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前世今生
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前世今生
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前世今生
(1710年2月15日– 1774年5月10日), 被称作被喜爱者, 作为法国国王在1715年至1774年期间执政。他神奇地延续着整个濒死的家庭,他执政的早期受到法国人民的喜爱。但是, 他无力改革法国君主制和他在欧洲绥靖政策,使他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并且在他死后成为了法国的最不得人心的国王之一。
路易十五是太阳王路易十四的曾孙,他的父亲是路易十四的孙子杜克·德·布尔高尼。1712年,麻疹夺去了他父母和哥哥的性命,小路易也遭感染,但御医挽救了他的生命。路易十五很敬佩他的曾祖父路易十四,称他为"我亲爱的国王爸爸"。太阳王去世前召见了他且给予其最后的忠告,即少战事,要做一个关心人民疾苦的温和国王,这令他非常感动。
路易十五5岁便登基,但奥尔良公爵菲利浦二世为当时的摄政王。1725年9月5日,他与21岁的波兰公主玛丽·蕾姗斯卡结婚,他们共育有10个子女。从1726年到1743年,是他执政期间最繁荣太平的一段时期。1734年,他有了之一个情妇德·玛奕,之后还有庞巴度夫人,巴莉夫人等。
路易十五执政后期,宫廷生活糜烂,路易十四时期的经济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虽然小时候大难不死,逃过一劫,但他最终还是没能逃过疾病的折磨,1774年死于天花。
路易十五是法国历史上更具矛盾性格的国王。尽管史学家诬蔑了他很多,现代研究表示,他实际上对统治欧洲更大王国的任务是非常聪明和热忱的。他的优柔寡断,加上他了解他所面对问题的复杂性,和他的内心的胆怯,都掩藏在一位专横国王的面具之后。
在他统治期间造成了坏的结果。用许多方面, 路易十五预见到19 世纪中产阶级浪漫主义的统治: 虽然他以曾祖父路易十四为榜样,尽职地充当皇家国王的角色, 实际上对于路易十五没有什么能比得上远离盛典和仪式的私人生活。当他还是婴儿的时候,他就失去了母亲, 他总渴望母性的存在,。他设法获取妇女的亲密陪伴。这些使他备受诋毁,即使在过世后也没有停歇。
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生平简介,路易十五怎么死的?
路易十五(1710年2月15日-1774年5月10日),被称作"被喜爱者" (法语:''le Bien-Aimé''),太阳王路易十四曾孙,勃艮第公爵之子。作为法国国王在1715年至1774年期间执政。 他神奇地延续著整个濒死的家庭,他执政的早期受到模激告法国人民的喜爱。 但是,他无力改革法国君主制和他在欧洲绥靖政策,使他失去了人民的支援。并且在他死后成为了法国的最不得人心的国王之一。 路易十五执政后期,宫廷生活糜烂,路铅昌易十四时期的经济问题也没有得到非常好的解决。虽然小时候大难不死,逃过一劫,但他最终还是没能逃过疾病的折磨,1774年死于天花。1710年2月15日路易十五出生旦明在凡尔赛宫,当时他的曾祖父路易十四仍然在位。他是勃艮第公爵路易和玛丽-阿德莱德·德·萨瓦之子。
玛丽-阿德莱德是一位很活泼的女子,她深受老国王路易十四的喜爱。并且这对年轻夫妻相互深爱(这在凡尔赛宫廷里是个相当不正常的情况),这使老国王的宫廷恢复活力并成为了凡尔赛吸纳力的中心。 路易十五有一个比他大三岁的哥哥布列塔尼公爵路易。勃艮第公爵是路易十四唯一的儿子王太子路易的长子。勃艮地公爵有二个弟弟:Berry公爵查理和非常快成为腓力五世(西班牙)的安茹公爵腓力。 因而,在1710年,路易十四有大量男性后裔:一个儿子, 三个孙子和二个长重孙。但是,戏剧化的事件改变了皇家的结构。 在1700年,安茹公爵继承祖母(路易十四的妻子,西班牙公主)的王冠,成为西班牙国王腓力五世。在随后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腓力不得不须放弃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权。英国不愿意看到将来西班牙及其殖民地与法国被团结在一位唯一国王之下。 腓力决定权的放弃并不是什么问题,因为路易十四有非常多其它男性后裔。但是,在1711年4月伟大的王太子突然死了,勃艮第公爵成为了王位继承人。 然而一年后,精力充沛的玛丽-阿德莱德患了天花(或麻疹) 并在1712年2月12日去世,这使老国王路易十四很沮丧。勃艮第公爵极度悲痛于爱妻的死亡,一个星期之内死于同样的疾病。在勃艮第公爵死亡的一个星期之内,这对夫妻的二个孩子也被病毒感染。长子布列塔尼公爵,虽然医生一再的对其进行放血治疗,但他还是在1712年3月8日过世。他的弟弟路易十五被他的家庭女教师Madame de Ventadour保护,她坚决地禁止医生对这个年幼孩子的放血治疗并在他的病症期间亲自照看。最后1714年Berry公爵,王太子的第二个儿子也过世了。 因为在三年内路易十四失去了四个男性后裔,王朝的命运取决于一个四岁的男孩的生命。假如男孩死了,王位会传递到路易十四的侄子,王太子的首位表兄腓力二世。但是极有大概腓力五世会谴责条约凭什么逼迫他放弃了法国王位,并且将必然导致一场主要欧洲战争和法国内战。 年轻的四岁男孩肩上的重任很明确,并且他的生命在每一分钟都仔细监护。而且,这个年轻男孩是一个孤儿,没有活着的兄弟姐妹,没有伯父或伯母(除了从未见面的在马德里的腓力五世),并且没有之一代表兄(除了那些在马德里的)。这个家族背景塑造了以后非常多国王的性格。
起初他普遍地为人称作受人喜爱的路易十五(Le Bien-aimé),当1744年在梅斯他重病时,整个国家为他的康复祈祷。但是,他软弱和无效的统治导致了王朝的衰弱和法国大革命的趋向 *** 。普遍以为君主制是被路易私人生活的丑闻动摇的,并且在他的生命的最后,他成为了最可恨的路易十五。在1757年1月5日,刺客 Robert Damiens 混入凡尔赛用小刀刺中他的一侧。
1743年,法国参加了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在路易的统治期间得到了科西嘉岛和洛林,但是在和英国的七年战争后失去了巨大的法国殖民地。巴黎条约(1763年) 结束了七年的战争,这个条约是法国君主制时期的最屈辱的事件之一。法国放弃了印度、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西岸。虽然法国仍然拥有密西西比河西面的新奥尔良和瓜德罗普岛,但是这壹次失败标志着法国失去了新大陆。法国的对外策略黯然失败,它的声望也明显下落了。
路易十五在凡尔赛宫殿病死于天花。他是波旁家族之一个心脏不是如传统被要求分离出和放置在一个特别箱柜的人。相反,酒精倾入他的棺材并且他的遗骸被浸泡在生石灰中。秘密的仪式在深夜进行,只有一个大臣参加。灵柩储存在圣丹尼教堂公墓。
由于路易十五的儿子路易 (法国王太子)比他早死九年,路易的孙子登上王位,成为路易十六。
对财政的管理不善和他招人非议的私人生活的破坏了整个法国君主制,并且路易十五统治时期的问题会困扰和最终摧毁他的后继者生命-路易十六和玛丽·安托瓦内特。
路易的另外两个孙子也成为法国的国王-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为什么法国王朝皇帝没有年号
年号,是我国古代独创发明的产物,除了是用于纪年以外,另外还表示祈福、歌颂和改朝换代。确切地说,年号始于周朝的共/和时期,约纪元前841年至纪元前828年期间,由周朝宗室召穆公、周定公共同执政,史学家称之为共/和执政。但其后周朝的姬姓天王们没有继续延用。所以,年号真正使用的开创制度,当发源于中国汉朝皇帝汉武帝刘彻,年号建元。从此在中/国长达二千年之久的封/建王朝一直延用,至清朝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年号宣统。年号发起于中/国古代新皇登基,为了区别上一任皇帝,新皇帝根据自己的思想,起一个新的年号。年号,作为五千年的中/华帝/国时代中/国皇帝的专有产物,伴随着现今文明社会,早已成为历史,但年号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它是中/国历史中的精神文化遗产。法国墨洛温王朝(481-751)
Pharamond ca. 410年-426年
Clodio 426年-447年
墨洛维 447年-458年
希尔德里克一世 458年-481年
克洛维一世 481年-511年
克洛维死后, 王国被他的四个儿子分割:
苏瓦松王国:
克洛塔尔一世 511年-561年
巴黎:
查理贝尔特一世 561年-567年
奥尔良:
Chlodomer 511年-524年
理姆斯:
Theuderic I 511年-534年
Theudebert I 534-548
Theudebald 548-555
克洛塔尔一世 511年-561年
苏瓦松的克洛塔尔最终在他兄弟们(及其继承者)死后掌控了其它三个王国。在他死后,王国又一次被他的四个儿子分割:
苏瓦松王国: 梅茨
希尔佩里克一世 567年-584年
克洛塔尔二世 584年-629年
巴黎:
查理贝尔特一世 561年-567年
奥尔良:
Guntram 561年-592年
希尔德贝尔特二世, (570-595), 592年-595年
Theuderic II 595年-613年
西日贝尔二世 613年
梅茨:
西日贝尔一世 561年-575年
希尔德贝尔特二世 575年-595年
Theudebert II 595年-612年
Theuderic II 612年-613年
西日贝尔二世 613年
克洛塔尔二世 584年-629年
克洛塔尔二世废了奥斯特拉西亚的布伦希尔德 和她的后代并且重新组织了王国. 然而,在 623年他为了安抚贵族和保障领土完整,建立了奥斯特拉西亚公国。他的儿子兼继承者达戈贝尔特一世通过分别在629 和634年指定这个附属国为 阿基坦公国和奥斯特拉西亚公国继续了这个举措
纽斯特里亚&勃艮地: Aquitaine
达戈贝尔特一世 629年-639年
克洛维二世 639年-658年
克洛塔尔三世, (652-673), 658年-673年
Theuderic III 673年
希尔德里克二世 673年-675年
Theuderic III 675年-691年
奥斯特拉西亚:
达戈贝尔特一世 623年-634年
西日贝尔三世 634年-656年
希尔德贝特 656年-661年
克洛塔尔三世 661年-662年
希尔德里克二世 662年-675年
克洛维三世 675年-676年
达戈贝尔特二世 676年-679年
Aquitaine:
查理贝尔特二世 629年-632年
希尔佩里克 632年
Theuderic III 675年-691年
克洛维四世 691年-695年
希尔德贝尔特三世 695年-711年
达戈贝尔特三世 711年-715年
纽斯特里亚&勃艮地:
希尔佩里克二世 715年-721年
奥斯特拉西亚:
希尔佩里克二世 715年-717年
克洛塔尔四世 717-720
希尔佩里克二世 720年-721年
Theuderic IV 720年-737年
空位期 737年-743年
希尔德里克三世 743年-751年
加洛林王朝(752-987)
1. 丕平(矮子)(752-768)
原为法兰克王国宫相,752年得到教皇支持,废掉国王“笨人”契尔德里克三世,强迫其进入修道院,被诸侯选为国王。756年率兵攻入意大利,击败伦巴底,将所获土地献给教皇,形成了教皇国。768年病死,两个儿子分领其地,查理获得奥斯达拉西亚、纽斯特利亚、阿基坦北部,卡罗曼获得勃艮地、普罗旺斯、塞普提美尼亚和阿基坦南部。
2. 查理一世(查理大帝)(768-814)
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在位期间征服萨克森人,夺取意大利,占领了德国、西班牙、巴尔干的大片土地,800年被教皇加封为罗马帝国皇帝。814年病死,其子路易继位。
3. 路易一世(814-840)
继承了父亲留下的大帝国,却把大片土地分封给自己的几个儿子,因领土分配问题引起了多场内战。840年病死,其长子罗泰尔继位。
4. 罗泰尔一世(840-855)
与其弟路德维格、查理因帝位权力问题发生多场战争,战败后与诸弟瓜分罗马帝国,其弟查理(绰号秃头)获得帝国的西部领土,即今法国、西班牙部分,西法兰克王国逐渐演变为法兰西王国。
5. 查理二世(秃头)(843-877)
在位期间建立了王国内的封建制度,并长期与骚扰法国海岸的北 放德 人作战。877年病死,其子路易继位。
6. 路易二世(结舌者)(877-879)
在位仅两年,死后两子瓜分了王国。路易获得法国北部,卡罗曼获得勃艮地和阿基坦。
7. 路易三世(879-882)
在位时间也不长,死后其弟卡罗曼继承了王位。
8. 卡罗曼(882-884)
没有逃脱与父亲和哥哥相同的命运,在位两年后病死。死后,法国贵族选举当时的没有逃脱与父亲和哥哥相同的命运,在位两年后病死。死后,法国贵族选举当时的罗马帝国皇帝胖子查理为王。
9. 查理(胖子)(884-888)
887年被帝国贵族废黜,不久病死。法国落入贵族厄德之手。
10. 厄德(888-898)
于892年大败诺曼人,但不久,法国贵族发动叛乱,于893年选举路易二世的私生子查理为国王。后查理被厄德击败,但厄德还是割让了一些领土给查理加以安抚。898年厄德病死,查理趁机夺取了法国王位。
11. 查理三世(898-929)
911年,因苦于诺曼人的不断进攻,将诺曼底地区割让与诺曼人,并使其皈依了基督教。920年,法国贵族又起叛乱,宣布放弃对查理三世的效忠,于922年推选前国王厄德的女婿罗伯特为王。但罗伯特在923年战死,其婿卢多尔夫继之。929年,查理三世病死,卢多尔夫成为法国国王。
12. 卢多尔夫(929-936)
936年病死,其子路易继位。
13. 路易四世(936-954)
941年贵族发动叛乱,并于945年击败路易四世,将其囚禁。但不久罗马帝国皇帝厄图攻入法国,路易四世获释。954年病死,其子罗泰尔继位。
14. 罗泰尔二世(954-986)
977年与罗马帝国皇帝厄图因争夺洛林爆发战争,后双方议和,但洛林任属神圣罗马帝国。986年病死,其子路易继位。
15. 路易五世(986-987)
死后无嗣,加洛林王朝结束,共235年。法兰西公爵卡佩·休被贵族选为国王 ,开创了卡佩王朝,其直系、旁系在法国的统治一直延续到十九世纪。
卡佩王朝(直系)(987-1328)
1. 卡佩·休(987-996)
在位期间平定了洛林公爵的叛乱,996年病死,其子罗伯特继位。
2. 罗伯特二世(虔诚者)(996-1031)
998年,因未向教皇交纳结婚费(就是向教皇的贿赂),被迫与表妹柏尔塔离婚。1016年,经十四年战争后终于夺得了勃艮地公国。1031年病死,其子亨利继位。
3. 亨利一世(1031-1060)
在位期间无大作为,1060年病死,其子菲利浦继位。
4. 菲利浦一世(1060-1108)
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了英格兰。1094,菲利浦一世因离婚之事与教皇闹翻,被教皇驱逐出教。1108年病死,其子路易继位。
5. 路易六世(胖子)(1108-1137)
在位期间,为夺回诺曼底与英王亨利一世发生多次战争。1136年,促成了其子路易与阿基坦女继承人埃拉诺的婚事,法王获得了阿基坦。1137年病死,其子路易继位。
6. 路易七世(1137-1180)
1147年,参加了十字军东征。两年后回国,因听闻在自己出征期间妻子有不贞的行为,与妻子埃拉诺离婚。1152年,埃拉诺与路易七世离婚,改嫁安茹公爵亨利,并带来所辖的大片领土作为嫁妆,亨利的势力大大增加,而法王则丢失了大片领土。1154年,安茹公爵亨利继承了英国王位,并占有大半法国领土。路易七世为了削弱英王在法国的势力,与英国发生多场战争。1172年,路易七世诱使英王亨利诸子背叛其父,但不久皆被英王所败。1180年,路易七世病死,其子菲利浦继位。
7. 菲利浦二世(1180-1223)
法国历史上又一位伟大的国王,一生致力于削弱英王在法国的势力。诱使英王太子理查背叛其父亨利,在理查继位后,又背弃理查,发兵夺取英在法领土,连续占领诺曼底、布列塔尼、安茹等地,使金雀花王朝的势力大大削弱。在位期间还参加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1223年病死,其子路易继位。菲利浦二世在位四十余年,法国王室的直辖土地增加了一倍。
8. 路易八世(1223-1226)
继承父亲遗志,继续攻击英王在法领土,至1227年,英王在法国只剩下波尔多和加斯科尼。但在1225年将从英国手中夺回的大片土地赐予王室血亲,给法国的王权集中造成了很大障碍。1226年病死,其幼子路易继位。
9. 路易九世(圣路易)(1226-1270)
极为虔诚的基督教徒,死后被天主教会封为圣人。幼年继位,由母亲布隆什摄政,直到1236年方亲政。1244年,路易九世与其兄弟三人都加入了十字军东征,由其母代摄政事。1253年,太后布隆什死,路易九世于是返回法国。1259年,与英王订约,割让了一部分土地给英王,而英王放弃对诺曼底、安茹等地的所有权。1267年,再次组织十字军,三年后在突尼斯军中病死,其子菲利浦继位。
10. 菲利浦三世(勇者)(1270-1285)
在位期间与西班牙发生了多次战争,死后其子菲利浦继位。
11. 菲利浦四世(美男子)(1285-1314)
又一位伟大的国王,据说长相十分俊美。在位期间努力加强王权,并力图遏制英国在法国的势力。后又入侵佛兰德尔,引起了长期的战争。为了充实国库,大举迫害犹太人,1304年,宣布将犹太人财产全部充公,使很多犹太人被杀或流亡国外。因与教皇不合,于1303年逮捕教皇,并将其废黜。1305年,另立法国人波尔多大主教为教皇,教廷也移至法国南部小城亚威农。1307年,又对法国国内势力更大的组织圣殿骑士团动手,受牵连的人多达15000余人,并将包括圣殿骑士团更高首领大宗师在内的多人除以火刑。
圣殿骑士团覆灭后,不仅其贮藏的大 什聘 归于国王,法国国内的割据势力也受到沉重打击。但据传菲利浦受到了圣殿骑士团大宗师临死时的诅咒,在大宗师遭受火刑后不久也神秘死去,其长子路易继位
12. 路易十世(1314-1316)
懦弱无能,体弱多病,干得唯一一件大事是在1215年允许犹太人回国。死后无嗣,但有一遗腹子。
13. 约翰一世(1316-1316)
路易十世遗腹子,出生后七日死去,法国王位由路易十世之弟菲利浦继承。
14. 菲利浦五世(1316-1322)
较有能力,但在位时间也不长,死后由其弟查理继位。
15. 查理四世(1322-1328)
同样仅在位六年救死去,无子,只有一个女儿,但由法兰克古老的塞力克律女子不得继承王位,于是由其堂弟瓦鲁阿伯爵菲利浦继位(菲利浦之父是菲利浦四世的弟弟,受封瓦鲁阿伯爵)。至此,卡佩王朝直系绝,共341年,瓦鲁阿王朝开始。
瓦鲁阿王朝(1328-1589)
1. 菲利浦六世(1328-1350)
由于英王爱德华三世是菲利浦四世的外孙(在欧洲,外孙与孙子的地位是平等的),菲利浦六世是菲利浦四世的侄子,两人同属旁系,因此爱德华三世认为自己有权继承法国王位,从而引起了英法之间长达百年的战争。1336年,菲利浦与英国的仇敌荷兰结盟,并攻入英王在法国的领地加斯科尼,英王爱德华三世遂自称法王,百年战争开始。1340年,法国舰队在斯拉伊斯大败,英国控制了海峡。1346年,著名的克雷西之役中,菲利浦六世率领的法军惨败给爱德华父子率领的英军,法国骑士战死者多达1500人,其中包括法国的盟友波希米亚国王。英军于此战中使用火器,为欧洲首次。1347年,英军乘势占领港口加莱,统治该城直到1558年。1350年,菲利浦六世在愤恨中死去,其子约翰继位。
2. 约翰二世(好人)(1350-1364)
一位有德无能的国王。其继位后即着手与英国开战,以报克雷西之仇。1356年,约翰与黑太子爱德华所率英军战于波亚迭,但法军再次惨败,约翰亦被俘,其子查理遂带摄国政。1360年,约翰由法国出钱赎回,另选人在英国为质。但两年后人质逃回法国,约翰二世为表现骑士之守信用的品质,再次前往英国为质,后死于英国,其子查理继位约翰二世为表现骑士之守信用的品质,再次前往英国为质,后死于英国,其子查理继位。
3. 查理五世(1364-1380)
颇有能力的国王,誓为祖父和父亲报仇。他任用名将,实行坚壁清野的战术,广泛采用大炮攻城,收复了大片失地,到他死时,英国在法只剩下加莱、波尔多等少数几座城市。1380年病死,幼子查理继位。
4. 查理六世(1380-1422)
典型的败家子,将父亲取得的战果丧失殆尽(偏偏他在位时间还不短)。在位初期,因年幼,由三位叔叔摄政。1388年亲政,重用其弟奥尔良公爵。但四年后,查理六世患了癫痫,其叔勃艮地公爵趁机夺权,与奥尔良公爵形成两派,斗争激烈,英王趁机再次进攻法国。1396年,勃艮地公爵之子约翰所率法军在尼科波利斯之役中惨败于英军,法国骑士精锐损失殆尽。1404年,约翰继承勃艮地公爵。1407年,奥尔良公爵被刺,两派矛盾更加激烈,在对英态度上,奥尔良派主战,勃艮地派主和。但在1415年的阿金库尔战役中,法军再次惨败于亨利五世所率法军,新的奥尔良公爵被俘,英军乘势占领大片法国领土。1419年,勃艮地公爵约翰亦被刺身亡,其子继位,继续与英国人合作。1420年,英王亨利五世进入巴黎,在勃艮地派的影响下,查理六世与亨利五世订约,将女儿嫁于亨利五世,指定亨利五世为王位继承人,还割让大片土地给英国。但王太子查理(查理六世的私生子)在奥尔良派的支持下逃到法国南方,建立了小朝廷。1422年,英王亨利五世和法王查理六世先后病死,英王亨利六世继位,自称为法国国王,法国王太子查理同时也在梅翁称王。
5. 查理七世(1322-1461)
一位颇有争议的国王,因未能营救贞德而倍受指责。但他毕竟结束了百年战争,对法国历史影响重大。继位之初,无所作为,不久英军进攻法国重镇奥尔良,辛得贞德率军解围。1429年,查理七世在朗斯正式加冕。1430年,贞德被勃艮地派俘获,后移交英国,一年后被烧死,在此期间,查理七世没有采取任何营救措施。但贞德死后,在强烈的民族主义激励下,法军连战连捷,收复大片失地。1435年,勃艮地公爵与法王议和,法国贵族的内斗结束。1436年,查理七世进入巴黎,并于1438年宣布教皇权力在法国宗教会议之下,从此法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管辖。1453年,百年战争结束,英国在法国只剩下加莱一个据点。1456年,在查理七世的要求下,罗马教廷为贞德恢复名誉,承认其为圣女。1461年查理七世病死,其子路易继位。
6. 路易十一(1461-1483)
为巩固王权,与各地贵族多次作战,采用种种手段,力图摧毁封建割据势力,在位期间基本结束了割据局面。并于1477年获得了勃艮地公爵领地。死后由其子查理继位。
7. 查理八世(1483-1498)
因年幼,由其姐安利摄政,安利设计使布列塔尼女公爵与查理八世结婚,使法国王室获得了布列塔尼公爵领地。1491年亲政,但不久病死,由其弟路易继位。
8. 路易十二(1498-1515)
揭开了法国国王与帝国皇帝争夺意大利的序幕,多次出兵意大利,与教皇、帝国、瑞士等诸国作战,但最终收获不大。死后由其侄子兼女婿佛朗索瓦继位。瑞士等诸国作战,但最终收获不大。死后由其侄子兼女婿佛朗索瓦继位。
9. 佛朗索瓦一世(1515-1547)
一位传奇式的国王,几乎终其一生都在与哈布斯堡家族争夺意大利。1519年,竞选帝国皇帝失败,西班牙国王、哈布斯堡家族的查理成为帝国皇帝,建立了包括帝国、西班牙、尼德兰、意大利在内的大帝国。佛朗索瓦不甘失败,双方发生了多次战争。1525年,法军在意大利巴费亚大败,佛朗索瓦被俘,在作出割地允诺和被释,但回国和立即反悔,与皇帝再次开战。为了打破哈布斯堡包围圈,佛朗索瓦不惜与异教徒土耳其合作,共同对付皇帝。战争一直持续到1546年,法国最终获得了意大利西北的少部分土地。1547年,佛朗索瓦一世病死,其子亨利继位。
10. 亨利二世(1547-1559)
继承父志,继续与帝国对抗,但在意大利的进展并不大。在位期间的一件大事是1558年,法军统帅吉斯公爵夺回加莱,至此英王在法国无任何领地。死后由长子佛朗索瓦继位。
11. 佛朗索瓦二世(1559-1560)
继位后,吉斯公爵掌握了大权,但不久佛朗索瓦二世即病死,由幼弟查理继位。
12. 查理九世(1560-1574)
因年幼,由其母凯瑟琳摄政。不久,法国国内因天主教与新教矛盾爆发了宗教战争,天主教一方以吉斯家族为首,新教则团结在纳瓦尔的波旁家族周围。后在王室努力下,双方议和,新教首领波旁家族的亨利娶法王之妹为妻。但新教首领吉斯公爵和王弟安,双方议和,新教首领波旁家族的亨利娶法王之妹为妻。但新教首领吉斯公爵和王弟安茹公爵亨利不肯善罢甘休,趁新教首领云集巴黎参加婚礼之机进行了突然袭击,巴黎的新教贵族几乎全部被杀,这就是著名的“圣巴托罗缪大屠杀”,亨利·波旁宣布改宗得以活命。外省也相继发生了类似的屠杀,新教徒死伤无数。但残余的新教势力固守拉罗舍尔港,天主教军久攻不下,最后不得不再次议和。查理九世生性懦弱,完全受其母摆布,且体弱多病,死后无嗣,由其弟安茹公爵亨利继位。
13. 亨利三世(1574-1589)
继位之后,既无法调和新旧两教矛盾,也无法帮助一方消灭另一方,于是宗教战争屡屡爆发。1584年,王弟安茹公爵佛朗索瓦(原阿朗松公爵,亨利三世继位后改封安茹公爵)病死,瓦鲁阿家族男嗣绝,亨利三世的妹夫——新教首领亨利·波旁成为继承人,这引起了天主教领袖吉斯公爵和西班牙国王的强烈反对,战争再度爆发。吉斯公爵在欧洲天主教势力的支持下,妄图夺取法国王位。1588年,亨利三世派人刺死了野心勃勃的吉斯公爵,转而与亨利·波旁合作。1589年,亨利三世也被刺身亡,亨利·波旁继承了王位,其领地纳瓦尔王国也并入法国。瓦鲁阿王朝至此结束,共261年。波旁王朝开始,波旁家族也是卡佩家族的支系,其先祖为路易九世的次子罗伯特。
波旁王朝(1589-1848)
1. 亨利四世(1589-1610)
又一位伟大的国王,在继位之初,为了获得国内天主教民众的支持,于1593年毅然再次宣布改宗,改信天主教。不久顺利进入巴黎,得到了大多数法国人的支持。1596年,亨利四世击败天主教派领袖马延公爵,摧毁了天主教联盟,结束了内斗。1598年,将西班牙干涉军逐出法国,同年颁布南特敕令,给予新教徒相当大的自 *** ,结束了宗教战争。1609年,亨利四世与英国、荷兰、意大利结盟,准备再次与西班牙开战,但一年后被刺身死。幼子路易继位。
2. 路易十三(1610-1643)
初期由其母玛利亚摄政,1614年亲政。后与其母发生矛盾,放逐其母,引起了内战,直到1620年母子二人方停战和好。1621年,路易十三的亲信律因病死,玛利亚及其亲信黎塞留掌握了大权。黎塞留励精图治,努力加强王权。1628年,攻陷了新教徒最后一个堡垒拉罗舍尔,自此法国新教徒不再拥有军事力量。1630年,黎塞留挫败了太后玛利亚企图推翻他的阴谋,迫使太后及反对派首领逃往国外。后黎塞留使法国加入欧洲的三十年战争,反对世仇哈布斯堡家族。但他没能等到战争结束就于1642年病死,其任首相18年,发展工商业,打击割据力量,贡献很大。马萨林继黎塞留为首相,继续推行黎塞18年,发展工商业,打击割据力量,贡献很大。马萨林继黎塞留为首相,继续推行黎塞留的政策。1643年,路易十三继黎塞留之后死去,幼子路易继位。
3. 路易十四(1643-1715)
欧洲著名帝王,号“太阳王”,是法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继位后因年幼,由其母安娜摄政。法国继续参与三十年战争,并多有胜利。1648年,战争结束,法国获得了阿尔萨斯、凡尔登等大片土地。同年,不满首相马萨林统治的巴黎法官发动了之一次投石党运动,但不久即与王室妥协。1651年,发生了以大贵族为首的第二次投石党运动,其领袖是三十年战争中的名将孔代亲王。最终迫使安娜罢免马萨林。但在后来的权力角逐中,孔代丧失了民心,被迫于1653年逃出巴黎,投靠西班牙,马萨林东山再起。随后,孔代率西班牙军攻入法国,战争持续到1655年,最后法西议和,孔代得到赦免,返回法国。1661年,马萨林死,路易十四亲政,任命柯贝尔为财政大臣,推行重商政策。后法国与荷兰、西班牙、帝国发生了多次战争,法军屡战屡胜,获地甚多。1685年,路易十四撤销南特敕令,迫使很多新教徒逃离法国。1686年,帝国、西班牙、荷兰、瑞典等国组织大联盟共同反法,战争持续了十一年之久,法军虽占有优势,但在战后签订的和约中获益甚少。1700年,西班牙国王病死,遗命其外孙即路易十四之孙菲利浦继位,引起了各国的极大不满,战事再起,英国加入反法联盟,西班牙则支持法国。但由于缺乏良将,法西军屡败,西班牙在尼德兰和意大利的领地丧失殆尽,法国在海外的殖民地很多也被英国夺走。1713年双方达成和约,菲利浦成为西班牙国王,但承诺法西永不合并,自此波旁家族进入了西班牙王室。但西班牙在意大利的领地落入了哈布斯堡家族之手。1715年,路易十四病死,其孙路易继位。
4. 路易十五(1715-1774)
初期由其叔奥尔良公爵摄政。1717年,为解决财政困难,任用苏格兰冒险家约翰建立银行、公司多家,约翰的金融业曾辉煌一时,但终于三年后失败,使很多中小市民倾家当产。1726年路易十五亲政,先后参加了波兰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七年战争,但均遭失败,造成国库空虚,民不聊生,法国在海外的殖民地也全部为英国夺走。1768年,从热那亚购入科西嘉岛。1774年死后由其孙路易继位,此时的法国已是危机四伏。
5. 路易十六(1774-1793)
继位时法国财政问题十分严重,所以立刻着手解决,但连续撤换了多位财政大臣,都无法解决问题。又于1778年加入美国独立战争,耗费了大量经费。1789年,被迫召开三级会议,以寻求解决财政问题的办法。 但资产阶级提出的条件无法为国王接受,路易十六试图逮捕其首领人物,但遭到失败。巴黎人民随即发动起义,建立了共和国。1791年,路易十六试图逃出法国,但遭到失败。1792年,巴黎人民再次起义,攻下杜伊勒里宫,国王被囚禁。1793年,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其正在狱中太子路易被流亡的保皇党人拥立为国王。
6. 路易十七(1793-1793)
并没有继位就死在了监狱里。路易十六逃亡在外的弟弟普罗旺斯伯爵路易遂成为王位继承人。
7. 路易十八(1814-1824)
被反法联盟拥立复辟,1823年派兵入侵西班牙,帮助同是波旁家族的西班牙国王复位。1824年病死,其弟查理继位。
8. 查理十世(1824-1830)
极端反动,1825年颁布赔偿法,要求赔偿法国贵族在大革命时期的损失,引起全国上下极大不满。1827年又解散国民自卫军。1830年颁布敕令五条,妄图进一步加强专制,巴黎人民随之发动起义,查理十世下台。其侄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利浦继任为摄政王。
9. 路易·菲利浦(1830-1848)
比较倾向资产阶级,也有一定能力。1832年占领了安特卫普,1845年,在非洲又侵占了多处殖民地。1847年,全欧爆发了经济危机,法国国内也矛盾激化。1848年,巴黎人民推翻了七月王朝,路易·菲利浦逃亡国外。波旁王朝彻底灭亡,共计259年。
波旁王朝在法国的统治结束了,但西班牙的王室仍然属于波旁家族,并一直延续至今,这恐怕是当初路易十四没有想到的。
请写出法国历代帝王的名字和时间!
墨洛温王朝(481-751)Pharamond ca. 410年-426年
Clodio 426年-447年
墨洛维 447年-458年
希尔德里克一世 458年-481年
克洛维一世 481年-511年
克洛维死后, 王国被他的四个儿子分割:
苏瓦松王国:
克洛塔尔一世 511年-561年
巴黎:
查理贝尔特一世 561年-567年
奥尔良:
Chlodomer 511年-524年
理姆斯:
Theuderic I 511年-534年
Theudebert I 534-548
Theudebald 548-555
克洛塔尔一世 511年-561年
苏瓦松的克洛塔尔最终在他兄弟们(及其继承者)死后掌控了其它三个王国。在他死后,王国又一次被他的四个儿子分割:
苏瓦松王国: 梅茨
希尔佩里克一世 567年-584年
克洛塔尔二世 584年-629年
巴黎:
查理贝尔特一世 561年-567年
奥尔良:
Guntram 561年-592年
希尔德贝尔特二世, (570-595), 592年-595年
Theuderic II 595年-613年
西日贝尔二世 613年
梅茨:
西日贝尔一世 561年-575年
希尔德贝尔特二世 575年-595年
Theudebert II 595年-612年
Theuderic II 612年-613年
西日贝尔二世 613年
克洛塔尔二世 584年-629年
克洛塔尔二世废了奥斯特拉西亚的布伦希尔德 和她的后代并且重新组织了王国. 然而,在 623年他为了安抚贵族和保障领土完整,建立了奥斯特拉西亚公国。他的儿子兼继承者达戈贝尔特一世通过分别在629 和634年指定这个附属国为 阿基坦公国和奥斯特拉西亚公国继续了这个举措
纽斯特里亚&勃艮地: Aquitaine
达戈贝尔特一世 629年-639年
克洛维二世 639年-658年
克洛塔尔三世, (652-673), 658年-673年
Theuderic III 673年
希尔德里克二世 673年-675年
Theuderic III 675年-691年
奥斯特拉西亚:
达戈贝尔特一世 623年-634年
西日贝尔三世 634年-656年
希尔德贝特 656年-661年
克洛塔尔三世 661年-662年
希尔德里克二世 662年-675年
克洛维三世 675年-676年
达戈贝尔特二世 676年-679年
Aquitaine:
查理贝尔特二世 629年-632年
希尔佩里克 632年
Theuderic III 675年-691年
克洛维四世 691年-695年
希尔德贝尔特三世 695年-711年
达戈贝尔特三世 711年-715年
纽斯特里亚&勃艮地:
希尔佩里克二世 715年-721年
奥斯特拉西亚:
希尔佩里克二世 715年-717年
克洛塔尔四世 717-720
希尔佩里克二世 720年-721年
Theuderic IV 720年-737年
空位期 737年-743年
希尔德里克三世 743年-751年
加洛林王朝(752-987)
1. 丕平(矮子)(752-768)
原为法兰克王国宫相,752年得到教皇支持,废掉国王“笨人”契尔德里克三世,强迫其进入修道院,被诸侯选为国王。756年率兵攻入意大利,击败伦巴底,将所获土地献给教皇,形成了教皇国。768年病死,两个儿子分领其地,查理获得奥斯达拉西亚、纽斯特利亚、阿基坦北部,卡罗曼获得勃艮地、普罗旺斯、塞普提美尼亚和阿基坦南部。
2. 查理一世(查理大帝)(768-814)
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在位期间征服萨克森人,夺取意大利,占领了德国、西班牙、巴尔干的大片土地,800年被教皇加封为罗马帝国皇帝。814年病死,其子路易继位。
3. 路易一世(814-840)
继承了父亲留下的大帝国,却把大片土地分封给自己的几个儿子,因领土分配问题引起了多场内战。840年病死,其长子罗泰尔继位。
4. 罗泰尔一世(840-855)
与其弟路德维格、查理因帝位权力问题发生多场战争,战败后与诸弟瓜分罗马帝国,其弟查理(绰号秃头)获得帝国的西部领土,即今法国、西班牙部分,西法兰克王国逐渐演变为法兰西王国。
5. 查理二世(秃头)(843-877)
在位期间建立了王国内的封建制度,并长期与骚扰法国海岸的北 放德 人作战。877年病死,其子路易继位。
6. 路易二世(结舌者)(877-879)
在位仅两年,死后两子瓜分了王国。路易获得法国北部,卡罗曼获得勃艮地和阿基坦。
7. 路易三世(879-882)
在位时间也不长,死后其弟卡罗曼继承了王位。
8. 卡罗曼(882-884)
没有逃脱与父亲和哥哥相同的命运,在位两年后病死。死后,法国贵族选举当时的没有逃脱与父亲和哥哥相同的命运,在位两年后病死。死后,法国贵族选举当时的罗马帝国皇帝胖子查理为王。
9. 查理(胖子)(884-888)
887年被帝国贵族废黜,不久病死。法国落入贵族厄德之手。
10. 厄德(888-898)
于892年大败诺曼人,但不久,法国贵族发动叛乱,于893年选举路易二世的私生子查理为国王。后查理被厄德击败,但厄德还是割让了一些领土给查理加以安抚。898年厄德病死,查理趁机夺取了法国王位。
11. 查理三世(898-929)
911年,因苦于诺曼人的不断进攻,将诺曼底地区割让与诺曼人,并使其皈依了基督教。920年,法国贵族又起叛乱,宣布放弃对查理三世的效忠,于922年推选前国王厄德的女婿罗伯特为王。但罗伯特在923年战死,其婿卢多尔夫继之。929年,查理三世病死,卢多尔夫成为法国国王。
12. 卢多尔夫(929-936)
936年病死,其子路易继位。
13. 路易四世(936-954)
941年贵族发动叛乱,并于945年击败路易四世,将其囚禁。但不久罗马帝国皇帝厄图攻入法国,路易四世获释。954年病死,其子罗泰尔继位。
14. 罗泰尔二世(954-986)
977年与罗马帝国皇帝厄图因争夺洛林爆发战争,后双方议和,但洛林任属神圣罗马帝国。986年病死,其子路易继位。
15. 路易五世(986-987)
死后无嗣,加洛林王朝结束,共235年。法兰西公爵卡佩·休被贵族选为国王 ,开创了卡佩王朝,其直系、旁系在法国的统治一直延续到十九世纪。
卡佩王朝(直系)(987-1328)
1. 卡佩·休(987-996)
在位期间平定了洛林公爵的叛乱,996年病死,其子罗伯特继位。
2. 罗伯特二世(虔诚者)(996-1031)
998年,因未向教皇交纳结婚费(就是向教皇的贿赂),被迫与表妹柏尔塔离婚。1016年,经十四年战争后终于夺得了勃艮地公国。1031年病死,其子亨利继位。
3. 亨利一世(1031-1060)
在位期间无大作为,1060年病死,其子菲利浦继位。
4. 菲利浦一世(1060-1108)
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了英格兰。1094,菲利浦一世因离婚之事与教皇闹翻,被教皇驱逐出教。1108年病死,其子路易继位。
5. 路易六世(胖子)(1108-1137)
在位期间,为夺回诺曼底与英王亨利一世发生多次战争。1136年,促成了其子路易与阿基坦女继承人埃拉诺的婚事,法王获得了阿基坦。1137年病死,其子路易继位。
6. 路易七世(1137-1180)
1147年,参加了十字军东征。两年后回国,因听闻在自己出征期间妻子有不贞的行为,与妻子埃拉诺离婚。1152年,埃拉诺与路易七世离婚,改嫁安茹公爵亨利,并带来所辖的大片领土作为嫁妆,亨利的势力大大增加,而法王则丢失了大片领土。1154年,安茹公爵亨利继承了英国王位,并占有大半法国领土。路易七世为了削弱英王在法国的势力,与英国发生多场战争。1172年,路易七世诱使英王亨利诸子背叛其父,但不久皆被英王所败。1180年,路易七世病死,其子菲利浦继位。
7. 菲利浦二世(1180-1223)
法国历史上又一位伟大的国王,一生致力于削弱英王在法国的势力。诱使英王太子理查背叛其父亨利,在理查继位后,又背弃理查,发兵夺取英在法领土,连续占领诺曼底、布列塔尼、安茹等地,使金雀花王朝的势力大大削弱。在位期间还参加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1223年病死,其子路易继位。菲利浦二世在位四十余年,法国王室的直辖土地增加了一倍。
8. 路易八世(1223-1226)
继承父亲遗志,继续攻击英王在法领土,至1227年,英王在法国只剩下波尔多和加斯科尼。但在1225年将从英国手中夺回的大片土地赐予王室血亲,给法国的王权集中造成了很大障碍。1226年病死,其幼子路易继位。
9. 路易九世(圣路易)(1226-1270)
极为虔诚的基督教徒,死后被天主教会封为圣人。幼年继位,由母亲布隆什摄政,直到1236年方亲政。1244年,路易九世与其兄弟三人都加入了十字军东征,由其母代摄政事。1253年,太后布隆什死,路易九世于是返回法国。1259年,与英王订约,割让了一部分土地给英王,而英王放弃对诺曼底、安茹等地的所有权。1267年,再次组织十字军,三年后在突尼斯军中病死,其子菲利浦继位。
10. 菲利浦三世(勇者)(1270-1285)
在位期间与西班牙发生了多次战争,死后其子菲利浦继位。
11. 菲利浦四世(美男子)(1285-1314)
又一位伟大的国王,据说长相十分俊美。在位期间努力加强王权,并力图遏制英国在法国的势力。后又入侵佛兰德尔,引起了长期的战争。为了充实国库,大举迫害犹太人,1304年,宣布将犹太人财产全部充公,使很多犹太人被杀或流亡国外。因与教皇不合,于1303年逮捕教皇,并将其废黜。1305年,另立法国人波尔多大主教为教皇,教廷也移至法国南部小城亚威农。1307年,又对法国国内势力更大的组织圣殿骑士团动手,受牵连的人多达15000余人,并将包括圣殿骑士团更高首领大宗师在内的多人除以火刑。
圣殿骑士团覆灭后,不仅其贮藏的大 什聘 归于国王,法国国内的割据势力也受到沉重打击。但据传菲利浦受到了圣殿骑士团大宗师临死时的诅咒,在大宗师遭受火刑后不久也神秘死去,其长子路易继位
12. 路易十世(1314-1316)
懦弱无能,体弱多病,干得唯一一件大事是在1215年允许犹太人回国。死后无嗣,但有一遗腹子。
13. 约翰一世(1316-1316)
路易十世遗腹子,出生后七日死去,法国王位由路易十世之弟菲利浦继承。
14. 菲利浦五世(1316-1322)
较有能力,但在位时间也不长,死后由其弟查理继位。
15. 查理四世(1322-1328)
同样仅在位六年救死去,无子,只有一个女儿,但由法兰克古老的塞力克律女子不得继承王位,于是由其堂弟瓦鲁阿伯爵菲利浦继位(菲利浦之父是菲利浦四世的弟弟,受封瓦鲁阿伯爵)。至此,卡佩王朝直系绝,共341年,瓦鲁阿王朝开始。
瓦鲁阿王朝(1328-1589)
1. 菲利浦六世(1328-1350)
由于英王爱德华三世是菲利浦四世的外孙(在欧洲,外孙与孙子的地位是平等的),菲利浦六世是菲利浦四世的侄子,两人同属旁系,因此爱德华三世认为自己有权继承法国王位,从而引起了英法之间长达百年的战争。1336年,菲利浦与英国的仇敌荷兰结盟,并攻入英王在法国的领地加斯科尼,英王爱德华三世遂自称法王,百年战争开始。1340年,法国舰队在斯拉伊斯大败,英国控制了海峡。1346年,著名的克雷西之役中,菲利浦六世率领的法军惨败给爱德华父子率领的英军,法国骑士战死者多达1500人,其中包括法国的盟友波希米亚国王。英军于此战中使用火器,为欧洲首次。1347年,英军乘势占领港口加莱,统治该城直到1558年。1350年,菲利浦六世在愤恨中死去,其子约翰继位。
2. 约翰二世(好人)(1350-1364)
一位有德无能的国王。其继位后即着手与英国开战,以报克雷西之仇。1356年,约翰与黑太子爱德华所率英军战于波亚迭,但法军再次惨败,约翰亦被俘,其子查理遂带摄国政。1360年,约翰由法国出钱赎回,另选人在英国为质。但两年后人质逃回法国,约翰二世为表现骑士之守信用的品质,再次前往英国为质,后死于英国,其子查理继位约翰二世为表现骑士之守信用的品质,再次前往英国为质,后死于英国,其子查理继位。
3. 查理五世(1364-1380)
颇有能力的国王,誓为祖父和父亲报仇。他任用名将,实行坚壁清野的战术,广泛采用大炮攻城,收复了大片失地,到他死时,英国在法只剩下加莱、波尔多等少数几座城市。1380年病死,幼子查理继位。
4. 查理六世(1380-1422)
典型的败家子,将父亲取得的战果丧失殆尽(偏偏他在位时间还不短)。在位初期,因年幼,由三位叔叔摄政。1388年亲政,重用其弟奥尔良公爵。但四年后,查理六世患了癫痫,其叔勃艮地公爵趁机夺权,与奥尔良公爵形成两派,斗争激烈,英王趁机再次进攻法国。1396年,勃艮地公爵之子约翰所率法军在尼科波利斯之役中惨败于英军,法国骑士精锐损失殆尽。1404年,约翰继承勃艮地公爵。1407年,奥尔良公爵被刺,两派矛盾更加激烈,在对英态度上,奥尔良派主战,勃艮地派主和。但在1415年的阿金库尔战役中,法军再次惨败于亨利五世所率法军,新的奥尔良公爵被俘,英军乘势占领大片法国领土。1419年,勃艮地公爵约翰亦被刺身亡,其子继位,继续与英国人合作。1420年,英王亨利五世进入巴黎,在勃艮地派的影响下,查理六世与亨利五世订约,将女儿嫁于亨利五世,指定亨利五世为王位继承人,还割让大片土地给英国。但王太子查理(查理六世的私生子)在奥尔良派的支持下逃到法国南方,建立了小朝廷。1422年,英王亨利五世和法王查理六世先后病死,英王亨利六世继位,自称为法国国王,法国王太子查理同时也在梅翁称王。
5. 查理七世(1322-1461)
一位颇有争议的国王,因未能营救贞德而倍受指责。但他毕竟结束了百年战争,对法国历史影响重大。继位之初,无所作为,不久英军进攻法国重镇奥尔良,辛得贞德率军解围。1429年,查理七世在朗斯正式加冕。1430年,贞德被勃艮地派俘获,后移交英国,一年后被烧死,在此期间,查理七世没有采取任何营救措施。但贞德死后,在强烈的民族主义激励下,法军连战连捷,收复大片失地。1435年,勃艮地公爵与法王议和,法国贵族的内斗结束。1436年,查理七世进入巴黎,并于1438年宣布教皇权力在法国宗教会议之下,从此法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管辖。1453年,百年战争结束,英国在法国只剩下加莱一个据点。1456年,在查理七世的要求下,罗马教廷为贞德恢复名誉,承认其为圣女。1461年查理七世病死,其子路易继位。
6. 路易十一(1461-1483)
为巩固王权,与各地贵族多次作战,采用种种手段,力图摧毁封建割据势力,在位期间基本结束了割据局面。并于1477年获得了勃艮地公爵领地。死后由其子查理继位。
7. 查理八世(1483-1498)
因年幼,由其姐安利摄政,安利设计使布列塔尼女公爵与查理八世结婚,使法国王室获得了布列塔尼公爵领地。1491年亲政,但不久病死,由其弟路易继位。
8. 路易十二(1498-1515)
揭开了法国国王与帝国皇帝争夺意大利的序幕,多次出兵意大利,与教皇、帝国、瑞士等诸国作战,但最终收获不大。死后由其侄子兼女婿佛朗索瓦继位。瑞士等诸国作战,但最终收获不大。死后由其侄子兼女婿佛朗索瓦继位。
9. 佛朗索瓦一世(1515-1547)
一位传奇式的国王,几乎终其一生都在与哈布斯堡家族争夺意大利。1519年,竞选帝国皇帝失败,西班牙国王、哈布斯堡家族的查理成为帝国皇帝,建立了包括帝国、西班牙、尼德兰、意大利在内的大帝国。佛朗索瓦不甘失败,双方发生了多次战争。1525年,法军在意大利巴费亚大败,佛朗索瓦被俘,在作出割地允诺和被释,但回国和立即反悔,与皇帝再次开战。为了打破哈布斯堡包围圈,佛朗索瓦不惜与异教徒土耳其合作,共同对付皇帝。战争一直持续到1546年,法国最终获得了意大利西北的少部分土地。1547年,佛朗索瓦一世病死,其子亨利继位。
10. 亨利二世(1547-1559)
继承父志,继续与帝国对抗,但在意大利的进展并不大。在位期间的一件大事是1558年,法军统帅吉斯公爵夺回加莱,至此英王在法国无任何领地。死后由长子佛朗索瓦继位。
11. 佛朗索瓦二世(1559-1560)
继位后,吉斯公爵掌握了大权,但不久佛朗索瓦二世即病死,由幼弟查理继位。
12. 查理九世(1560-1574)
因年幼,由其母凯瑟琳摄政。不久,法国国内因天主教与新教矛盾爆发了宗教战争,天主教一方以吉斯家族为首,新教则团结在纳瓦尔的波旁家族周围。后在王室努力下,双方议和,新教首领波旁家族的亨利娶法王之妹为妻。但新教首领吉斯公爵和王弟安,双方议和,新教首领波旁家族的亨利娶法王之妹为妻。但新教首领吉斯公爵和王弟安茹公爵亨利不肯善罢甘休,趁新教首领云集巴黎参加婚礼之机进行了突然袭击,巴黎的新教贵族几乎全部被杀,这就是著名的“圣巴托罗缪大屠杀”,亨利·波旁宣布改宗得以活命。外省也相继发生了类似的屠杀,新教徒死伤无数。但残余的新教势力固守拉罗舍尔港,天主教军久攻不下,最后不得不再次议和。查理九世生性懦弱,完全受其母摆布,且体弱多病,死后无嗣,由其弟安茹公爵亨利继位。
13. 亨利三世(1574-1589)
继位之后,既无法调和新旧两教矛盾,也无法帮助一方消灭另一方,于是宗教战争屡屡爆发。1584年,王弟安茹公爵佛朗索瓦(原阿朗松公爵,亨利三世继位后改封安茹公爵)病死,瓦鲁阿家族男嗣绝,亨利三世的妹夫——新教首领亨利·波旁成为继承人,这引起了天主教领袖吉斯公爵和西班牙国王的强烈反对,战争再度爆发。吉斯公爵在欧洲天主教势力的支持下,妄图夺取法国王位。1588年,亨利三世派人刺死了野心勃勃的吉斯公爵,转而与亨利·波旁合作。1589年,亨利三世也被刺身亡,亨利·波旁继承了王位,其领地纳瓦尔王国也并入法国。瓦鲁阿王朝至此结束,共261年。波旁王朝开始,波旁家族也是卡佩家族的支系,其先祖为路易九世的次子罗伯特。
波旁王朝(1589-1848)
1. 亨利四世(1589-1610)
又一位伟大的国王,在继位之初,为了获得国内天主教民众的支持,于1593年毅然再次宣布改宗,改信天主教。不久顺利进入巴黎,得到了大多数法国人的支持。1596年,亨利四世击败天主教派领袖马延公爵,摧毁了天主教联盟,结束了内斗。1598年,将西班牙干涉军逐出法国,同年颁布南特敕令,给予新教徒相当大的自 *** ,结束了宗教战争。1609年,亨利四世与英国、荷兰、意大利结盟,准备再次与西班牙开战,但一年后被刺身死。幼子路易继位。
2. 路易十三(1610-1643)
初期由其母玛利亚摄政,1614年亲政。后与其母发生矛盾,放逐其母,引起了内战,直到1620年母子二人方停战和好。1621年,路易十三的亲信律因病死,玛利亚及其亲信黎塞留掌握了大权。黎塞留励精图治,努力加强王权。1628年,攻陷了新教徒最后一个堡垒拉罗舍尔,自此法国新教徒不再拥有军事力量。1630年,黎塞留挫败了太后玛利亚企图推翻他的阴谋,迫使太后及反对派首领逃往国外。后黎塞留使法国加入欧洲的三十年战争,反对世仇哈布斯堡家族。但他没能等到战争结束就于1642年病死,其任首相18年,发展工商业,打击割据力量,贡献很大。马萨林继黎塞留为首相,继续推行黎塞18年,发展工商业,打击割据力量,贡献很大。马萨林继黎塞留为首相,继续推行黎塞留的政策。1643年,路易十三继黎塞留之后死去,幼子路易继位。
3. 路易十四(1643-1715)
欧洲著名帝王,号“太阳王”,是法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继位后因年幼,由其母安娜摄政。法国继续参与三十年战争,并多有胜利。1648年,战争结束,法国获得了阿尔萨斯、凡尔登等大片土地。同年,不满首相马萨林统治的巴黎法官发动了之一次投石党运动,但不久即与王室妥协。1651年,发生了以大贵族为首的第二次投石党运动,其领袖是三十年战争中的名将孔代亲王。最终迫使安娜罢免马萨林。但在后来的权力角逐中,孔代丧失了民心,被迫于1653年逃出巴黎,投靠西班牙,马萨林东山再起。随后,孔代率西班牙军攻入法国,战争持续到1655年,最后法西议和,孔代得到赦免,返回法国。1661年,马萨林死,路易十四亲政,任命柯贝尔为财政大臣,推行重商政策。后法国与荷兰、西班牙、帝国发生了多次战争,法军屡战屡胜,获地甚多。1685年,路易十四撤销南特敕令,迫使很多新教徒逃离法国。1686年,帝国、西班牙、荷兰、瑞典等国组织大联盟共同反法,战争持续了十一年之久,法军虽占有优势,但在战后签订的和约中获益甚少。1700年,西班牙国王病死,遗命其外孙即路易十四之孙菲利浦继位,引起了各国的极大不满,战事再起,英国加入反法联盟,西班牙则支持法国。但由于缺乏良将,法西军屡败,西班牙在尼德兰和意大利的领地丧失殆尽,法国在海外的殖民地很多也被英国夺走。1713年双方达成和约,菲利浦成为西班牙国王,但承诺法西永不合并,自此波旁家族进入了西班牙王室。但西班牙在意大利的领地落入了哈布斯堡家族之手。1715年,路易十四病死,其孙路易继位。
4. 路易十五(1715-1774)
初期由其叔奥尔良公爵摄政。1717年,为解决财政困难,任用苏格兰冒险家约翰建立银行、公司多家,约翰的金融业曾辉煌一时,但终于三年后失败,使很多中小市民倾家当产。1726年路易十五亲政,先后参加了波兰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七年战争,但均遭失败,造成国库空虚,民不聊生,法国在海外的殖民地也全部为英国夺走。1768年,从热那亚购入科西嘉岛。1774年死后由其孙路易继位,此时的法国已是危机四伏。
5. 路易十六(1774-1793)
继位时法国财政问题十分严重,所以立刻着手解决,但连续撤换了多位财政大臣,都无法解决问题。又于1778年加入美国独立战争,耗费了大量经费。1789年,被迫召开三级会议,以寻求解决财政问题的办法。 但资产阶级提出的条件无法为国王接受,路易十六试图逮捕其首领人物,但遭到失败。巴黎人民随即发动起义,建立了共和国。1791年,路易十六试图逃出法国,但遭到失败。1792年,巴黎人民再次起义,攻下杜伊勒里宫,国王被囚禁。1793年,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其正在狱中太子路易被流亡的保皇党人拥立为国王。
6. 路易十七(1793-1793)
并没有继位就死在了监狱里。路易十六逃亡在外的弟弟普罗旺斯伯爵路易遂成为王位继承人。
7. 路易十八(1814-1824)
被反法联盟拥立复辟,1823年派兵入侵西班牙,帮助同是波旁家族的西班牙国王复位。1824年病死,其弟查理继位。
8. 查理十世(1824-1830)
极端反动,1825年颁布赔偿法,要求赔偿法国贵族在大革命时期的损失,引起全国上下极大不满。1827年又解散国民自卫军。1830年颁布敕令五条,妄图进一步加强专制,巴黎人民随之发动起义,查理十世下台。其侄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利浦继任为摄政王。
9. 路易·菲利浦(1830-1848)
比较倾向资产阶级,也有一定能力。1832年占领了安特卫普,1845年,在非洲又侵占了多处殖民地。1847年,全欧爆发了经济危机,法国国内也矛盾激化。1848年,巴黎人民推翻了七月王朝,路易·菲利浦逃亡国外。波旁王朝彻底灭亡,共计259年。
波旁王朝在法国的统治结束了,但西班牙的王室仍然属于波旁家族,并一直延续至今,这恐怕是当初路易十四没有想到的。
法国封建社会历代国王
1. 墨洛温王朝(Mérovingiens)(481——751)克洛吉奥
墨洛维
希尔德里克
克洛维(Clovis)一世
克洛塔尔(Chlothar)一世
希尔佩里克(Chilperic)一世
克洛塔尔二世
达戈贝尔特(Dagobert)一世
克洛维二世
2. 加洛林王朝(Carolingiens)(751——987)
丕平三世
查理(Charles)一世
路易(Louis)一世
查理二世
路易二世
路易三世
卡洛曼(Carloman)
查理三世
厄德(Eudes)
查理三世
罗贝尔(Robert)一世
鲁道夫(Rudolf)
路易四世
洛泰尔
路易五世
3. 卡佩王朝(Capétiens) (987~1328)
于格�6�1卡佩
罗贝尔二世
亨利一世
腓力一世
路易六世
路易七世
腓力二世·奥古斯都
路易八世
路易九世
腓力三世
腓力四世
路易十世
约翰一世
腓力五世
查理四世
4. 瓦卢瓦王朝(1328-1589)
腓力六世
5. 波旁王朝(1589-1792)
亨利四世
路易十三
路易十四
路易十五
路易十六
6.法兰西之一帝国(1804~1814)
拿破仑�6�1波拿巴
7.百日王朝(1815)
拿破仑�6�1波拿巴
8.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
拿破仑三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