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正文内容

掩耳盗铃的寓意是什么 掩耳盗铃的意思及寓意

370SEO1年前 (2023-12-17)173

掩耳盗铃的寓意是什么 掩耳盗铃的意思及寓意

1、掩耳盗铃:原为掩耳盗钟。掩:遮盖;盗:偷。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就会听不见,比喻自欺欺人。

2、故事寓意: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响的。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它不会依人的主观意志为改变。有的人对自己不利,或不喜欢的客观存在,采取不承认的态度,以为如此,它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钟”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如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的话,最终便会自食苦果。

掩耳盗铃寓意 掩耳盗铃寓意简述

1、掩耳盗铃寓意 :做了坏事想让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欺骗自己。

2、春秋时期,有个小偷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找来一把大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小偷使劲捂住耳朵发现钟声变小了。掩耳盗铃,就是指自己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去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掩耳盗铃文言文带拼音翻译

1. 文言文《掩耳盗铃》的拼音和翻译

《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钟②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③;以锤④毁之,钟况然⑤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⑥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注释】 (1)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亡,逃亡。 (2)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3)负——用背驮东西。 (4)锤(chuí)——槌子或棒子。 (5)况(huàng)然——形容钟声。 (6)遽(jǜ)——急速。 (7)悖(bei)——糊涂。

【译文】 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 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 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2. 文言文《掩耳盗铃》的拼音和翻译

拼音: (1)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

亡,逃亡。 (2)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3)负——用背驮东西。 (4)锤(chuí)——槌子或棒子。

(5)况(huàng)然——形容钟声。 (6)遽(jǜ)——急速。

(7)悖(bei)——糊涂。翻译: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

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 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

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 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3. 掩耳盗铃的文言文及解释

一、原文:出自 秦 吕不伟编订的《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

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二、译文: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

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

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

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扩展资料一、掩耳盗铃的寓意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掩不掩耳朵,它总是要响的。

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都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有的人对不喜欢的客观存在,采取不承认的态度,以为如此,客观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铃”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

二、作品简介:《吕氏春秋》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 *** 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

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秦统后的意识形态。

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战国末期道家的代表作,全书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

《吕氏春秋》作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兵农诸家学说而贯通完成的一部著作。但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 。

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高诱说《吕氏春秋》“此书所尚,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这说明最早的注释者早已点明《吕氏春秋》以道家为主导思想之特征。

4. 掩耳盗铃的古文如何翻译

Plug one's ears while stealing a bell(掩耳盗铃)完整的英语,后面有中文原本:)~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 thief had stolen a bell and intended to carry it away on his back, but the bell was too bulky and heavy to be carried, so he tried to break it into pieces with a hammer to make it easier for carrying. On his first hit, however, the bell made a loud noise. He thus feared that the ringing sound might be heard by someone, who would e to rob him of his bell. His fright made him plug his own ears, while hitting the bell with the hammer. The bell sound was, nevertheless, audible to others and therefore to stuff his ears for the purpose of stealing a bell was a stupid action it is as foolish as burying one's head in the sand.

from Huai Nanzi(淮南子著)

掩耳盗铃

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小偷偷了一只钟。他准备把钟扛在背上带走。可是钟又大又沉,很难扛走。因此他想用锤子把钟敲成碎片,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231386135这样运起来就能多了。可是,他敲了一下,那只钟发出巨大的响声。他怕别人听到了钟声会来抢他的钟,于是他在锤子敲钟时捂上了自己的耳朵。不过,即使他这样做,别人还是听得到钟声的。所以掩耳盗铃是非常愚蠢的行为,就像把头埋在沙子中一样。

(淮南子著)

5. 掩耳盗铃的原文与翻译

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

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

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

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

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

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

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

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见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

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

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钟者②。欲负而走③,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④,钟况然有音⑤。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⑥。恶⑦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⑧矣

6. 急忙需要兄弟争雁、掩耳盗铃、叶公好龙的拼音和文言文内容

兄弟争雁

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宜。”竞斗而讼于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译文:

从前,有个人看见大雁在飞翔,准备拉弓把它射下来,并说道:“一射下就煮来吃。”

弟弟表示反对,争着说:“家鹅煮着吃好,鸿雁还是烤着吃好。”

两人一直吵到老前辈那儿,请他分辨是非。老前辈说:“就煮一半,烤一半吧。”

兄弟俩都高兴地同意了。可再次去射雁时,那雁早就飞走了。

注释:

1. 燔(fán):烤。

2.讼(sòng):裁决。

3.社伯:古代二十五家为一社。社伯是一社之长。

4.援:拉弓搭箭。

道理:

不要一味无休止去争论做一件事的 *** ,而错过完成它的机会。

引申其意是完成一项事业,实现一个理想,就象猎雁而烹一样,不但有阶段性,而且还有时效性。不完成前一个阶段的任务,是无法进入下一个阶段的;不把握时机即使条件具备了,同样无法达到目的。

寓意:事情要分清本末主次和轻重缓急,否则一事无成。

掩耳盗铃

叶公好龙

成语故事掩耳盗铃的意义

掩耳盗铃 [ yǎn ěr dào líng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yǎn ěr dào líng ]

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出 处

《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闻之;悖也。”

例 句

个人主义严重的人,常常会干出~的蠢事,这又有什么奇怪呢!

掩耳盗铃这个寓言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以为猫可以看护自己的鱼

 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总是把鱼交给猫看管。这其实是多么愚蠢的行为,猫永远改变不了吃鱼的习性,就像狗永远改变不了吃屎的习性。把鱼交给猫看管,你还不如把鱼直接喂给它吃。所以,把鱼交给猫看管的人真可谓“掩耳盗铃”,欺骗自己,还天真地告诉自己那是一只好猫,他不吃鱼的。

2、以为给孩子施高压,孩子就能上清华

 我们说,一母生九子,九子九个样!五根手指头永远不会一样长。但绝大部分父母却总是“掩耳盗铃”,小明能考满分,你为什么不能?如此硬逼着孩子,给孩子施加压力。最后的结局只能是,孩子承受不了重压,选择了轻生,以此逃避压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370seo.com/11735.html

“掩耳盗铃的寓意是什么 掩耳盗铃的意思及寓意” 的相关文章

bikini top中文翻译

本文共计3834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12分37秒,由作者编辑整理创作于2023年08月29日 14点44分43秒。bikini top中文翻译 This summer o - piece looked , well . . . good enough to eat ! a 24 - carrot...

西溪旅游文化景区属于哪里(西溪旅游文化景区的创新理念)

西溪旅游文化景区属于哪里(西溪旅游文化景区的创新理念)

本文共计4137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13分38秒,由作者编辑整理创作于2023年08月29日 20点20分24秒。西溪旅游文化景区属于哪里西溪旅游文化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东台市西溪旅游文化景区由南向北依次分为三个片区:历史文化休闲片区、现代文化休闲片区和生态文化休闲片区。其中历史文化休...

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是哪里-

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是哪里-

本文共计3577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11分46秒,由作者编辑整理创作于2023年09月03日 15点08分40秒。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是哪里?人口第一大国是中国。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还是人口第一大国。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一直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截至2022年底,我国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

日本现在的首相是哪个-日本现在的首相是谁哦-

本文共计1631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分17秒,由作者编辑整理创作于2023年08月31日 23点16分39秒。日本现在的首相是哪个?现任首相是:安倍晋三。 满意请采纳日本现在的首相是谁哦?福田康夫 (ふくだ やすお,福田 康夫,Fukuda Yasuo) 1936年7月16日生...

陈皮萝卜水哪些人不宜(白萝卜山楂陈皮的功效)

陈皮萝卜水哪些人不宜(白萝卜山楂陈皮的功效)

本文共计1255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分2秒,由作者编辑整理创作于2023年08月30日 22点36分28秒。陈皮萝卜水哪些人不宜不宜陈皮萝卜水的人包括:胃酸过多人、孕妇、肾阴虚患者,食用需谨慎。1、胃酸过多的人:陈皮的主要功效就是健脾理气还有化痰止咳,主要应对的症状就是胃疼或者是消化不良。但是...

傣族服装是大的好还是小的-傣族的服装特产-

傣族服装是大的好还是小的-傣族的服装特产-

本文共计121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3分54秒,由作者编辑整理创作于2023年08月31日 20点06分23秒。傣族服装是大的好还是小的?小的好。傣族服饰,男子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黑色或白色长管裤,冷天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纹身的习俗很普遍,男孩到十一、二岁时,即请人在胸、背、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