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互联网百科 > 正文内容

吕不韦是因何而死?吕不韦之死的真相是什么?是因为嫪毐吗?

wang1年前 (2023-12-16)200

吕不韦之死的真相是什么?是因为嫪毐吗?

吕不韦之死的真相是什么?是因为嫪毐吗?
吕不韦之死的真相是什么?是因为嫪毐吗?
吕不韦之死的真相是什么?是因为嫪毐吗?

吕不韦是自杀的,嫪毐事件是他自杀一个诱因,最后决定自杀,是秦王政要把他流放到穷乡僻壤的蜀地,他的人生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从一国之相到一个流放的罪人。他曾自以为天下之事,尽在掌控之中,殊不料自己毕竟只是个人,而不是神,岂能把一切都算得精准无误。冒险是有代价的,他在赌局中曾经赢得盆满钵满,到头来又输得一干二净。 流放蜀地,意味着吕不韦的政治生命结束了。一个曾经大权在握的强者,突然又跌回普通小民,这种落差是很难承受的,自杀就可以理解了。

吕不韦之死的真相是什么?是因为嫪毐吗?

嫪毐事件对秦国晚期历史有极重要的影响,直接导致吕不韦下台。嫪毐不仅是吕不韦送人宫的,也是吕不韦给了他假宦官的身份。后宫丑闻的始作俑者就是吕不韦,他是不可能置身事外,这对秦王政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他终于有了吕不韦的小辫子,有充足的理由把吕不韦一脚踢开,名副其实地做皇帝。嫪毐事件后的第二年,宰相吕不韦终于被免职,赶出咸阳城,出居河南。吕不韦机关算尽,最后还是棋差一着, 阴沟里翻了船。

吕不韦之死的真相是什么?是因为嫪毐吗?

权臣吕不韦下台了。不过,他经营秦国这么多年,势力遍及全国。在自己的封地里,他仍然可以呼风唤雨。特别是吕不韦在免职后一年, 他的封邑几乎成了秦国的另一个政治中心,各国宾客使节络绎不绝前来,仍然像对待秦国宰相那样对待吕不韦。

吕不韦之死的真相是什么?是因为嫪毐吗?

这让秦王政如坐针毡,一山难容二虎,他给吕不韦写了一封信,以责备的口气说道:君对秦国有何功劳?秦国封你在河南,享十万户食邑。君与秦王有何亲属关系?却号称仲父。秦王政否定吕不韦的功劳,撇清与他有血缘关系,紧接着,收回河南封地,把吕不韦全家流放蜀地,他没有去蜀地,选择自杀结束自己一生。

嬴政上位后,吕不韦仅仅只是被罢免,为何他要服毒自尽?

秦始皇的““仲父”吕不韦最后下场是服毒自尽,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不是吕不韦自己想自尽,而是当时他不得不死,但究竟是自愿自尽还是被迫自尽,这就不得而知了。

为何不得不死呢?首先他与嬴政和赵姬关系匪浅,据传当初赵姬与吕不韦关系不明,且是怀着吕不韦的孩子追随嬴政的老爸的,到后来就生下嬴政。连嬴政的老爸登上王位靠的都是吕不韦,之后吕不韦就当了丞相,豢养门客众多,大权在握。等到嬴政的老爸挂掉后,吕不韦又个赵太后不清不楚,这个时候嬴政已经是个心智成熟的国王了。但是迫于吕不韦的权势啊,不得不低头称其仲父,你说这是的嬴政心里没怒火么?没有恨么?肯定是有的,这就为吕不韦的非死不可埋下之一条隐患。

嬴政上位后,吕不韦仅仅只是被罢免,为何他要服毒自尽?

其次呢,吕不韦在看到嬴政慢慢成长起来后,内心也恐慌了,为了赶紧摆脱赵太后呢,就送给了赵太后一个假装 *** 掉的太监,也就是那个著名的男宠。想着这样一来,赵太后就被转移注意力,不在纠缠他了。结果,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男宠不是个省油的灯,不但和赵太后生了两个私生子,还四处宣扬他是嬴政的假父。并且和赵太后两个人还想干掉嬴政,让私生子上位。在此处不禁想为这个男宠鼓掌了,真是作的一把好死。

嬴政上位后,吕不韦仅仅只是被罢免,为何他要服毒自尽?

反正事情到最后,男宠 *** 掉,吕不韦又被记了一笔。之后嬴政就把吕不韦给罢免了,罢免后还给了他十万户的封地,结果吕不韦还要折腾,在封地开设宴席,继续豢养门客,积蓄力量,甚至很多使节都去拜访。这让嬴政怎么想?我堂堂一国之主还活着,你吕不韦被罢免了还不安分,使节来了不来拜见我,先去拜见你个被罢官的人?!

嬴政上位后,吕不韦仅仅只是被罢免,为何他要服毒自尽?

于是,嬴政就写信骂了他一顿,这封信写得很简短,但是一针见血,并要把吕不韦发配到蜀地。之后在去蜀地的途中,吕不韦就自尽了。现在想来,吕不韦自愿自尽的可能很低,一个一生钻营,有谋有略的人可能心甘情愿去死么?所以应是嬴政让他死,只有他死了,嬴政才能出去一大隐患。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大秦赋》:吕不韦与李斯都是谋士,为什么没预料到自己的结局呢?

《大秦赋》:吕不韦与李斯都是谋士,为什么没预料到自己的结局呢?
《大秦赋》:吕不韦与李斯都是谋士,为什么没预料到自己的结局呢?
《大秦赋》:吕不韦与李斯都是谋士,为什么没预料到自己的结局呢?

吕不韦与李斯这两个人虽是谋士,实则赌徒。他们注定是做大事之人,有胆识有魄力有谋略,这样的是从不考虑后果的。成则改变天下,败则无悔认命。

吕不韦与李斯都是秦国难得的人才之一,他们为了大秦统一天下都做出了卓绝的贡献,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他们处于人生巅峰的时候,缺乏了激游勇退的勇气和智慧,过于贪恋权力势必会成为别人的清除对象。

《大秦赋》:吕不韦与李斯都是谋士,为什么没预料到自己的结局呢?
二人悲惨的结局都是权力惹的祸

吕不韦和李斯在秦朝的官位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吕不韦之死是因为他贪恋权势,如果他能够激流勇退,不至于落到如此悲惨的地步。秦始皇也到了当政年龄,把权力悉数归还,远离政治漩涡,回自己封地颐养天年不好吗?还是那句话,我没有处于那个高位,如果我处于那高位我也不会放权。

李斯糊涂的地方就在于没看不清赵高的阴险,试问一个残缺的太监能有健全的心智吗?太监的心理是阴暗的,李斯和赵高共处相当于与虎谋皮。

《大秦赋》:吕不韦与李斯都是谋士,为什么没预料到自己的结局呢?
在吕不韦登上人生顶峰的同时,也是他下坡的开始

权力有时就是一剂毒药,会致人于死地的。聪明者如助越王勾践称霸的范蠡,及时功成身退。秦国的前任丞相范雎,就是在《大秦帝国之崛起》出现那位,感到自己处境不妙时就辞职了,得以善终。而吕不韦没有做到,如《大秦赋》所演,他有些不愿交出权力,还弄了部改一字赏千金的《吕氏春秋》,这都是过分之举。

《大秦赋》:吕不韦与李斯都是谋士,为什么没预料到自己的结局呢?
李斯太重名利,误国害己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于巡游途中。赵高秘不发丧,并威胁李斯与他一起立胡亥为帝。李斯因贪恋权位,矫诏害死扶苏与蒙恬。

在李斯倒向赵高一方时,已经注定了他将以悲剧收场。秦二世即位后,李斯并没有因为是造王者之一而相位稳固,在修阿房宫的问题上,李斯触怒了秦二世,被下狱。李斯在狱中曾上疏企图求得胡亥赦免,但都被赵高所阻,最终李斯全家被斩。

《大秦赋》:吕不韦与李斯都是谋士,为什么没预料到自己的结局呢?
结语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聪明反被聪明误”,《大秦赋》剧中的吕不韦和李斯就是这样的人——大聪明小糊涂。

要命的是二人都在关键时刻犯了糊涂,以致于二人结局都很悲惨:吕不韦被秦始皇逼着喝毒酒自杀,李斯被赵高诬陷谋反腰斩而亡。

吕不韦努力一生,为何因为秦始皇短短30个字的信,而饮鸩酒自尽呢?

吕不韦努力一生,为何因为秦始皇短短30个字的信,而饮鸩酒自尽呢?
吕不韦努力一生,为何因为秦始皇短短30个字的信,而饮鸩酒自尽呢?
吕不韦努力一生,为何因为秦始皇短短30个字的信,而饮鸩酒自尽呢?

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吕不韦受到“嫪毐之乱”的牵连,被罢免了丞相之位。

后来,嬴政给吕不韦写了一封信,上面写道:

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吕不韦看到这三十个字后,悟出了嬴政背后所表达出来的真正含义,惊惧不已,最后选择了服毒自杀。

那么,秦始皇这句话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深意呢?

吕不韦努力一生,为何因为秦始皇短短30个字的信,而饮鸩酒自尽呢?
吕不韦的处境:嬴政本想“法外开恩”

吕不韦在秦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处境,历史上的记载和《大秦赋》中的演绎并不一样。

实际上,无论是嬴异人还是嬴政,对吕不韦都是极度猜忌的。

嬴异人在赵国为质之时,秦国还处于秦昭襄王的统治,国势强盛,内外安稳。吕不韦设计令嬴异人回到秦国,秦昭襄王逝世,秦孝文王即位,吕不韦还是一介商贾的身份。

但诡异的是,孝文王即位三天就死了,嬴异人继任,是为秦庄襄王。然而,更为诡异的是,嬴异人在位三年也身亡了,嬴政即位。

秦王换的有点频繁了,而其中无论是孝文王之死还是庄襄王之死,更大的获益人都是吕不韦。

吕不韦努力一生,为何因为秦始皇短短30个字的信,而饮鸩酒自尽呢?

所以,有人怀疑,这两任秦王之死和吕不韦有关。

其实这种怀疑并没有实据,但这样的事情也不需要实据,因为吕不韦确实能对秦王产生威胁。“三家分晋”和“田氏篡齐”,殷鉴不远,这也是为什么嬴异人和嬴政在即位之后都对吕不韦有很深的猜忌。

嬴政的生母赵太后本来就是吕不韦送给嬴异人的,两人旧情复燃,共同把持朝政,使得秦国大权旁落,本应在嬴政20岁那一年实行的加冠亲政,被拖后了两年。

然而,无论怎么说,嬴政最后还是加冠亲政了,那么吕不韦的威胁其实已经被降低了很多,考虑到他十数年为秦国做的贡献,劳苦功高,嬴政也没有太过逼迫他。

但是,一场始料未及的“嫪毐之乱”,使得这一切都变了轨迹。

吕不韦努力一生,为何因为秦始皇短短30个字的信,而饮鸩酒自尽呢?

嫪毐和赵太后育有两子之事的败露可谓石破天惊,嫪毐慌乱之下伪造了太后和秦王的印玺,兵发蕲年宫作乱。这一战让嬴政猝不及防,连宫中的宦者都加入了作战序列,最终才平定下来。

而嫪毐正是吕不韦献给赵太后用以脱身的。

吕不韦和赵太后旧情复燃,是瞒着嬴政的。但随着嬴政日渐年长,吕不韦也害怕了,于是就找了大阴人嫪毐代替自己,赵太后也因此放过了吕不韦。

但现在嫪毐之事败露,吕不韦和赵太后那点破事儿自然也经不起查,这也是他被罢相的真正原因。

但是,这件事的后续处理,对吕不韦来说其实也没有太严重。

吕不韦努力一生,为何因为秦始皇短短30个字的信,而饮鸩酒自尽呢?

嫪毐车裂,夷灭三族;一众官员被枭首二十余人;获罪被迁徙、贬斥的家族有四千余家;嫪毐与赵太后所育二子被处死,赵太后被迁出咸阳;敢为此事进谏的官吏27人,皆被杀死。

但是,吕不韦仅仅只是罢相而已,甚至连迁出咸阳的处分都没有。

可见,嬴政对吕不韦还是有所感念的,并没有将他的罪行放在明面上,一来是涉及到太后的家丑,二来也是考虑到吕不韦的劳苦功高,这是想“法外开恩”了。

然而,事情再次出现了反转。

吕不韦努力一生,为何因为秦始皇短短30个字的信,而饮鸩酒自尽呢?
吕不韦读懂了嬴政表露出来的担忧

秦始皇亲政,齐、赵派使臣前来祝贺,其中齐使茅焦成功地以失去“仁孝”之名不利于秦一统天下的理由,劝说秦始皇迎回赵太后。

既然赵太后要回来,那么吕不韦就不能留在咸阳了。

嬴政下令,让吕不韦回自己河南的封邑去。但没想到,吕不韦在离开的时候,竟然引起了士子、游士以及各国使臣的争相送别。

而也就在这个时候,有一则流言逐渐传开来。

吕不韦努力一生,为何因为秦始皇短短30个字的信,而饮鸩酒自尽呢?

话说,楚国考烈王没有子嗣,春申君黄歇很着急,为其搜罗了很多女子。而赵国有一个叫做李园的人,本来想将其妹妹女环献给楚王,但又担心楚王身体有问题,其妹妹不能诞下子嗣而失宠,于是就将女环献给了春申君。

黄歇纳了女环之后,成功使其有孕,而李园、女环以及春申君谋划,将女环进献给楚王。就这样,女环成功地为楚王诞下了一名男婴,这就是楚太子。

这就意味着,春申君窃国成功,他的儿子当上了未来的楚王。

然而,李园、女环等人担心春申君势大,就在楚王的丧礼上刺杀了他,以至于春申君的门客散去列国,这件事情也就传开了。

吕不韦努力一生,为何因为秦始皇短短30个字的信,而饮鸩酒自尽呢?

这一年正好是始皇九年,嫪毐之乱爆发的时候,吕不韦因此罢相。

可以看到,春申君黄歇向楚考烈王献女环,和吕不韦送秦庄襄王嬴异人赵姬的情节是非常相似的,于是关于嬴政身世的流言就变得越来越敏感。

而嫪毐曾经自称是秦始皇的“假父”,也就是继父的意思,吕不韦是嬴政的“仲父”,这样一对比,事情就愈发微妙了。

刚刚经历过“嫪毐之乱”的嬴政就不得不产生了担忧。

吕不韦努力一生,为何因为秦始皇短短30个字的信,而饮鸩酒自尽呢?

嫪毐一介“阉竖”,成不了什么大事儿,但吕不韦不同,他经营十数载,在秦国根深蒂固。除此之外,天下士子、游士,列国使臣对他都异常尊重。

如果他要发动叛变,那么“三家分晋”、“田氏篡齐”的历史事件未必不会重演。

这才出现了嬴政给了吕不韦的那“三十个字”,何功于秦?何亲于秦?大家心知肚明,但也正因如此,吕不韦对于秦国的隐患就愈发严重。

于是,嬴政下令,吕不韦一家不用去自己的封邑了,改去巴蜀。

吕不韦努力一生,为何因为秦始皇短短30个字的信,而饮鸩酒自尽呢?

吕不韦正是因为看到了嬴政对自己的忌惮,心里清楚,如果他不死,那么对于吕氏一族的惩处是不会停止的,最终必然是灭族的下场。

所以,吕不韦才惊惧之下,只能饮鸩自杀。

而事实上,吕不韦死后,关于其家族如何并没有记载,如此来看,应该是得以保存了。

《吕氏春秋》为何会要了吕不韦的命,是此书触犯了秦始皇的逆鳞?

《吕氏春秋》为何会要了吕不韦的命,是此书触犯了秦始皇的逆鳞?
《吕氏春秋》为何会要了吕不韦的命,是此书触犯了秦始皇的逆鳞?
《吕氏春秋》为何会要了吕不韦的命,是此书触犯了秦始皇的逆鳞?

如果您去西安旅游,就能欣赏到秦岭沿途的风景,当然,既然去了西安,兵马俑是必须要去看看的,上世纪兵马俑一号坑被发掘的时候,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兵器。

《吕氏春秋》为何会要了吕不韦的命,是此书触犯了秦始皇的逆鳞?

其中有一支青铜戈,这件兵器戈上面刻有“寺工”的字样(寺工是一个专门掌管兵器制造的国家机构),另外还有一行小字“五年,相邦吕不韦造”。

这行字说的就是这支兵器是秦王政五年,由相邦吕不韦督造的,相邦也就是相国、丞相的意思,到了汉朝时,为了避讳刘邦的“邦”,史书中的相邦就被改成了相国,当然吕不韦当时的职位是丞相,不过都是一个意思,这里暂不论。

这支戈也算吕不韦在战国中传奇一生的实物证明了,但吕不韦还给我们留下了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就是《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为何会要了吕不韦的命,是此书触犯了秦始皇的逆鳞?

这本书对我们现在人来说是财富,但对当时的吕不韦而言,却是催命符,那么《吕氏春秋》为何会要了吕不韦的命?因为此书触犯了秦始皇的逆鳞。

秦始皇为何非要赐死吕不韦?真正要他命的也并不是专权,也正是这本书,我们本篇就来看看这本书中到底记载了什么。

兼儒墨、合名法。

吕不韦位极人臣之后,效仿战国四公子,手下也养了数千门客,但是空养着而不让门客做事,这是不符合养士规矩的,此外,吕不韦还想着成就能一番能被后世称颂的伟业。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记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吕不韦想着自己商人出身,立德比较难,而立功对于这批门客来说也比较难,最后吕不韦选择了立言,也就是著书。

《吕氏春秋》为何会要了吕不韦的命,是此书触犯了秦始皇的逆鳞?

当然,吕不韦不可能自己编写,这就需要手下那群门客了,于是吕不韦号召门客把所见所闻所感都写出来上交,但是交上来的作品那叫一个五花八门,吕不韦很头痛,于是又找出来几个能干的手下,进行筛选编排,最后编纂成了《吕氏春秋》。

此书包含六论、八览、十二纪,取百家之长,避百说之短,兼儒墨,合名法,吕不韦也被称为杂家,当然这本书并不是只有其他人的观点,吕不韦自己的治国理念也在这本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当然也是这些治国理念让嬴政十分恼火,这点我们稍后再论。

引婴投江、刻舟求剑。

书成之日,吕不韦大为满意,于是在咸阳城悬赏千金,看看是否有人能改动其中的一个字,结果却没人能改动其中一个字,但是真的连一个字都改不了吗,其实未必,只是吕不韦是一手遮天的丞相,你敢改的话,估计千金拿不走,但是小命需不需要上交了,那就没人能保证了。

不管怎么说,吕不韦宣传自己著作的效果却达到了,一时间整个秦国掀起了读《吕氏春秋》的 *** ,你是不是也很好奇这本书里写了什么,那我们来举两个出自其中的寓言故事吧。

《吕氏春秋》为何会要了吕不韦的命,是此书触犯了秦始皇的逆鳞?

一个人走到江边,正好看到一个另一个人抱着一个孩子想要把他扔进江里,这个人急忙制止,但是想把孩子投进江里的那个人却说,这个孩子的父亲会游泳,那么这个孩子也应该会游泳,这就是引婴投江的故事,讽刺那些强迫他人去做他做不了的事的人。

如果这个故事,你不熟悉,那我们说另一个故事,有一个楚国人在渡江的时候不小心把自己的宝剑掉进了江中,他赶紧在船上做了一个记号,等到船到岸的时候,按着船上的记号跳进江里去寻找宝剑,这就是刻舟求剑的故事,讽刺那些做事情不知道变通的人。

制约君 *** 力,反对君主独裁。

说完了两则《吕氏春秋》中的寓言故事,我们就来看看秦始皇为何如此反感这本书,因为此书中不止一次的提到要制约君主的权力,反对君主个人独裁。

吕不韦认为,国家大一统之后,君主个人的权力会无限膨胀,这对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不利,所以认为君权是必须要被约束的,只有如此国家才会长治久安。

《吕氏春秋》为何会要了吕不韦的命,是此书触犯了秦始皇的逆鳞?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三种制约君主独裁的办法,之一种用分封制限制君 *** 力,当然这个分封不是以奴隶社会那种以血缘为基础的,而是以人的贤能为基础,第二种 *** 是用武力制约君主独裁,也就是说,如果君主不合格,那么就用武力推翻它,第三种是用君臣分功的 *** 制约君权。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明白了嬴政为何会十分反感这本书,嬴政是一个能把君主个人独裁专权发挥到极致的人,吕不韦的著作里,却明确提出要限制君主的权力,并且还教给人们该怎么限制,这不是给老虎拔胡须,纯属找死嘛?

飞鱼说:

秦始皇为何非要赐死吕不韦?真正要他命的并不是专权,而是一本书,这本书就是《吕氏春秋》,秦始皇对于这本书里制约君权的主张,那可是听见就反感的,他最推崇的是韩非子的思想,因为韩非子提倡的是君主必须专制。

《吕氏春秋》为何会要了吕不韦的命?因为此书触犯了秦始皇的逆鳞,秦始皇对于权力的渴求和欲望,超过以往的任何一位君主,想分他的权力,得先看看还能不能活着。

其实就一定程度而言,杂家吕不韦和《吕氏春秋》里的治国主张和同时期西方罗马共和国的民主颇为相似,只是可惜秦始皇过分的集权,让吕不韦提倡的治国思想彻底化为了泡影。

《吕氏春秋》为何会要了吕不韦的命,是此书触犯了秦始皇的逆鳞?

你可能会说,不管怎么样,秦始皇统一了华夏,这固然不能否认,但是秦朝二世而亡却和秦始皇过分的君主个人独裁脱不了干系,如果秦始皇能用吕不韦的主张治国,能否实现民主的雏形不好说,但至少秦朝的寿命不会那么短。

你可能还会说,秦朝灭亡是胡亥,赵高,李斯等人造成,这固然还不能否认,但即使没有这些人,秦朝还会覆灭,因为在秦始皇死得时候,社会矛盾已经激化到了极点,无法调和的社会矛盾,注定要用秦朝的覆灭来缓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370seo.com/11568.html

“吕不韦是因何而死?吕不韦之死的真相是什么?是因为嫪毐吗?” 的相关文章

你认为什么星座的负能量最大?身上负能量最多的是哪些星座?

你认为什么星座的负能量最大?身上负能量最多的是哪些星座?

本文共计2186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7分8秒,由作者编辑整理创作于2023年08月09日 23点41分41秒。你认为什么星座的负能量最大? 生活中总有些人,他们总是充满了负能量,让人接近以后都觉得不舒服,今天我们看看都有哪些星座吧。毕竟我们不能总是负能量,应该要多一点正能量,只有如此我们才有可能...

刚认识几天的男生问我你有么有问我的,我应该怎么回?

刚认识几天的男生问我你有么有问我的,我应该怎么回?

本文共计309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10分10秒,由作者编辑整理创作于2023年08月11日 18点52分14秒。刚认识几天的男生问我你有么有问我的,我应该怎么回? 生气都没人搭话,就算情绪波动和起伏,也不会有人回应,你若不开心也只能忍着,跟谁发脾气都是低情商的表现,也是非常不理智且不成熟的征兆...

新任浙江省纪委书记(2016年浙江省纪委书记是谁)

新任浙江省纪委书记(2016年浙江省纪委书记是谁)

本文共计1876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分6秒,由作者编辑整理创作于2023年08月12日 11点42分31秒。新任浙江省纪委书记请问在王华元之后,浙江省新任纪委书记是谁?还没呢```估计还的等段时间``2016年浙江省纪委书记是谁2016年浙江省纪委书记是谁我要向纪委书记反应问题... 201...

《青鸟》歌词中文谐音是什么?火影忍者主题曲“青鸟”中文谐音歌词

《青鸟》歌词中文谐音是什么?火影忍者主题曲“青鸟”中文谐音歌词

本文共计5390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17分49秒,由作者编辑整理创作于2023年08月13日 01点19分23秒。《青鸟》歌词中文谐音是什么? 内容如下:ブルーバード (青鸟) 飞翔(はばだ)いたら (哈巴达一 达拉 ),戻(もど)らないと言(い)って ( 摸多拉那~~ 一到一带)目指(めざ)し...

中国疫情算结束了吗?中国的疫情彻底结束了吗

本文共计6405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21分12秒,由作者编辑整理创作于2023年08月13日 12点35分07秒。中国疫情算结束了吗? 是的。根据相关信息查询显示,截止到2023年2月21日,全国取消高速核酸检测点,疫情实现常态化防控,不再实行健康码扫描,往返人员不再执行落地“三天三检”。 中国...

洪七公死在哪一集?洪七公是怎么死的?是被谁气死的?

洪七公死在哪一集?洪七公是怎么死的?是被谁气死的?

本文共计3739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12分18秒,由作者编辑整理创作于2023年08月13日 14点54分59秒。洪七公死在哪一集? 在《神雕侠侣》的第10回,少年英侠 洪七公是怎么死的?是被谁气死的? 笑死的,晚年与欧阳锋于华山比武,两人出掌比起了内力,但这时发生了奇妙的状况,原来两人各将《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