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代皇帝 清朝末代皇帝简述(清朝末代皇帝的故事)
清朝末代皇帝 清朝末代皇帝简述
1、清朝末代皇帝是爱新觉罗·溥仪。2、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朝末代皇帝,字曜之,号浩然。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是道光帝旻宁的曾孙、醇贤亲王奕譞之孙、摄政王载沣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1908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两次在位。
清朝末代皇帝的故事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其为清朝皇帝在位时年号“宣统”,通称宣统皇帝(1909年-1912年,1917年7月1日—12日)。其在伪满洲国皇帝位时年号“康德”,又称康德皇帝(1934年—1945年)。人物生平
溥仪,是清朝第十二位君主,入关后的第十任皇帝;也是中国的末代皇帝。通称宣统皇帝,也被称为清逊帝。字浩然,取自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之意。醇亲王奕譞(道光帝第七子,咸丰帝之弟醇贤亲王)之孙、祖母为奕譞侧福晋刘佳氏,载沣(第二代醇亲王)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荣禄之女)。光绪(溥仪的伯父)死后继位,是清朝的末代傀儡皇帝。后经日本帝国扶持建立伪满洲国当皇帝,但实际上只不过是日本人的一个傀儡和侵略中国的工具。抗战结束后被判决有期徒刑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获释并经过改造成为新公民,著作有《我的前半生》等作品,是重要的史料。后因患肾癌而去世,享年62岁。火葬后骨灰安放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侧室,时任总理周恩来指示移放于正室,后又移葬华龙皇家陵园。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清朝末代皇帝,名《博义》,年号《宣统》,博义谥号被追加为《愍帝》,庙号《恭宗》,是什么意思?
1、名就是他的名字,爱新觉罗·溥仪。2、年号是指用于纪年的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但也有以国家名(国家诞生时间)来纪念的。发端于中国,后来日本在7世纪后期、越南在10世纪都因为中国的影响,开始使用年号;大韩帝国时期的朝鲜以及高丽和蒙古国建国初年受到中国影响,都曾使用过年号。目前仍使用皇帝年号的是日本,另外朝鲜使用的主体纪年也近似于年号。中国、蒙古、越南和韩国已经全面废止年号,改用公元纪年。
3、谥号是在我国古代,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的称号。如“武”帝,“哀”公等。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
溥仪的谥号为愍帝。一般谥为愍的有以下情况:
在国遭忧曰愍。仍多大丧。
在国逢骨曰愍。兵寇之事。
祸乱方作曰愍。国无政,动长乱。
使民悲伤曰愍。苛政贼害。
4、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皇后、皇太后享有谥号,庙号专属于大行皇帝的。
末代皇帝溥仪的年号是宣统,由于当时各地有造反现象“宣统”正是强调了大清的正统地位; 溥仪是在六十年代死的,按理说没有谥号和庙号,他的家族后人给他追加上的。 “愍”是忧患、痛心的意思。溥仪前半生时国家内忧外患民不僚生,而且家庭也不怎么和睦,“愍”帝则概括了他的前半生;庙号则概括了他的后半生,二战胜利,他成了战犯,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改造,改过自新,而且为人谦卑,没帝王架子,所以被追加为了“恭”宗
大清帝国的末代皇帝改装剃辫说明了什么?大臣与太妃们的态度说明了什么?《申报》的报答为什么只有6个字?
大清帝国的末代皇帝改装剃辫说明了什么?说明其思想已经向往西方的生活方式,感到自己的一切,包括行为、思想、穿戴都很落后。
大臣与太妃们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这件事,令王公大臣们痛心疾首,如丧考妣。几位老太妃们痛哭了几天,宫里宫外的遗老们也都感到惊讶,一时间庄士敦成了众矢之的,但是溥仪却极力维护庄士敦。
说明老辈人固守祖宗法度,与溥仪思想已经格格不入。
《申报》的报答为什么只有6个字?
民国十一年(1922)5月2日《申报》刊登了一条只有6个字的新闻:“溥仪昨剃辫子。”
说明当时国内已经不把溥仪当作重要人物。
溥仪的一生跌宕起伏,作为清朝末代皇帝,他一生更爱的女人是谁呢?
溥仪作为末代皇帝,虽然不像其他皇帝后宫佳丽三千,但是他身边也有不少女人,那么,他更爱的女人是谁呢?... 溥仪作为末代皇帝,虽然不像其他皇帝后宫佳丽三千,但是他身边也有不少女人,那么,他更爱的女人是谁呢?溥仪作为末代皇帝,九五之尊,看起来风光无限但是溥仪的一生真的是挺惨的,1906年2月7日,诞生了一名婴儿,取名为爱新觉罗·溥仪,这一天溥仪出生了。1908年还不到三岁的溥仪,被人带着奉慈禧太后的旨意,要将溥仪接入宫中教养,为登基做准备。1908年溥仪在太和殿登基,是为宣统皇帝。

溥仪的一生中一共与很多女人有过很深的交集,之一个是郭布罗·婉容,婉容与溥仪出生于同一年,父亲荣源是清廷内务府大臣。1922年,婉容与溥仪结婚,两人同为16岁。民国时期,残存的清室享有优待条件,婉容成为名义上的皇后。文绣出走后,溥仪迁怒于婉容,婉容开始遭到溥仪冷落,被打入冷宫,毫无人身自由,婉容不堪冷遇与重压,逐渐患上了精神分裂症。1945年,婉容随溥仪出逃通化后,婉容被游击队俘虏,1946年6月,病故于延吉监狱。文绣,1909年12月20日出生,13岁的文绣以照片入选皇妃,早婉容一日迎娶入宫,文绣反对溥仪投靠日本,因此与溥仪的感情,逐渐疏远,后来正式离婚。1937年,正在北京中学读书的17岁的谭玉龄,被安排来到长春与溥仪结婚。溥仪封谭玉龄为祥贵人,谭玉龄聪明能干,温顺贤惠,待人接物十分稳妥,因此深受宠爱,与溥仪过了5年如漆似胶的日子。1942年,22岁的谭玉龄却意外死亡,时年才22岁,死因至今是谜。溥仪伤心欲绝,曾在她的照片背后写着:我最亲爱的玉龄。

所以说到这里我们就知道溥仪更爱的女人是谁了,就是谭玉龄,可惜的是谭玉龄早早的去世了,如果她没有去世的话很有可能会与溥仪相守终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