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正文内容

论功行赏猜什么生肖?论功行赏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

370SEO1年前 (2023-12-03)168

论功行赏猜什么生肖?

披架带锁不自由,论功行赏当归它。
是这个吗?这个是生肖牛

论功行赏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

【释义】评定功劳大小,给予不同的奖赏。【出处】汉·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刘邦当上皇帝以后,就对手下功臣评功封赏。然而每个人都说自己功大,互不相让,评了很长一段,也没有结果。按照刘邦的意思,萧何的功劳更大,就封他为酂侯。可是其他将领有意见,他们说:“我们的功劳可是用性命换来的呀!萧何并没有立过什么汗马功劳,只是仗着一张嘴、一支笔,说几句话,写几个字,封赏反倒比我们高,这是凭什么?”刘邦听了,觉得跟这些武人讲大道理也进不通,就打了个比方说:“你们见过打猎吗?追赶野兽,把野兽叼来的是猎狗,但指挥狗的是猎人。你们相当于猎狗,萧何相当于猎人。猎狗和猎人的功劳怎么能比呢?”争功的将领们听了刘邦的话,才明白自己的功劳与猎狗是差不多的,就都不敢再说什么了。然后,刘邦依据各位功臣的功劳大小,依次给予了相应的奖赏。“论功行赏”也作“论功封赏”或“论功行封”。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文言文汉高祖论功行赏中汉高祖

1. 汉高祖论功行赏古文 《汉高祖论功行赏》古文和译文,具体如下:【《汉高祖论功行赏》一般作为语文阅读题型,可佐证《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和《资治通鉴·汉纪三》具体事件,具体分析。】 古文: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鄼侯,所食邑多。群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战,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祖曰:“诸君知猎乎?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走兽耳,功狗也。至于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承受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 译文:汉王五年,已经消灭了项羽,平定了天下,汉王要评定功劳,进行封赏。由于群臣争功,过了一年仍然没有把功劳大小决定下来。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更大,把他封为郧侯.给他的食邑很多。功臣们都说:“我们亲自身披铠甲,手执兵器作战,多的打过一百多仗,少的也经历了几十次战斗。攻破敌人的城池,夺取敌人的土地,都立了大小不等的战功。现在萧何没有立过汗马功劳,只不过舞文弄墨.发发议论,从不上战场,却反而位居我们之上,这是什么道理?”高祖说:“诸位懂得打猎吗?打猎的时候,追赶扑杀野兽兔子的是猎狗,发现踪迹向猎狗指示野兽所在之处的是猎人。现在诸位只能奔走追获野兽,功劳不过像猎狗。至于萧何,他能发现踪迹.指示方向,功劳如同猎人.何况你们都只是自己本人追随我,至多不过加上两三个亲属,而萧何全部宗族几十个人都跟随我,他的功劳是不能忘记的。”群臣听了,都不敢再说什么。 2. 刘邦论功行封翻译

1.原文:

汉三年,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鲍生谓丞相曰:“王暴衣露盖,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于是何从其计,汉王大说。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尘敬诸君 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

2.译文:

汉王五年,已经消灭了项羽,平定了天下,汉王要评定功劳,进行封赏。由于群臣争功,过了一年仍然没有把功劳大小决定下来。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更大,把他封为郧侯.给他的食邑很多。功臣们都说:“我们亲自身披铠甲,手执兵器作战,多的打过一百多仗,少的也经历了几十次战斗。攻破敌人的城池,夺取敌人的土地,都立了大小不等的战功。现在萧何没有立过汗马功劳,只不过舞文弄墨.发发议论,从不上战场,却反而位居我们之上,这是什么道理?”高祖说:“诸位懂得打猎吗?打猎的时候,追赶扑杀野兽兔子的是猎狗,发现踪迹向猎狗指示野兽所在之处的是猎人。现在诸位只能奔走追获野兽,功劳不过像猎狗。至于萧何,他能发现踪迹.指示方向,功劳如同猎人.何况你们都只是自己本人追随我,至多不过加上两三个亲属,而萧何全部宗族几十个人都跟随我,他的功劳是不能忘记的。”群臣听了,都不敢再说什么。

一、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即汉太祖高皇帝,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二、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因释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砀山中。陈胜起事后不久,刘邦 *** 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任砀郡长,被封为武安侯,将皮兄旦砀郡兵马。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灞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燃扰朝灭亡。

3. 刘邦论功行封翻译

1.原文: 汉三年,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

鲍生谓丞相曰:“王暴衣露盖,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

于是何从其计,汉王大说。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

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

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

“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且诸君 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

群臣皆莫敢言。 2.译文: 汉王五年,已经消灭了项羽,平定了天下,汉王要评定功劳,进行封赏。

由于群臣争功,过了一年仍然没有把功劳大小决定下来。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更大,把他封为郧侯.给他的食邑很多。

功臣们都说:“我们亲自身披铠甲,手执兵器作战,多的打过一百多仗,少的也经历了几十次战斗。攻破敌人的城池,夺取敌人的土地,都立了大小不等的战功。

现在萧何没有立过汗马功劳,只不过舞文弄墨.发发议论,从不上战场,却反而位居我们之上,这是什么道理?”高祖说:“诸位懂得打猎吗?打猎的时候,追赶扑杀野兽兔子的是猎狗,发现踪迹向猎狗指示野兽所在之处的是猎人。现在诸位只能奔走追获野兽,功劳不过像猎狗。

至于萧何,他能发现踪迹.指示方向,功劳如同猎人.何况你们都只是自己本人追随我,至多不过加上两三个亲属,而萧何全部宗族几十个人都跟随我,他的功劳是不能忘记的。”群臣听了,都不敢再说什么。

一、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即汉太祖高皇帝,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二、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因释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砀山中。

陈胜起事后不久,刘邦 *** 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任砀郡长,被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马。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灞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

秦朝灭亡。

4. 汉初三杰,刘邦论功行赏,萧何之一,为何张良排名仅第62位

张良、萧何、韩信被后世誉为“汉初三杰”,对大汉的建立起到至关重要的三人,但是在《史记.高祖功臣年表》中记载,萧何排名之一、曹参次之,张良却排名六十二。

汉初三杰

难道张良的功劳真的不大?非也!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

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这是高祖对张良的评价,既没否认张良的功劳,又肯定了张良的才华,为何在汉高祖论功行赏之际却排名仅仅第62位?

看似复杂的问题,其实对比现代企业管理潜规则来说,又很简单。你们回顾下你们现在的企业,是不是身居的人无非两种,一种是老板的亲信,一种是掌握稀缺资源的人?虽然人才很重要,老板也重视才华,但是核心成员并不会是仅仅只有才华。

刘邦

功臣也是一样,功臣大概分为三种。

一种是跟皇帝起家的亲信。这类人,从起步开始追随于你,冒着更大的风险,又最忠诚,这批人不能寒心,比如萧何,萧何虽然功劳大,但真正使他排名之一的原因,还是因为他是丰沛集团的领军人物有很大关系。

萧何

再比如李善长、徐达在朱元论功行赏排名靠前的原因一样

一种是兼并其他山头,或者策反敌军骨干,并且保留了自己势力的人。这类人,因为本身掌握着势力资源,哪怕作为老大,对这类人也是很忌惮的,论功行赏排名肯定靠最前,但是结局往往也很凄惨,比如韩信、彭越、英布。

最后一种,就是人才。

固然有才华,但是是半路入伙,又没稀缺资源,往往没有资格跟老板叫板。老板也不会给太多实质性的东西,最常见的一种补充 *** 就是带高帽子。

比如在所有人面前表现对你的尊敬,对你言听计从。张良就属于这类人。

张良

不过这类人,往往懂得明哲保身,张良排名靠后,其中原因肯定也是有张良自身的想法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我们可以看到,刘邦对其封赏,张良屡次推脱,知进退,才有后来的善终。张良功高震主,也信奉道家,不愿意沾染这个。

张良虽然排序较低,虽然张良推辞不受,不过最后也是仅有的三个万户侯之一。

5. 刘邦起兵反秦文言文

司马迁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高祖常徭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秦二世元年秋,陈胜等起蕲,至陈而王,号为张楚。诸郡县皆多杀其长吏以应陈涉。沛令恐,欲以沛应涉。掾、主吏萧何、曹参乃曰:“君为秦吏,今欲背之,率沛子弟,恐不听。愿君召诸亡在外者,可得数百人,因劫众,众不敢不听。”乃令樊哙召刘季。刘季之众已数十百人矣。

于是樊哙从刘季来。沛令后悔,恐其有变,乃闭城城守,欲诛萧、曹。萧、曹恐,逾城保刘季。刘季乃书帛射城上,谓沛父老曰:“天下苦秦久矣。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沛今共诛令,择子弟可立者立之,以应诸侯,则家室完。不然,父子俱屠,无为也。”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开城门迎刘季,欲以为沛令。刘季曰:“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一败涂地。吾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愿更相推择可者。”萧、曹等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尽让刘季。诸父老皆曰:“平生所闻刘季诸珍怪,当贵,且卜筮之,莫如刘季最吉。”于是刘季数让,众莫敢为,乃立季为沛公。祠黄帝,祭蚩尤于沛庭,而衅鼓,旗帜皆赤。由所杀蛇白帝子,杀者赤帝子,故上赤。于是少年豪吏如萧、曹、樊哙等皆为收沛子弟二三千人,攻胡陵、方与,还守丰。

6. 在汉高祖封萧何中汉高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刘邦以布衣之身提三尺剑而取得天下建立大汉基业,这是因为百折不挠、越挫越勇的刘邦知道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其成功在于“能斗智时决不斗力”且情商高的刘邦知人善任具有高超的用人、驭人的领导能力即帝王权术。汉皇千古一英雄,休笑当年马上功。试问后来为帝者,谁人曾出范围中。楚强汉弱,可是战争的结局是楚败汉胜。

究其原因,历代的学者各有评述,意见不尽一致。学者普遍认为主要原因有四:

1、对待生命认识不同。

2、政治天分与政治主张不同。

3、战略、策略不同。

4、用人态度不同。

论功行赏这四个字用数字含义

论 功 行 赏 这四个字用数字含义——答案:6973。

论功行赏这四个字用数字含义

论 功 行 赏 

【拼音】: lùn gōng xíng shǎng

【解释】: 论:按 照。按 功 劳 的 大 小 给 于 奖 赏。

【出处】: 《韩 非 子 · 八 说》:“计 功 而 行 赏,程 能 而 授 事。”

【举例造句】: 这 春 彩,臣 等 断 不 敢 受。请 留 待 他 时 论 功 行 赏。 ★ 清 · 洪 升《 长生 殿 ·  献 饭》

【拼音代码】: l g x s

【成语繁体】: 

论功行赏这四个字用数字含义

【成语注音】: ㄌㄨㄣˋ ㄍㄨㄥ ㄒ一ㄥˊ ㄕㄤˇ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 四字成语

【感 *** 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论,不能读作“lún”;行,不能读作“hánɡ”。

【成语辨形】: 论,不能写作“伦”。

【近义词】: 赏 罚 分 明、计 功 行 赏

【反义词】: 赏 罚 不 明

【灯谜】: 战 后 庆 功 会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 按 功 劳 大 小 给 予 奖 赏

【英文】: reward according to somebody's deserts

【故事】: 西 汉 初 年,汉 王 刘 邦 打 败 了 西 楚 霸 王 项 羽 当上 皇 帝,他 开 始 封 赏 有 功 的 文 臣 武 将,可 大 臣 们 互不 相 让,均想 得到 首 功。刘 邦 只好 让 大 臣 们 不说 自己 推荐 别人 得 首 功,他们 推 荐 萧 何 排 之一,曹 参 排 第二,然后 按 各自 的 军 功 等 级 进行 封 赏。

帝王之术:汉高祖刘邦和唐太宗李世民的论功行赏

历史上,但凡是昏君,往往都是些赏罚不明的主儿。像秦二世胡亥,该赏的不赏,该罚的不罚,结果弄得江山不保,被逼而死。所以,历史上有作为的帝王,都十分注意尽可能做到赏罚分明。

要做到赏罚分明,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特别是对一些刚刚建立起来的王朝来说,更是如此。因为刚刚建立的王朝,往往有一大批帮助帝王打江山的文臣武将。这些人或能谋善断,或能征善战,对王朝的建立都有功劳。此时,帝王要对他们进行论功行赏,而且还要让他们没有太大的意见,就要颇费一番思量了。

如果各位曾看过胡军版的电视剧《朱元璋》,应该对里面的一个场景记忆尤深:朱元璋夺取天下后,为了论功行赏,把所有功臣的名字分别写在一张张小纸条上,分成三等排序。但这个次序也不好排,于是朱元璋便自己一个人躲到后宫,日夜面对这一大堆功臣的名字,斟酌再斟酌、调整再调整、排序再排序,整整三日三夜,最终才排定封赏的次序。

朱元璋之所以费尽心思来排序,就是因为论功行赏太难了。这倒不是说朱元璋舍不得封赏,而是因为这个封赏的次序既要能服众,还要考虑对将来的影响。

当然了,上述所说,只是电视剧里的一个桥段,不足为凭。那么,在真实历史中,有为的帝王们又是如何进行论功行赏的呢?

说起论功行赏,我们就不能不提汉高祖刘邦。刘邦之所以能够从一个小小的亭长起家,最终坐拥天下,在很大程度上靠得是他手底下的那些文臣武将。所以,刘邦坐上龙椅后,就不能不对这些文臣武将进行论功行赏。

但由于人数太多,且各有功劳,所以封赏还未开始,论功便出现了难题,“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特别是在确定谁是之一功臣的问题上,争议更大。在当时,多数臣子认为,“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之一。”而刘邦却认为萧何功劳更大,应该排之一。群臣不解,要刘邦说明理由。

刘邦于是问群臣:“诸位懂得打猎吗?”群臣回答说:“懂得打猎。”刘邦又问:“知道猎狗吗?”群臣又齐声回答:“知道。”

刘邦点点头,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

意思是说:打猎时,追咬猎物的是猎狗,但发现猎物踪迹,指出猎物所在的是猎人。而今大家仅能捉到猎物而已,功劳就像猎狗。而萧何的作用,却是发现猎物踪迹,指明猎取目标,功劳如同猎人。再说诸位只是个人追随我,多的也不过一家两三个人。而萧何让自己本族里的几十人都来随我打天下,功劳是不能忘怀的。”

群臣闻言,都不敢再言语了。于是刘邦把萧何排在功劳簿上的之一位,特恩许他带剑穿鞋上殿,上朝时可以不按礼仪小步快走。

无独有偶,玄武门事变之后,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也进行了论功行赏。

待陈叔达在宫殿之下唱名公布后,李世民对群臣说:“朕分等级排列你们的功劳赏赐,如有不当之处,可以各自申明。”

于是各位将领纷纷争功,议论不休,淮安王李神通甚至还挥拳打伤了前来劝解的李道宗,怒气冲冲地说:“我在关西起兵,首先响应义旗,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只是捉刀弄笔,功劳却在我之上,我不服。”

李神通是李世民的叔父,资深位高,与李世民的关系向来比较亲近,李世民降所有宗室郡王为县公时,只有李神通的爵位保持不变。但在此时,李世民却丝毫不给情面,说:

“叔父虽然首先响应义旗举兵,却也是自谋摆脱灾祸。等到窦建德侵吞山东,叔父全军覆没;刘黑闼再次纠集余部,叔父丢兵弃甲,望风脱逃。房玄龄等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使大唐江山得以安定,论功行赏,功劳自然在叔父之上。叔父您是皇族至亲,朕对您确实毫不吝惜,但不可循私情滥与有功之臣同等封赏。”

众位将领见李世民不循私情,连李神通的情面都不给,没有让他得到非分的赏赐,于是都不敢再多言,只好默认了。

不过,这些人仍然心有怨言。所以房玄龄后来对李世民说:秦王府(李世民曾是秦王)的旧僚属未能升官的,皆满腹怨言道:“我等跟随侍奉陛下身边,也有许多年了,现今拜官,反而都在前太子东宫、齐王府僚属的后面。”

李世民回答说: “王者至公无私,故能服天下之心。朕与卿辈日所衣食,皆取诸民者也。故设官分职,以为民也,当择贤才而用之,岂以新旧为先后哉!必也新而贤,旧而不肖,安可舍新而取旧乎!今不论其贤不肖而直言嗟怨,岂为政之体乎!”

意思就是说:君主大公无私,因此能使天下人心服。朕与你们平日的衣食,都取自百姓。因此设官吏定职守都是为了百姓,理应选择贤才加以任用,怎么能以新人旧人来做为选拔人才的先后顺序呢?如果新人贤能,故旧不才,怎么可以放弃新人而只取故旧呢!现在你们不论其是否贤能而只是怨声不断,这岂是为政之道?

尉迟敬德后来居功自傲、触犯律法,李世民警告尉迟敬德说:“我以前在读《汉书》时,见汉高祖时,有功将领很少有保全性命的,常对汉高祖心怀不满,因而想引以为鉴,有意保护功臣,不使其子孙断绝。但你却经常居功自傲,触犯法律。我今天才明白,汉初大将韩信和彭越等人,受戮被杀,家破人亡,并非是汉高祖的过失。国家大事,只有赏罚两种。非分之恩,不可兼行,你要自珍自爱,免得将来后悔。”

国家大事,只有赏罚两种。这话说得对极了,有功必赏,有罪必罚,赏罚分明,这是为人主、为人君的必备素养。无论是刘邦的论功行赏,还是李世民的论功行赏,都不以个人主观好恶、亲疏为标准,而是以功劳大小,贤能与否为标准。这,恰恰是刘邦与李世民之所以成功的最主要的帝王之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370seo.com/10054.html

“论功行赏猜什么生肖?论功行赏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 的相关文章

土耳其是属于中东的吗-土耳其是属于哪个洲的国家

本文共计1340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分19秒,由作者编辑整理创作于2023年08月23日 21点26分27秒。土耳其是属于中东的吗?恩。。。老师说的太快了,没听得太清楚。。。隐约听到土耳其属于中东,但问其他同学都说不是的,到底是不是啊?属于。“中东” 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

24节气的顺序是什么啊-24节气的顺序图片

24节气的顺序是什么啊-24节气的顺序图片

本文共计3534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11分37秒,由作者编辑整理创作于2023年08月29日 16点39分41秒。24节气的顺序是什么啊?24节气的顺序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

平时喝什么茶减肥最快-减肥最好喝什么茶-

平时喝什么茶减肥最快-减肥最好喝什么茶-

本文共计295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9分42秒,由作者编辑整理创作于2023年08月28日 23点10分45秒。平时喝什么茶减肥最快?减肥最好喝什么茶?减肥一直是人们比较关注的话题,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开始加入减肥的计划,减肥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减肥方法有不同的作用,那什么方法能快速减肥成功呢?其中...

五十年陈皮一斤多少钱(我只想知道十年的陈皮多少钱一斤-)

五十年陈皮一斤多少钱(我只想知道十年的陈皮多少钱一斤-)

本文共计303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9分58秒,由作者编辑整理创作于2023年08月28日 22点48分54秒。五十年陈皮一斤多少钱一斤存放了29年的陈皮可以卖到5300元。陈皮有四五十年之久的售价达到1.2万元每两,即12万元每斤。我只想知道十年的陈皮多少钱一斤? 陈皮一般储存越久越贵,各...

莫顿 亨特的所有资料(莫顿亨特叫什么莫顿还是亨特)

莫顿 亨特的所有资料(莫顿亨特叫什么莫顿还是亨特)

本文共计7719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25分34秒,由作者编辑整理创作于2023年09月01日 13点23分15秒。莫顿 亨特的所有资料要和别人的不一样要关于 走一步在走一步的莫顿·亨特简介起点语文网 编辑整理莫顿·亨特,美国作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

属蛇男最佳婚配对象男属蛇婚配最佳选择

本文共计10775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35分46秒,由作者编辑整理创作于2023年09月03日 16点04分15秒。属蛇男最佳婚配对象男属蛇婚配最佳选择      导读: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因为各种外部因素导致分开的恋人或夫妻,我们在感慨可惜的时候,也在深思自己的配对该如何选择,就拿属相婚...