忠于始皇的忠臣,却为何与赵高同流合污,最后还被害死?
秦始皇可能到死也没有想到李斯会背叛他吧,一代帝皇在沙丘之地陨落了,虽然已经安排好了后事,只可惜所托非人啊!想那赵高和扶苏的关系,他怎么会乖乖地让扶苏登上皇位呢?于是在沙丘的某个夜晚,赵高选择了去拜访丞相李斯,打算和他干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篡改遗诏。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d043ad4bd11373f043e57857af0f4bfbfaed041b?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在正常人看来,这都应该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首先,秦始皇对丞相李斯有知遇之恩,把他从一个小小的秘书一直提升到丞相的位置。其次,李斯也算是皇亲国戚了,毕竟李家和秦王是有联姻的。再说了,李斯作为一名政治家和雄辩高手,怎么会被赵高说服呢?总的来说,无论是于公于私,丞相李斯都没有背叛秦始皇的原因。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d0c8a786c9177f3ee94deac57bcf3bc79e3d56f8?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可让人惊讶的是,在几个回合的争论之后,李斯选择了和赵高狼狈为奸。在很多人看来,李斯是因为贪图荣华富贵才选择和赵高同流合污的,毕竟丞相的权利诱惑力真的很大。
可当时的李斯已经是古稀之年了,也没有几年的荣华富贵可享了,作为荀子的高徒,李斯是深深明白风水轮流转的道理。他为什么要让自己变成乱臣贼子呢?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8326cffc1e178a826ce66868fd03738da877e824?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其实,李斯沙丘变节的真正原因,只因为一个“怕”字。李斯怕什么呢,怕的不是自己的相位不保,而是自己不能善终,家族难于保全。
赵高的话之所以能说服李斯,就在于他点出了,如果扶苏当皇帝,你李斯将不得善终,而且家族也有很大的危险。这主要是因为秦国刑法的残酷无情,动不动就要株连九族。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30adcbef76094b36eb850d25a8cc7cd98c109de6?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上任丞相被新君主处死的情况,在秦国是屡见不鲜的。想那变法的商鞅,用铁腕变法的方式,让秦国迅速崛起,可秦孝公一死,新的君主就用谋反罪处死了商鞅。至于前任丞相吕不韦,那就更惨了,帮助嬴政的父亲登上王位,可换成秦始皇当老大后,被罢免相位也就算了,告老还乡了还要被嬴政赐死。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ac4bd11373f082029bb087f740fbfbedaa641bd3?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李斯作为秦国的丞相,深深地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如果是扶苏当了新皇帝,那么自己当不了丞相还是好的,怕的就是他要清算旧账,毕竟“焚书坑儒”是李斯大力支持的。因为怕,所以李斯选择了沙丘变节。
说起李斯,对于熟悉秦汉历史的人来说肯定非常熟悉。他辅佐嬴政登上皇位并且帮助他统一了六国。但是他在历史上最让人关注的是位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李斯竟然败在了一个宦官手里,令人唏嘘不已。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8b13632762d0f7039167821403fa513d2797c524?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李斯幼时曾在荀子手下学习,荀子是当时七国内有名的哲学家政治家,李斯也算是师出名门,但是他的结局却是输给了一个宦官。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42166d224f4a20a44bcb2b0f9b529822730ed024?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李斯家族并不是秦国的人,他从其他的国家来到秦国,希望能够借助秦始皇实现自己的抱负,最后他也获得了成功。秦始皇使中国获得了统一而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而李斯也不愧“千古一相”这一称号。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f9198618367adab4aaa90d8b80d4b31c8601e4f9?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嬴政正是因为获得李斯的帮助才统一了六国,在位时也积极听取李斯的意见。对于君臣之间的关系来说,李斯可以说是关系处理的更好的,虽然有开国之功但是从来没有对皇帝构成威胁。嬴政最信任的人非他莫属,直到他死都没有怀疑过李斯会做出不忠之事。而且对于二世胡亥,李斯也是最初开始拥立的一批人,但是胡亥继位后竟然会怀疑他,最后听信谗言杀了他,这在历史上也实属罕见。
李斯师从荀子,也是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之一,在历史上绝对是一名大政治家。但是也有很多时候他做的事情和许多 *** 的政客家相差无几。李斯无论从才学还是智谋来说,在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来说都算是之一流的。但是他最终的结果并不好,在历史上也有特殊的代表性。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71cf3bc79f3df8dc452a9959c611728b461028e6?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那么丞相李斯为什么会输给一个宦官赵高呢?如果看了下面总结的这几点,相信大家对于这个问题可能就有些头绪了。
之一,李斯一直把赵高当做伙伴,但是赵高却不这样,他一直把李斯作为对手来看待。
第二,胡亥继位后,赵高一直和新皇帝保持紧密的联系,控制了皇帝的衣食起居,李斯想见皇上还要经过赵高的同意才可以,更不要说和皇帝揭发别人,阐述自己了。
第三,那就是赵高一直在组建自己的势利团体,使得赵高提出意见时,群臣都附和。但是李斯却没有属于自己的团体,使得他在朝廷孤立无援。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a5c27d1ed21b0ef4bdff8e96d6c451da80cb3ee6?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嬴政在位时,李斯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达到了大臣的更高地位。但是赵高只是一个宦官,也想要能够获得极高的权利和地位。这也是人之本性,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李斯要做的是保住自己的位置,而赵高要做的是继续斗争,获得更高的地位,李斯是知道这些的,但是他太低估赵高了,赵高想做到的是要独揽大权,把妨碍他的一切障碍都清扫干净,而李斯也在清扫名单里面。最终导致了李斯的失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