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达到国际什么水平
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达到国际什么水平
技术科普一下蛟龙和的里雅斯特的区别蛟龙这个其实是一种潜水艇
外壳上有许多设备连线通到里面的
而且自己有动力
正因为各种管子神马的多了所以现在大型军用潜艇的极限深度在1500米左右
为什么说1500米呢?因为在这深度有美国核潜艇被压爆过
此事探索频道有专门一集做介绍
所以外壳洞多洞少对潜艇的下潜深度很重要啊
的里雅斯特是深潜球
基本就是一个完整的大钢球、用绳子吊下潜的,整个球基本就一个洞口
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要承受多大的压强
如果是题p=ρgh=1030kg/m3*10N/kg*7000m=72100000Pa如果实际情况,估计只有等蛟龙号做完7000米级海试后实际测量了,因为海水的密度,在强压下会增大,是变量,不能用公式计算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蛟龙号是核动力吗?
蛟龙号不是核动力。
蛟龙号潜水艇是一艘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也是863计划中的一个重大研究专项。蛟龙号长8.2米,宽3.0米,高3.4米,在空气中的重量不超过22吨。不包括乘员重量的情况下,有效负载220公斤,设计潜水深度为7000米。可承载一名潜航员和两名科学家共三人,可探索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海域。不过距离地球海洋已知的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底部的10911米仍有差距。
更大速度28节(巡航1节),靠蓄电池驱动螺旋桨工作。蛟龙号的上浮下潜是无动力的,就是靠重物压着下去,抛开重物靠浮力自动上浮,这样可以节约能源。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最快下潜上浮速度是42米每分钟,也就是说到达7000米海底大约需要3个小时。
蛟龙号是中国自行设计和自主集成研制而成的载人深潜器吗?
蛟龙号是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而成的载人深潜器,是中国海洋科技的一座丰碑。它作为“863”计划中的重大研究专项之一于2002年正式启动。2009年至2012年,“接连取得1000米级、3000米级、5000米级和7000米级海试成功。2012年6月,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也是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更大下潜深度纪录。之后,蛟龙号踏上了试验应用航次的旅程,并在深海科考实战中表现出优秀的性能。
鉴于蛟龙号的研制依托于国际合作,包括载人舱耐压球壳和一些部件如传感器、推力器等是从国外引进,这就要求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新一代载人潜水器,于是,4500米级的“深海勇士”应运而生。其建造实现了钛合金载人舱、超高压海水泵、低噪声推进器、液压源、充油锂电池、浮力材料等关键技术突破,将关键部件国产化率提升到超过九成。这表明,中国全面具备了自主研发和制造深海载人潜水器的能力。下一步,中国人把目光直接瞄准了万米载人深潜器建造,实现载人“全海深”目标,并且形成了民间队与国家队两支并行的攻关力量。

为了早日探索出一条中国万米载人潜器建造之路,蛟龙号原之一副总设计师、“载人深潜英雄”崔维成在2012年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凯旋后的第二天,就从中船重工702所辞职到上海海洋大学,并组建该校“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启动名为“彩虹鱼”的1.1万米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研制。他四处奔走募集资金,于2016年3月建成了中国首艘万米载人深渊器专用科考船张謇号。今年6月底,上海彩虹鱼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芬兰一家公司签约,双方将就万米级载人深潜器彩虹鱼号的核心部件载人舱进行联合研制。在此之前,双方已经完成了载人舱样球的研制,并完成了破坏性实验,进入真舱的研制阶段。
蛟龙号下潜最深多少米
现在中国的蛟龙号潜艇最深下潜7062米,但是我国的科研人员表示,蛟龙号最深可以下潜到7500米,而且还能保证正常工作。虽然现在我国深水潜水艇已经可以下潜到了11000米,但是蛟龙号对我国的意义无比重大。
蛟龙号虽然现在等下潜能力对我们来说是微不足道,但是蛟龙号曾经做的贡献就是我们意想不到,当年我国的科技实力并不是很发达,尤其是高科技方面,外国一直封锁着我们,而我们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研究这些高科技,尤其是海洋和天空,天空我们国家从一开始就是要必须发展,而海洋的研究已经落下了很多,正是因为这,我国在2000年之后努力研究深潜设备,争取可以下潜到海洋都更底端,而蛟龙号是完成这个实验的一半儿,下潜到了深海的7000多米,一下子让我国的科技实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
海洋的战略意义是很大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争夺海洋的领土,而我国的海军力量比较强大,海洋领土众多,正是因为这,我国就需要更高的科技去勘测我国的海洋,去看看我们的海岸线到底有什么东西,去勘探海底的世界,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了解海洋,更加方便利用海洋,而蛟龙号便是打开了这个之一步。
蛟龙号现在所可以下潜的深度仅仅只有7000米,而我国最新的潜水艇都可以下潜到11000米,但是蛟龙号却是我国的骄傲,是我国科学家们独立自主研究出来的深潜技术,同时这也标志着我国的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我国有能力可以探测海底,探测更深的世界。希望我的科学家可以越来越努力,争取将所有的技术做到世界之一。

下潜任务
1、南海
2010年5月31日至7月18日,蛟龙号在南中国海3,000米级的深海 *** 完成了17次下潜任务,其中7次穿越2,000米深度,4次突破3,000米,更大下潜深度达到了3,759米;
共在水底作业9小时零3分,这使中国成为了继美国、法国、俄国、日本之后,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在其中一次下潜任务成功后,潜航员利用机械手在南中国海海底插上了一面中国国旗。
2、东太平洋
2011年7月1日上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将伴随“向阳红09”试验母船从江阴苏南国际码头启航,奔赴东太平洋执行为期47天的5,000米级海上深潜试验任务。
2011年7月21日凌晨3点,中国载人深潜进行5,000米海试,“蛟龙号”成功下潜。5时许,蛟龙号潜水器已达4,027米左右,突破去年创下的3,759米纪录。
经过5个多小时的水下作业,8时许,“蛟龙号”首次深潜圆满成功。
北京时间2011年7月26日6时12分首次下潜至5038.5米,顺利完成5000米级海试主要任务。这个下潜深度意味着“蛟龙”号可以到达全球超过70%的海底。参加本次下潜的三位潜航员是叶聪、杨波和付文韬。
北京时间2011年7月28日9时07分,潜水器顺利下潜至5188米水深,再次创造了新的下潜深度,验证了潜水器在大深度环境下的技术功能和性能指标。
北京时间2011年7月30日,凌晨4时26分至13时02分,蛟龙号在完成第四次下潜并在海底布放标志物后顺利返回到“向阳红09”母船,历时近9个小时的下潜取得圆满成功。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深度5182米的位置坐底,并成功安放了中国大洋协会的标志和一个木雕的中国龙,之后完成了海水、海底生物的提取以及锰结核采样等工作。
2011年8月18日,“向阳红09”船搭载着蛟龙号顺利返回并抵达了江苏江阴苏南国际码头。
3、马里亚纳海沟
2012年6月3日上午,“向阳红09”试验母船将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江阴苏南国际码头起航,奔赴马里亚纳海沟区域执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任务,来自中国18家单位的96名参试队员将挑战中国载人深潜历史的新纪录。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徐芑南说,2012年6月中下旬,“蛟龙”号将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附近密克罗尼西亚海域进行7000米级载人深海潜水试验,试验将面临更大设计水深,高水压、低温等挑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