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互联网百科 > 正文内容

后现代主义思潮到底是什么?甚么是后现代主义?

370SEO1年前 (2023-12-26)203

后现代主义思潮到底是什么?

周国平否定其存在的合理性,谁能辩辩?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是西方理性主义文化传统的反动,它孕育于西方现代文化的母胎中,是秉有西方传统文化基因又在后工业化语境中变异而产生的“文化幽灵”对当代文化、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潮本身并没有整齐清晰的模式和思想体系,在后现代主义的大旗下汇集着形形 *** 的流派、理论和假说。可以说,它是西方后工业社会中全面反叛性的思潮,它一反传统文化的一元性、整体性、中心性、纵深性、必然性、明晰性、稳定性、超越性,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标举多元性、碎片性、边缘性、平面性、随机性、模糊性、差异性和世俗性,彻底否认了传统文艺的美学追求、文化信念和叙事规则,典型的后现代主义作品呈现出构理性、消解中小躲避崇高、零度叙事、表象拼贴、与大众文化和流的鲜明特点。

后现代主义虽然其风行的范围主要是在文学界、艺术界、文艺理论界,但影响很大。按照学术界比较认同的说法,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后现代主义变体出现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在八十年代后半期,后现代主义是与先在的中国现代主义交织为一体而悄然出场的。在当时,人们还未对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区别形成清晰、明确的认识,大多将之与现代主义混为一谈,等量齐观。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后现代主义思潮进一步渗入了大众传媒和日常文艺消费,激起了众声“喧哗”。由于后现代主义的无中心意识和多元价值取向,山此带来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评判艺术价值的标准不甚清楚或全然模糊,艺术精品的存在受到了消费者的挑战,出现了高科技操作下的复制的艺术,甚至拼凑的艺术,无深度。平面化。增殖、拼贴、碎片等均成为后现代艺术的特征。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漫画《论语》,大话《西游》,戏说乾隆,“搞笑”诺贝尔奖金,“交配”鲁迅小说中的人物,以及王朔的“痞子文学”和“无知无畏”的文学批判等等。尤其是孔子和他的思想,在古典社会被作为“万世师表”的“圣人”而顶礼膜拜,只有少数精英分于才对它有解释权;至现代社会,则被作为“孔老二”、“孔家店”而打倒,较多的“准精英”开始对它说三道四地进行批判;进而到了后现代的今天,竞成为大众调侃的“漫画”对象。这种现象,来自于现代艺术家杜尚的给《蒙娜丽莎》加上胡子并将小便池搬到展览会上作为艺术品展出,但不再具有杜尚的“先锋”、“前卫”意义,而是代之以大众时尚调侃的意义。

结构主义漫谈
陈君慧

【摘 要】 结构注意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既有其内在合理性也有其内在不足,通过对结构主 义的哲学思考和对其诗性原则、图腾观和“基本模式”的透视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结构主义的 两面性。
【关键词】 结构主义;主题移心化;隐喻

结构主义思潮是本世纪60年代涌现的一股取代存在主义而占据战后法国主导地位、轰动欧美各国的社会思潮,其在俄国“ *** ”和“布拉格结构主义”的基础上对其成果作了重要的推进。本世纪以来,文学观念发生了根本的转折,结构主义是实现这一革命转变的重要主力军,并且对艺术、文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发生了意义深远的变化。但结构主义把文学研究的重心转入作品本身时忽视甚至排斥了作者和社会环境在文学研究中的作用,并以语言模式去建立文学研究的普遍模式,甚至当作研究万事万物的普遍模式,这是其存在的问题,由于结构主义流派众多,其理论分析风格也各有不同,故本文选取四个层面即对结构主义的哲学思考、诗性原则、图腾观及“基本模式”进行具体分析,从而揭示结构主义的内在合理性及内在困境。

一、 关于结构主义的哲学思考

结构主义认为如果一种真理只对某一主体有价值,对他物无价值,这种真理就是一种偏见,在其看来“要建立科学的价值观就必须摧毁‘我’,代之以‘有’,这就是‘主题移心化’”[1]。此观点是与萨特的存在主义与胡塞尔的现象学相对立的:存在主义的基本观点有二,其一是以人的存在为出发点,个人主观意识既创造了主体,又创造了客体,并赋予客观世界意义予价值;其二是“存在先于本质”和“”自由选择”:人之初空无所有,不具有自己的本质,后来的本质完全由人自己的自由选择和行动决定,其强调个体自由创造性。现象学的基本观点是“先验的自我”唯我论,通过现象学 *** 追溯到“自我”,“‘自我’是世界的本原,世界是自我所‘构造’的对象,自我创造非我”[2],存在主义与现象学的核心是“主体中心化”,而结构主义强调个体的制约性,个体既受其他个体的制约,又受某一有关的整体系统的制约,这是从横的方向平面度来制约,同时个人意识界受非个人的无意识界机制的制约,这是纵向即深层结构制约,故结构主义认为既不存在胡塞尔所谓的先验的认识主体,也不存在存在主义所谓的进行自由选择的行动主体,“人的尊严价值只不过是主体中心化产生的谬见,科学的价值观应当把人与万物视为等价的功能成分”[3]。与结构主义相对立的另一种观点是以休谟为代表的经验主义,休谟强调一切知识都来自于经验规律只不过是人的经验的习惯联想,至于世界本身是否有规律存在是不可知的,休谟认为:“假如一个人除了没见过X色度的兰色, 而对其它色度了然于心,当他把见过的色度从最深 排列到最浅,显然他会感知到因缺少这一色度而造成的空白,并能在观念上把这一色度添补出来。”[4]而结构主义认为色彩色度的分布和排列有不以人的主观感受为转移的内在结构,结构主义的本质就是把休谟从头到脚颠倒过来了。
结构主义与尼采认识论的虚无主义有一定程度的联系,尼采宣称上帝之死也开始了新的语言时代,由于删除了所指物,记号就成为空虚的,它不在关涉任何方面,只关涉其本身,因而这是虚无主义最极端的形式。尼采说:“人们往往受诱惑去取代已死之身的位置,用人性的绝对物去取代神性的绝对物,这样人就仍然面对着‘不完全的虚无主义’,而人若继续把自己看成是‘主体’就会削弱上帝之死的效果,所以最后也应消除‘人’这个绝 对化所指,结构主义借此表示对传统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以及自然科学精神的怀疑。”[5]

二、 关于结构主义的“诗性原则”

雅各布森(R.O.Jakobson,又译雅克布逊)的诗性原则把对等原则从选择轴引向组合轴。提出了隐喻与转喻。雅各布森认为:“与选择相关的是相似性,他暗含了某种替换的可能,选择的过程产生了隐喻,隐喻根植于相似性的替换:与组合相关的是邻近性,它暗含了某种延伸的可能组合的过程产生产生转喻,转喻是根植于邻近性的修辞和思想手段。”[6]两个对等关系的词,如根据语法的法则组织在一起,它们就构成了分析性即转喻关系,如能通过对等原则而隐含地联系起来,它们就构成了隐喻性关系,雅布各森认为隐喻是了解人类行为的普遍模式,但如果忽略了文化、 历史、习俗、语境等外部因素,即存在对等原则也未必构成隐喻,就此可结合中国诗作一些阐述:《诗经》有诗云:“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可说盛开的桃花与容光灿烂的新嫁娘之间存在相似性,二者构成了隐喻关系,但也可说盛开的桃花与容光灿烂的新嫁娘之间存在着物理上的邻近性,或许新娘在归家的路上就是桃花片片,春意盎然。杜甫《江汉》诗中的“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也有三种解读方式:心如落日,但它仍然强壮如初,病如秋风,但它会很快康复;心不象落日,它仍然强壮如初,病不象秋风,它会很快康复;在落日中,心仍然强壮,在秋风中病依然会康复。前两者属于隐喻关系,后者属分析性关系,前两者强调语法的灵活性、语义的相似相异, 而后者强化语义的连接和时空的修饰。
“人类头脑中存在着隐喻式的思维和神话式的思维这样的活动,这种思维是借助隐喻的手段借助诗歌的叙述与描写的手段来进行的”,[7]隐喻并非只是修辞学上的隐喻,而是还有文化意义上的隐喻 ——人对世界得体认,人类的思维特性、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在中国隐喻作为诗性存在和诗性显现的方式它的深层哲学基础是‘天人合一’的宇宙统一论”:[8]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理解此类事物,而天人合一的观念基本特征是把 人类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进行类比性联想,以人自身的认识模式投射到自然万物并赋予其情感、意义 等,然后在倒过来从自然万物变化中体验人道的酸甜苦辣,由此卡西尔也称“天人合一是中国根本的隐喻”,[9]根本隐喻开始于中国的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周易》,逻辑起点是“一”和“- -”,据郭沫若解释,这两种爻直观表现了男女两性的差异,并 以这种差异作为理解宇宙万物的框架,男女交合生人,阴阳结合产物,人有悲欢离合,万物有悲欢离 合,二者本质上是印证、比拟、对应性关系。

三、 结构主义的图腾观

AB、BC、AC 三个弧度的面积表示在图腾艺术中所占比重的大小。三角形边长的长短意味着张力的大小,在图腾艺术生命感受的需要中,生存欲求与审美情绪意向的表达往往由“现在”指向“未来”,因而具有“历史性”,崇仰意向的表达不仅有规范的周期性的图腾仪式,而且与图腾禁忌的惯例相伴而生,因此它的表达具有“共时性”。由此可见结构主义的“共时性”和“历史性”在图腾中也有明确的表现。图(二)中审美情绪的张力却得到强化,并呈现“分化”的态势,图腾艺术日益走 向抽象化、图象化就反映了这一点,关于这一点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之一章龙飞凤舞中言图腾由动物写实而逐渐变为抽象化符后化是由于“积淀”,而对结构主义来说则是在系统中由崇仰意向、生存欲求两种成分的变化而引起审美情绪成分的变化。
结构主义图腾观的另一典型代表是列维-斯特劳斯的图腾观,其包括三个方面:图腾思维的特性:列维-斯特劳斯对图腾思维特性的理解受制于它 对“野性思维”和“文明思维”亦即原始思维与科学思维之间的关系,在二者之间不具有历史性关系,前者不是后者的原型阶段,后者不是前者的高层发展,彼此是共时性关系,在同一理智平面互为存活;分类原则:列维-斯特劳斯认为“原始人发明图腾时有独特的逻辑思维能力即‘修补术’(根据 自然物种和原始人类之间直接或间接的类似性来阐释图腾,并力图证明原始人是通过对图腾植物的命 名或者编码来象征人类社会的分类系统)”;[10]功能取向:图腾式思维同时进行分析综合在对立的两极之间进行调解,使人类与自然、社会在彼此区别的同时,又保持着作为同一整体各部分间的相似性,促进一种无界域人类观念的形成,以完整的形 式把握现实两方面连续和冲突,调和时间的绵延和停滞的瞬间对立,从而把握共时性的世界和人生的永恒。

四、 结构主义建立的“普遍模式”的不足

温儒敏在论述中西比较美学时引用了这样一则寓言:一青蛙和鱼在水里,有一天青蛙跳出水面, 在陆地上看到了许多新鲜事物,于是它对鱼说陆地上有人,身穿衣服,头戴帽子,手握拐杖,脚登鞋子,此时鱼的脑子里便出现一条鱼头戴帽子,身穿衣服,鱼翅挟手杖,鞋子掉在鱼尾上,青蛙又说有鸟,鱼的脑子里便出现了一条腾空展翅的飞鱼…… 从上寓言可知,鱼没见过人,必须以它本身的模子去构思人,无法从人的模子去想象人,故鱼得到得人的印象是歪曲的,甲模子不一定适用于乙模子, 既然如此结构主义所追求的“共性”即抓住一个基本模子及其结构行为要素而放之四海皆准的可能性有多大?其一、“基本的模子”怎样建才合理?结构主义采用的 *** 是确立元素后在确立模子和法则,但问题在于文学是异常复杂的系统,元素的确立极其困难,导致了模子和法则确立的困难。其二、文化 (文学)其含义中有人为结构行为的意思,因此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其三、结构主义取共相元素建立深层结构对于某些现象如中文超脱时态变化、印地安语中不同时间意念以及某些语言中无单复数之别视为例外搁置一边。其四、雅各布森的语言行为选择与组合有合理性,但不同的文化决定了不同选择组合方式,如西方诗歌中非常核心的隐喻结构在中国诗歌中尤其是在后期山水诗中占次要地位,这与中国文化“以物观物”、“目击道存”的体悟方式有关,这一现象是不容忽略的。

甚么是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是近现代资产阶级的社会实践在文化、意识领域内的表现。它的核心是人道主义和理性主义,他提倡人道,反对神道;提倡理性,主张用理性战胜一切、衡量一切。相信历史的进步和发展,相信人性和道德的不断改良和完善,相信人类将从压迫走向解放,而实现这一切的基础和力量就是理性。     从形式上讲,后现代主义是一股源自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义的思潮,它与现代主义之间是一种既继承又反叛的关系;从内容上看,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源于工业文明、对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的思考与回答,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感觉丰富性的死板僵化、机械划一的整体性、中心、同一性等的批判与解构,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形而上学的在场”、“逻各斯中心主义”等的批判与解构;从实质上说,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传统哲学和西方现代社会的纠正与反叛,是一种在批判与反叛中又未免会走向另一极端——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过正”的“矫枉”。   后现代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达到鼎盛,是西方学术界的热点和主流。它是对西方现代社会的批判与反思,也是对西方近现代哲学的批判和继承,是在批判和反省西方社会、哲学、科技和理性中形成的一股文化思潮,其著名的代表人物有德里达、利奥塔、福柯、罗蒂、詹姆逊、哈贝马斯等。    2008-11-08 12:24:25 补充: 要了解什么是后现代主义
建议先了解现代主义
因为两者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参考: baike.baidu/view/847
后现代主义拼弃历史前因,只探索现存状况和寻求未来发展。 例如:不再追查抢劫犯的成因和勋动机(贪念、贫困、贫富悬殊、缺教养、法纪不严…),只实行方案,减少和控制罪案的数目和损害程度。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 *** ) 是一个从理论上难以精准下定论的一种概念,因为后现代主要理论家,均反对以各种约定成俗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主义。 目前,在建筑学、文学批评、心理分析学、法律学、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诸多领域,均就当下的后现代境况,提出了自成体系的论述。他们各自都反对以特定方式来继承固有或者既定的理念。 由于它是由多重艺术主义融合而成的派别, 因此要为后现代主义进行精辟且公式化的解说是无法完成的。 若以单纯的历史发展角度来说, 最早出现后现代主义的是哲学和建筑学。当中领先其他范畴的, 尤其是六十年以来的建筑师, 由于反对全球性风格(International Style)缺乏人文关注, 引起不同建筑师的大胆创作, 发展出既独特又多元化的后现代式建筑方案。 而哲学界则先后出现不同学者就相类似的人文境况进行解说, 其中能够为后现代主义大略性表述的哲学文本, 可算是法国的解构主义了。 2008-11-07 09:08:44 补充: zh. *** /wiki/%E5%90%8E%E7%8E%B0%E4%BB%A3%E4%B8%BB%E4%B9%89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源头、起因、特点、大师、作品、存在的价值意义、影响

  之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和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时期,物质生活匮乏,人们对现代化充满渴望。建筑事业同科学技术紧密相联,建筑师仍持有浓厚的理性主义观点。这是建筑中的现代主义思潮与文学艺术等门类中的现代主义流派不同的地方。60--7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高度发展,物质丰富了,房荒问题相对解决了。然而,人们感受到工业高度发展带来的负面效果。环境危机资源危机生态危机社会危机信仰危机等,反倒使人们在物质丰裕时期产生了新的危机感,社会文化心理随之发生新的重大转变。在建筑艺术方面,人们的精神要求和审美观念自然和50年代大不相同。此外,经过70年代的能源危机,许多人认为现代主义建筑并不比传统建筑经济实惠,需要改变对传统建筑的态度。也有人认为现代主义反映产业革命和工业化时期的要求,而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越过那个时期,因而现代主义不再适合新的情况了。持上述观点的人寄希望于后现代主义。这是后现代主义建筑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

  在现代主义建筑鼎盛之际,对它的批评和指责也开始增多。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西欧出现的反对或修正现代主义建筑的思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主义建筑成为世界许多地区占主导地位的建筑潮流。但是在现代主义建筑阵营内部很快就出现了分歧 ,一些人对现代主义的建筑观点和风格提出怀疑和批评。它们在理论上批评20年代正统现代主义,指责它割断历史,重视技术,忽视人的感情需要,忽视新建筑与原有环境文脉的配合。由于现代主义所奉行的原则与时代的不适应性,致使冷酷无情、千篇一律的设计惨遭遗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现代主义设计完成了它在特定时期的历史使命后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在建筑形式上,新的流派努力突破“国际式”风格的局限。进入70年代,世界建筑舞台呈现出新的多元化局面。70--80年代,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后现代主义建筑”。
  1966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中 ,提出了一套与现代主义建筑针锋相对的建筑理论和主张,在建筑界特别是年轻的建筑师和建筑系学生中,引起了震动和响应。到二十世纪70年代,建筑界中反对和背离现代主义的倾向更加 强烈。对于这种倾向,曾经有过不同的称呼,如“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之后”和“后现代主义”,以后者用得较广。
  如果说1923年勒·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经典著作,那么美国建筑师文丘里于1966年出版的著作《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便是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宣言书。

  文丘里认为,“建筑师再也不能被正统现代主义的清教徒式的道德说教吓服了”。文丘里明确提出了一系列与正统现代主义建筑艺术观点截然不同的建筑创作主张。他写道:
  “我喜欢建筑元素的混杂,不喜欢‘纯净’;宁愿一锅煮,而不要清清爽爽;宁要歪扭变形,也不要‘直截了当’;宁要暧昧不定,也不要条理分明刚愎无人性枯燥和所谓的有趣;我宁要世代相传的东西,也不要‘经过设计’的;我主张随和包容,不要排他性;宁肯丰盛过度,也不要简单化,发育不全和维新浪头;宁要自相矛盾模棱两可,也不要率直和一目了然;我赞赏凌乱而有生气甚于明确统一。我容许违反前提的推理,我宣布赞成二元论。”“我喜欢‘彼此兼顾’,不赞成‘非此即彼’;我喜欢有黑白,有时呈灰色的东西,不喜欢全黑或全白”。
  文丘里针对现代主义建筑师密斯的名言“少即多”,提出“少不是多”,并且说“少即枯燥”。文丘里认为应该打破常规。他说在同一座建筑上可以同时采用不同的比例不同的尺度不一致的方向感,以及不协调的韵律。他主张让对立的互不相容的建筑元件在同一建筑上并置或重叠在一起,不分主次地二元并列和矛盾共处。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激烈地排斥建筑遗产和传统。与此相反,文丘里强调建筑遗产和传统的重要性。他说建筑师应该是“保持传统的专家”。不过,他推崇“通过非传统的 *** 组合传统部件”,并非要建筑师严守建筑传统。文丘里认为,一座建筑物允许在设计上和形式上“不完善”,可以搞”平庸的和丑的建筑“。
  对于什么是后现代主义,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特征,人们并无一致的理解。美国建筑师斯特恩提出后现代主义建筑有三个特征:采用装饰;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与现有环境融合。   
  现在,一般认为真正给后现代主义提出比较完整指导思想的还是文丘里,即在建筑艺术中追求复杂性和矛盾性,而且与古典的建筑美学观念相违背;完整统一和谐不再被当作艺术创作的更高原则和目标;反之,不完整不统一和不和谐受到了推崇。这样,建筑的美学范畴扩大了,建筑艺术的路径更加宽广多样了。虽然他本人不愿被人看作后现代主义者,但他的言论在启发和推动后现代主义运动方面,有极重要的作用。
  文丘里批评现代主义建筑师热衷于革新而忘了自己应是“保持传统的专家”。文丘里提出的保持传统的做法是“利用传统部件和适当引进新的部件组成独特的总体”,“通过非传统的 *** 组合传统部件”。他主张汲取民间建筑的手法,特别赞赏美国商业街道上自发形成的建筑环境。文丘里概括说:“对艺术家来说,创新可能就意味着从旧的现存的东西中挑挑拣拣”。实际上,这就是后现代主义建筑师的基本创作 *** .
  由于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美学范畴广大,建筑艺术的路径更加宽广多样,所以它的具体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美国建筑师格雷夫斯设计的俄勒冈州波特兰市政大楼,英国建筑师斯特林设计的德国斯图加特市国立美术馆是两座有 代表性的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例子。1987年前西柏林国际建筑展中的一批建筑物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集中表现,它们与1927年斯图加特住宅展览会恰成对照。还有比较典型的有美国奥柏林学院爱伦美术馆扩建部分、美国 *** 电报大楼、美国费城老年公寓等.
  现代主义在完成它特定的使命后走下了历史的神坛,后现代主义成为主流设计。究竟后现代主义有什么样的特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注重人性化、自由化、
  后现代主义作为现代主义内部的逆动,是对现代主义的纯理性及功能主义、尤其是国际风格的 *** 的反叛,后现代主义风格在设计中仍秉承设计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人在技术中的主导地位,突出人机工程在设计中的应用,注重设计的人性化、自由化。
  其二:注重体现个性和文化内涵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设计思潮,反对现代主义的苍白平庸及千篇一律,并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作为哲学基础,推崇舒畅、自然、高雅的生活情趣,强调人性经验在设计中的主导作用,突出设计的文化内涵。
  其三:注重历史文脉的延续性,并与现代技术相结
  后现代主义主张继承历史文化传统,强调设计的历史文脉,在世纪末怀旧思潮的影响下,后现代主义追求传统的典雅与现代的新颖相融合,创造出集传统与现代,融古典与时尚于一体的大众设计。
  其四:矛盾性、复杂性和多元化的统一
  后现代主义以复杂性和矛盾性去洗刷现代主义的简洁性、单一性。采用非传统的混合、叠加等设计手段,以模棱两可的紧张感取代陈直不误的清晰感,非此非彼,亦此亦彼的杂乱取代明确统一,在艺术风格上,主张多元化的统一。
  20世纪前期的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曾对建筑的实用功能技术经济艺术以及社会作用作了全面的探讨,提出了一整套改革和创新的见解。相比之下,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倡导者主要关心的只是形式和艺术的方面。现代主义思潮的出现是人类建筑史上一次全面,剧烈的革命性变化的产物,而后现代主义只是现代建筑在形式和艺术风格方面的一次演变。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出现并不意味着现代主义建筑的“消亡”。现在看来,可以认为后现代主义建筑也是对20年代现代主义建筑的部分修正和扩充,是现代主义建筑多样发展的又一种表现。其中心是反对米斯·凡·德罗的“少则多”)减少主义风格,主张以装饰手法达到视觉上的丰富。提倡满足心理需求,而不是仅仅以单调的功能主义为中心。设计上的后现代主义大量采用各种历史装饰,加以折中处理,以打破国际主义风格多年来的垄断。20世纪60年代美国建筑家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y)出版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被视为后现代主义的最早宣言(图3)。在书中他首先肯定了现代主义对人类文明进程做出的伟大贡献,同时,他又指出现代主义已经完成了它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使命。过时的现代主义将成为设计的思想桎梏。一切都变成平庸无奇,千篇一律的空白设计。而风格混乱、含义模糊的文脉主义、隐喻主义和装饰主义将引导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方向。
  后现代主义是起源于现代主义内部的一种逆动,是对现代主义纯理性的反叛,终日面对冷漠呆板的设计人们已感到厌倦,它表达了人们对于具有人性化,人情味产品需求的心声。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在风格上更是两个极端,但在诸多方面互有异同。例如哈桑在《后现代主义转向》中对二者的部分进行了如下比较:
  哲学上:现代主义是以理性主义、现实主义作为哲学基础,而后现代主义则是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为哲学基础。
  思想上:现代主义强调对技术的崇拜,功能的合理性与逻辑性,后现代主义则推崇高技术,高情感,强调以人为本。
   *** 上:现代主义遵循物性的绝对作用,标准化,一体化,产业化和高效率、高技术。后现代主义则遵循人性经验的主导作用,时空的统一性与延续性,历史的互渗性及个性化、散漫化、自由化。
  设计语言上:现代主义遵循功能决定形式,“少就是多”,“无用的装饰就是犯罪” (洛斯语);后现代主义遵循形式的多元化、模糊化、不规则化,非此非彼,亦此亦彼,此中有彼、彼中有此的双重译码,强调历史文脉、意象及隐喻主义和“少令人生厌”(less is bore)。
  被现代主义奉为经典的名言“功能决定形式”, “少就是多”的原则,忽视了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的需求,达·卢齐说:“材料和装饰是组成产品的细胞”。功能主义反对装饰是因其以理性的逻辑的态度对待设计,而今,时代已不同于以前,人与世界的关系变得更复杂,人们的审美情趣,生活品位变得更高。因而,现代主义设计所遵循的功能主义、减少主义原则日渐受到挑战和质疑.
  伯特·文丘里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师,1925年,他出 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在普林斯顿大学获 得文学学士学位,后获硕士学位,并赢得了美国 建筑研究院的奖罗学金。50年代后期,他创办了 自己的建筑设计事务所。作为一名成功的建筑师, 他写了相当多的著作,并将建筑学中的复杂性和 矛盾性深刻的描绘了出来。自他从拉斯维加斯学习回来以后,其创新思维影响了许多人,同时他还将其创造性的设计理念扩展到茶壶、咖啡壶、盘盏以及烛台等。
  文丘里早期的工作受到路易·艾瑟铎·康和艾罗·萨里南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米开朗基罗、帕拉第奥、勒·科布西耶和阿尔瓦·阿尔托很大的影响。他说道:“在所有作品中,阿尔瓦·阿尔托的作品对我的启示更大。它更具动感、最有联系性,是学习艺术和技术最丰富的来源”。文丘里设计的建筑总是与社会、文化相关。他的创意灵感来源于所有的历史建筑和现有模式,因此他所设计的建筑既有个性,又与当地环境紧密相连。尽管他已经放弃了许多信仰,但他的作品还是被认为是后现代时期的一部分。
  设计的时候,文丘里喜欢将简单而有美丽雕花的格式合并在一起,还经常在全面设计规划图中将讽刺和喜剧寓于其中,常以国际风格和流行艺术为指导,其作品还被当作设计平面的典范,这些模式常具有纪念性和装饰性。他以标记和符号为装饰,运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并将其融入他的设计中。他说道:“建筑学应该涉及到建筑的社会和历史之间的关联”,文丘里引用密斯·凡·德·罗的名言:“少就是多”,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少就是多”并不是指为了一定的利益需要更多的装饰,而是在风格和形式上更为丰富。
  文丘里的创意经常被别人模仿,比如山形房屋的前壁常常由分离的部分和凹进的中心部分隔开。在他的设计中,他常常用大面积的窗户去扩大传统的半圆形窗户,这样的圆形窗在他设计的建筑中经常出现。
  文丘里总在盛大的背景下将联系和同化合为一体,使他的建筑以一种和谐的方式与当地的环境相得益彰。他们不会因为已有的目的而忽视四周的环境,他这样说道:“我喜欢建筑中的复杂性和对立性,这建立在近代观点的模糊性和丰富度中,还包含在与艺术的联系之中”。
  罗伯特·文丘里与他的同伴Rauch和Scott Brown都是建筑界的精英。1991年,他获得了建筑界的大奖------普立兹克建筑奖。他的设计常常很抽象,并拥有历史的痕迹,但设计范围相当广泛,包括图书馆、住宅区、商务楼以及其他相关项目。
  1976年,在美国俄亥俄州建成的奥柏林学院爱伦美术馆扩建部分与旧馆相连,墙面的颜色、图案与原有建筑有所呼应。在一处转角上,孤立地安置着一根木制的 、变了形的爱奥尼式柱子,短粗矮胖,滑稽可笑,得到一个绰号叫“米老鼠爱奥尼”。这一处理体现着文丘里提倡的手法:它是一个片段、一种装饰、一个象征,也是“通过非传统的方式组合传统部件”的例子。美国 *** 电报大楼是1984年落成的,建筑师为约翰逊,该建筑坐落在纽约市曼哈顿区繁华的麦迪逊大道。约翰逊把这座高层大楼的外表做成石头建筑的模样。楼的底部有高大的贴石柱廊;正中一个圆拱门高33米;楼的顶部做成有圆形凹口的山墙 ,有人形容这个屋顶从远处看去象是老式木座钟。约翰逊解释他是有意继承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纽约老式摩天楼的样式

英美文学的现代主义指的是哪段时期?代表人物又有哪些?请高人指点。

Coment on the language style of modernist writers,using examples to from what you have rad. 不用回答这题也行,就告诉指的是哪段时期,代表作家是谁就好。感谢!!当然要是回答了这道题目,我会追加财富。
书写错了,去掉to,后边是read.
  “新古典主义”
  所谓新古典主义的主要风格在于:在力求正确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前提下,用最现代的技法来处理故事情节及结构,强调节奏和速度。大量使用现代语言,准确而有限地使用文言和古典语汇,力求使现代人在感情和心理上无隔膜地切入古代社会。

  “浪漫主义”(Romantic)
  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不大的差别在于它们所强调的方面,那是属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的问题,浪漫的艺术家将情感的表现置于一切之上,因此,浪漫的艺术中,情感常与形式的规则相对抗;另一方面,古典的艺术家,则寻求形式与内容之间的 理想的平衡,他将情感的力量控制载他的艺术后面,努力协调情和理的要求,因此,和声获得均衡、平静和古典艺术的有控制的品质。

  古典的性情,在古希腊达到它的黄金时代,而且成为两千年后文艺复兴的灵感源泉。其实,古典和浪漫始终是交替存在或并存着,因为它们调配着人的天性中的两种基本冲动:一方面,对于传统规范的热爱,需要有情感的净化和控制;另一方面,对于陶醉和狂喜的愿望,使他充满对于未知的渴望。古典并不是没有情感的形式,浪漫也不是没有形式的感情。情感与形式是不可分的。关键在于它们的强调点。

  法国革命是极重要的契机,权利从封建贵族手中转移到新兴的中产阶级,大革命强调个性、政治自由、经济自由、宗教自由、个性自由。而在艺术家那里,这种个人主义的冲动,激发了浪漫主义的表现。

  浪漫时期大师:
  门德尔松(1809-1847) 、舒伯特 Frantz Peter Schubert(1797-1828)、
  舒曼 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1810-1856) 、柏辽兹、肖邦 Frederic Francois Chopin(1810-1849)、李斯特 Franz Liszt (1811-1886)、瓦格纳、
  威尔第、普契尼、勃拉姆斯 Johannes Brahms(1833-1897)、
  柴科夫斯基 Pyotr Ilyich Tchailovsky(1810-1856) 、 *** 、斯特劳斯
  比才 (1838-1875) 、斯美塔纳 、西贝柳斯 、拉赫玛尼诺夫 、穆索尔斯基

  “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表示二分明套哲学理论,一个关於普遍概念的本质和另一应付对象知识在世界上。

  在后-古典和中世纪哲学方面,现实主义是形式的帕拉图式的理论的发展 和举行,一般,普遍性譬如"红色"或"人"有独立,客观存在,或在他们自己领土 或在上帝的头脑。中世纪现实主义与Nominali *** 通常被对比,并且现实主义经典批评从这个观点由彼得·Abelard和威廉提供了Occam 。

  在现代哲学方面现实主义是一个宽广的期限,包含团结在哲学、理想、主义的共同的拒绝的几运动。以它的最一般的形式现实主义断言,对象在外在世界独立地存在什麼,考虑他们。最直接的这样理论通常为人所知作为天真现实主义。它主张那在悟人直接地使明白对象和他们的属性和因而得以进入对外在世界的直接。这个看法失败,然而,解释感知差错和幻觉,和多数现实主义者争辩说,原因过程在头脑里斡旋,或解释,直接地被察觉的出现。因而对象实质 上依然是独立,虽然原因机制也许变形,甚至完全弄虚,个体的知识他们。

  “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这个术语常常被用来谈论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文学艺术。它标明了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文学精神气质或“现代的感受性”,是象征主义、未来主义、意象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等诸种流派的总称。与许多文论术语的演变相似,最早的“现代主义”也是一个带有批评和嘲讽意味的贬义词。根据卡林内斯库的研究,1755年,塞缪尔·约翰逊把现代主义作为斯威夫特创造的新词收入《英语语言词典》里。斯威夫特在致蒲柏的一封信中说:“蹩脚文人以拙劣的减省和古怪的现代主义,带给我们这些用散文和诗写成的垃圾。”到19世纪末,这个词的使用从贬义转向中性化,在20世纪20年代之后被广泛接受并获得了合法性。鲁文·达里奥是把“现代主义”作为褒义词使用并用以指称现代美学革命的之一人,早在1888年,他就用“表现手法彻底现代主义”来赞扬墨西哥作家卡里多·贡特雷拉斯。

  在现代西方的文论与批评中,现代主义这个术语大致有五种用法:①一种美学倾向;②一种创作精神;③一场文学运动;④一个松散的流派的总称;⑤一种创作原则或创作 *** 。这些用法有各自的偏重,但共同之处均把现代主义的含义界定为现实主义的反动。正如彼得·福克纳所说:“现代主义是艺术摆脱19世纪诸种假定的历史进程的一部分,那些假定似乎随着时光移易已经变为僵死的常规了。”

  1)德拉克罗瓦:作品有:《加利列海》、《自由领导人民前进》、《希奥岛的屠杀》等。
  2)米勒:作品:《拾穗》、《播种者》等。
  3)马奈:作品:《露台》、《草地上的午餐》、《吹笛子的少年》等。
  4)德加:作品:《熨衣妇》、《赛马场上的马车》、《舞台》等。
  5)罗丹:作品有《吻》等。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一词最早曾在19世纪70年代使用。后现代思潮的真正兴起是在本世纪60年代以后,到70年代其影响已较广泛,80年代以来以法国为中心,后现代话语开始在全世界流通,主要代表人物有福柯(Michel Foucault)、利奥塔(J.F.Lyatard)等。后现代主义对囊括一切面面俱到的世界观提出了挑战,它的目标在於消除传统权威的合法性。后现代主义强调的是非决定论而不是决定论,是多样性而不是统一性,是差异性而不是综合性,是复杂而不是简单。它特别关注合法化危机和支配世界文化系统以现代计算机和传媒为特徵的这些方面,对基於共识,理性沟通行动和人类自由之上的理论和科学深表怀疑,试图寻求关於社会、语言和人类主体的新观念,它提供了一种新的认识视角,更新了传统的思维方式。

  后现代主义者清醒地看到了人类目前所面临的核武器和环境这两个足以毁灭世界的难题。正是在追本溯源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对於人类今日的不幸,现代性难辞其责。因此,挑战、批判现代性便成为后现代思想家的主要任务。正如格里芬(D.R.Griffin)所说:“我们可以,而且应该抛弃现代性,事实上我们必须这样做,否则,我们及地球上的大多数生命都将难以逃脱毁灭的命运。”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上,后现代主义主张消除现代性所设置的人与世界之间的对立,因为如果我们把世界看作是与我们相分离的,是由一些计算操纵的,由互不相关的部分组成的,那麽我们就会成为孤立的人,我们接人待物的动机也将是操纵与计算。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源自於对工具理性及其恶果(极权统治、核恐怖和生态恶化)的批判。尽管现代性在后现代主义者眼里有种种劣行,然而,后现代主义却难以摆脱对现代性既爱又恨的关系。它要否定的不是现代性的存在,而是现代性的霸权,不是现代性的优点,而是现代性的局限。它欣赏现代性给人们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进步,同时对现代性的负面影响深恶痛绝。后现代主义提出的问题是:能否有效地汲取现代性的优点又有效地避免现代性的弊端?显然,问题的难度是不小的,因为这不仅关涉到现代性的命运,更关涉到人类社会的前途。

  ······································

  说行天下 是非常不错的小说网站大全,你值得拥有。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立场实际上是建立在()的发展基础上的。(分) 分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立场实际上是建立在()的发展基础上的。(分) 分

哲学

经济学

社会学

语言学



D 我的答案:D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370seo.com/12843.html

“后现代主义思潮到底是什么?甚么是后现代主义?” 的相关文章

12星座专属发型男生?12星座专属洛丽裙子图片

12星座专属发型男生?12星座专属洛丽裙子图片

本文共计631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20分54秒,由作者编辑整理创作于2023年08月09日 15点21分08秒。12星座专属发型男生?双子座今年事业运很旺的双子,只要调整好路线与策略,善用资源人脉,下半年开始会有新气象:可能是一直以来的成见有了不同的看法,或是贵人出现等等,而且年底还会有更多意...

十二星座男生谁最狡猾(十二星座男生是怎么样的性格)

十二星座男生谁最狡猾(十二星座男生是怎么样的性格)

本文共计6084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20分7秒,由作者编辑整理创作于2023年08月10日 20点54分47秒。十二星座男生谁最狡猾需要排行... 需要排行 双鱼座!!!双鱼座,天天套路我。谁说双鱼座浪漫的,去他妈的,浪漫个屁啊,王八蛋,气死我了,给他同事买东西都不给我买,我才是他媳妇儿,我...

12星座男生变心征兆(12星座男生的变心指数)

12星座男生变心征兆(12星座男生的变心指数)

本文共计2009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6分50秒,由作者编辑整理创作于2023年08月10日 21点41分12秒。12星座男生变心征兆 12星座男生变心征兆   12星座男生变心征兆,每个星座都有自己的脾气和性格,星座没有预言的功能,这是其他星座无法拥有的技能,这个星座对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

双鱼座男生和什么星座最配 双鱼座男生和什么星座最配对

双鱼座男生和什么星座最配 双鱼座男生和什么星座最配对

本文共计10860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36分3秒,由作者编辑整理创作于2023年08月10日 22点36分13秒。双鱼座男生和什么星座最配 双鱼座男生和什么星座最配对 双鱼座男生和什么星座最配:1、巨蟹女:巨蟹女重视感情,双鱼男善于浪漫。彼此都属于容易让彼此心动的人;2、天蝎女:天蝎女对爱情的...

12星座男生壁咚是什么样子的(优秀的12星座男生)

12星座男生壁咚是什么样子的(优秀的12星座男生)

本文共计7206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23分52秒,由作者编辑整理创作于2023年08月11日 12点25分23秒。12星座男生壁咚是什么样子的 冲动的白羊座这样表白  做事风风火火的白羊座,一旦遇上自己的喜欢的人,必然藏不住心思,一心只想尽快让对方接受自己,而他们的方式也是最简单直接的,将喜欢...

处女座喜欢看的动漫(十二星座动漫女孩)

处女座喜欢看的动漫(十二星座动漫女孩)

本文共计2877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9分26秒,由作者编辑整理创作于2023年08月11日 21点14分26秒。处女座喜欢看的动漫 亲,我哪知道你喜欢什么动漫?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动漫,哪有神马星座之分- -、我推荐我个人喜欢的动漫,看看lz能不能喜欢哦~ 轻音少女(最近很喜欢,里面没有一个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